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是未來10年全球股市的希望

字號:

“行情總是在絕望中誕生,在美夢中結束。”“亞洲股市教父”——美林證券前副總裁胡立陽的這句名言,廣大中國股民近日深有體會。
    3月19日,滬指放量上漲92點,超跌的滬深股市終于迎來了久違的技術性反彈。不過在過去的數(shù)周里,對于大多數(shù)股民而言,都在經歷著難熬的焦慮和恐慌。始于2005年的這波牛市行情,自去年10月達到6124的點以來,已經在最近出現(xiàn)了連續(xù)下跌的狀況。甚至連每每提振股市信心的“兩會”,也未能阻止股指的繼續(xù)下跌。
    進入3月以來,股市步入加速下跌的通道,至3月18日滬指擊穿3700點達到3607點的低位時,4個多月股市累計下跌已經超過40%。短短的11個交易日中,3萬多億市值——相當于一個廣東省GDP規(guī)模的財富從股市轉眼蒸發(fā),很多股民揮淚割肉,損失慘重。
    什么原因導致了股市的持續(xù)下跌?這樣的超跌是否正常?中國股市真的已經泡沫破滅?又一輪新的熊市是否已經到來?在這些股民殷殷期待答案的問題背后,依然籠罩著仍未消散的集體性恐慌。
    焦點1:股市還有泡沫嗎?
    從6100多點跌到3700點,4個多月內股指已經累計調整近40%,什么原因導致了股市的暴跌?這樣的下跌正常嗎?備受爭議的股市泡沫是否在這輪下跌中被撤清?
    金巖石:暴跌是種心理現(xiàn)象(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這輪股市的沖高回落,不是用基本面數(shù)據能夠說明的。因為無法論證這么短時間內為什么股市突然暴漲和暴跌。不可能所有的公司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同時發(fā)生了變化。實際上,經濟的基本面不是在惡化而是在改善,但市場的恐慌情緒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在惡化。所以,這輪暴跌很大程度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是市場有序從過度的樂觀突然轉到過度的悲觀。而悲觀的情緒主導市場后,人們開始進行非理性的拋售。這種非理性的拋售從散戶延伸到基金,導致基金的非理性情緒成為市場主導。
    只要有股市就會有泡沫,沒有辦法把泡沫擠清。即使股市這輪下跌了40%,按照市盈率和市凈率來衡量,中國股市該指標依然是全球的,擁有23到25倍的市盈率和6倍左右的市凈率。市盈率和市凈率高未必是壞事情,這說明了中國經濟具有很強的成長性。股市的預期成長決定了股票交易的價格。在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強勁,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后引發(fā)了全球的經濟減速,但是對中國的影響有限。所以,相對于其他國家經濟放緩,中國經濟的這種成長性仍具溢價因素。
    劉紀鵬:市場處在危險的邊緣(中國政法大學法與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本來應該抓住機遇,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良好形勢,增加直接融資的比重以及解決股市遺留問題,但由于人們對資本市場形勢的錯誤判斷造成了此輪超跌?,F(xiàn)在的市場處在危險邊緣,人們對市場容易喪失信心。
    股市是否還會持續(xù)下跌,取決于我們能不能站在戰(zhàn)略的高度,看到當前國內國際面臨的機遇,把資本市場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并當成我們下一時期深化改革的主戰(zhàn)場。中國不缺乏經濟的宏觀和微觀面,缺的是在戰(zhàn)略上正確發(fā)展資本市場的指導思想。一旦市場有了信心,加上經濟宏觀面擁有的良好勢頭,微觀面企業(yè)擁有的良好業(yè)績,那么現(xiàn)在應該已經是底部了。如果沒有足夠的市場信心,投資者就會覺得沒有必要參與一個錯誤理論引導下的資本泡沫游戲。
    賀強:暴漲暴跌都是過度投機(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
    股市已經回調到合理空間,泡沫基本已被擠壓完畢,但當前股市仍然存在不可忽視的三大風險:第一是傳導性風險。美國次貸危機通過資本市場在我國不斷傳導和放大,使中國投資者遭受較大損失,在這樣的傳導下,國內投資者的部分損失實際上是在為這種輸入性的風險買單。這輪下跌有多種原因,但次貸危機的傳導是重要原因。這種危機的傳導實際上是境外風險向境內轉移。
    第二個風險是操縱性風險。不排除國內有一些莊家利用次貸危機故意制造并擴大恐慌情緒,甚至是惡意砸盤。暴漲是過度投機,暴跌同樣也是過度投機,監(jiān)管層應當加強監(jiān)管,防止這種操縱性風險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第三個風險是惡性循環(huán)風險。由于股市連續(xù)大跌,已經在市場上引起股民恐慌,而股民的恐慌傳導到基民,會導致基民因為恐慌而大量贖回基金。一旦面臨強烈的贖回壓力,基金將不論在什么點位都會拋售股票,而如果機構大量出售股票,必然會引起市場繼續(xù)暴跌,從而引起更大的市場恐慌。管理層必須采取措施,防止形成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
    胡立陽:底部已經很接近(美林證券前副總裁)
    股市有自己正常的運行軌道,伴隨著市場的情緒有時候會超漲,有時候會超跌?,F(xiàn)在處于一種超跌的狀況,短線方面很快就會出現(xiàn)反彈,如果在還沒有跌完的時候人為地拉抬救市反而會適得其反,應該遵循股市的自然法則。股指在跌到4000點以下的時候,我認為已經處于非理性狀態(tài)了,但這表示底部在一步步接近。實際上從去年10月開始,牛市已經進入下半場,其征兆之一,就是會有回調。當股市漲得太多之后,回調整理是很正常的,但由于中國與國際接軌越來越深,更多地出現(xiàn)了和國際市場聯(lián)動的狀態(tài)。因此在遭遇美國甚至全球股市下跌的聯(lián)動下,中國股市一般的下跌就變成了超跌。
    焦點2:股市將走向何方?
    股市指數(shù)的超跌和市場信心的受挫會對經濟造成哪些傷害?當前市場行情下,一方面新基金頻頻發(fā)行,而IPO、增發(fā)等市場擴容動作也有增無減,這對股民和市場是利還是弊?熊市真的到來了嗎?瘦了身的股市將會維持現(xiàn)狀還是再次反彈?
    劉紀鵬:股市下跌對誰都沒有利
    股市持續(xù)大幅下跌的影響非常巨大。如果我們抓不住牛市的機遇,再掉入又一個四年的漫長熊市,我們商業(yè)銀行以及金融改革的成果都將喪失殆盡,并且股權分制改革也將晚節(jié)不保;美國經濟衰退帶來的一些機遇將與我們擦肩而過;我們的創(chuàng)業(yè)板和一系列資本市場的創(chuàng)新都將難以推出,并且我們寄托于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的厚望也將落空。如果股市持續(xù)大幅下跌產生了市場信心危機,資本市場就不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就算批準更多的基金發(fā)行,也無人購買。而所謂的再融資,以及再融資所帶來的資本市場的持續(xù)發(fā)展,還有資本市場通過設立創(chuàng)業(yè)板等的金融創(chuàng)新活動都將落空。
    由于資本市場的改革帶動著中國政府職能的轉變,如果股市持續(xù)大幅下跌導致市場低迷,則產權深化的改革都將支付出沉重的代價,后果將極其嚴重。市場走到當前這種程度已經很嚴峻了,對誰都不利。如果說過去還能分出機構的優(yōu)勢,則今天這已經是多輸?shù)木置媪?,股市的超跌中沒有受益人只有受害者。所以,核心問題是政府應該具有從戰(zhàn)略高度上把握國際經濟,善待股市的正確的認識。
    金巖石:市場將在今年下半年恢復正常
    如果經濟的基本面沒有發(fā)生變化,在經歷了一段恐慌之后會逐漸趨于平靜,然后等待著引發(fā)恐慌情緒的不確定因素逐漸走向確定。目前短期內影響股市的因素或者說啟動這一輪恐慌性拋售的因素依然存在,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美國的次貸危機,中國的緊縮政策加上通貨膨脹,這些不確定因素都使市場上的恐慌情緒找不到理由平息。估計市場在今年下半年將恢復正常。因此現(xiàn)在應該保持平靜觀望,尋找市場中的投資機會?,F(xiàn)在是牛熊市之交(熊市的定義是持續(xù)6個月以上跌幅超過30%),從時間上看,從2007年10月底開始的下跌趨勢到現(xiàn)在僅僅4個多月,說現(xiàn)在是熊市依然為時尚早,牛熊之交存在牛轉熊的極大可能性。
    胡立陽:中國股市是未來10年全球股市的希望
    這次下跌主要是由于心理層面因素造成的,利用這種下跌,可以把那些沒有信心的浮額一次清洗干凈,作為長期大牛市的洗盤動作,這是健康的。隨著過度緊張的心理消散,股市在5月份會出現(xiàn)像樣的反彈,經過這一波下跌之后,后市反而更值得期待。從長線來看,滬深股市仍應當被看好,中國股市是未來10年全球股市的希望。因為全球的希望是在新興市場,而滬深股市在新興市場里又占有很大的分量。另外,牛市得以長期持續(xù)的根本因素在于中國可以獲得經濟的持續(xù)高增長。如果中國GDP維持在8.5%以上的增長,則10年的牛市將不會改變。從10年的視角來看,2005年起開始的這波行情只是很小的風景,如果因為短線下跌就喪失信心,甚至恐慌,形成多殺多自己嚇自己的狀況是很不應該的。中國股市將長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