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的順序

字號:

有一天瀏覽中國國內(nèi)的網(wǎng)站,看見一個貼子上說:“有一美國人說,中國人日常生活的順序是吃、穿、住、行,他們是倒過來:行(車)、住(房子)、穿、吃?!?BR>    國內(nèi)的中國人如今是個什么順序,咱沒親眼看見,不好妄加評論。倒是這位“美國人”所說的美國人那順序,與我看到的周圍美國同事和朋友們的情況挺相吻合。他們?nèi)粘I畹捻樞?,的確是行、住重于穿、吃。
    到我們班上的停車場上一看,別管是錢掙得多點(diǎn)的,還是掙得少點(diǎn)的,幾乎人手一輛不是新款的就是的靚車,反正是可以貸款買車的么,他們好像都揀著好車開?;蛟S,他們之所以重視汽車的體面,原因之一在于他們一出門就進(jìn)了汽車,一個人在大街上的形象,不是通過他的服裝,而是通過他(她)開的車來體現(xiàn)的――您想,滿大街只看見汽車跑,哪兒來得及看見人,更別提看見什么人穿了什么衣服了。于是,一個人開的車便有了一個人的服裝那種“撐門面”的功能了,可不是體面與否就很要緊了么。這大概和我們中國人一出門上街就把自己穿戴得鮮鮮光光的,差不多是一個意思吧?
    很多美國人,尤其男人,對好車的喜愛程度象極了女人們對服飾的喜好。和女人時不時地就需要到服裝店里逛逛一樣,他們也時不時需要到車行里去逛一逛,把自己相中的好車摸上一摸、甚至開上一開。若是哪一次實(shí)在愛不釋手了,他們就貸款買下來,有時候全不顧自己已經(jīng)負(fù)債累累了。那種狂熱的勁頭,我不僅沒法“言傳”,連“意會”也達(dá)不到――實(shí)在是天生不具備那種境界。我的同事、好友兼鄰居凱倫,就有著這樣一個丈夫,他的愛好之一就是逛車行。據(jù)凱倫形容,他每次都答應(yīng)她“只看不買”,但“看”個十次八次的,就免不了有一次忍不住要“買”回一輛來開了。
    家居也是美國同事們最肯下本錢的地方了――不僅是財政上的本錢,更有精力上、時間上的本錢。他們那家里,從屋里到屋外、從房前到房后,設(shè)計啊,布置啊,裝修啊,栽種啊,忙得此起彼伏、樂此不疲的,要不然我們周圍的Home Depot之類的地方,生意怎么總是能興興隆隆的呢。
    等到了“穿”這一級,我對同事們就不敢恭維了。他們大多數(shù)人都穿得極為隨意,女同事們尤甚,有時候,你說她們“邋遢”都不為過。大概因為反正一出門就關(guān)進(jìn)車?yán)锪?,穿得好與壞,有誰給予評說呢;為了班上這幾個成天見面的老熟人,還犯得上窮講究么?
    “吃”就更不被他們當(dāng)個大事了。如有任何時間上發(fā)生沖突的情況出現(xiàn),讓路的肯定是做飯的時間。除了每年一次的感恩節(jié)火雞大宴,我很少聽見同事們討論如何“弄頓好吃的”。即使身為家里的主婦,每星期能做上三頓晚餐,就已經(jīng)算是肯做飯的了。即使是“做飯”,也不能排除很多時候不過是拿來現(xiàn)成的半成品,一拆包、一微波、一攪和什么的,就開飯了。
    芭芭拉可以算是這個順序的一個典型。她的穿戴,在不講究的同事中間還屬于不講究的,色彩、式樣一概地不拘任何形式。有一次,我們一起出席凱倫女兒的婚禮,出門之前先生對我的衣裙有點(diǎn)犯嘀咕:是不是體面得不夠?婚禮啊。我自己也有點(diǎn)忐忑,不停地找出各種說詞來,強(qiáng)行讓自己鎮(zhèn)定。及至見到芭芭拉,我和先生不約而同地一下子都踏實(shí)了――有芭芭拉那一身墊底,我的這一身“體面”得還有點(diǎn)富裕呢。
    可你出門看看人家芭芭拉開那車,沃爾沃,嶄新的。
    她在住所里下的功夫更是不得了。有一天上班,我看見同事們在傳看著一本雜志,嘴里還嘖嘖稱奇,原來是芭芭拉家漂亮的臥室當(dāng)了最新一期《新州設(shè)計》家居雜志封面照片!我聞訊也把那本雜志拿來好好地欣賞了一番:敢情這一期雜志的封面故事就是芭芭拉的家園啊。她和先生二人精心設(shè)計、精心施工得一絲不茍的新家,除了臥室登在封面上,其它每間屋子、還有院子的照片,加上記者對她各屋設(shè)計思路和方案的采訪,在雜志里邊洋洋灑灑地長達(dá)四五頁呢。每間屋子的色彩啦、用料啦,風(fēng)格啦,都有它的講究,任何一個角落都透出來沒有一點(diǎn)含糊。光是看看她的家,這芭芭拉即使夠不個上家政女王,也足夠個家政女伯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