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高考在國內上大學已不再是應屆高中畢業(yè)生的出路,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放棄國內高考,參加“洋高考”讀國外。新聞晨報記者日前從上海師范大學劍橋中心200xx屆學生的畢業(yè)典禮上獲悉,全部51名畢業(yè)生獲得包括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倫敦政經(jīng)、約翰霍普金斯等錄取通知書226份,其中包括173份英國錄取通知書、22份美國錄取通知書、31份加拿大錄取通知書。
記者了解到,這些畢業(yè)生原本都是本市復旦附中、上海中學、市北中學、西南位育、市三女中等多所知名中學的學生,然而他們從高一開始選擇放棄“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中國高考,自主報考美國、英國的高校。
留洋目標明確
畢業(yè)生韓玉潔告訴記者,她原在市西中學的同學們現(xiàn)正在為等待高考成績而焦急,但自己則準備收拾行囊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系就讀。從初中開始她就有到國外留學的打算,考進高中后,由于偏科厲害,數(shù)理化強,而語文成績不夠好,覺得參加國內高考競爭力不強。為此她在高一下半學期放棄了高中課程,選擇了參加美國、英國高考這條路。
2007年,她參加了美國的SAT考試和英國的A-Level考試,并申請了8所國外的大學,后獲得了英國帝國理工、布里斯托、倫敦政經(jīng)學院以及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等4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上師大副校長項家祥表示,這些高中學生目標十分明確,就是打算兩年或三年后就讀像牛津、劍橋這樣的國際—流大學。
躲避國內競爭
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08年報考美國高考的中國高中生超過1萬人,報考英國高考的考生人數(shù)也在逐年增加。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考生是為了躲避國內的高考競爭壓力。
在畢業(yè)典禮現(xiàn)場有許多高一學生的家長慕名而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長在現(xiàn)場尋找畢業(yè)生打聽情況。她向記者解釋,自己的孩子在一所重點高中讀書,由于偏科厲害,在學校的名次不怎么靠前,在國內參加高考可能優(yōu)勢不強,打算走“洋高考”這條路試試。她說,除了中國高考這座“獨木橋”,國外的高考是另一扇通往求學道路的門。
而一些在現(xiàn)場旁聽的家長也有同樣的打算,一位家長的想法是,國內很多的大學看中奧數(shù)等競賽上摘金奪銀的記錄,在強手如云的名高中,自己的孩子就成績而言只能算中等,與這些學生競爭,孩子的壓力太大,參加“洋高考”,國外大學自己選,躲避了“一考定終身”。
記者了解到,這些畢業(yè)生原本都是本市復旦附中、上海中學、市北中學、西南位育、市三女中等多所知名中學的學生,然而他們從高一開始選擇放棄“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中國高考,自主報考美國、英國的高校。
留洋目標明確
畢業(yè)生韓玉潔告訴記者,她原在市西中學的同學們現(xiàn)正在為等待高考成績而焦急,但自己則準備收拾行囊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系就讀。從初中開始她就有到國外留學的打算,考進高中后,由于偏科厲害,數(shù)理化強,而語文成績不夠好,覺得參加國內高考競爭力不強。為此她在高一下半學期放棄了高中課程,選擇了參加美國、英國高考這條路。
2007年,她參加了美國的SAT考試和英國的A-Level考試,并申請了8所國外的大學,后獲得了英國帝國理工、布里斯托、倫敦政經(jīng)學院以及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等4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上師大副校長項家祥表示,這些高中學生目標十分明確,就是打算兩年或三年后就讀像牛津、劍橋這樣的國際—流大學。
躲避國內競爭
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08年報考美國高考的中國高中生超過1萬人,報考英國高考的考生人數(shù)也在逐年增加。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考生是為了躲避國內的高考競爭壓力。
在畢業(yè)典禮現(xiàn)場有許多高一學生的家長慕名而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長在現(xiàn)場尋找畢業(yè)生打聽情況。她向記者解釋,自己的孩子在一所重點高中讀書,由于偏科厲害,在學校的名次不怎么靠前,在國內參加高考可能優(yōu)勢不強,打算走“洋高考”這條路試試。她說,除了中國高考這座“獨木橋”,國外的高考是另一扇通往求學道路的門。
而一些在現(xiàn)場旁聽的家長也有同樣的打算,一位家長的想法是,國內很多的大學看中奧數(shù)等競賽上摘金奪銀的記錄,在強手如云的名高中,自己的孩子就成績而言只能算中等,與這些學生競爭,孩子的壓力太大,參加“洋高考”,國外大學自己選,躲避了“一考定終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