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么時候開始,重用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停下;無論什么時候停下,重要的是停下來之后就不要后悔。
——獻給所有考研的同胞們
寫在前面:這篇文章寫得很不連貫,也不是很有條理,有些流水帳的味道,但不是我不想寫好,真的是沒什么時間。大家看到的這些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好多次,大部分都是喝酒后寫的,沒寫到的慢慢再補吧……
面試后一直就想寫篇文章,一方面想訴說下自己的考研心得,以供研友們參考;另一方面想對自己的考研生活作下回顧,祭奠一下逝去的光陰。
本人今年分數(shù)359,中科院北京某所,分數(shù)不高,所以有志于考高分的同志們就將就著看下吧,或者不想浪費時間也成。
先說下基本情況吧,本人去年7月大學畢業(yè),雖不是什么牛校,但也是排名前10的大學。大學期間保研(實際上我的成績十分不好,只是加分比較多,后一名而已)由于專業(yè)不好,遂放棄決定考中科院的研究生,由于本人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孩子,又整天在一種墮落的氛圍中(幾乎沒有上過自習),還沒考就已經(jīng)知道肯定沒希望了,于是就和家里好好溝通了,決定畢業(yè)后拿出半年時間來再考,由于有一個比較殷實的家境,所以沒考慮過找工作,也沒考慮過別的任何問題。轉(zhuǎn)眼大四下學期就過去了,除了玩和畢設什么也沒干 ,一點書也沒有看。還有一點就是后過了四級。
畢業(yè)后7月份來到北京(房子是家里幫找的),由于才畢業(yè)心情不好,又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了兩個星期的心情,然后上了兩個輔導班:分別是陳的數(shù)學(大概從8月10號左右上到月末)和朱太奇的英語(7.15到8月初),每天只上半天的輔導班,其余這段時間什么都沒干,因為每天上輔導班太辛苦,我住在北四環(huán),學英語在北化對面,那個749每天等車都要等好長時間,數(shù)學在中財那面上,要換車,每天回去就已經(jīng)累得不行了,所以晚上就上上網(wǎng),也沒學習。早上起得晚,大概9點多吧,也不怎么看書。
隨后從9月初開始正式學習,時間表:8點左右起床,9點開始學習,11:40吃飯,12:00-14:10睡午覺,14:30-17:40自習,17:40-18:40吃飯,19點左右自習,0點左右睡。當然并不絕對,有時出去玩玩或者喝喝酒。國慶長假上了政治班(啟航),隨后就是報名現(xiàn)場確認,等再次靜下心學習已經(jīng)11月中了,后一個月壓力十分大,幾乎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老在想一個問題:如果沒考上,怎么和家里交待?所以那段時間幾乎是瘋狂的學習,晚上一般到2點鐘,早上7點多就起了。
再說說我對上過的輔導班的感覺吧。
英語:我的四級是大四后過的,英語很不好。上過新東方(住宿)和朱太奇的,新東方到后感覺白上了,我沒有任何詆毀新東方的意思,那得老師都很厲害,周雷、何剛、張銷民、唐靜……他們每個人的奮斗歷程、拼搏精神確實讓我感覺到了一種精神,那種不服輸、勇于奮斗、拼搏的精神,在那得兩個星期,很受感染,直道現(xiàn)在還很懷念,但一脫離了那個環(huán)境就不行了,原因是我這個人惰性比較大。而且老師教的方法有些偏于花哨,感覺實用性不是很強。直到現(xiàn)在我還很感激朱太奇,每有他可能就不會有我今年58分的英語成績,8月初上玩輔導班后我就一直沒看過英語,也不知對英語是一種什么感覺,就是不想學。直到現(xiàn)場確認后大概11月中了,才感到害怕,大概每天學一上午吧,那時還有很多單詞不認識,但我除了它的講義和真題外什么都沒做過,而且也沒有刻意拿單詞被,只是每做完一篇閱讀,就把里面不會的單詞找出來記憶,就這樣2個月的時間里,英語竟然長進的很快。
數(shù)學上過陳的和李永樂的,這兩個班都感覺都比較好,其中的老師感覺黃和李講的更有感覺些。書陳的和李的都作了不止一遍,后反腐作真題,大概有4、5遍吧,還有的就是反復看講義。
政治聽過任汝芬和啟航還有海文的,感覺任汝芬講的太枯燥了些,課逃得很多,不過講義還是蠻好的,尤其是哲學和政經(jīng),啟航里包仁的課上得郁悶了,政經(jīng)什么都沒看,他還將的很快。陳先奎不能說他吹的有多好,但只少課講得蠻有意思,毛概是楊鳳城講,他是我覺得講得好的老師了,辛逸也滿不錯的,岳華庭個人感覺十分一般,可能是原來的期望過高的緣故吧。政治除了看講義還作了2000題,后看了20天20題和后四套題。
專業(yè)課我考得是大學物理,教材看了新概念系列的還有北大的兩套,另外力學還看了漆安慎的,光學還看了姚啟鈞的,原子物理看的楊福家的。只是反復看教材和真題,除了書上習題外,別的就沒做了。
說說我對聯(lián)系導師的看法吧??荚嚽拔覜]找過導師,而且報名的時候是不填導師的。不是不想,而是這不是我的任務了,這些事情可以由父母完成??荚嚭蠛透赣H見到了招辦的主任,推薦了個導師。那天見到他先把準備好的簡歷給了他,看后,就問了下對所里有多少了解、都知道些什么研究方向,(幸虧提前看過所的詳細介紹),還有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然后介紹了個導師認識,中午一起吃了飯。覺得大家如果有方法的話還是可以見見導師的,畢竟熟悉之后很多事情會容易辦很多。
其實考研只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可能并不會對今后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即便是上了中科院,我只是想要一個文憑,順便逃離下現(xiàn)實。尤其是在現(xiàn)在這種社會環(huán)緊中,并不一定考上了就會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三種方法:父母、婚姻、學習),拿我現(xiàn)在在機關(guān)單位實習的經(jīng)驗來說,多一些社會閱歷可能比文憑更有用些。不過大家既然選定了這條路,就要堅定地走下去,“天道酬勤,何事難為?”
——獻給所有考研的同胞們
寫在前面:這篇文章寫得很不連貫,也不是很有條理,有些流水帳的味道,但不是我不想寫好,真的是沒什么時間。大家看到的這些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好多次,大部分都是喝酒后寫的,沒寫到的慢慢再補吧……
面試后一直就想寫篇文章,一方面想訴說下自己的考研心得,以供研友們參考;另一方面想對自己的考研生活作下回顧,祭奠一下逝去的光陰。
本人今年分數(shù)359,中科院北京某所,分數(shù)不高,所以有志于考高分的同志們就將就著看下吧,或者不想浪費時間也成。
先說下基本情況吧,本人去年7月大學畢業(yè),雖不是什么牛校,但也是排名前10的大學。大學期間保研(實際上我的成績十分不好,只是加分比較多,后一名而已)由于專業(yè)不好,遂放棄決定考中科院的研究生,由于本人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孩子,又整天在一種墮落的氛圍中(幾乎沒有上過自習),還沒考就已經(jīng)知道肯定沒希望了,于是就和家里好好溝通了,決定畢業(yè)后拿出半年時間來再考,由于有一個比較殷實的家境,所以沒考慮過找工作,也沒考慮過別的任何問題。轉(zhuǎn)眼大四下學期就過去了,除了玩和畢設什么也沒干 ,一點書也沒有看。還有一點就是后過了四級。
畢業(yè)后7月份來到北京(房子是家里幫找的),由于才畢業(yè)心情不好,又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了兩個星期的心情,然后上了兩個輔導班:分別是陳的數(shù)學(大概從8月10號左右上到月末)和朱太奇的英語(7.15到8月初),每天只上半天的輔導班,其余這段時間什么都沒干,因為每天上輔導班太辛苦,我住在北四環(huán),學英語在北化對面,那個749每天等車都要等好長時間,數(shù)學在中財那面上,要換車,每天回去就已經(jīng)累得不行了,所以晚上就上上網(wǎng),也沒學習。早上起得晚,大概9點多吧,也不怎么看書。
隨后從9月初開始正式學習,時間表:8點左右起床,9點開始學習,11:40吃飯,12:00-14:10睡午覺,14:30-17:40自習,17:40-18:40吃飯,19點左右自習,0點左右睡。當然并不絕對,有時出去玩玩或者喝喝酒。國慶長假上了政治班(啟航),隨后就是報名現(xiàn)場確認,等再次靜下心學習已經(jīng)11月中了,后一個月壓力十分大,幾乎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老在想一個問題:如果沒考上,怎么和家里交待?所以那段時間幾乎是瘋狂的學習,晚上一般到2點鐘,早上7點多就起了。
再說說我對上過的輔導班的感覺吧。
英語:我的四級是大四后過的,英語很不好。上過新東方(住宿)和朱太奇的,新東方到后感覺白上了,我沒有任何詆毀新東方的意思,那得老師都很厲害,周雷、何剛、張銷民、唐靜……他們每個人的奮斗歷程、拼搏精神確實讓我感覺到了一種精神,那種不服輸、勇于奮斗、拼搏的精神,在那得兩個星期,很受感染,直道現(xiàn)在還很懷念,但一脫離了那個環(huán)境就不行了,原因是我這個人惰性比較大。而且老師教的方法有些偏于花哨,感覺實用性不是很強。直到現(xiàn)在我還很感激朱太奇,每有他可能就不會有我今年58分的英語成績,8月初上玩輔導班后我就一直沒看過英語,也不知對英語是一種什么感覺,就是不想學。直到現(xiàn)場確認后大概11月中了,才感到害怕,大概每天學一上午吧,那時還有很多單詞不認識,但我除了它的講義和真題外什么都沒做過,而且也沒有刻意拿單詞被,只是每做完一篇閱讀,就把里面不會的單詞找出來記憶,就這樣2個月的時間里,英語竟然長進的很快。
數(shù)學上過陳的和李永樂的,這兩個班都感覺都比較好,其中的老師感覺黃和李講的更有感覺些。書陳的和李的都作了不止一遍,后反腐作真題,大概有4、5遍吧,還有的就是反復看講義。
政治聽過任汝芬和啟航還有海文的,感覺任汝芬講的太枯燥了些,課逃得很多,不過講義還是蠻好的,尤其是哲學和政經(jīng),啟航里包仁的課上得郁悶了,政經(jīng)什么都沒看,他還將的很快。陳先奎不能說他吹的有多好,但只少課講得蠻有意思,毛概是楊鳳城講,他是我覺得講得好的老師了,辛逸也滿不錯的,岳華庭個人感覺十分一般,可能是原來的期望過高的緣故吧。政治除了看講義還作了2000題,后看了20天20題和后四套題。
專業(yè)課我考得是大學物理,教材看了新概念系列的還有北大的兩套,另外力學還看了漆安慎的,光學還看了姚啟鈞的,原子物理看的楊福家的。只是反復看教材和真題,除了書上習題外,別的就沒做了。
說說我對聯(lián)系導師的看法吧??荚嚽拔覜]找過導師,而且報名的時候是不填導師的。不是不想,而是這不是我的任務了,這些事情可以由父母完成??荚嚭蠛透赣H見到了招辦的主任,推薦了個導師。那天見到他先把準備好的簡歷給了他,看后,就問了下對所里有多少了解、都知道些什么研究方向,(幸虧提前看過所的詳細介紹),還有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然后介紹了個導師認識,中午一起吃了飯。覺得大家如果有方法的話還是可以見見導師的,畢竟熟悉之后很多事情會容易辦很多。
其實考研只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可能并不會對今后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即便是上了中科院,我只是想要一個文憑,順便逃離下現(xiàn)實。尤其是在現(xiàn)在這種社會環(huán)緊中,并不一定考上了就會改變命運(改變命運的三種方法:父母、婚姻、學習),拿我現(xiàn)在在機關(guān)單位實習的經(jīng)驗來說,多一些社會閱歷可能比文憑更有用些。不過大家既然選定了這條路,就要堅定地走下去,“天道酬勤,何事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