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案例:以案看風險之——查勘定損篇

字號:

案例1 定損單的小失誤
    2006年8月,被保險人蘇州某物流公司在滬寧高速某段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標的車和三者車車損。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保險公司委派公估定損人員進行查勘定損,出具定損單,定損價格為17000元。在理賠階段因雙方存在爭議,被保險人起訴至蘇州平江法院。庭審中,針對車輛損失部分,被保險人出具了物價部門的評估單以及修理發(fā)票,要求賠償25000元車損以及評估費800元。保險公司認為,保險人第一時間查勘定損,應當按照定損結果進行理賠。保險公司出具了定損單以及損失照片等證據。但是,在審查證據時,發(fā)現在定損單中“被保險人或被保險人代表簽章”處,不是被保險人簽章,而是修理廠修理工代簽。因此法院根據保監(jiān)會的相關批復認為:保險公估報告并不具有當然的法律效力,只有在雙方委托人一致認可的情況下才對雙方產生約束力。本案中,因被保險人簽章處不是被保險人或其代表簽章,因此不能認為被保險人認可保險人的定損結果,而第三方出具的定損證明證據效力應當大于這一公估報告。最終,經過協商,保險公司和被保險人達成和解協議。
    風險分析 查勘定損屬于保險人簽發(fā)的保險合同的附隨義務,在查勘定損結束后一般向被保險人出具定損單,這是查勘定損環(huán)節(jié)的重要單證。既是客戶進行修理的依據,也是保險人今后理賠的一個重要憑證。因此對于定損金額雙方一致確認的意思表示顯得非常重要。定損單設計時就要求被保險人或者代表簽章,但是在現實中,由于查勘定損工作逐步開始社會化運作,更多的由公估公司來完成。由于操作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定損單沒有簽字或者代簽(主要是修理廠或者定損員本人)現象占有一定比例, 這樣就可能給保險人的理賠留下風險。辛苦認真的查勘卻因為一個小環(huán)節(jié)的省事或者疏忽,釀成超額賠付的風險,徒勞無功。
    案例2 漏掉的定損
    2006年1月6日深夜,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某路口,保險標的車與三者卡車發(fā)生碰撞,導致兩車嚴重受損,三者車車上貨物受損。事發(fā)后,兩車保險公司分別對各自的保險車輛進行了定損。雙方在協商處理時發(fā)生分歧,引起訴訟。保險公司作為第三者責任險的賠償主體參與訴訟。庭審中,針對三者車上的一車瓷磚的損失存在爭議較大。因為保險事故發(fā)生在深夜,三者車上瓷磚破損嚴重,但是事后定損在修理廠,對三者車上的物損沒有定損。三者根據發(fā)票、訂貨合同、提貨單、事故證明、垃圾清理單、幾張自拍照片等證據要求賠償瓷磚損失7.6萬元,保險公司因為當時沒有對貨物損失進行定損,亦沒有拍照固定證據(事后到修理廠定損車輛損失),因此保險公司很難找到可信的理由和證據進行抗辯。最終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充分協商,保險公司按照5.3萬元的總損失進行理賠。
    風險分析 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查勘定損工作盡量在第一時間進行,對于損失存在爭議的項目,應當及時鎖定第一現場固定證據。倘若遇到類似的遺漏定損項目又沒有相關定損照片,遇到索賠或者導致訴訟,保險公司也是有口難辯。
    案例3 一起人傷案件調查引發(fā)的思考
    2008年4月在吳中法院某法庭,一位17歲的外地人被標的車撞成8級傷殘,三者提供其在蘇州某高校食堂工作的證明,證明其在蘇州已經居住工作兩年以上,應當按照城鎮(zhèn)居民的標準主張殘疾賠償金8萬余元,但是考慮到受害者實際年齡等因素,保險公司訴訟代理人覺得可疑,因此申請暫停審理,要求核實情況。經過前往該高校后勤中心調查,查證確認該證明公章是真實的,但是其證明該受害者在其單位工作兩年的事實沒有相關記錄(因該高校食堂外包,對人員流動沒有登記管理)。因此其實際上沒有能力證明這一事實。再次開庭時,保險公司將調查結果向法院出示,對于保險公司新的抗辯理由,三者無新的有力證據,最終同意按照農村標準進行調解,殘疾賠償金為3萬余元。
    風險分析 本案雖然有效地減損5萬余元,但是實屬僥幸。事后的調查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目前的司法環(huán)境,越來越多的讓保險公司參與到事故的處理以及訴訟過程中,往往碰到的理賠單證都已經經過了專業(yè)人士的“修飾”,這樣保險公司對于單證道德風險的防控往往很被動(特別是訴訟過程,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和人力去辨別)。目前人傷案件中關于戶籍、誤工等出現的造假、爭論比較多,因此加強人傷案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調查,對于因道德風險帶來的賠付風險的防控很重要。
    風險防控對于查勘定損環(huán)節(jié)的種種風險的防控,有幾點建議:
    1.加強定損單等重要單證填寫格式的管理,特別是涉及定損價格等重要內容,簽章內容一定要真實有效。
    2.查勘定損社會化運作的,通過合同約束等手段,加強風險的有效管理。
    3.制定查勘定損操作指引,細化流程,對于1起事故中的各項損失要做詳細的查勘定損,嚴防少定、漏定等現象發(fā)生。
    4.對于人傷案件的查勘,希望在定損前做好相關證據的固定,在受害者還沒有充分的準備前,通過查勘固定住比較真實的信息。對于可疑大案以及相關單證的調查應當配置專門的調查人員,并充分借助社會專業(yè)機構的廣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