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管理:如果應對處境艱難的IT項目

字號:

我從事企業(yè)信息化工作近十年,聽說過不少信息化項目失敗的案例。但是,對于信息化負責人來說,做出停止一個將要失敗的項目的決定的確很艱難。我想,除非出現(xiàn)下面三種情況,cio們都會盡一切可能將項目進行下去:第一種情況,正在實施的系統(tǒng)供應商倒閉,產品沒有了后續(xù)支持和服務;第二種,選擇的產品發(fā)現(xiàn)嚴重的缺陷或瑕疵;后,公司發(fā)生生存危機。所以說,只要項目上馬了,就要繼續(xù),不輕易言敗,當然是要保證項目能成功。
    我認為,一個項目是否會失敗在項目實施前就可以看出。
    筆者的一個朋友所在公司是一家合資企業(yè),當時他在該公司技術部門負責研發(fā)工作。由于產品結構和銷售模式比較特殊,ERP 系統(tǒng)中的銷售模塊一直沒有用上。為了加強銷售管理以及對訂單進行有效的控制,該公司外籍IT 經理決定開發(fā)一套訂單計劃和控制系統(tǒng),并將該系統(tǒng)與現(xiàn)有的ERP 系統(tǒng)集成。
    系統(tǒng)原型出來的時候, IT 經理組織了由業(yè)務部門參加的項目介紹會。從項目介紹中,筆者的朋友了解到,該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假設:80% 以上的訂單都是標準化、系列化的產品。但是由于在國內銷售的產品,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比較多,只有20% 左右的訂單是標準化、系列化的產品。因而這種設計根本不能適應業(yè)務現(xiàn)狀。朋友對此提出疑問。那位外籍IT 經理很傲慢地回答道:“你們的任務是學習如何使用這套軟件,其他的事情你們不需要關心?!苯Y果可想而知了。在使用半年后,不得不終止該系統(tǒng)的使用,導致100多萬元的開發(fā)費用付之東流。后來筆者有幸接觸該軟件的一些文檔。僅就軟件本身而言,設計非常優(yōu)秀,很多獨到的設計思路甚至值得ERP 軟件開發(fā)商借鑒。
    從這個案例中不難看出,這個項目的失敗其實從需求分析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當然,終用戶的不配合也是項目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在項目計劃實施前,如果判斷項目失敗的風險非常大,這時千萬不要草率決定停掉這個項目或者繼續(xù)進行。這個時候需要項目負責人仔細分析哪些因素導致的風險比較大?這些因素中,哪些是內部因素,哪些是外部因素?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解決其中的可控因素,分析那些不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如果是產品或者合作伙伴的選擇問題,完全可以重新選擇;如果是資金的問題,可以申請追加投入。當然,要想在項目實施前做出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需要項目組成員前期做大量的工作:項目分析階段對項目的目標和用戶需求進行明確;選型階段對供應商和產品進行細致周密的考察;項目計劃制定時與各方面的有效溝通等。
    五要素判斷項目成敗
    怎么判斷這個項目能順利地進展下去?依照筆者的經驗,判斷一個項目能否順利開展下去,可以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來看:
    ■ 項目是否有一個合理的、明確的、可以衡量的目標。目標的不明確,或者目標過于理想化都會導致項目的失敗。有些信息化的負責人為了爭取高層對IT項目的支持,可能會故意夸大項目的效果和投資回報率,回避項目的風險。等到項目進行了一多半,種種問題出現(xiàn)了,高層又沒有看到期望的結果,這個時候項目夭折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也有一些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沒有明確的目標。覺得大家都在信息化,我們也應該信息化。但是又不知道為什么信息化,這種情形下誕生的IT 項目終的結果不是半途而廢,就是草草收場后束之高閣。
    ■ 項目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任何一個項目如果缺少了資金支持,只能停掉。
    ■ 高層的支持程度、中層的配合程度、終用戶的參與程度。
    IT 項目實施過程中,資金的需求離不開高層的持續(xù)支持;業(yè)務流程和崗位的調整同樣離不開高層的支持。如果項目得不到高層的支持很難成功。
    一些大型的IT 項目,比如ERP 項目可能會牽涉到各業(yè)務部門利益的調整和重新劃分,這個時候中層管理層配合與否非常關鍵。同時中層的態(tài)度也可能會左右其部門員工的參與程度。
    任何一個IT 項目的成功,首先必須是終用戶的成功應用。沒有終用戶的全力參與,再好的系統(tǒng)也無法發(fā)揮作用,項目實施也就談不上成功了。
    ■ 項目的人員配置是否合理。項目負責人是一個項目的領頭人。項目負責人是否稱職對項目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一個合格的項目負責人不僅需要有良好的技術技能,同時也需要擁有良好的業(yè)務和領導技能。這樣才能在與各方面的溝通,以及項目控制中游刃有余。
    項目核心人員的穩(wěn)定性也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很多企業(yè)信息化項目的失敗主要在于項目核心人員的流失。這部分人員的穩(wěn)定性關系到項目的生死。如果沒有辦法控制人員的流失,至少必須建立完備的后備人選機制。
    ■ 是否選擇了合適的產品和合作伙伴。每一種IT產品都有它的特定的應用范圍,因此選擇的產品是否合適就與項目的成功與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小馬拉大車肯定走不動,小腳穿大鞋也走不動。有相當一部份企業(yè)ERP 實施失敗原因在于沒有選擇合適的產品。
    合作伙伴的選擇同樣關系著項目能否順利開展。筆者覺得,評價一個合作伙伴是否合適有幾點可以參考:是否對甲方實施的系統(tǒng)有深刻的了解?是否對甲方的管理模式有比較好的了解?在同行業(yè)中有多少成功案例?是否有長期的經營理念和生存能力?
    CIO 如何保證項目成功
    要保證一個項目的順利進行,并達到預期的效果,我覺得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達到:
    ■ 制定切實的目標,不要輕易改動目標。
    企業(yè)信息化建設的目標需要與企業(yè)的基礎管理水平相適應。可以試想,一個管理基礎薄弱,基礎數(shù)據(jù)尚不完備的企業(yè)想要通過ERP 的實施解決所有的管理問題完全是不切實際的。
    另外,隨著項目的深入開展,相關人員對項目認識的提高,管理層和用戶可能會提出比項目預定目標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需求。這個時候項目負責人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輕易修改項目的目標。大家都會期望項目能夠得到一個完美的結果,但是頻繁的修改項目目標會大大影響項目的進度和增大項目的風險。
    ■ 積極爭取“一把手”的支持。
    很多大型IT 項目的實施,是一個耗時長、高投入、高強度、高振蕩、高風險的工作,如果沒有一把手在資金支持、人員配備、流程調整等方面的強有力的持續(xù)支持,很難獲得成功。
    ■ 大力開展針對項目各階段、各層次人員的培訓。
    IT 項目成功與否,人是關鍵。IT 項目建設的過程,實際上是全員參與的過程,是一個管理整頓、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的過程。只有管理人員、實施人員、技術人員、使用人員的素質真正提高了,認識真正統(tǒng)一了,系統(tǒng)才能正常運轉。這其中缺了哪類人員的努力都可能會導致項目的失敗。通過又的各種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培訓,大家統(tǒng)一了認識,熟悉了系統(tǒng)。這樣才能為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絕對不要吝嗇培訓,培訓的投資回報率很高。
    ■ 加強對項目關鍵點的審核和項目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控制。
    在項目的每個關鍵點,設立里程碑,對前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嚴格的審核和評審。保證這一階段出現(xiàn)的問題不會被傳遞到下一階段,甚至被放大。同時,通過對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證項目的質量和項目的進度。
    ■ 加強規(guī)章制度的建設。
    IT 項目終的成功應用,實際上就是企業(yè)信息的規(guī)范、有序、快速、正確的流動。只有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進行各相關應用和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建設,才能保證項目完成后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安全性。
    ■ 建立項目的風險管理機制。
    在項目計劃階段,如果項目負責人能夠對項目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仔細分析,制定比較周密的風險防范機制,會大大降低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風險。   
    總之,盡管IT 項目建設存在這樣那樣的風險,但是筆者認為,只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明確目標,統(tǒng)一認識,項目的成功率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