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財務報表分析試題(下)

字號: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權益乘數
    32.總資產周轉率
    33.營運資金
    34.財務信息
    35.融資結構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36.分析貨幣資金規(guī)模的適應性和質量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7.什么是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其作用有哪些?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要求列出計算過程、計量單位,答案保留至小數點后兩位,四舍五入。
    38.某公司年初應收賬款額為30萬元,年末應收賬款額為40萬元,本年凈利潤為30萬元,銷售凈利率為20%,銷售收入中賒銷收入占70%.
    要求:計算該企業(yè)本年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和周轉天數。
    39.假設某公司生產的甲產品有關材料消耗的計劃和實際資料如下:
    項目  單位  計劃  實際 
    產量  件  200  210 
    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  公斤  40  36 
    材料單價  元  10  12 
    材料消耗總額  元  80000  90720 
    要求:運用連環(huán)替代法分析材料消耗總額的差異原因。
    六、單項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要求列出計算過程、計量單位,答案保留至小數點后兩位,四舍五入。
    40.某企業(yè)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如下表:  
    指標
    經濟業(yè)務  資產負債率  產權比率  有形凈值債務比率  利息保障倍數 
    1.用短期借款購買存貨             
    2.支付股票股利             
    3.降低成本以增加利潤             
    4.發(fā)行股票獲得現金             
    5.償還長期借款             
    要求:根據上述經濟業(yè)務分析對各財務指標的影響并填列上表。用"+"表示增大,用"-"表示減小,用"0"表示無影響。(假設利息保障倍數大于1,其余指標均小于1)
    41.某公司1993-1995年度的每股收益如下所示:  
     1995  1994  1993 
    每股收益  5元  4元  3元 
    1995年末,該公司普通股的市價為每股30元。1995年之后四年的每股收益如下所示
     1999  1998  1997  1996 
    每股收益  (0.77元)  (2.40元)  0.93元  4.11元 
    要求:(1)計算1994年和1995年分別較前一年每股收益的增長百分比。
    (2)計算1995年末股票的市盈率。
    (3)該市盈率表示了投資者怎樣的預期?該預期1995年以后的四年中是否得到了證實?
    42.某企業(yè)1999年與2000年有關現金流量資料如下:(單位:萬元)  
     2000年  1999年 
    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  1200  1500 
    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  350  -150 
    籌資活動凈現金流量  150  350 
    債務償還額  1400  1000 
    資本性支出  500  540 
    支付股利額  200  180 
    支付利息額  100  80 
    凈利潤  1500  1550 
    要求:(1)分別計算1999年、2000年的現金充分性比率和凈利潤現金保證比率。
    (2)根據計算結果,進行簡要的分析評價。
    七、綜合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
    要求列出計算過程、計量單位,答案保留至小數點后兩位,四舍五入。
    43.某企業(yè)某年度可比產品成本資料如下:其中甲產品計劃產量為60件,乙產品計劃產量為32件,可比產品成本計劃總降低額為11760元,計劃總降低率14.7%  
    產品
    名稱  實際產量
    (件)  單位成本(元)  總成本(元) 
    上年
    實際  本年計劃  本年
    實際  按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  按實際產量本年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  按實際產量本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 
    甲產品  50  800  700  740  40000  35000  37000 
    乙產品  60  1000  820  780  60000  49200  46800 
    合 計              100000  84200  83800 
    要求:(1)計算全部可比產品成本的實際成本降低額、降低率;
    (2)檢查全部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的執(zhí)行結果。
    (3)用因素分析法計算產品產量、品種結構、單位成本變動對降低額和降低率的影響;
    (4)對本企業(yè)可比產品的成本計劃執(zhí)行情況做出簡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