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難

字號:

一日與老公閑聊,世界首富Bill Gates說,他不會把幾百億財產留給子女,而是捐獻回社會,兒女只留個百萬就好。老公說Bill現在的煩惱是把這么多錢分給誰,慈善機構自然是首當其沖,但在給之前一定要明確取得資金的機構會把這筆錢用到正當的地方,這件事也要花很多工夫調查研究。如果轉到恐怖組織那里,還不如扔到垃圾筒里。
    人啊,沒有錢,煩惱;有錢,也煩惱。我調侃說:“嘿嘿,老公,要知如此,何必當初?誰讓Bill本事大賺那么多錢呢?到頭來,自尋煩惱,還不如當初少賺點!”老公反駁:“商業(yè)社會,金錢是人能力的反映嘛?!蔽也灰詾槿唬骸板X少,煩惱少,活的更逍遙”。
    像我們這樣的美國中產階級,錢多也不多,少也不少,幾年前,我們和不少人一樣,在股票市場損失嚴重,氣得我七竅生煙。抽空比老公多讀了幾本理財的書,決定親自出馬,安了Quicken來管理我們過于分散的資金,每周對財政進行嚴格的監(jiān)控管理。
    無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們投資還是裹足不前,又怕落后于通膨,前段時間認定我們兩個都不是管錢能手,股市今天漲,明天跌,既沒時間亦無精力,還是“外包”到Merrill Lynch.
    一旦上了鉤,才知道敢情“外包”工作量也很大,先找合適的理財顧問,面談好幾次,無中生有的填一大堆的表格。美國人做任何事之前,繁文縟節(jié)極多,要填的表格就能壓死人。轉資金、寫支票、email、整理帳戶,記錄所有投資股票的底線價格,忙得我不亦樂乎,整個人陷到錢眼里去,鉆不出來了。早上睜眼想支票,晚上閉眼想股票。
    過去我一向自恃清高,視金錢為糞土,如今被“多乎哉不多也”的錢牽著鼻子走,還自圓其說,用什么“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之類的廣告名言,借此鞭策自己把革命進行到底。
    俗話說,生孩子容易,管孩子難,我得說,這賺錢容易,理財難。記得遇到一位20歲的女孩,眼看房租快繳不出了,她還眉開眼笑地跟我說,又要出去打工賺錢了。突然想起爸爸說的一句話:每年賺5萬有5萬的壓力,10萬有10萬的壓力,賺10億則有10億的壓力??磥?,金錢與壓力成正比,金錢與理財的壓力也成正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