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00164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 勞動資源的相對稀缺性是相對于社會和個人的______和______而言。
2. ______的目的在于認識客觀事實,研究現象本身的運動規(guī)律及內在邏輯。
3. 勞動力供給的變動是指______的情況下,由其他因素的變化所引起的勞動力供給的變動。
4. 效用理論的初創(chuàng)階段,對效用的量度建立在______的基礎之上。
5. 預算約束線的斜率等于______.
6. ______勞動力假說認為,二級勞動力參與率與失業(yè)率存在著正向關系。
7. 勞動力需求是由______派生而來。
8. 工資率變動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包括______和______.
9. ______的兩類勞動力,其需求的交叉工資彈性值為負。
10. 均衡分析方法可分為______和______.
11. 福利的支付方式可劃分為______和______.
12. 補償性工資差別包括______和______兩個方面。
13. 需求不足性失業(yè)具體表現為兩種形式,______和______.
14. 收入政策是政府采取的通過控制工資和物價來制止______的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5分)
1. 大衛(wèi)。李嘉圖建立在( )基礎上的分配論達到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高峰。
A.市場法則論 B.勞動價值論
C.工資基金說 D.邊際效用論
2. 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對個人勞動供給影響是( )
A.正向 B.負向
C.沒有 D.不確定
3. 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是( )的。
A.向前彎曲 B.向后彎曲
C.從左下向右上傾斜 D.從左上向右下傾斜
4. 家務勞動的存在對勞動參與( )影響。
A.有正向 B.有負向
C.沒有 D.不確定
5. 等成本線的斜率等于( )
A.勞動和資本的邊際產品之比 B.勞動和資本的數量之比
C.勞動和資本的相對價格比 D.工資率
6. 長期勞動力需求曲線比短期需求曲線的彈性和形狀( )
A.大,陡峭 B.大,平緩
C.小,陡峭 D.小,平緩
7. 下列關于邊際技術替代率的說法,不正確的有( )
A.邊際技術替代率是勞動投入和資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邊際技術替代率數值為正
C.邊際技術替代率是等產量線的斜率
D.邊際技術替代率等于可變投入要素的邊際產品之比
8. 邊際勞動產量終都要下降,這是因為( )
A.新增加的勞動力本身技術較差
B.新增加的工人工資較高
C.資本變得相對稀缺
D.資本變得相對過剩
9. 勞動力需求曲線不變,勞動力供給曲線左移,對均衡工資率和均衡就業(yè)量的影響為( )
A.減少,減少 B.減少,增加
C.增加,減少 D.增加,增加
10. 蛛網穩(wěn)定條件是指( )
A.勞動力需求彈性大于勞動力供給彈性
B.勞動力需求彈性小于勞動力供給彈性
C.勞動力需求彈性等于勞動力供給彈性
D.勞動力需求彈性為1
11. 一般培訓的成本通常由( )來支付。
A.企業(yè) B.員工
C.政府 D.社會
12. 實際工資與物價指數( )
A.正相關 B.負相關
C.不相關 D.不確定
13. 下列關于無差異曲線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
A.無差異曲線隨主體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狀
B.同一主體的無差異曲線絕對不能相交
C.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所代表的效用越低
D.無差異曲線的斜率衡為正值
14. 技術進步對( )的就業(yè)影響較大。
A.熟練工 B.非熟練工
C.技工 D.女工
15. 下列( )屬于緊縮性財政政策。
A.提高稅率 B.增加政府轉移支付
C.擴大政府購買 D.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三、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 互惠的交換不能實現的主要障礙有( )
A.信息障礙 B.成本障礙 C.體制障礙
D.市場缺陷 E.心理障礙
2. 個人勞動力供給是指( )
A.單個勞動者的工作決策
B.勞動者個人決定是否參加社會勞動
C.勞動者個人決定何時工作
D.勞動者個人決定準備工作多長時間
E.勞動者個人決定如何支配閑暇時間
3.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生產廠商能夠確定( )
A.本企業(yè)員工的工資率 B.雇傭多少雇員 C.生產多少產品
D.本企業(yè)產品的價格 E.本企業(yè)產品的市場需求量
4. 造成勞動力市場均衡工資率上升的因素有( )
A.勞動力供給曲線左移,需求曲線不動
B.勞動力需求曲線右移,供給曲線不動
C.勞動力供給增加,需求減少
D.勞動力供給減少,需求增加
E.勞動力供給增加,需求也增加
5. 年紀大的人更不愿意投資于人力資本的經濟原因是( )
A.投資的直接成本較大
B.投資后未來收益持續(xù)期相對較短
C.投資的機會成本較大
D.投資后的收益增量規(guī)模較小
E.老年人記憶力下降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效用大化
2.邊際生產力遞減規(guī)律
3.內部勞動力市場
4.基尼系數
5.摩擦性失業(yè)
五、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決定勞動需求工資彈性的因素有哪些?
2.人力資本投資有哪幾種方式?
3.勞動力市場賣方壟斷如何影響工資和就業(yè)?
4.通貨膨脹按照成因,有哪些類型?
六、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的特點及使用范圍如何。
2.試論菲利普斯曲線的內容和意義。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 勞動資源的相對稀缺性是相對于社會和個人的______和______而言。
2. ______的目的在于認識客觀事實,研究現象本身的運動規(guī)律及內在邏輯。
3. 勞動力供給的變動是指______的情況下,由其他因素的變化所引起的勞動力供給的變動。
4. 效用理論的初創(chuàng)階段,對效用的量度建立在______的基礎之上。
5. 預算約束線的斜率等于______.
6. ______勞動力假說認為,二級勞動力參與率與失業(yè)率存在著正向關系。
7. 勞動力需求是由______派生而來。
8. 工資率變動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包括______和______.
9. ______的兩類勞動力,其需求的交叉工資彈性值為負。
10. 均衡分析方法可分為______和______.
11. 福利的支付方式可劃分為______和______.
12. 補償性工資差別包括______和______兩個方面。
13. 需求不足性失業(yè)具體表現為兩種形式,______和______.
14. 收入政策是政府采取的通過控制工資和物價來制止______的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5分)
1. 大衛(wèi)。李嘉圖建立在( )基礎上的分配論達到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高峰。
A.市場法則論 B.勞動價值論
C.工資基金說 D.邊際效用論
2. 工資率提高的收入效應對個人勞動供給影響是( )
A.正向 B.負向
C.沒有 D.不確定
3. 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是( )的。
A.向前彎曲 B.向后彎曲
C.從左下向右上傾斜 D.從左上向右下傾斜
4. 家務勞動的存在對勞動參與( )影響。
A.有正向 B.有負向
C.沒有 D.不確定
5. 等成本線的斜率等于( )
A.勞動和資本的邊際產品之比 B.勞動和資本的數量之比
C.勞動和資本的相對價格比 D.工資率
6. 長期勞動力需求曲線比短期需求曲線的彈性和形狀( )
A.大,陡峭 B.大,平緩
C.小,陡峭 D.小,平緩
7. 下列關于邊際技術替代率的說法,不正確的有( )
A.邊際技術替代率是勞動投入和資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邊際技術替代率數值為正
C.邊際技術替代率是等產量線的斜率
D.邊際技術替代率等于可變投入要素的邊際產品之比
8. 邊際勞動產量終都要下降,這是因為( )
A.新增加的勞動力本身技術較差
B.新增加的工人工資較高
C.資本變得相對稀缺
D.資本變得相對過剩
9. 勞動力需求曲線不變,勞動力供給曲線左移,對均衡工資率和均衡就業(yè)量的影響為( )
A.減少,減少 B.減少,增加
C.增加,減少 D.增加,增加
10. 蛛網穩(wěn)定條件是指( )
A.勞動力需求彈性大于勞動力供給彈性
B.勞動力需求彈性小于勞動力供給彈性
C.勞動力需求彈性等于勞動力供給彈性
D.勞動力需求彈性為1
11. 一般培訓的成本通常由( )來支付。
A.企業(yè) B.員工
C.政府 D.社會
12. 實際工資與物價指數( )
A.正相關 B.負相關
C.不相關 D.不確定
13. 下列關于無差異曲線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
A.無差異曲線隨主體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狀
B.同一主體的無差異曲線絕對不能相交
C.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所代表的效用越低
D.無差異曲線的斜率衡為正值
14. 技術進步對( )的就業(yè)影響較大。
A.熟練工 B.非熟練工
C.技工 D.女工
15. 下列( )屬于緊縮性財政政策。
A.提高稅率 B.增加政府轉移支付
C.擴大政府購買 D.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三、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 互惠的交換不能實現的主要障礙有( )
A.信息障礙 B.成本障礙 C.體制障礙
D.市場缺陷 E.心理障礙
2. 個人勞動力供給是指( )
A.單個勞動者的工作決策
B.勞動者個人決定是否參加社會勞動
C.勞動者個人決定何時工作
D.勞動者個人決定準備工作多長時間
E.勞動者個人決定如何支配閑暇時間
3.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生產廠商能夠確定( )
A.本企業(yè)員工的工資率 B.雇傭多少雇員 C.生產多少產品
D.本企業(yè)產品的價格 E.本企業(yè)產品的市場需求量
4. 造成勞動力市場均衡工資率上升的因素有( )
A.勞動力供給曲線左移,需求曲線不動
B.勞動力需求曲線右移,供給曲線不動
C.勞動力供給增加,需求減少
D.勞動力供給減少,需求增加
E.勞動力供給增加,需求也增加
5. 年紀大的人更不愿意投資于人力資本的經濟原因是( )
A.投資的直接成本較大
B.投資后未來收益持續(xù)期相對較短
C.投資的機會成本較大
D.投資后的收益增量規(guī)模較小
E.老年人記憶力下降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效用大化
2.邊際生產力遞減規(guī)律
3.內部勞動力市場
4.基尼系數
5.摩擦性失業(yè)
五、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決定勞動需求工資彈性的因素有哪些?
2.人力資本投資有哪幾種方式?
3.勞動力市場賣方壟斷如何影響工資和就業(yè)?
4.通貨膨脹按照成因,有哪些類型?
六、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的特點及使用范圍如何。
2.試論菲利普斯曲線的內容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