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yè)國際安全衛(wèi)生公約(二)

字號:

第十八條 高空包括屋頂作業(yè)
     1.如對預防危險屬必要,或工程的高度或坡度超過國家法律或條例規(guī)定,應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工人、工具或其他物品或材料墜落。
     2.如工人需在以易碎材料覆蓋的屋頂或其近旁或其他易于墜落的平面上工作,應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工人無意中踏上易碎材料或從易碎材料處墜落。
     第十九條 挖方工程、豎井、土方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
     任何挖方工程、豎井、土方工程、地下工程或隧道均須采取適當預防措施以便:
     (a) 通過適當?shù)闹位蚱渌胧┓乐雇翂K、巖石或其他物質掉落或倒塌對工人造成危險;
     (b) 防止由于人員、材料或物體墜落或水涌入挖方工程、豎井、土方工程、地下工程或隧道而造成危險;
     (c) 保證所有工作場所有足夠的通風,以保持空氣適于呼吸,并將煙霧、瓦斯、蒸氣、塵土或其他雜質限制在對健康無危險和無害的水平及國家法律或條例規(guī)定的限度之內;
     (d) 使工人在發(fā)生火災或水或固體物質涌入時能置身于安全處;
     (e) 通過進行適當調查確定冒水或瓦斯漏氣的位置,使工人免遭可能發(fā)生的地下災難。
     第二十條 潛水箱和沉箱
     1.每一潛水箱和沉箱應該:
     (a) 制造良好,使用適宜和牢固的材料,并有足夠強度;
     (b) 具備適當裝置使工人在水或固體物質涌入時能躲避。
     2.潛水箱或沉箱的建造、定位、改造或拆除必須在主管人員直接監(jiān)督下進行。
     3.每一潛水箱或沉箱應由主管人員按規(guī)定的期限進行檢驗。
     第二十一條 在壓縮空氣中工作
     1.在壓縮空氣中工作只能按國家法律或條例規(guī)定的措施進行。
     2.在壓縮空氣中工作只能由經體檢證明具有從事此項工作體能的工人在主管人員現(xiàn)場監(jiān)督操作的情況下進行。
     第二十二條 構架和模板
     1.構架和構件、模板、臨時支架和支撐的架設只能在主管人員監(jiān)督下進行。
     2.應采取足夠的預防措施防止因結構一時的不堅固或不穩(wěn)定對工人造成的危險。
     3.模板、臨時支架和支撐應按能安全支撐可能置于其上的一切負荷的要求設計、建造和保養(yǎng)第二十三條 水上作業(yè)
     凡在水面以上或接近水面處作業(yè),應采取適當措施以便:
     (a) 防止工人墜入水中;
     (b) 營救有溺水危險的工人;
     (c) 提供安全和足夠的運載手段。
     第二十四條 拆除工程
     當拆除任何建筑或工程可能對工人或公眾造成危險時:
     (a) 應按照國家法律或條例采取包括清除廢棄和殘余物在內的適當?shù)念A防措施、方法和程序;
     (b) 拆除工作只能在主管人員監(jiān)督下規(guī)劃和進行。
     第二十五條 照 明
     在工人可能需要通過的建筑工地的每一工作場所以及任何其他地點均應提供充分和適當?shù)恼彰鳎匾獣r包括手提的照明設施。
     第二十六條 電
     1.一切電器設備與裝置均應由主管人員建造、安裝與維修,其使用應毫無危險。
     2.施工前和施工期間應采取適當措施,確定工地地下、地面或地面以上一切通電的電纜或電器的位置,并防止其對工人造成任何危險。
     3.在建筑工地鋪設和維修電纜和電器應遵守全國通用的規(guī)則和標準。
     第二十七條 炸 藥
     炸藥的貯存、搬運、裝卸和使用必須:
     (a) 符合國家法律或條例規(guī)定的條件;
     (b) 由主管人員進行,并應采取必要措施使工人和其他人員免受危害。
     第二十八條 健康危害
     1.在工人可能接觸化學、物理或生物危害至可能危及其健康的程度時,應采取適當預防措施防止此類接觸。
     2.上述第 l款提及的預防措施應包括:
     (a) 如屬可能,以無害或危害較小的物質取代有害物質;或
     (b) 對機械、設備裝置或操作采取技術措施;或
     (c) 在無法遵照上述(a)和(b)項時,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包括使用個人防護用具和防護服。
     3.在要求工人進入空氣中可能存在有毒或有害物質,或含氧不足,或含有易燃氣體的任何地方時,應采取適當措施防止任何危險。
     4.建筑工地廢棄物的銷毀或以其他方式切除,不得危及健康。第二十九條 防 火
     1.雇主應采取一切適當措施:
     (a) 避免火災危險;
     (b) 迅速有效地在剛起火時滅火;
     (c) 迅速安全地撤離人員。
     2.應有足夠且適當?shù)拇娣乓兹家后w、固體和氣體的方法。
     第三十條 個人防護用具和防護服
     1.如其他方法均不足以保護工人,使其免遭事故危險或健康的損害,包括避免接觸有害環(huán)境,則可由國家法律或條例作出規(guī)定,根據工種和危險的性質,由雇主免費向工人提供適當?shù)膫€人防護用具和防護服并加以維護。
     2.雇主應向工人提供適當手段使其能使用個人防護用具,并應保證其使用得當。
     3.防護用具和防護服應符合主管*規(guī)定的標準,并盡可能考慮到工程生理學原理。
     4.工人必須正確使用和保管供其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具和防護服。
     第三十一條 急 救
     雇主應負責保證隨時提供包括訓練有素人員在內的急救,并應采取措施保證遭遇事故或得急病的工人及時就醫(yī)。
     第三十二條 福 利
     1.應在每一建筑工地或其附近地方提供足夠的飲用水。
     2.應在每一建筑工地或其附近地方,按照工人人數(shù)和工期長短提供和維護以下設施:
     (a) 衛(wèi)生和盥洗設備;
     (b) 更衣、存衣和衣服烘干設備;
     (c) 供工人就餐并在惡劣氣候條件下暫停工作時躲避用的地方。
     3.應為男女工人分別提供衛(wèi)生和盥洗設備。
     第三十三條 信息與培訓
     工人應充分而適當?shù)兀?BR>     (a) 獲得他們在工作場所可能遇到事故或危害健康的信息;
     (b) 獲得預防和控制這些危害以及有關保護的可行措施的指導和培訓。
     第三十四條 事故與疾病的報告
     國家法律或條例應確定在規(guī)定期限內向主管*報告工傷事故與職業(yè)病的情況。
     四、執(zhí) 行 第三十五條
     各會員國應:
     (a)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規(guī)定適當?shù)膽土P和糾正措施,以確保有效執(zhí)行本公約各項規(guī)定;
     (b) 提供適當檢查設施,以監(jiān)督根據本公約應采取的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并為這些設施提供完成任務所必須的手段,或確保已進行適當檢查。
     后條款
     第三十六條
     本公約修訂一九三七年(建筑業(yè))安全規(guī)定公約。
     第三十七條
     本公約的正式批準書應送請國際勞工局長登記。
     第三十八條
     1.本公約應僅對其批準書已經局長登記的國際勞工組織會員國有約束力。
     2.本公約應自兩個會員國的批準書已經局長登記之日起十二個月后生效。
     3.此后,對于任何會員國,本公約應自其批準書已經登記之日起十二個月后生效。
     第三十九條
     1.凡批準本公約的會員國,自本公約初次生效之日起滿十年后得向國際勞工局長通知解約,并請其登記。此項解約通知書自登記之日起滿一年后始得生效。
     2.凡批準本公約的會員國,在前款所述十年期滿后的一年內未行使本條所規(guī)定的解約權利者,即須再遵守十年,此后每當十年期滿,得依本條的規(guī)定通知解約。
     第四十條
     1.國際勞工局長應將國際勞工組織各會員國所送達的一切批準書和解約通知書的登記情況,通知本組織的全體會員國。
     2.局長在將所送達的第二份批準書的登記情況通知本組織全體會員國時,應提請本組織各會員國注意本公約開始生效的日期。
     第四十一條
     國際勞工局長應將他按照以上各條規(guī)定所登記的一切批準書和解約通知書的詳細情況,按照聯(lián)合國憲章第102條的規(guī)定,送請聯(lián)合國秘書長進行登記。
     第四十二條
     國際勞工局理事會在必要時,應將本公約的實施情況向大會提出報告,并審查應否將本公約的全部或部分修訂問題列入大會議程。
     第四十三條
     1.如大會通過新公約對本公約作全部或部分修訂時,除新公約另有規(guī)定外,應:
     (a) 如新修訂公約生效,自其生效時,會員國對新修訂公約的批準,不需按照上述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即為依法對本公約的立即解約;
     (b) 自新修訂公約生效之日起,本公約應即停止接受會員國的批準。
     2.對于已批準本公約而未批準修訂公約的會員國,本公約以其現(xiàn)有的形式和內容,在任何情況下仍應有效。
     第四十四條
     本公約的英文本和法文本同等作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