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成考專升本民法物權概述

字號:

一、物權的客體——物
    1.物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1)物的概念
    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可以為民事主體所支配并具有一定使用價值的物質(zhì)財富。
    物理學上的物與民法上的物是有區(qū)別的:
    物理學上的物:具有一定物質(zhì)形態(tài)、占有空間范圍的物質(zhì)。
    民法學上的物:存在于人身之外,可以為民事主體支配,具有一定使用價值的物質(zhì)財富。
    (2)特點
    ①必須是人身以外的物質(zhì)資料。例如:人體器官——作為人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物理上的物,但不是民法上的物;當人體器官與人體分離時,可以作為民法上的物;
    ②必須有一定使用價值。廢棄物是物理上的物,但不是民法上的物;
    ③必須能夠為民事主體所支配。例如:星云尚不能為人類所支配。
    2.物的分類及其意義
    (1)生產(chǎn)資料和生活資料;
    (2)流通物、限制流通物、不流通物;
    流通物:允許在任何民事主體之間進行流轉(zhuǎn)的物——生活資料;
    限制流通物:依法只能在限定范圍內(nèi)進行流轉(zhuǎn)的物——香煙、部分藥品;
    不流通物:依法不允許在任何民事主體之間流轉(zhuǎn)的物——武器、毒品
    (3)動產(chǎn)與不動產(chǎn)
    以移動后是否改變性質(zhì)、降低價值為標準進行的劃分。
    (4)特定物與種類物
    特定物:具有單獨特征,不能用其他物代替
    種類物:具有共同特征、可以用其他物代替
    ——判斷技巧:是否可以"借",有借有還的為特定物
    可以借——特定物:字畫
    不能借——種類物:筆
    (5)主物和從物
    主物——鎖
    從物——鑰匙
    (6)可分物與不可分物
    可分物:分割以后并不喪失其性質(zhì)、用途、價值的物——豆腐
    不可分物:不能分割或分割以后喪失其性質(zhì)、用途、價值的物——房屋
    (7)消耗物和不消耗物
    (8)原物與孳息物
    原物——果樹
    孳息物——果實
    (9)有主物與無主物
    (10)單一物、合成物、集合物
    單一物——磚
    合成物——房屋
    集合物——百貨商場
    (11)定著物與附著物
    定著物-家具上的油漆
    附著物-衣柜里的大衣架
    (12)混合物與附合物
    根據(jù)結合在一起的物相互之間的可分離程度進行的分類?;旌衔锉雀胶臀锏目煞蛛x程度大。
    二、物權的概念與特征
    1.物權的概念
    權利主體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
    2.物權的特征
    (1)對世性:權利主體總是特定的,義務主體總是不特定的;
    (2)支配性:直接支配物的權利;
    (3)特定性:物權客體只能是特定的物,具有特定性,是實現(xiàn)物權支配力的客觀要求;
    (4)排他性:排除他人妨害權利行使的性質(zhì);一物上不能設定互相排斥的物權;
    (5)絕對性:不需要義務人的行為即可以在法定范圍內(nèi)無條件、絕對地實現(xiàn)權利;
    (6)公示性:物權的變動需要以一定方式使公眾知曉;
    物權與債權特點的比較:
    物權 債權
    主體 權利主體確定,義務主體不定 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均特定
    客體 只能是特定物 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為(給付)
    內(nèi)容 支配權 請求權
    權利設定和內(nèi)容 法律規(guī)定 當事人約定
    排他性 有 無
    追及權 有 無
    優(yōu)先權 有 無
    公示性 有要求 無要求
    三、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1.物權法定原則
    2.一物一權原則
    3.物權公示原則
    四、物權的分類
    1.自物權(所有權):權利人對自己所有的物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所有權是的自物權,因此,所有權就是自物權。
    自物權是完全的物權。
    2.與他物權:權利人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或合同的約定,在他人所有的物上所設定的直接管理和支配該物、享有對物的收益,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所有權以外的物權均是他物權。
    他物權是不完全物權,又稱為限制物權。
    五、物權的變動
    物權變動,是指物權因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而設立、變更和消滅。
    1.不動產(chǎn)物權的變動
    (1)不動產(chǎn)物權的變動概念
    不動產(chǎn)物權的變動,就是不動產(chǎn)物權因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而設立、變更和消滅。
    (2)不動產(chǎn)物權變動的公示
    不動產(chǎn)物權的變動的公示方式為:在國家主管機關辦理登記。
    登記,是指物權變動當事人按照法律規(guī)定,向國家主管機關提交申請書、有關產(chǎn)權證書、協(xié)議書、契證等文件,要求登記機關登載記錄物權變動事項,該登記機關經(jīng)審查認為無誤時,將物權變動事項記載于特備公簿。
    房屋產(chǎn)權變動登記機關為人民政府房屋主管部門;
    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變動登記機關為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門;
    登記完畢,不動產(chǎn)物權變動發(fā)生法律效力;未登記完成的,申請人可以隨時撤回登記申請;不動產(chǎn)物權發(fā)生爭議的,有關當事人可請求登記主管機關停止登記,登記主管機關發(fā)現(xiàn)產(chǎn)權有爭議的,應當拒絕登記。
    2.動產(chǎn)物權變動
    (1)動產(chǎn)物權變動的概念
    動產(chǎn)物權變動就是動產(chǎn)物權因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而設立、變更和消滅。
    (2)動產(chǎn)物權變動的公示
    動產(chǎn)物權變動以交付標的物或物權憑證為公示方式,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依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的約定。
    例如:船舶、非機動車、機動車產(chǎn)權變動以登記為公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