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30年大事記(2)

字號:

20歲時,我們帶著未豐的羽翼振翅
    留學生,自費留學生,海歸
    今年5月4日,隨著北京奧運會火炬在三亞展開中國境內傳遞,搜狐CEO張朝陽代表中國互聯(lián)網領跑了“互聯(lián)網第一棒”。
    張朝陽,198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同一年考取李政道主持的CUSPEA獎學金,得以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 學習。1993年,他獲得了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不過隨后他逐漸認為,自己并不適合理論研究,具體操作型的工作才是方向。接下來,他獲得了MIT亞太區(qū)中國聯(lián)絡官這一職務,這使他有機會可以頻繁回國。
    他很快為當時逐漸熱門的互相網所吸引,并希望自己可以有機會獨立創(chuàng)業(yè)。在獲得了資金支持后,1998年2月25日,搜狐公司正式成立。隨后,張朝陽開始充分利用社會對自己的關注度,出席在各種活動現(xiàn)場,目的是為了推廣搜狐,在這個過程中,他成了一位時尚人物。對此他解釋:80%是為樹立公司品牌,因為這被證明是的宣傳手段;20%是自己的一點點虛榮心,在國外孤獨地呆了十年,回來后倍受關注很興奮。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個人通過托福考試申請國外大學獎學金的出國留學方式在一批學有所成、基礎扎實的人中“盛行”。他們靠個人的能力,贏取國外獎學金留學,并大都學有所成。當他們回國時,多數(shù)選擇了自己創(chuàng)業(yè),不少人在高科技領域取得了成就。他們的代表除了創(chuàng)造了中國網絡神話的張朝陽,還有李彥宏、鄧中翰、唐越等等很多人。
    到這個十年的最后一年,1998年統(tǒng)計的出國人員數(shù)字為1.8萬人。
    邵巍說,國家在第二個十年里的最重要的政策是1993年提出的“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這12個字,形成了國家的留學工作總方針。
    在這十年里還發(fā)生了一些事情,除了國內在出國留學問題上始終存在爭論外,一些中國學生在日本和澳洲上當受騙的現(xiàn)象在國內引起震動。“盡管這樣,并沒有影響中央的政策,一如既往,12個字成為以后留學工作的方針。”
    在這十年里,有一部分學成的人回來了,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特別重視,多次出面接見回國留學生。1989年3月成立了中國留學服務中心,旨在為“海歸”們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及生活諸方面的問題。教育部、人事部、科技部等職能部委開始表彰優(yōu)秀的留學回國人員,設立各種項目吸引留學生回來,如科學院的“百人計劃”、人事部“百千萬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等都在這段時間里相繼出臺。地方的留學人員創(chuàng)業(yè)園應運而生,1997年廣州市率先召開了留學回國人員科技創(chuàng)新會。
    至此,從出國留學到回國發(fā)展,開始實現(xiàn)有效地鏈接。
     大事記:第二個十年(1988~1997)
    1988年
    十年來,我國共有6萬多人出國學習,到這年已有2萬多人回國。
    應國家教委邀請,首批49名留學生代表回國參觀匯報團到14個省市參觀、訪問。
    1989年
    國家教委設立留學生司。中國留學服務中心成立。
    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留學歸國人員代表,并舉行座談。
    1990年
    《人民日報》等報刊發(fā)表留美學生聞迪的長篇文章《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后,在社會各界和海外學人中產生強烈反響。
    1991年
    國家教委、人事部聯(lián)合表彰馬頌德等3十名做出突出成績的回國留學人員。
    國家教委與中科院、上海、陜西、大連等組成招聘組,赴日本招聘留學生回國工作。
    留美回國博士、北京大學教授陳章良榮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fā)的“國際杰出青年科學家”獎。
    本年開始,國家教委對近年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回國人員給予一定的科研啟動經費資助。
    1992年
    鄧小平在珠海考察工作時說,所有出國學習的人,希望他們都回來。不管他們過去政治態(tài)度如何,回來就妥善安排工作。告訴他們,要做出貢獻,還是回國好。
    國務委員兼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在與長春高校師生座談時首次提出了我國留學工作的總方針是:“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
    1993年
    國家主席江澤民接受《神州學人》雜志記者采訪,他說,祖國山河壯,故鄉(xiāng)月更明。祖國和人民熱忱歡迎更多的留學生學成歸國,殷切期望大家事業(yè)有成。
    國家教委印發(fā)了《關于自費出國留學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國家教委《關于具有大學和大學以上學歷人員自費留學的補充規(guī)定》作了修改。
    “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出國留學方針被寫進中共xx屆xx全會文件。
    1994年
    國務院頒發(fā)《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使來華與出國留學生的招生、選拔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軌道”。
    1995年
    中國第一家面向在外留學人員的網上中文電子刊物《神州學人*電子版》誕生,她被在外留學人員稱之為“來自北京的聲音”。
    年底,據統(tǒng)計,國家教委于1990年設立的留學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金額已達1.19億元,共資助3638名留學回國人員。
    1996年
    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成立。國家教委決定全面試行國家公費出國留學選拔辦法,即“個人申請,專家評審,平等競爭,擇優(yōu)錄取,簽約派出,違約賠償”。
    1997年
    國家教委和人事部聯(lián)合召開了“全國留學回國工作會議”,表彰了318名全國優(yōu)秀留學回國人員和5個留學工作先進單位,表揚了19個留學工作先進單位。
    國家教委全面啟動“春暉計劃”,支持和鼓勵在外留學人員短期回國服務。
    江澤民在中共xx大報告中指出,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工作或以適當方式為祖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