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今年高考和去年相比有哪些進步,張琦也提到了做題的速度。其實,做題速度在高考時是很重要的,今年就有不少考生反映試題沒有做完。“去年,理綜試題我也沒有做完?!睆堢f,這也是和他的做題速度比較慢有關(guān)系。
總結(jié)做題慢的原因,他說是因為自己以前做題時喜歡把每個步驟都寫的特別詳細,就像寫作文一樣,除了寫公式外,還寫不少文字來解釋每個步驟。“本來我寫字就慢,又要寫很多步驟,做題速度自然就慢下來了。”如何提高做題速度,張琦思考了很久,后來發(fā)現(xiàn)做理科的題目時,并不需要太多的文字敘述,只要寫出關(guān)鍵的公式和步驟,也一樣能夠得分。逐漸摸索出來的方法的確讓張琦受益匪淺,今年理綜學科考了290分,題目全部都做完了。“其實今年理綜試題比去年稍微難一點,我也做完了。”
參加過數(shù)學競賽,認定知識和方法缺一不可
張琦從去年開始,連續(xù)兩年參加了全省數(shù)學競賽,一次得了三等獎,一次得了二等獎。而在數(shù)學競賽期間,他感覺到有些知識沒有掌握,即使知道解題方法,由于知識掌握得不夠,解題效果也不好?!斑@兩方面應該全面兼顧,知識和方法缺一不可?!睆堢ㄗh學弟學妹們,知識的積累不能有半點馬虎,考試大綱要求的知識必須要掌握,在復習時必須復習到每個知識點。
除了平時的學習外,張琦認為“好成績是需要通過大量做題”得來的,在做題時也要有始有終,一道題盡量做完,解出答案。“有些同學看到一些題,認為自己會了,就不再詳細進行解題,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可取?!睆堢f,通過大量做題,才能總結(jié)出不同的題型需要用哪些方法去思考。“數(shù)學要下工夫去學?!?BR> 張琦報考的是清華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及自動化專業(yè)。“其實我對能源動力的了解還不太多,只是從平時的生活能感受到能源的重要性?!睆堢f,對今后的求學路也抱著一種“走走看”的想法,以后的路子還在計劃中。
今年高考的文科第一名尤卓越、理科第二名張琦將于今天上午在本報接聽熱線,和大家詳細交流。同時,尤卓越的班主任崔保朝老師也將值守這部電話,他有不少意見和建議提供給學生和家長,讀者可以撥打熱線電話與他們交流。
文科熱線0371-67655690,8時30分至9時30分。
理科熱線0371-67655675,9時至10時。
昨天,本報采訪到了張琦,他各科的分數(shù)分別為:語文126分,數(shù)學138分,外語140分,理綜290分。在采訪中,張琦坦言自己是復讀生,希望用自己的經(jīng)驗給今年的高考失利者一些參考。
張琦坦言自己是復讀生,在和記者的第一次對話中,他就說:“我是復讀生,我認為這不丟人,我失敗過,我應該告訴今年的失敗者怎樣在明年成功?!逼鋵?,張琦今年也只有18歲,和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差不多大。去年高考總分648分,今年的總分是694分,從數(shù)字上看是提高了近50分,但是由于今年的題目普遍比去年難,提高50分的“含金量”遠比實際分數(shù)要高。通過這一年的努力,他取得了好成績,其實也并不是偶然。因為他在不停地彌補自己以前的不足。
在張琦的家里,有6本摘抄本,摘抄的都是他認為比較好的文章段落、詞句。其實,在摘抄文章時,張琦并不只看內(nèi)容,還看這些文章里的漢字。“我想通過摘抄文章來練字。”去年,張琦第一次參加高考時,語文考的不好,還沒有超過100分,他認為很可能和自己的字寫的不好有關(guān)。“字寫的好,評卷老師看著又清晰又舒服,或許能得高分。如果字寫的不好,很有可能會吃點虧?!彼f,今年語文成績提高了20多分,很可能和自己的字寫的“漂亮”了有關(guān)系。據(jù)張琦說,從開始復讀后,他就要求自己堅持每天抽出一些時間練練字,每天半小時的練字時間幾乎沒有間斷過。
每天堅持練字半小時,就是為了高考卷面好看些
父母從不問他的成績,家里的教育環(huán)境很寬松
“我爸媽從來不問我的成績怎么樣?!睆堢f,父母給他的是寬松政策,家里的教育環(huán)境也很寬松,每次都是張琦主動告訴父母他的成績。由于成績一直很好,張琦每次考試都會排在前幾名,這時候把成績告訴家長,父母替他高興,同時也提醒他不要太驕傲。有時發(fā)揮得不好,成績也會在十幾名之列?!俺煽儾缓茫乙矔鲃痈嬖V父母。因為我知道會從他們那里得到一些建議?!?BR> 一位老同學從清華大學給張琦打來電話,兩個人相約開學后在大學校園里見?!斑@是外校的一位同學,去年考上了清華大學?!?BR> 經(jīng)驗之談 兩類考生比較適合復讀
張琦用自己的經(jīng)驗告訴準備選擇復讀的考生,有兩種學生比較適合復讀,而有一種學生不太適合復讀。“沒有如愿考上自己理想大學的考生主要有三類,一種是有實力但是在考試中發(fā)揮失常的考生,一種是有繼續(xù)提升空間的考生,還有一種是在考試中發(fā)揮得較好卻想上更好學校的學生?!睆堢J為,前兩種考生比較適合復讀,而第三類考生則不太適合復讀。
他認為,如果能夠上一個相對理想的大學,但是又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也應該選擇上大學的機會。
總結(jié)做題慢的原因,他說是因為自己以前做題時喜歡把每個步驟都寫的特別詳細,就像寫作文一樣,除了寫公式外,還寫不少文字來解釋每個步驟。“本來我寫字就慢,又要寫很多步驟,做題速度自然就慢下來了。”如何提高做題速度,張琦思考了很久,后來發(fā)現(xiàn)做理科的題目時,并不需要太多的文字敘述,只要寫出關(guān)鍵的公式和步驟,也一樣能夠得分。逐漸摸索出來的方法的確讓張琦受益匪淺,今年理綜學科考了290分,題目全部都做完了。“其實今年理綜試題比去年稍微難一點,我也做完了。”
參加過數(shù)學競賽,認定知識和方法缺一不可
張琦從去年開始,連續(xù)兩年參加了全省數(shù)學競賽,一次得了三等獎,一次得了二等獎。而在數(shù)學競賽期間,他感覺到有些知識沒有掌握,即使知道解題方法,由于知識掌握得不夠,解題效果也不好?!斑@兩方面應該全面兼顧,知識和方法缺一不可?!睆堢ㄗh學弟學妹們,知識的積累不能有半點馬虎,考試大綱要求的知識必須要掌握,在復習時必須復習到每個知識點。
除了平時的學習外,張琦認為“好成績是需要通過大量做題”得來的,在做題時也要有始有終,一道題盡量做完,解出答案。“有些同學看到一些題,認為自己會了,就不再詳細進行解題,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可取?!睆堢f,通過大量做題,才能總結(jié)出不同的題型需要用哪些方法去思考。“數(shù)學要下工夫去學?!?BR> 張琦報考的是清華大學能源動力工程及自動化專業(yè)。“其實我對能源動力的了解還不太多,只是從平時的生活能感受到能源的重要性?!睆堢f,對今后的求學路也抱著一種“走走看”的想法,以后的路子還在計劃中。
今年高考的文科第一名尤卓越、理科第二名張琦將于今天上午在本報接聽熱線,和大家詳細交流。同時,尤卓越的班主任崔保朝老師也將值守這部電話,他有不少意見和建議提供給學生和家長,讀者可以撥打熱線電話與他們交流。
文科熱線0371-67655690,8時30分至9時30分。
理科熱線0371-67655675,9時至10時。
昨天,本報采訪到了張琦,他各科的分數(shù)分別為:語文126分,數(shù)學138分,外語140分,理綜290分。在采訪中,張琦坦言自己是復讀生,希望用自己的經(jīng)驗給今年的高考失利者一些參考。
張琦坦言自己是復讀生,在和記者的第一次對話中,他就說:“我是復讀生,我認為這不丟人,我失敗過,我應該告訴今年的失敗者怎樣在明年成功?!逼鋵?,張琦今年也只有18歲,和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差不多大。去年高考總分648分,今年的總分是694分,從數(shù)字上看是提高了近50分,但是由于今年的題目普遍比去年難,提高50分的“含金量”遠比實際分數(shù)要高。通過這一年的努力,他取得了好成績,其實也并不是偶然。因為他在不停地彌補自己以前的不足。
在張琦的家里,有6本摘抄本,摘抄的都是他認為比較好的文章段落、詞句。其實,在摘抄文章時,張琦并不只看內(nèi)容,還看這些文章里的漢字。“我想通過摘抄文章來練字。”去年,張琦第一次參加高考時,語文考的不好,還沒有超過100分,他認為很可能和自己的字寫的不好有關(guān)。“字寫的好,評卷老師看著又清晰又舒服,或許能得高分。如果字寫的不好,很有可能會吃點虧?!彼f,今年語文成績提高了20多分,很可能和自己的字寫的“漂亮”了有關(guān)系。據(jù)張琦說,從開始復讀后,他就要求自己堅持每天抽出一些時間練練字,每天半小時的練字時間幾乎沒有間斷過。
每天堅持練字半小時,就是為了高考卷面好看些
父母從不問他的成績,家里的教育環(huán)境很寬松
“我爸媽從來不問我的成績怎么樣?!睆堢f,父母給他的是寬松政策,家里的教育環(huán)境也很寬松,每次都是張琦主動告訴父母他的成績。由于成績一直很好,張琦每次考試都會排在前幾名,這時候把成績告訴家長,父母替他高興,同時也提醒他不要太驕傲。有時發(fā)揮得不好,成績也會在十幾名之列?!俺煽儾缓茫乙矔鲃痈嬖V父母。因為我知道會從他們那里得到一些建議?!?BR> 一位老同學從清華大學給張琦打來電話,兩個人相約開學后在大學校園里見?!斑@是外校的一位同學,去年考上了清華大學?!?BR> 經(jīng)驗之談 兩類考生比較適合復讀
張琦用自己的經(jīng)驗告訴準備選擇復讀的考生,有兩種學生比較適合復讀,而有一種學生不太適合復讀。“沒有如愿考上自己理想大學的考生主要有三類,一種是有實力但是在考試中發(fā)揮失常的考生,一種是有繼續(xù)提升空間的考生,還有一種是在考試中發(fā)揮得較好卻想上更好學校的學生?!睆堢J為,前兩種考生比較適合復讀,而第三類考生則不太適合復讀。
他認為,如果能夠上一個相對理想的大學,但是又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也應該選擇上大學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