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第五章歷年考題

字號:

歷年考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某企業(yè)委托券商代理發(fā)行股票5000萬 ,每股面值1元,每股發(fā)行價格6元。按發(fā)行價格的1%向券商支付發(fā)行費用,發(fā)行股票期間凍結的利息收入為50萬元。該企業(yè)在收到股款時,應記入“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為( )萬元。(2003年試題)
    a.24650
    b.24700
    c.24750
    d.25000
    〔答案〕c
    〔解析〕應記入“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5000×(6—1)×(1—1%)=24750
    2、企業(yè)接受的現金捐贈,應計入( )。(2003年試題)
    a.資本公積
    b.營業(yè)外收入
    c.盈余公積
    d.未分配利潤
    〔答案〕a
    〔解析〕資本公積包括接受現金捐贈。
    3、某企業(yè)年初分配利潤為100萬元,本年實現的凈利潤為200萬元,按10%和5%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該企業(yè)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為( )萬元。(2003年試題)
    a.200
    b.255
    c.270
    d.300
    〔答案〕c
    〔解析〕企業(yè)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100+200×(1—15%)=270
    4、某企業(yè)年初盈余公積余額為500萬元,本年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00萬元,提取法定公益金100萬元,用盈余公積轉增資本200萬元,用法定公益金購置職工集體福利設施50萬元。該企業(yè)盈余公積的年末余額為( )萬元。(2003年試題)
    a.450
    b.500
    c.550
    d.600
    〔答案〕d
    〔解析〕企業(yè)盈余公積的年末余額=500+200+100—200=600。用法定公益金購置職工集體福利設施,盈余公積總額不變。
    5、甲股份有限公司委托a證券公司發(fā)行普通股1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發(fā)行價格為4元。根據約定,股票發(fā)行成功后,甲股份有限公司應按發(fā)行收入的2%向a證券公司支付發(fā)行費。如果不考慮春他因素,股票發(fā)行成功后,甲股份有限公司記入“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應為( )萬元。(2004年試題)
    a.20
    b.80
    c.2920
    d.3000
    〔答案〕c
    〔解析〕記入“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1000×4×(1—2%)—1000=2920
    6、下列各項,能夠引起所有者權益總額變化的是( )。(2004年試題)
    a.以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b.增發(fā)新股
    c.向股東支付已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
    d.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答案〕b
    〔解析〕以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引起企業(yè)所有者權益內部有關項目此增彼減;向股東支付已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引起負債的減少。
    7、某企業(yè)2003年初未分配利潤的貸方余額為200萬元,本年度實現的凈利潤為100萬元,分別按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企業(yè)2003年末未分配利潤的貸方余額應為( )萬元。(2003年試題)
    a.205
    b.255
    c.270
    d.285
    〔答案〕d
    〔解析〕企業(yè)2003年末未分配利潤的貸方余額=200+100—100×15%=285
    8、甲公司收到某外商投資者作為資本投入的外幣60萬美元,當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8.3元人民幣。甲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雙方簽訂的投資合同中約定匯率為1美元=8.0元人民幣。甲公司收到外幣時,應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是( )萬元。(2005年試題)
    a.0
    b.18
    c.480
    d.498
    〔答案〕b
    〔解析〕應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60×(8.3—8.0)=18
    9、2005年1月1日某企業(yè)所有者權益情況如下:實收資本200萬元,資本公積17萬元,盈余公積38萬元,未分配利潤32萬元。則該企業(yè)2005年1月1日留存收益為( )萬元。(2005年試題)
    a.32
    b.38
    c.70
    d.87
    〔答案〕c
    〔解析〕盈余公積38萬元加未分配利潤32萬元,留存收益為70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資本公積,可直接用于轉增資本的有( )。(2003年試題)
    a.資本溢價
    b.撥款轉入
    c.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d.接受現金捐贈
    〔答案〕abcd
    〔解析〕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股權投資準備等項目不能直接用于轉增資本,待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和股權投資處置時,可將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股權投資準備轉入其他資本公積,此時才能按規(guī)定程序轉增資。
    2、下列各項,構成企業(yè)留存收益的有( )。(2003年試題)
    a.資本公積
    b.盈余公積
    c.未分配利潤
    d.應付利潤
    〔答案〕bc
    〔解析〕企業(yè)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3、企業(yè)在采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下列各項中,可能引起投資企業(yè)資本公積發(fā)生變動的有( )。(2004年試題)
    a.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
    b.被投資單位增資擴股
    c.被投資單位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
    d.被投資單位以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答案〕bc
    〔解析〕被投資單位增資擴股、被投資單位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權益法下投資企業(yè)應按享有的份額,計入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準備)和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4、下列各項,能夠增加企業(yè)資本公積的有( )。(2004年試題)
    a.劃轉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
    b.處置原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
    c.利用國家撥款形成的固定資產
    d.盤盈的固定資產
    〔答案〕ac
    〔解析〕處置原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資本公積明細項目發(fā)生變動,總不變;盤盈的固定資產,凈收益記入營業(yè)外收入。
    5、下列各項中,屬于企業(yè)留存收益的有( )(2004年試題)
    a.法定盈余公積
    b.任意盈余公積
    c.法定公益金
    d.股本溢價
    〔答案〕abc
    〔解析〕企業(yè)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
    6、企業(yè)吸收投資者出資時,下列會計科目的余額可能發(fā)生變化的有( )。(2005年試題)
    a.盈余公積
    b.資本公積
    c.實收資本
    d.利潤分配
    〔答案〕bc
    〔解析〕
    7、下列資本公積項目,可以直接用于轉增資本的有( )。(2005年試題)
    a.關聯交易差價
    b.股權投資準備
    c.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d.資本(股本)溢價
    〔答案〕cd
    〔解析〕股權投資準備項目不能直接用于轉增資本,待股權投資處置時,可將股權投資準備轉入其他資本公積,此時才能按規(guī)定程序轉增資本;關聯交易差價不能用于轉增資本,待上市公司清算時處理。
    (三)判斷題
    1、企業(yè)年末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的金額一定等于“利潤分配”科目的年末余額。( )(2003年試題)
    〔答案〕√
    〔解析〕“利潤分配”科目的年末余額為未分配利潤。
    2、企業(yè)以盈余公積向投資者分配現金股利,不會引起留存收益總額的變動。( )(2005年試題)
    〔答案〕×
    〔解析〕以盈余公積向投資者分配現金股利,代記“盈余公積”,貸記“應付股利”。
    3、某企業(yè)年初未分配利潤100萬元,本年實現凈利潤500萬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積75萬元,提取任意盈余公積25萬元,該企業(yè)年末可供投資者分配利潤為500萬元。( )(2005年試題)
    〔答案〕√
    〔解析〕100+500—75—25=500
    (四)計算分析題
    1、甲公司2000年度的有關資料如下:
    (1)年初未分配利潤為100萬元,本年利潤總額為390萬元,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33%。按稅法規(guī)定本年度準予扣除的業(yè)務招待費為20萬元,實際發(fā)生業(yè)務招待費30萬元。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納稅調整因素。
    (2)按稅后利潤的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
    (3)提取任意盈余公積10萬元。
    (4)向投資者宣告分配現金股利40萬元。
    要求:
    (1)計算甲公司本期所得稅費用,并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2)編制甲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的會計分錄。
    (3)編制甲公司提取任意盈余公積的會計分錄。
    (4)編制甲公司向投資者宣告分配現金股利的會計分錄。
    (5)計算年末末分配利潤。
    (除“所得稅”和“應付股利”科目外,其他科目均需要寫出二級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2003年試題)
    〔答案〕
    (1)計算甲公司本期所得稅費用,并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按稅法規(guī)定本年度準予扣除的業(yè)務招待費為20萬元,實際發(fā)生業(yè)務招待費30萬元。超過扣除限額標準的部分,應調增利潤總額10萬元。
    甲公司本期所得稅費用=〖390+(30-20)〗×33%=132(萬元)
    借:所得稅 132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132
    (2)編制甲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的會計分錄:
    甲公司本年的凈利潤=390-132=258(萬元)
    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58×10%=25.8(萬元)
    提取法定公益金=258×5%=12.9(萬元)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25.8
     -提取法定公益金 12.9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25.8
     -法定公益金 12.9
    (3)編制甲公司提取任意盈余公積的會計分錄:
    借: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10
     貸: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10
    (4)編制甲公司向投資者宣告分配現金股利的會計分錄:
    借:利潤分配-應付普通股股利 40
     貸:應付股利 40
    (5)計算年末未分配利潤
    年末未分配利潤=100+(390-132-25.8-12.9-10-40)=269.3(萬元)
    〔解析〕題目考點涉及收入、費用和利潤章節(jié)中所得稅、利潤分配的核算和所有者權益章節(jié)中未分配利潤的核算。業(yè)務涉及所得稅費用的計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分配現金股利、計算年末未分配利潤等內容,要求考生準備計算有關數字,編制會計分錄正確無誤,力爭不丟應得的每一分。
     (五)綜合題
    1、甲公司屬于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由a、b、c三位股東于2002年12月31日出資分別為40%、35%和25%。有關資料如下:
    (1)2002年12月31日三位股東的出資方式及出資額如下表所示(各位股東的出資已全部到位,并經中國注冊會計師驗證,有關法律手續(xù)已經辦妥):
    (2)2003年甲公司實現凈利潤400萬元,決定分配現金股利100萬元,計劃在2004年2月10日支付。
    (3)2004年12月31日,吸收d股東加入本公司,將甲公司注冊資本由原800萬元增到1 000萬元。d股東以銀行存款100萬元、原材料58.5萬元(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注明材料計稅價格為50萬元,增值稅8.5萬元)出資,占增資后注冊資本10%的股份;其余的100萬元增資由a、b、c三位股東按原持股比例以銀行存款出資。2004年12月31日,四位股東的出資已全部到位,并取得d股東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有關的法律手續(xù)已經辦妥。
    要求:
    (1)編制甲公司2002年12月31日收到資者投入資本的會計分錄(“實收資本”科目
    要求寫出明細科目)。
    (2)編制甲公司2003年決定分配現金股利的會計分錄(“應付股利”科目要求寫出
    明細科目)。
    (3)計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吸收d股東出資時產生的資本公積。
    (4)編制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增收到a、b、c股東追加投資和d股東出資的會計分錄。
    (5)計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增資擴股后各股東的持股比例。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2005年試題)
    〔答案〕
    (1)
    借:銀行存款570
     無形資產50
     固定資產—設備150
     固定資產—轎車30
     貸:實收資本—a 320
     實收資本—b 280
     實收資本—c 200
    (2)2003年分配現金股利時:
    借:利潤分配 100
     貸:應付股利—a 100×40% =40
     應付股利—b 100×35% =35
     應付股利—c 100×25% =25
    (3)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吸收d股東出資時產生的資本公積:
    100+58.5-1000×10%=58.5(萬元)
    (4)收到a、b、c股東追加投資和d股東出資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100
     原材料 5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
     貸:實收資本—d 1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58.5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實收資本—a 40
     實收資本—b 35
     實收資本—c 25
    (5)
    a股東占有比例=(320+40)/1000=36%
    b股東占有比例=(280+35)/1000=31.5%
    c股東占有比例=(200+25)/1000=22.5%
    d股東占有比例=100/1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