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孔廟座落于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qū)東溪畔。始建于五代,由宋代遷至此址,曾歷經(jīng)幾次翻修、擴建,現(xiàn)存的建筑為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知縣吳鏞重建的大成殿。面積1050平方米,1987年又重新修葺。同安孔廟主體大成殿為重檐歇山式建筑,十五檁前廊后軒式,斗拱飛檐縱橫交錯,木雕內容豐富,技術高湛。如今的孔廟已成為同安區(qū)博物館,陳列著自西漢以來同安的史跡和文物。同安孔廟北側的場地上,擺放著200多件從全區(qū)各地收集的石雕、碑刻,神態(tài)各異,造型逼真,人稱“同安兵馬俑”。
同安孔廟南側,是為了紀念宋代理學家朱熹,宋代丞相、科學家蘇頌,理學家名宦林希元而建的祠堂。北側有興賢育才坊、畔池、觀瀾亭和石雕陳列園。孔廟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場所,也是頗有名氣的學堂,現(xiàn)已辟為同安博物館,陳列著自西漢以來,同安的史跡,杰出鄉(xiāng)賢名宦以及歷代的文物。
同安孔廟南側,是為了紀念宋代理學家朱熹,宋代丞相、科學家蘇頌,理學家名宦林希元而建的祠堂。北側有興賢育才坊、畔池、觀瀾亭和石雕陳列園。孔廟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場所,也是頗有名氣的學堂,現(xiàn)已辟為同安博物館,陳列著自西漢以來,同安的史跡,杰出鄉(xiāng)賢名宦以及歷代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