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自考一役還有什么能讓我卻步

字號:

我以為我不會哭的,在我終于將薄薄的經(jīng)濟學自考本科畢業(yè)證攥在手心的時候。
    因為當我艱難“咀嚼”著全然陌生的課本,枯坐幾小時卻毫無進展時,即使心底快要被排山倒海的焦急和挫折淹沒,我沒有哭;當我白天打工糊口、入夜挑燈夜戰(zhàn),卻還要在電話里對父母編織著美麗的謊言時,即使脆弱霎時間鉆入身體里每個細胞,我沒有哭;當我寂寞無助,痛苦彷徨,卻沒有一個知己可以傾訴時,即使?jié)M心悲涼,我沒有哭。
    可是這一刻,我不禁淚凝于睫——那是一種重見天日的感覺,我終于對自己承認了:在自考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中,我孤軍奮戰(zhàn)的辛苦!
    或許走上自考道路的每個人背后,都隱藏著一段無奈辛酸的往事吧!我也不例外。
    2005年1月,我命運的軌道徹底發(fā)生了改變!那一年,我大四。
    交往了8年的好友讓我替他考大學英語六級,這已經(jīng)是他第四次請求我了,前幾次我都婉言拒絕了,這實在不好意思再推托,就答應了。就是這次*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結(jié)果可想而知……事情被查出來之后,學校對我的處分是勒令退學,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當時距離2005年研究生考試還有7天!這種結(jié)果對于我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為考研,我已經(jīng)準備了半年,而現(xiàn)在這種結(jié)果無疑意味著一切的努力都成了泡影!
    勒令退學讓我沒了學位證、畢業(yè)證。懷著強烈壓抑的心情,我還是參加了考試,只是想嘗試一下,驗證自己的實力。當年我報的是人大國際貿(mào)易專業(yè),分數(shù)是342分。如果,如果我有畢業(yè)證……
    突然之間,未來一片渺茫,我的人生猶如長途列車經(jīng)過又長又窄的火車隧道,沒有一點光亮,也不知道何時可以重見光明,那是一種沒有盡頭的絕望。
    報考華東師范大學經(jīng)濟學自考的那天,我心中五味交集。臨行前,我告訴父母上海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打算去那里找工作。那一瞬間,我不敢面對父母目光中那一如既往的信任,愧疚,壓得我無法抬頭。
    在華師,我迎來了一種“另類”的大學生活。
    學習上的舉步維艱我早已有心理準備。雖說我本科學的也是經(jīng)濟學,可是兩個不同體系之間的巨大差異足以令我焦頭爛額。學校對于自考生管理松散得很,于是除去老師拿著課本照本宣科的課程,每天有大把的時間空閑下來。這一點對我而言,幸,卻又是不幸。慶幸的是,這使我可以打工賺錢以減輕父母的負擔——我對父母謊稱找到了工作。而另一方面,我只得將學習安排在夜晚。身體的疲憊加上室友的喧鬧常令我焦躁難安,書半天難翻一頁。走出父母的呵護,遠離老師的約束,獨在異鄉(xiāng)的我突然怎么也找不到前進的動力??佳袎簦坪蹼x我越來越遠了。
    當我日復一日地沉溺于這些無奈時,才驚覺自己并沒有去努力、去爭取。如果連我自己都放棄了自己,還有誰可以幫我?
    于是,斗志重燃!當其他同學在宿舍睡覺,在網(wǎng)吧上網(wǎng),在街上閑逛的時候,我則在教室上自習。每天晚上,后一個被趕出自習室時,凝視月光下自己被拉長的影子,一種壯烈的感覺油然而生,我似乎成為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的戰(zhàn)士,雖然這偌大的戰(zhàn)場,只有我一個人。
    是的,選擇自考,不僅要面對學業(yè)上的艱辛,更為苦澀的,是被征途上的孤單與無奈啃噬的滋味。
    每次到了自習室,我都會下意識地趁別人不注意,迅速打開書本,并且用重重筆記將書圍個嚴嚴實實——我懼怕左右同學看到書上的“自考”字樣所露出的異樣神情。滿教室的統(tǒng)招生中,我這樣的自考生,儼然成了異類。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這“異類”可以解釋為“成績差”、“混日子”、“社會上來的”諸如此類。我那薄如蟬翼的自尊再也經(jīng)不起這樣的“摧殘”,哪怕是善意的、僅僅好奇的目光,也足以令我狼狽而逃。這樣的防備,令我不得不習慣了獨來獨往的生活。
    而不知從何時起,我和過去的同學好友也漸行漸遠。他們讀研的讀研,工作的工作,意氣風發(fā)生活自在。這令我自慚形*,好強的我無論如何是無法說出“自考”這兩個字的,不由得在他們面前“主動隱形”,終彼此沒了音訊。
    不僅如此,無論是在高校師生眼中,還是在用人單位的考量里,自考的文憑始終不如統(tǒng)招的硬。如果我的付出能得到富有成效的回報,那么固然可喜;如果我的付出,迎來的只是一場即使勝利也無人喝彩的戰(zhàn)役,那么我只好勸慰自己:這場戰(zhàn)役對于自己的意義遠遠大于表面的勝利與否!
    就這樣,我在布滿荊棘的道路上踽踽獨行。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2005年年底我終于考完了經(jīng)濟學本科段所有課程。到今天,我已經(jīng)如愿以償,在上海某大學開始了嶄新的研究生生活?;厥啄且荒甑淖钥忌?,對于那年刻骨銘心的孤單和拼搏我仍然感到心悸;而更多的,是絕處逢生帶來的自信:經(jīng)歷了那一場“戰(zhàn)役”,今后的人生還有什么可以令我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