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級會計考試《經濟法基礎》重點導讀1(1)

字號:

一、本章大綱
    (一)掌握法和經濟法的涵義
    (二)掌握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三)熟悉經濟法律關系的要素
    (四)熟悉經濟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和消滅的條件
    (五)了解法的本質與特征
    (六)了解法的形式,法律規(guī)范、法律部門和法律體系
    (七)了解法的實施的概念、法律責任
    二、重點與難點
    第一節(jié) 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一、法和法律
    (一)法的本質與特征
    1.法與法律的概念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著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規(guī)范體系。
    法律一詞,有廣、狹二義, 狹義的法律專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布的規(guī)范性文件;而廣義的法律則指法的整體,即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
    2.法的本質
    法是統(tǒng)治階級的國家意志的體現。
    3.法的特征
    (1)法是經過國家制定或認可才得以形成的規(guī)范。
    (2)法憑借國家強制力的保證而獲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3)法是確定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guī)范。
    (4)法是明確而普遍適用的規(guī)范。
    (二)法的形式
    我國法的形式主要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特別行政區(qū)的法、行政規(guī)章以及國際條約等幾種。
    (三)法律規(guī)范、法律部門和法律體系
    1.法律規(guī)范。通常由假定、處理、制裁三部分構成。
    2.法律部門。我國法律部門主要有: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3.法律體系。一個國家的現行法律規(guī)范分為若干法律部門,由這些法律部門組成的具有內在聯系的、互相協(xié)調的統(tǒng)一整體即為法律體系。
    二、經濟法的概念
    (一)經濟法的概念
    經濟法是調整因國家對經濟活動的管理所產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1.市場主體調控關系
    2.市場運行調控關系
    3.宏觀經濟調控關系
    4.社會分配調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