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賞析

字號:

贈衛(wèi)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fù)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題解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冬天曾告假回東都洛陽探望舊居陸渾莊。乾元二年(759)三月,九節(jié)度之師潰于鄴城,杜甫自洛陽經(jīng)潼關(guān)回華州,路過奉先縣,訪問了居住在鄉(xiāng)間的少年時代的友人衛(wèi)八處士。一夕相會,又匆匆告別,不久,寫下這動情之作贈給衛(wèi)八處士,抒發(fā)了人生離多聚少和世事滄桑的感嘆。
    衛(wèi)八處士,姓衛(wèi),八是他的排行;生平不詳。高適有《酬衛(wèi)八雪中見寄》、《同衛(wèi)八題陸少府書齋》,不知是否為同一人。處士,隱居不仕的人或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句解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fù)何夕,共此燈燭光。
    人生聚散不定,真是難得相見,好比此起彼落的參商二星。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運(yùn),竟然能與你挑燈共敘衷情?與多年未見面的故人歡聚,往往會生出許多人生的感觸,更何況是經(jīng)過亂離的人們呢?詩人與衛(wèi)八重逢時,正值安史之亂的第三年,兩京雖已收復(fù),但叛軍仍很猖獗,局勢動蕩不安。開篇這兩句詩既抒發(fā)了強(qiáng)烈的人生感慨,同時也表現(xiàn)出那個*年代的實(shí)況。“動”,每每。參、商都是星座名,東西相對,距離約一百八十度,一星升起,另一星即西沉,一出一沒,永不相見?!肮泊藷魻T光”,一作共宿此燈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青春壯年能有幾時?不知不覺,你我都已經(jīng)鬢發(fā)蒼蒼。打聽故友,大半早已經(jīng)入了鬼藉;聽到你為此驚呼,胸中熱流回蕩。久別重逢,最明顯的就是對方體態(tài)容顏的變化。寒暄、打量之后,再詳細(xì)詢問各自的情況,繼而打聽故人,回憶舊事。而當(dāng)?shù)弥嗜撕芏嘁巡辉谑罆r,彼此的感慨自然又增添了很多,回過頭來,怎能不為這劫后重逢倍感欣慰。這四句寫戰(zhàn)亂年代人們所共有的“別易會難”的感受,揭示出經(jīng)過一場大的亂離后的社會現(xiàn)實(shí),具有強(qiáng)烈的時代氣息。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真沒想到闊別二十年之后,能有機(jī)會再次來登門拜訪。當(dāng)年握別時你還沒有成親,今日見到你時,兒女已經(jīng)成行。故友重逢,漫話今昔,盡管世事變化很大,但是記憶還停留二十年前,那時的故人還未成婚,可如今已經(jīng)兒女滿堂。詩人不勝感慨,真是歲月匆匆,年華老大,世事如夢。這也是常人遇此情景都有的人生感觸?!俺尚小?,形容子女眾多。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他們和順地敬重父親摯友,熱情地問我來自哪個地方?三兩句問答話還沒有說完,兒女們已經(jīng)擺出了酒漿。此段用意取自陶潛《桃花源詩序》:“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邀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薄堵S詩話》評價說,如果別的詩人說到“問我來何方”,下面一定會還有數(shù)句的鋪陳;而老杜這里接著就說“問答未及已,驅(qū)兒羅酒漿”,真有以一捧之土障黃河之流的氣象?!扳弧?,安適自在,喜悅的樣子?!案笀?zhí)”,父親的朋友?!熬茲{”,代指酒肴。
    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雨夜割來的春韭嫩嫩長長,剛燒好的黃粱摻米飯噴噴香。主人說難得有這個機(jī)會見面,一舉杯就接連喝了十觴。雖然是倉卒間所備的薄宴,卻是冒雨去剪來美味的春韭,可見主人殷勤待客之意。雖然都是些家常飯菜,卻有著熱情溫馨的家庭氛圍。主人連連舉杯,客人不辭一醉,為難得的聚首而痛飲,為醇厚的友情而干杯?!伴g”,摻合,混雜。“黃粱”,黃小米。“觴”,盛酒的杯。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飲了十幾杯我也難得一醉啊,是因?yàn)楦屑だ吓笥涯那橐馍铋L。明朝你我又要又要分手,如被山岳阻隔一樣,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摯友久別,重逢不易,明日又將分離,后會難期,說不出的依依和感傷。前云“人生”,此曰“世事”;前云“如參商”,此曰“隔山岳”,總之,都是為了表達(dá)人生聚散不常、別易會難的感慨。其內(nèi)心沉郁,其感情蒼涼,因此盡管詩句平易真切,卻有很深的感人魅力?!肮室狻保式坏那橐?。
    評解
    這首詩以白描寫實(shí)的手法,記述了與少年知交難得的重逢情景,表現(xiàn)了亂離年代特有的世事變化、別易會難的感慨。其描寫曲盡人情,宛然如在眼前。它通過具體細(xì)膩的敘述,抒發(fā)真摯深厚的感情,情感隨著賓主相見、主人款待的過程起落轉(zhuǎn)換,悲喜更迭,情景逼真,生動如畫。這在杜詩中是別具一格的。明末王嗣奭《杜臆》評價這首詩“信手寫去,意盡而止,空靈婉暢,曲盡其妙”。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則認(rèn)為這首詩“古趣盎然,少陵別調(diào)。一路皆敘事,情真,景真,莫乙其處。”
    全詩情勝乎詞,平易真切。其特點(diǎn)是:盡管句句轉(zhuǎn)折,而層次井然,清代仇兆鰲《杜詩詳注》分析說:“首敘今昔聚散之情。次言別后老少之狀。末感處士款情(款待之情),因而惜別也。”具體而言,篇首四句為第一層,寫久別重逢,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吧賶选币韵率錇榈诙?,先從生離說到死別,透露出干戈亂離、人命危淺的現(xiàn)實(shí);再寫與衛(wèi)八處士的重逢聚首?!皢柎稹币韵率錇榈谌龑樱瑢懼魅思捌浼胰说臒崆榭畲?,表達(dá)詩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最后兩句,寫重聚又別的傷悲,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筆力如鈞,激蕩人心,而又低徊婉轉(zhuǎn),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