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廟,琉璃萬壽塔、琉璃牌坊至今保存完好,彰顯著昭廟昔日的輝煌,印證了藏傳佛教在歷備受重視的地位。
洪光寺,始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太監(jiān)鄭同建洪光寺。鄭同原籍高麗(朝鮮),奉李氏國王命入華,進宮侍奉宣宗。他曾代表成化皇帝出使高麗,在金剛山見千佛繞毗盧之式,回來后就在香山建洪光寺供奉,表里千佛,各座金蓮,十分精工宏麗。現(xiàn)建筑為明國時期修建,不對外開放。
玉華寺,始建于明正統(tǒng)九年(1444年),太監(jiān)韋敬、黎福喜創(chuàng)建玉華寺,又稱玉華別院,山房跨澗十余楹,寺后有池,泉流涓涓,景致清麗?,F(xiàn)建筑為玉華岫,為游客登山途中休憩品茗的好地方,更是觀賞紅葉的地點之一。
永安寺,又名香山寺,經清末兩劫,僅存遺址,已不復壯美。
碧云寺,重重院落,層層升起,是一座殿塔宏麗、法象莊嚴的古剎。
    
   
              
              洪光寺,始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太監(jiān)鄭同建洪光寺。鄭同原籍高麗(朝鮮),奉李氏國王命入華,進宮侍奉宣宗。他曾代表成化皇帝出使高麗,在金剛山見千佛繞毗盧之式,回來后就在香山建洪光寺供奉,表里千佛,各座金蓮,十分精工宏麗。現(xiàn)建筑為明國時期修建,不對外開放。
玉華寺,始建于明正統(tǒng)九年(1444年),太監(jiān)韋敬、黎福喜創(chuàng)建玉華寺,又稱玉華別院,山房跨澗十余楹,寺后有池,泉流涓涓,景致清麗?,F(xiàn)建筑為玉華岫,為游客登山途中休憩品茗的好地方,更是觀賞紅葉的地點之一。
永安寺,又名香山寺,經清末兩劫,僅存遺址,已不復壯美。
碧云寺,重重院落,層層升起,是一座殿塔宏麗、法象莊嚴的古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