還記得朋友來看我的時候曾經(jīng)跟我說過,美國人從來不覺得來加拿大是出國,因為他們覺得加拿大就是他們城市周圍的一個小村子,有的只是偶爾下一次鄉(xiāng)的感覺。在美國人眼里加拿大就是美國的小弟弟。好像加拿大的城市永遠(yuǎn)沒有美國的風(fēng)光榮耀,美國的城市我去過的不多,只有NY和Washington DC.也許我的眼光狹隘了一點。Toronto是加拿大的第一大城市,也算個國際大都市了??墒潜绕餘Y,它既沒有下城Manhattan的繁榮,更沒有能同Times Square比擬的那種喧囂。Toronto有的總是一種老舊的感覺,這也許跟加拿大人的慵懶有關(guān)。
落腳到加拿大的時候,我是很失望的。Toronto的國際機(jī)場那么小(我指跟所謂國際大都市的頭銜相比較),國際Arrival的Terminal3窄得可憐,在人多的時候,擠的下不去腳。根本無法跟北京、浦東的機(jī)場比,甚至沒有我中轉(zhuǎn)漢城時看到的仁川機(jī)場漂亮。這個國家遠(yuǎn)沒有我夢想中那樣的五顏六色,出了城市的邊界就是一望無邊的草原,還有大片大片看起來很原始的灌木叢,象極了電影里的美國西部。讓我懷疑那都是從來沒有被人的足跡踏過的處女地。我無法想象這就是我今后要生活的地方。租了一輛車,晚上開在從Toronto到Windsor的Highway401上,居然連一盞燈都沒有,中間既沒有隔離帶,地上也沒有反光塊,兩邊更沒有護(hù)欄(要知道這可是Ontario的高速主干道)。對面照過來的車燈晃的眼睛睜不開,讓人甚至辯不出路來。路上還會有高低不平的小坑,那天剛下過雨,一路5個小時,開得我那叫個膽戰(zhàn)心驚,過了Windsor的地道橋,我險些虛脫。這種Highway在中國,充其量就是一級公路。除了寬一點,我絲毫看不出來它比中國的“國道”好到哪里去。就算什么都沒有,那么高的車速,出于安全考慮,至少擋光隔離帶不能少吧?不知道愚蠢的北美人腦子想什么呢。
回到Toronto的市內(nèi)交通。大到整個Great Toronto Area,交通之便利真的沒得說,地鐵站會有免費的TTC map,你可以根據(jù)上面的路線清楚找到你需要搭乘的交通工具,具體到每一路車都一目了然。市政府在TTC上投了很多錢,公車、地鐵、輕軌和street car相互交叉承載著運輸任務(wù),幾乎讓每一條路都不會被遺漏。站和站之間的距離很短,大概只要走2-5分鐘不等(記得在北京,公車兩站之間長的無法想象,如果你下錯一站,可能會走到死)。一張pass你可以在相同方向換乘無數(shù)次車,只需要每次向司機(jī)拿一張transfer.晚上9點以后,任何女性可以向任何一個公車司機(jī)要求停在兩個車站之間的任何一處(這個待遇我至今沒聽說過其他國家的城市市民會有,也許我孤陋寡聞8)。如果你在downtown任何一處轉(zhuǎn)完了想回家,基本上可以有3條以上的公交路線選擇。在downtown的絕大多數(shù)街上,你都可以看到縱橫交錯的鐵軌,提示著這里曾經(jīng)的繁榮。滿街行駛的street car老牛拉破車一樣慢慢挪著,特別是趕上traffic的時候,很多輛大辮子車會拍成一排,三步一停,五步一靠,也算是Toronto的一景。我由衷地感嘆,人心和文化有時候就是那么驚人的一致。
說到人,這是讓我對這個城市甚至說這個國家最滿意的地方。看慣了國內(nèi)服務(wù)行業(yè)的白眼狼群,初來加拿大讓我很是受寵若驚了一陣子。我每次shopping之后兩個手拎滿了東西的時候,身邊一定會有個人好心為我推開大門。Cashier會在搜完你的錢包之后笑容可掬地來一句“have a good day”,出去吃飯店家刷完你的信用卡,也一定會彎腰說“thank you”,雖然tip給的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聽著客氣話心里還是很受用。甚至連搭公車投幣之后,也會聽到司機(jī)的“thank you”。我也知道這些話其實最不值錢,因為人們說的時候根本不經(jīng)大腦,那只是一種習(xí)慣??墒?,誰不愛聽好聽的呢?我來加拿大之后,野性改了很多。曾經(jīng)看到寶寶寫的關(guān)于culture shock,我覺得那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東西。雖然我的英語并不如預(yù)期的進(jìn)步那么快,可是在跟當(dāng)?shù)厝私涣鞯臅r候,我并沒有覺得過多的不爽。相反,這種North American Culture讓我覺得由衷的舒服。在Toronto生活過一陣子之后,我也會在聽到“have a good day”之后很自然地回一句“you too”,甚至有時候會主動說;也會在下車時跟司機(jī)說“thanks”。很多時候走在Toronto的街上,其實并不覺得是在國外。不同的是,身邊都是彩色眼球各色皮膚的他族人種。出門,任何時候在絕大多數(shù)路口,車子都會停下來讓你,即使是你不長眼闖紅燈過馬路。在T.O的交通規(guī)則里,一切以人為本。也許文明在北美人的腦海里已經(jīng)根深蒂固。有次在地鐵上隨手丟了一個小紙片在座位下,被美國朋友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說我中國養(yǎng)成的惡習(xí)難改。我沒話說,他了解中國。
Toronto的高樓不多,除了downtown的金融辦公區(qū)和公寓區(qū)。到處都是很低的2層小房子,各種顏色,各種形狀,滿到要溢出來的歐式風(fēng)格。加油站也是按照歐洲標(biāo)準(zhǔn)計量,美國朋友來了說,加拿大的歐洲化很明顯,這種感覺在美國是沒有的。就世界范圍來講,Toronto算得上是個名副其實的melt pot,這里的居民大多是歐洲、南美和亞洲人的后裔。并且?guī)缀跫狭耸澜绺髦薜娜朔N。也許是加拿大開放的移民政策和高福利具有無法抵擋的吸引力吧。
不可否認(rèn)的是,加拿大的優(yōu)厚福利是美國和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都不能比擬的。曾經(jīng)聽說過北歐的更好,不過我沒有去過,也不了解,這里先不談它。凡是加國的公民和永久居民,都享受終身的免費醫(yī)療保險。并且Toronto所在的Ontario省,是真正意義上的免費。當(dāng)然,小病吃藥還是要自己買的,不過凡是需要在醫(yī)院里養(yǎng)的病,特別是住院,都免費,包括透析、生產(chǎn)、大小手術(shù)等??床〔换ㄥX,這在中國是無法想象的。在這里讀書,大學(xué)以前都是免費教育,大學(xué)往上(全日制)有全額無息貸款,聯(lián)邦政府提供一份兒,在Ontario如果住滿一年,還可以得到省政府的一份兒。其實每個省都另外還有,只是規(guī)定不同。對于父母不在加國的landed immigrants來說,這些錢畢業(yè)后只需要返還一半兒。算一算的話,拿讀一個本科做例子,每年大概有2萬人民幣左右的貸款,是政府白送你的。另外,landed immigrants有免費的英文語言學(xué)校(LINC/ESL)可以讀,讀書期間的公共交通費由學(xué)校負(fù)責(zé)報銷。在Quebec,因為是法語區(qū),政府鼓勵不懂法語的市民學(xué)法語,所以參加全日制法語班不但免費,按照學(xué)時還有額外的補(bǔ)助。雖然不如上班工作拿得多,可畢竟也是不小一筆錢呢!加拿大有很好的失業(yè)保險體系,在這里,正式工作900個小時以后如果失業(yè),可以從政府領(lǐng)到大概700加元/月的失業(yè)保險(加幣對人民幣1:6.1,這在國內(nèi)也算不低的收入了)每個有小孩兒的家庭都可以為孩子領(lǐng)取120-200加元/月不等的牛奶金,從出生一直領(lǐng)到18歲。除此之外,低收入家庭還可以視收入水平領(lǐng)取其他種類的救濟(jì)金。想想,這也算是個天堂了。
不過受益多,付出也就多。因為平時的稅很重。特別是富人,收入越高,繳稅也就越多,這也是加拿大人普遍慵懶的原因之一。曾經(jīng)有人開玩笑,說1年有10個月是給政府做,只有最后兩個月才是給自己做,賺的錢可以全歸自己。在Toronto,任何時候,任何人買任何東西(除了食品)都要付15%的消費稅。我是每次付錢心都滴血,不過現(xiàn)在,滴啊滴的也就麻木了。如果收海外郵寄來的高金額價值東西,除了固定金額的關(guān)稅之外,還要根據(jù)物品實際價值收取15%的GST+PST,朋友給我寄的貴重東西和特殊物品(衣服、書本、食品除外),郵遞員會隨身帶一個pos機(jī),上門投遞順帶刷卡收稅;或者直接拿信用卡授權(quán)。很多人都說在美國買電腦便宜,托朋友在美國買了寄過來,其實如果過關(guān)時加上關(guān)稅和GST/PST,實際花費就一點都不比加拿大便宜了。雖說加拿大每年都有GST退稅,可是跟花費比起來,畢竟比例很小。
據(jù)說加拿大擁有世界上1/5的淡水資源,因為The Great Lakes有3個半在加拿大境內(nèi),并且具體一點說就在Ontario境內(nèi),其中之一的Lake Ontario,還有號稱世界之最的Niagara Fall都在Toronto.老天還是偏愛加拿大的,雖然Niagara Fall位于美加邊境,但是美國人總要過來加拿大這邊才能欣賞到最美的景致。忘記在哪里看過了,說Niagara Fall被譽(yù)為“世界上最浪漫的求婚地點”之一。因為這些,Toronto夏秋的lake view/ fall view總是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包括秋天五彩繽紛的maple view都是難得的壯美景觀。
最惱人的是冬季,Toronto的冬季長達(dá)將近半年,從11月到來年4月。11月到2月之間,幾乎終日冰天雪地,最冷的時候地面溫度到-35到-40攝氏度,活人是真不能從街上長時間走的,太冷了,身體弱的沒準(zhǔn)真的會死。為此,TorontoO有很好的取暖系統(tǒng),大到商場,公共交通工具,小到每家每戶,冬天的室內(nèi)都是溫暖無比。Toronto有保護(hù)房客條例,租房子住的房客,如果發(fā)現(xiàn)室內(nèi)的溫度低于某個標(biāo)準(zhǔn),有專設(shè)的機(jī)構(gòu)可以去投訴。處理及時且狠,房東會被罰得很慘。所以Toronto的房東們?nèi)兆右膊缓眠^,冬天想在取暖上面省錢是不太可能(一般房東是水電暖全包的)。
最后說說吃和唐人街。據(jù)說Toronto擁有全世界第三大唐人街。第一大好像是英國倫敦還是哪里的,記不清了。Toronto的唐人街位于downtown兩條交叉的繁華馬路Dundas&Spadina,遍布中國的店鋪、超市和飯館兒。交通極為方便。基本上,你可以在這里買到能在中國買到的所有東西,大到國產(chǎn)品牌的家電,小到一顆大白兔奶糖。我沒有見過賣的蔬菜是小白菜,就是翠綠色很嫩的那種。帶Dan去逛過一次唐人街,他說能找到在中國的感覺,那種人碰人的擁擠(老外是很忌諱這種身體接觸的),滿街的中國字、中國話和叫賣聲,還有臭氣熏天的味道。Toronto的吃還是以粵菜為主,我本人還是比較喜歡粵菜的,可是也許為了迎合各國人種以及各地中國人的口味,Toronto的粵菜這些年來已經(jīng)被同化的不倫不類,除了煲湯還有一點原始感覺,其他的基本上已經(jīng)面目全非了。Chinatown兼有個別川菜和北方菜館子,但是生意并不好。說實話,比起Vancouver來,Toronto的中餐實在是不敢恭維,真得有點跟這個眾多中國人聚集的大都市不相稱。
落腳到加拿大的時候,我是很失望的。Toronto的國際機(jī)場那么小(我指跟所謂國際大都市的頭銜相比較),國際Arrival的Terminal3窄得可憐,在人多的時候,擠的下不去腳。根本無法跟北京、浦東的機(jī)場比,甚至沒有我中轉(zhuǎn)漢城時看到的仁川機(jī)場漂亮。這個國家遠(yuǎn)沒有我夢想中那樣的五顏六色,出了城市的邊界就是一望無邊的草原,還有大片大片看起來很原始的灌木叢,象極了電影里的美國西部。讓我懷疑那都是從來沒有被人的足跡踏過的處女地。我無法想象這就是我今后要生活的地方。租了一輛車,晚上開在從Toronto到Windsor的Highway401上,居然連一盞燈都沒有,中間既沒有隔離帶,地上也沒有反光塊,兩邊更沒有護(hù)欄(要知道這可是Ontario的高速主干道)。對面照過來的車燈晃的眼睛睜不開,讓人甚至辯不出路來。路上還會有高低不平的小坑,那天剛下過雨,一路5個小時,開得我那叫個膽戰(zhàn)心驚,過了Windsor的地道橋,我險些虛脫。這種Highway在中國,充其量就是一級公路。除了寬一點,我絲毫看不出來它比中國的“國道”好到哪里去。就算什么都沒有,那么高的車速,出于安全考慮,至少擋光隔離帶不能少吧?不知道愚蠢的北美人腦子想什么呢。
回到Toronto的市內(nèi)交通。大到整個Great Toronto Area,交通之便利真的沒得說,地鐵站會有免費的TTC map,你可以根據(jù)上面的路線清楚找到你需要搭乘的交通工具,具體到每一路車都一目了然。市政府在TTC上投了很多錢,公車、地鐵、輕軌和street car相互交叉承載著運輸任務(wù),幾乎讓每一條路都不會被遺漏。站和站之間的距離很短,大概只要走2-5分鐘不等(記得在北京,公車兩站之間長的無法想象,如果你下錯一站,可能會走到死)。一張pass你可以在相同方向換乘無數(shù)次車,只需要每次向司機(jī)拿一張transfer.晚上9點以后,任何女性可以向任何一個公車司機(jī)要求停在兩個車站之間的任何一處(這個待遇我至今沒聽說過其他國家的城市市民會有,也許我孤陋寡聞8)。如果你在downtown任何一處轉(zhuǎn)完了想回家,基本上可以有3條以上的公交路線選擇。在downtown的絕大多數(shù)街上,你都可以看到縱橫交錯的鐵軌,提示著這里曾經(jīng)的繁榮。滿街行駛的street car老牛拉破車一樣慢慢挪著,特別是趕上traffic的時候,很多輛大辮子車會拍成一排,三步一停,五步一靠,也算是Toronto的一景。我由衷地感嘆,人心和文化有時候就是那么驚人的一致。
說到人,這是讓我對這個城市甚至說這個國家最滿意的地方。看慣了國內(nèi)服務(wù)行業(yè)的白眼狼群,初來加拿大讓我很是受寵若驚了一陣子。我每次shopping之后兩個手拎滿了東西的時候,身邊一定會有個人好心為我推開大門。Cashier會在搜完你的錢包之后笑容可掬地來一句“have a good day”,出去吃飯店家刷完你的信用卡,也一定會彎腰說“thank you”,雖然tip給的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聽著客氣話心里還是很受用。甚至連搭公車投幣之后,也會聽到司機(jī)的“thank you”。我也知道這些話其實最不值錢,因為人們說的時候根本不經(jīng)大腦,那只是一種習(xí)慣??墒?,誰不愛聽好聽的呢?我來加拿大之后,野性改了很多。曾經(jīng)看到寶寶寫的關(guān)于culture shock,我覺得那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東西。雖然我的英語并不如預(yù)期的進(jìn)步那么快,可是在跟當(dāng)?shù)厝私涣鞯臅r候,我并沒有覺得過多的不爽。相反,這種North American Culture讓我覺得由衷的舒服。在Toronto生活過一陣子之后,我也會在聽到“have a good day”之后很自然地回一句“you too”,甚至有時候會主動說;也會在下車時跟司機(jī)說“thanks”。很多時候走在Toronto的街上,其實并不覺得是在國外。不同的是,身邊都是彩色眼球各色皮膚的他族人種。出門,任何時候在絕大多數(shù)路口,車子都會停下來讓你,即使是你不長眼闖紅燈過馬路。在T.O的交通規(guī)則里,一切以人為本。也許文明在北美人的腦海里已經(jīng)根深蒂固。有次在地鐵上隨手丟了一個小紙片在座位下,被美國朋友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說我中國養(yǎng)成的惡習(xí)難改。我沒話說,他了解中國。
Toronto的高樓不多,除了downtown的金融辦公區(qū)和公寓區(qū)。到處都是很低的2層小房子,各種顏色,各種形狀,滿到要溢出來的歐式風(fēng)格。加油站也是按照歐洲標(biāo)準(zhǔn)計量,美國朋友來了說,加拿大的歐洲化很明顯,這種感覺在美國是沒有的。就世界范圍來講,Toronto算得上是個名副其實的melt pot,這里的居民大多是歐洲、南美和亞洲人的后裔。并且?guī)缀跫狭耸澜绺髦薜娜朔N。也許是加拿大開放的移民政策和高福利具有無法抵擋的吸引力吧。
不可否認(rèn)的是,加拿大的優(yōu)厚福利是美國和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都不能比擬的。曾經(jīng)聽說過北歐的更好,不過我沒有去過,也不了解,這里先不談它。凡是加國的公民和永久居民,都享受終身的免費醫(yī)療保險。并且Toronto所在的Ontario省,是真正意義上的免費。當(dāng)然,小病吃藥還是要自己買的,不過凡是需要在醫(yī)院里養(yǎng)的病,特別是住院,都免費,包括透析、生產(chǎn)、大小手術(shù)等??床〔换ㄥX,這在中國是無法想象的。在這里讀書,大學(xué)以前都是免費教育,大學(xué)往上(全日制)有全額無息貸款,聯(lián)邦政府提供一份兒,在Ontario如果住滿一年,還可以得到省政府的一份兒。其實每個省都另外還有,只是規(guī)定不同。對于父母不在加國的landed immigrants來說,這些錢畢業(yè)后只需要返還一半兒。算一算的話,拿讀一個本科做例子,每年大概有2萬人民幣左右的貸款,是政府白送你的。另外,landed immigrants有免費的英文語言學(xué)校(LINC/ESL)可以讀,讀書期間的公共交通費由學(xué)校負(fù)責(zé)報銷。在Quebec,因為是法語區(qū),政府鼓勵不懂法語的市民學(xué)法語,所以參加全日制法語班不但免費,按照學(xué)時還有額外的補(bǔ)助。雖然不如上班工作拿得多,可畢竟也是不小一筆錢呢!加拿大有很好的失業(yè)保險體系,在這里,正式工作900個小時以后如果失業(yè),可以從政府領(lǐng)到大概700加元/月的失業(yè)保險(加幣對人民幣1:6.1,這在國內(nèi)也算不低的收入了)每個有小孩兒的家庭都可以為孩子領(lǐng)取120-200加元/月不等的牛奶金,從出生一直領(lǐng)到18歲。除此之外,低收入家庭還可以視收入水平領(lǐng)取其他種類的救濟(jì)金。想想,這也算是個天堂了。
不過受益多,付出也就多。因為平時的稅很重。特別是富人,收入越高,繳稅也就越多,這也是加拿大人普遍慵懶的原因之一。曾經(jīng)有人開玩笑,說1年有10個月是給政府做,只有最后兩個月才是給自己做,賺的錢可以全歸自己。在Toronto,任何時候,任何人買任何東西(除了食品)都要付15%的消費稅。我是每次付錢心都滴血,不過現(xiàn)在,滴啊滴的也就麻木了。如果收海外郵寄來的高金額價值東西,除了固定金額的關(guān)稅之外,還要根據(jù)物品實際價值收取15%的GST+PST,朋友給我寄的貴重東西和特殊物品(衣服、書本、食品除外),郵遞員會隨身帶一個pos機(jī),上門投遞順帶刷卡收稅;或者直接拿信用卡授權(quán)。很多人都說在美國買電腦便宜,托朋友在美國買了寄過來,其實如果過關(guān)時加上關(guān)稅和GST/PST,實際花費就一點都不比加拿大便宜了。雖說加拿大每年都有GST退稅,可是跟花費比起來,畢竟比例很小。
據(jù)說加拿大擁有世界上1/5的淡水資源,因為The Great Lakes有3個半在加拿大境內(nèi),并且具體一點說就在Ontario境內(nèi),其中之一的Lake Ontario,還有號稱世界之最的Niagara Fall都在Toronto.老天還是偏愛加拿大的,雖然Niagara Fall位于美加邊境,但是美國人總要過來加拿大這邊才能欣賞到最美的景致。忘記在哪里看過了,說Niagara Fall被譽(yù)為“世界上最浪漫的求婚地點”之一。因為這些,Toronto夏秋的lake view/ fall view總是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包括秋天五彩繽紛的maple view都是難得的壯美景觀。
最惱人的是冬季,Toronto的冬季長達(dá)將近半年,從11月到來年4月。11月到2月之間,幾乎終日冰天雪地,最冷的時候地面溫度到-35到-40攝氏度,活人是真不能從街上長時間走的,太冷了,身體弱的沒準(zhǔn)真的會死。為此,TorontoO有很好的取暖系統(tǒng),大到商場,公共交通工具,小到每家每戶,冬天的室內(nèi)都是溫暖無比。Toronto有保護(hù)房客條例,租房子住的房客,如果發(fā)現(xiàn)室內(nèi)的溫度低于某個標(biāo)準(zhǔn),有專設(shè)的機(jī)構(gòu)可以去投訴。處理及時且狠,房東會被罰得很慘。所以Toronto的房東們?nèi)兆右膊缓眠^,冬天想在取暖上面省錢是不太可能(一般房東是水電暖全包的)。
最后說說吃和唐人街。據(jù)說Toronto擁有全世界第三大唐人街。第一大好像是英國倫敦還是哪里的,記不清了。Toronto的唐人街位于downtown兩條交叉的繁華馬路Dundas&Spadina,遍布中國的店鋪、超市和飯館兒。交通極為方便。基本上,你可以在這里買到能在中國買到的所有東西,大到國產(chǎn)品牌的家電,小到一顆大白兔奶糖。我沒有見過賣的蔬菜是小白菜,就是翠綠色很嫩的那種。帶Dan去逛過一次唐人街,他說能找到在中國的感覺,那種人碰人的擁擠(老外是很忌諱這種身體接觸的),滿街的中國字、中國話和叫賣聲,還有臭氣熏天的味道。Toronto的吃還是以粵菜為主,我本人還是比較喜歡粵菜的,可是也許為了迎合各國人種以及各地中國人的口味,Toronto的粵菜這些年來已經(jīng)被同化的不倫不類,除了煲湯還有一點原始感覺,其他的基本上已經(jīng)面目全非了。Chinatown兼有個別川菜和北方菜館子,但是生意并不好。說實話,比起Vancouver來,Toronto的中餐實在是不敢恭維,真得有點跟這個眾多中國人聚集的大都市不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