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必須色香味俱全,怎樣讓一篇文章有聲有色呢?寫景狀物是一個好的手段,在記敘文中,如果能夠輔以寫景狀物的文字,可以烘托氣氛,渲染背景,讓文章生色不少,同時,初中階段,對作文的能力要求也添上了寫景一項(xiàng),怎樣寫景,從觀察到動筆,到潤色,就是我們本章主要要講的內(nèi)容.山川大地、城鄉(xiāng)村鎮(zhèn)、街巷路橋、江河湖海、春夏秋冬、日月星光、風(fēng)云雷霞……以及這些景物的交錯組合,構(gòu)成了景物描寫的對象。怎樣描景狀物,老師總是告訴我們要細(xì)致觀察景物,才能寫好景物,那么你知道怎么觀察嗎?我們在這篇中將告訴你幾種途徑。
一、定點(diǎn)觀察——三大步驟、兩大注意
定點(diǎn)觀察的意思就是說鎖定某一個目標(biāo),選擇一個角度觀察一個具體的景物或者某一個角落的景色。定點(diǎn)觀察要分為三大步驟:
1.選擇視角。選擇你要描寫的一角或一部分的景物,找一個的觀察角度,確保將一切收入眼底,并且這一切可以呈現(xiàn)出最美的狀態(tài)。
2.鎖定中心景物。我們要描寫一幅畫,不可以把這幅畫中的每種事物都寫得淋漓盡致,不但是篇幅所限,沒有主次和詳略地描寫景物也會讓人覺得繁瑣而無趣。因此每幅圖景都有最惹眼的中心景物,定點(diǎn)觀察時先應(yīng)抓住主體景物來進(jìn)行描寫,記住周圍的景物只是陪襯。
3.抓住中心景物的中心特點(diǎn)。每一個景物必然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diǎn)。我們要抓住這個最顯著的特點(diǎn)用大量筆墨來渲染描繪,其余的特點(diǎn)可以略寫或者不寫。
三大步驟是讓我們的觀察點(diǎn)從大到小,從一個角度——中心景物——中心特點(diǎn),比如葉圣陶先生的《蘇州園林》,雖然描寫了蘇州園林的幾大特點(diǎn),在寫道每一個特點(diǎn)的時候,都是采用這樣的步驟:
1.先選擇一個角度,比如說寫蘇州園林。
2.描寫的中心景物——假山池沼;
3.中心特點(diǎn):因地制宜,渾然天成。談過三大步驟,我們要說說兩大注意,在觀察景物的時候應(yīng)該怎樣觀察,注意什么?
1.捕捉景物的顏色和姿態(tài)。景物是多彩多姿的,在觀察的時候,我們既要注意形貌,也要注意顏色等等。
2.調(diào)動各種感覺器官來觀察。要寫出色香味俱全的文章通常都需要調(diào)動各種感覺器官,從各個感覺去感知景物的美好,比如《荷塘夜色》,朱自清寫了荷花的外形、顏色、氣味,用各種感覺器官把荷花寫得風(fēng)姿卓絕。
二、移步換景觀察——兩種方式、空間順序
古語有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定點(diǎn)觀察往往不能窺知事物全貌,要想全面、整體地寫景,還須用“移步換景”法觀察。“移步換景”觀察有下面兩種方式:
1、對同一景物作不同角度、不同距離的觀察。例如觀察長城,可以遠(yuǎn)眺,可以近瞻,可以仰望,可以俯視,還可以身處長城上觀察。由于觀察點(diǎn)或角度變化了,同一景物在人的眼中會呈現(xiàn)不同的情狀。
2、對不同景物作移動觀察.這種觀察法通常是閑庭信步式的觀察,即邊走邊看,人的腳步在移動,觀察的景物也在變換。比如觀察香山秋景,從山腳走向山上,選擇其中自己所到的地方的一些特殊的美景(注意要攫取的或者有風(fēng)格的景色,萬不可一攬子像記流水帳般把登山全過程寫下),存入腦海中的記憶庫,然后將這些畫面連接組合,不就是一幅美麗的香山秋景畫卷嗎?
移步換景類的文章,我們通常在描寫的時候采用空間順序??臻g順序有由中心到四周,或由左至右、由上到下、由前至后等形式。
三、時間變換觀察——種景物,四時風(fēng)情
我們知道同一處的風(fēng)景,時令不同,哪怕是朝暮不同,都會引起景色的變化,如泰山上日出前后的景色;北海春夏秋冬的景色是迥然不同,風(fēng)情各異的.我們可以以時間為順序,按照時間的變換來觀察景物,以時間作為景物變化的線索,觀察景物的變化,可以寫出不同的味道。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講到了觀察景物的三種重要的方法,定點(diǎn)觀察、移步換景觀察和時間變換觀察,在一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只是采用一種方法,也可以多種觀察方法相融合,注意景物描寫必須有主有次,有詳有略。
一、定點(diǎn)觀察——三大步驟、兩大注意
定點(diǎn)觀察的意思就是說鎖定某一個目標(biāo),選擇一個角度觀察一個具體的景物或者某一個角落的景色。定點(diǎn)觀察要分為三大步驟:
1.選擇視角。選擇你要描寫的一角或一部分的景物,找一個的觀察角度,確保將一切收入眼底,并且這一切可以呈現(xiàn)出最美的狀態(tài)。
2.鎖定中心景物。我們要描寫一幅畫,不可以把這幅畫中的每種事物都寫得淋漓盡致,不但是篇幅所限,沒有主次和詳略地描寫景物也會讓人覺得繁瑣而無趣。因此每幅圖景都有最惹眼的中心景物,定點(diǎn)觀察時先應(yīng)抓住主體景物來進(jìn)行描寫,記住周圍的景物只是陪襯。
3.抓住中心景物的中心特點(diǎn)。每一個景物必然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diǎn)。我們要抓住這個最顯著的特點(diǎn)用大量筆墨來渲染描繪,其余的特點(diǎn)可以略寫或者不寫。
三大步驟是讓我們的觀察點(diǎn)從大到小,從一個角度——中心景物——中心特點(diǎn),比如葉圣陶先生的《蘇州園林》,雖然描寫了蘇州園林的幾大特點(diǎn),在寫道每一個特點(diǎn)的時候,都是采用這樣的步驟:
1.先選擇一個角度,比如說寫蘇州園林。
2.描寫的中心景物——假山池沼;
3.中心特點(diǎn):因地制宜,渾然天成。談過三大步驟,我們要說說兩大注意,在觀察景物的時候應(yīng)該怎樣觀察,注意什么?
1.捕捉景物的顏色和姿態(tài)。景物是多彩多姿的,在觀察的時候,我們既要注意形貌,也要注意顏色等等。
2.調(diào)動各種感覺器官來觀察。要寫出色香味俱全的文章通常都需要調(diào)動各種感覺器官,從各個感覺去感知景物的美好,比如《荷塘夜色》,朱自清寫了荷花的外形、顏色、氣味,用各種感覺器官把荷花寫得風(fēng)姿卓絕。
二、移步換景觀察——兩種方式、空間順序
古語有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定點(diǎn)觀察往往不能窺知事物全貌,要想全面、整體地寫景,還須用“移步換景”法觀察。“移步換景”觀察有下面兩種方式:
1、對同一景物作不同角度、不同距離的觀察。例如觀察長城,可以遠(yuǎn)眺,可以近瞻,可以仰望,可以俯視,還可以身處長城上觀察。由于觀察點(diǎn)或角度變化了,同一景物在人的眼中會呈現(xiàn)不同的情狀。
2、對不同景物作移動觀察.這種觀察法通常是閑庭信步式的觀察,即邊走邊看,人的腳步在移動,觀察的景物也在變換。比如觀察香山秋景,從山腳走向山上,選擇其中自己所到的地方的一些特殊的美景(注意要攫取的或者有風(fēng)格的景色,萬不可一攬子像記流水帳般把登山全過程寫下),存入腦海中的記憶庫,然后將這些畫面連接組合,不就是一幅美麗的香山秋景畫卷嗎?
移步換景類的文章,我們通常在描寫的時候采用空間順序??臻g順序有由中心到四周,或由左至右、由上到下、由前至后等形式。
三、時間變換觀察——種景物,四時風(fēng)情
我們知道同一處的風(fēng)景,時令不同,哪怕是朝暮不同,都會引起景色的變化,如泰山上日出前后的景色;北海春夏秋冬的景色是迥然不同,風(fēng)情各異的.我們可以以時間為順序,按照時間的變換來觀察景物,以時間作為景物變化的線索,觀察景物的變化,可以寫出不同的味道。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講到了觀察景物的三種重要的方法,定點(diǎn)觀察、移步換景觀察和時間變換觀察,在一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只是采用一種方法,也可以多種觀察方法相融合,注意景物描寫必須有主有次,有詳有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