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一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C
【解析】法的本質是內在聯(lián)系,法的現(xiàn)象是外部聯(lián)系,因此A項錯誤。法的正式性只能是法的本質的最初表現(xiàn),因此B項錯誤;法體現(xiàn)的國家意志實際上就是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但在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中立性,因此D項錯誤。法的內容是
受到一定社會因素制約的,最終也是由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因此C項正確。
2. 【答案】C
【解析】法的指引作用分為確定的指引和不確定指引(又稱選擇的指引),前者通過設置法律義務要求人們做出或抑制一定行為,后者通過給予法律權利,給人們一定選擇范圍。
3. 【答案】C
【解析】法律價值的理解。秩序是法律的基礎價值,但不處于法律價值的頂端,一般認為自由處于法律價值的頂端。
4. 【答案】B
【解析】李某與隋某之間的法律關系屬于依法建立的民事法律關系,是調整性法律關系而非保護性法律關系。李某與隋某之間是平等的民事主體,因此,二者之間的贈與法律關系屬于橫向法律關系而非縱向法律關系。作為一種不附條件的贈與關系,隋某僅享有權利,李某僅履行義務,因此,二者之間是一種單向法律關系而非雙向法律關系。
5. 【答案】C
【解析】C選項表述的內容并不是法產生的共同規(guī)律,比如羅馬法就不是這樣。
6. 【答案】A
【解析】人權的主體是人的個體和群體,所以A項錯誤,B、C、D均正確。
7. 【答案】D
【解析】中國古代憲法與西方古代憲法的含義不同;英國憲法是世界上產生最早的憲法,是不成文憲法與柔性憲法的典型;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產生最早的成文憲法。
8. 【答案】C
【解析】略。
9. 【答案】C
【解析】A項是1988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B項是1999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D項是1993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
10. 【答案】D
【解析】我國現(xiàn)行《立法法》第15條規(guī)定:……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一個月前將法律草案發(fā)給代表。
11. 【答案】A
【解析】在我國,人身自由屬于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范疇,對其進行限制需要依據(jù)法律進行。題中各項均屬于有關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只有A項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
12. 【答案】B
【解析】根據(jù)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規(guī)定,民族鄉(xiāng)不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區(qū)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才是民族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會,應當由實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13. 【答案】D
【解析】凡屬未成年犯罪,不負刑事責任或者減輕刑事處罰。凌遲是始于五代的西遼。秦代罪名繁多,但尚無系統(tǒng)分類,更未形成較為科學的罪名體系。
14. 【答案】B
【解析】略。
15. 【答案】C
【解析】明代都察院掌糾察。主要是糾察百司,會審及官吏犯罪案件。設有十三道監(jiān)察御史。都察院司法執(zhí)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復核或審理直隸,各省及京師職官犯罪案件;二是復核或審理直隸、各省及京師斬絞監(jiān)候案件;三是奉旨監(jiān)察御史巡按直隸、各省地方,對職官犯罪奏聞皇帝裁決,人命案件或親審或交兩司審理,“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16. 【答案】A
【解析】《十二表法》程序法優(yōu)于實體法,是羅馬國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律,其主要目的在于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及其統(tǒng)治秩序,保護奴隸主貴族的私有財產權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17. 【答案】D
【解析】略。
18. 【答案】C
【解析】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
19. 【答案】C
【解析】見《拍賣法》第9條。
20. 【答案】A
【解析】《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A選項違反了此規(guī)定,應屬于對經營者本身的虛假宣傳。B和D選項并不涉及什么不正當競爭行為:C選項中盡管優(yōu)惠的幅度很大,但仍屬“微利銷售”,價格仍高于成本價,不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1條所規(guī)定的低價傾銷行為。
21. 【答案】D
【解析】《證券法》第39條規(guī)定,依法公開發(fā)行的股票、公司債券及其他證券,應當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或者在國務院批準的其他的證券交易場所轉讓。第40條規(guī)定,證券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應當采用公開的集中交易方式或者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方式。根據(jù)這兩條規(guī)定可知,AB選項不正確(這兩個選項的表述是原《證券法》的規(guī)定)。原《證券法》規(guī)定,證券公司不得從事向客戶融資或者融券的證券交易活動?!蹲C券法》修訂后,刪去了該規(guī)定,取而代之第42條的規(guī)定,證券交易以現(xiàn)貨和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方式進行交易。所以C選項不正確。根據(jù)《證券法》第43條的規(guī)定,D選項正確。
22.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商業(yè)銀行法》第19條、第21條的規(guī)定,A選項正確,根據(jù)該法第19條第2款的規(guī)定,總行撥付各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的總和,不得超過總行資本金總額的60%,而不是每個分支機構的營運資金額,不超過60%,所以C項正確。
23. 【答案】B
【解析】《個人所得稅法》2005年修訂后,將工資、薪金所得的起征點由800元提到1600元,所以A選項不正確。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不需要減除費用。
24. 【答案】B
【解析】見《勞動法》第2、77條。
25. 【答案】D
【解析】《土地管理法》第45條規(guī)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一)基本農田;(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26. 【答案】A
【解析】見《憲法》第9條。
27. 【答案】B
【解析】見《環(huán)境保護法》第41條。
28. 【答案】B
【解析】默示承認主要包括:與承認對象建立正式外交關系;與承認對象締結正式的政治性條約;正式接受領事或者正式投票支持參加政府間國際組織的行為一
般也被認為是一種默示承認。但是,除非明確表示,下列行為一般不認為構成默示承認:共同參加多邊國際會議或國家條約;建立非官方或非完全外交性質的某種機構;某些級別和范圍的官員接觸等。注意:世界衛(wèi)生組織作為聯(lián)合國專門機構是政府間國際組織。
29. 【答案】B
【解析】本題考外交保護的條件。A項中本國國民受到的是外國私人侵害,外國國家并無不當行為,本國不應對其進行外交保護。C項違反了“用盡當?shù)鼐葷痹瓌t。D項也不對,因為外交保護是國家的權利,屬于一國的屬人優(yōu)越權。國家可以拒絕行使此權利,也可以不應請求人的請求而主動進行。B選項正確。
30. 【答案】B
【解析】根據(jù)國際民用航空安全的三個公約規(guī)定,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罪行是一種可引渡罪行,但各國沒有強制引渡義務。但是,在其境內發(fā)現(xiàn)被指稱的罪犯的締約國,如不將此人引渡,則不論罪行是否在其境內發(fā)生,應無例外地將案件提交其主管*以便起訴,該*應按照本國法律以對待任何嚴重性質的普通罪行案件的同樣方式作出決定
31. 【答案】D
【解析】略。
32. 【答案】D
【解析】國際法院判決作出后,屬于確定和終局的判決,不得上訴。當事國對判決詞的意義和范圍發(fā)生爭議,任何一方均可請求法院作出解釋。因此答案應當選D。
33. 【答案】D
【解析】違反人道罪是在戰(zhàn)前或戰(zhàn)時,對任何居民施行謀殺、殲殺、奴役、放逐及其他任何非人道行為;或基于政治、種族的或宗教的理由,所進行的迫害。因此答案應當選D。
34. 【答案】A
【解析】當事人合意選擇的是準據(jù)法,所以,它是實體法。程序法具有屬地性,同時合同排除反致制度,所以不包括沖突法。
35. 【答案】C
【解析】根據(jù)《民通意見》第179條的規(guī)定:定居國外的我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如其行為是在我國境內所為,適用我國法律;在定居國所為,可以適用其定居國法律。因此,AB項正確。第180條規(guī)定: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活動,如依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而依我國法律為有民事行為能力,應當認定為有民事行為能力。因此,C錯誤。第181條規(guī)定:無國籍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一般適用其定居國法律;如未定居的,適用其住所地國法律。因此,D項正確。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C
【解析】法的本質是內在聯(lián)系,法的現(xiàn)象是外部聯(lián)系,因此A項錯誤。法的正式性只能是法的本質的最初表現(xiàn),因此B項錯誤;法體現(xiàn)的國家意志實際上就是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但在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中立性,因此D項錯誤。法的內容是
受到一定社會因素制約的,最終也是由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因此C項正確。
2. 【答案】C
【解析】法的指引作用分為確定的指引和不確定指引(又稱選擇的指引),前者通過設置法律義務要求人們做出或抑制一定行為,后者通過給予法律權利,給人們一定選擇范圍。
3. 【答案】C
【解析】法律價值的理解。秩序是法律的基礎價值,但不處于法律價值的頂端,一般認為自由處于法律價值的頂端。
4. 【答案】B
【解析】李某與隋某之間的法律關系屬于依法建立的民事法律關系,是調整性法律關系而非保護性法律關系。李某與隋某之間是平等的民事主體,因此,二者之間的贈與法律關系屬于橫向法律關系而非縱向法律關系。作為一種不附條件的贈與關系,隋某僅享有權利,李某僅履行義務,因此,二者之間是一種單向法律關系而非雙向法律關系。
5. 【答案】C
【解析】C選項表述的內容并不是法產生的共同規(guī)律,比如羅馬法就不是這樣。
6. 【答案】A
【解析】人權的主體是人的個體和群體,所以A項錯誤,B、C、D均正確。
7. 【答案】D
【解析】中國古代憲法與西方古代憲法的含義不同;英國憲法是世界上產生最早的憲法,是不成文憲法與柔性憲法的典型;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產生最早的成文憲法。
8. 【答案】C
【解析】略。
9. 【答案】C
【解析】A項是1988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B項是1999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D項是1993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
10. 【答案】D
【解析】我國現(xiàn)行《立法法》第15條規(guī)定:……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一個月前將法律草案發(fā)給代表。
11. 【答案】A
【解析】在我國,人身自由屬于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范疇,對其進行限制需要依據(jù)法律進行。題中各項均屬于有關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只有A項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
12. 【答案】B
【解析】根據(jù)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規(guī)定,民族鄉(xiāng)不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區(qū)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才是民族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會,應當由實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13. 【答案】D
【解析】凡屬未成年犯罪,不負刑事責任或者減輕刑事處罰。凌遲是始于五代的西遼。秦代罪名繁多,但尚無系統(tǒng)分類,更未形成較為科學的罪名體系。
14. 【答案】B
【解析】略。
15. 【答案】C
【解析】明代都察院掌糾察。主要是糾察百司,會審及官吏犯罪案件。設有十三道監(jiān)察御史。都察院司法執(zhí)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復核或審理直隸,各省及京師職官犯罪案件;二是復核或審理直隸、各省及京師斬絞監(jiān)候案件;三是奉旨監(jiān)察御史巡按直隸、各省地方,對職官犯罪奏聞皇帝裁決,人命案件或親審或交兩司審理,“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16. 【答案】A
【解析】《十二表法》程序法優(yōu)于實體法,是羅馬國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律,其主要目的在于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及其統(tǒng)治秩序,保護奴隸主貴族的私有財產權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17. 【答案】D
【解析】略。
18. 【答案】C
【解析】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
19. 【答案】C
【解析】見《拍賣法》第9條。
20. 【答案】A
【解析】《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A選項違反了此規(guī)定,應屬于對經營者本身的虛假宣傳。B和D選項并不涉及什么不正當競爭行為:C選項中盡管優(yōu)惠的幅度很大,但仍屬“微利銷售”,價格仍高于成本價,不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1條所規(guī)定的低價傾銷行為。
21. 【答案】D
【解析】《證券法》第39條規(guī)定,依法公開發(fā)行的股票、公司債券及其他證券,應當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或者在國務院批準的其他的證券交易場所轉讓。第40條規(guī)定,證券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應當采用公開的集中交易方式或者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方式。根據(jù)這兩條規(guī)定可知,AB選項不正確(這兩個選項的表述是原《證券法》的規(guī)定)。原《證券法》規(guī)定,證券公司不得從事向客戶融資或者融券的證券交易活動?!蹲C券法》修訂后,刪去了該規(guī)定,取而代之第42條的規(guī)定,證券交易以現(xiàn)貨和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方式進行交易。所以C選項不正確。根據(jù)《證券法》第43條的規(guī)定,D選項正確。
22.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商業(yè)銀行法》第19條、第21條的規(guī)定,A選項正確,根據(jù)該法第19條第2款的規(guī)定,總行撥付各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的總和,不得超過總行資本金總額的60%,而不是每個分支機構的營運資金額,不超過60%,所以C項正確。
23. 【答案】B
【解析】《個人所得稅法》2005年修訂后,將工資、薪金所得的起征點由800元提到1600元,所以A選項不正確。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不需要減除費用。
24. 【答案】B
【解析】見《勞動法》第2、77條。
25. 【答案】D
【解析】《土地管理法》第45條規(guī)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一)基本農田;(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26. 【答案】A
【解析】見《憲法》第9條。
27. 【答案】B
【解析】見《環(huán)境保護法》第41條。
28. 【答案】B
【解析】默示承認主要包括:與承認對象建立正式外交關系;與承認對象締結正式的政治性條約;正式接受領事或者正式投票支持參加政府間國際組織的行為一
般也被認為是一種默示承認。但是,除非明確表示,下列行為一般不認為構成默示承認:共同參加多邊國際會議或國家條約;建立非官方或非完全外交性質的某種機構;某些級別和范圍的官員接觸等。注意:世界衛(wèi)生組織作為聯(lián)合國專門機構是政府間國際組織。
29. 【答案】B
【解析】本題考外交保護的條件。A項中本國國民受到的是外國私人侵害,外國國家并無不當行為,本國不應對其進行外交保護。C項違反了“用盡當?shù)鼐葷痹瓌t。D項也不對,因為外交保護是國家的權利,屬于一國的屬人優(yōu)越權。國家可以拒絕行使此權利,也可以不應請求人的請求而主動進行。B選項正確。
30. 【答案】B
【解析】根據(jù)國際民用航空安全的三個公約規(guī)定,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罪行是一種可引渡罪行,但各國沒有強制引渡義務。但是,在其境內發(fā)現(xiàn)被指稱的罪犯的締約國,如不將此人引渡,則不論罪行是否在其境內發(fā)生,應無例外地將案件提交其主管*以便起訴,該*應按照本國法律以對待任何嚴重性質的普通罪行案件的同樣方式作出決定
31. 【答案】D
【解析】略。
32. 【答案】D
【解析】國際法院判決作出后,屬于確定和終局的判決,不得上訴。當事國對判決詞的意義和范圍發(fā)生爭議,任何一方均可請求法院作出解釋。因此答案應當選D。
33. 【答案】D
【解析】違反人道罪是在戰(zhàn)前或戰(zhàn)時,對任何居民施行謀殺、殲殺、奴役、放逐及其他任何非人道行為;或基于政治、種族的或宗教的理由,所進行的迫害。因此答案應當選D。
34. 【答案】A
【解析】當事人合意選擇的是準據(jù)法,所以,它是實體法。程序法具有屬地性,同時合同排除反致制度,所以不包括沖突法。
35. 【答案】C
【解析】根據(jù)《民通意見》第179條的規(guī)定:定居國外的我國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如其行為是在我國境內所為,適用我國法律;在定居國所為,可以適用其定居國法律。因此,AB項正確。第180條規(guī)定: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活動,如依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而依我國法律為有民事行為能力,應當認定為有民事行為能力。因此,C錯誤。第181條規(guī)定:無國籍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一般適用其定居國法律;如未定居的,適用其住所地國法律。因此,D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