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驗與智慧結合--我的留學和創(chuàng)業(yè)

字號:

臊子面情結
     一上來就是臊子面,聽起來和我們的留學生有點兒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在來耀云的人生之旅中,臊子面成了他事業(yè)、生活的參照物,沒有臊子面,也許就沒有他今天的成功。
     1954年,來耀云出生在上海一戶普通的工人家庭里,10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考取了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小。耳熟能詳?shù)氖抢蠋熃?jīng)常的教導:你們將是新中國自己培養(yǎng)的第一代職業(yè)外交官,你們要好好學習。那會兒,來耀云憧憬著將來能成為真正的外交官。
     如果不是一場“文化*”,外交官的夢還可以繼續(xù)做下去,而且十有八九是可以成為現(xiàn)實的。仿佛是一夜之間,那一場突如其來的“革命”讓來耀云當外交官的夢想,如同肥皂泡一樣破滅了。
     于是,被稱之為“培養(yǎng)修正主義苗子”的附小解散了,來耀云又返回了原校。
     高中畢業(yè),19歲的來耀云去了陜西大山溝的工廠里。從大上海一下子到了陜北窮山溝,是來耀云做夢也想不到的。
     “因為工廠是在山溝里,所以和當?shù)氐霓r(nóng)民接觸比較多。廠里職工子弟上山下鄉(xiāng)又歸我負責,我要經(jīng)常翻山越嶺去給他們送書、送油。每次下去,當?shù)剞r(nóng)民只要是看我來了,就把當?shù)爻缘?、只有過年才吃得到的臊子面做給我吃。我至今清楚地記得,每次端起那一大碗臊子面的時候,都會看到上面漂浮著兩朵油花。不了解當?shù)厣畹娜?,是無法體驗那種感受的……”來耀云停住了話頭,我清楚地看到他的雙眼濕潤了。
     我靜靜地等待著他從回憶中走出。
     “在美國的時候,因為工作在外交人員的圈子里,別人看我天天很風光,除了出入高級場合就是雞尾酒會。其實,在我內心深處,永遠不能忘懷的、對我磨練、影響最深,并且給我的人生奠定了重要基礎的是陜西那段艱苦的日子。那是讓我第一次親身領略了在大上海之外的中國人的另一種生存狀態(tài),知道了中國還有那么貧困的地方,生活著那么窮困卻不乏善良的人。讓我突然領悟到了我在上海生活了將近20年卻從未有過的一種人生的責任:在我有條件的時候,我要去幫助他們!”
     恢復高考的第二年,來耀云考上了上海外國語大學,主修英美文學,這一段學習使他具備了良好的英語口語能力以及對英美文化的了解,為他日后事業(yè)的發(fā)展準備了條件。
     業(yè)余外交官
     來耀云在上外畢業(yè)時已經(jīng)28歲,留校任教三年之后他參加了全市統(tǒng)一考試,加盟外經(jīng)貿系統(tǒng),在上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工作。其后,1985年作為訪問學者他到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研習美國商業(yè)法,1986年又去英國在知名的Denton律師事務所見習公司法。這一階段的學習,使來耀云對西方商業(yè)活動的實踐和法律有了深入了解。
     看過了外面風景的來耀云,回國以后依然在上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工作。1988年他辭掉職位,匯入了全國各地南下闖世界的大軍中,任職于珠海海外發(fā)展公司業(yè)務部經(jīng)理,負責尋找外國投資,與合資和合作企業(yè)談判。
     在商海拼搏的日子里,來耀云逐漸感到新的挑戰(zhàn)迫在眉睫。經(jīng)過深思熟慮,他下決心重回校園進行系統(tǒng)的管理知識學習。1990年,36歲的他選擇了二度赴美求學,在圣路斯大學管理學院攻讀工商管理專業(yè)。兩年后,他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學習期間,他被校長引薦到美國一家大銀行實習。自此,來耀云就沒有離開過美國銀行。他先后在兩家美國知名商業(yè)銀行工作了九年半,擔任過信貸分析員、國際部官員和國際部副總裁,積累了豐富的外國大型商業(yè)銀行的工作和管理經(jīng)驗。
     最初涉足銀行他還只是半職工作,主要負責編制風險管理報告和實施月報告自動化過程。1992年5月,當來耀云剛剛成為銀行的全職雇員時,信貸部就給他派了一個貸款質量遷移分析的項目任務。當時來耀云對金融業(yè)計算機應用軟件只能是個門外漢,但生性要強的他一口答應了下來。在他的心目中始終認為,任何時候不要說你不行,只要用心學習,你就能成為專家。一個星期之后,他把項目吃透了。半年后,同事們開始叫他“計算機專家”。不久,在他的努力下所有信貸質量的管理報告都實現(xiàn)了自動化生成,原來需要一個月完成的工作量,縮短到3天。這一成功,大大增強了來耀云對于利用計算機為銀行業(yè)務服務的信心。緊接著他又開發(fā)了一個個性化的MIS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有效地把銀行內分散的信貸質量歷史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地管理了起來,以前銀行的資深管理經(jīng)理巡回講演、報告時,通常需要底下人去找數(shù)據(jù),然后制作很多表格,即使這樣有時也不能完全滿足講演場合的需要。有了來耀云的MIS軟件系統(tǒng)后,演講者只需要十來分鐘,就可以編制出任意個性化的關于銀行資產(chǎn)管理和風險控制情況的報告。來耀云的才能得到公認,主管上司知道后,決定給他加薪5000美元。1994年銀行合并裁員中,來耀云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還被調到國際部,任亞太部經(jīng)理。
     1997年,美國第六大銀行招聘一位國家銀行業(yè)務部副總裁,在諸多競爭對手中,來耀云一舉勝出。這份工作是負責與亞太26個國家政府駐美使領館的銀行業(yè)務。三年多工作下來,來耀云結交了許多的各國外交官,也使他出色的語言能力、豐富的國際知識、社交能力達到極致。由于他朝夕出沒于華盛頓的外交圈子,而且有機會代表銀行拜見各國大使、公使和參贊們,跟著公司老板受到了很好的外交禮儀的訓練,漸漸地變成了一位“業(yè)余外交家”。
     2000年11月17日,在來耀云46歲生日時,他作出了自己后半生的重大決定:離開美國回上海。
     公司決定請他出任駐北京主管,他婉言謝絕了。來耀云說:“我從到美國銀行上班的第一天起,碰到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問自己:這種做法在中國的銀行可以怎樣應用?我相信我總有一天會回國?!?BR>     沉淀軟件園
     諳熟西方商業(yè)活動的實踐和法律概念的來耀云2001年初回到上海,自己創(chuàng)辦了一個公司——上海訊達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對國內銀行的管理咨詢工作。他豐富的管理經(jīng)驗很快被浦東軟件園胡钅宏亮總經(jīng)理看中,來耀云到了軟件園,出任浦東軟件園有限責任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主管軟件企業(yè)招商、海外軟件發(fā)包和主持對外國大型軟件企業(yè)進入中國的協(xié)調工作。
     浦東軟件園位于張江高科技園區(qū)內,是國家軟件產(chǎn)業(yè)基地??梢耘c美國硅谷媲美的園區(qū)環(huán)境,先進的管理,讓來耀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里,不久,他連家也安在了浦東。這樣,離園區(qū)更近些。
     “軟件園的平臺很大,資源很多,年輕人也很能干,但是他們缺乏的是大項目實施以及管理經(jīng)驗,缺乏的是服務意識,這方面留學生正好可以和他們互補?!眮硪戚p松地談著他現(xiàn)在的工作。
     “與花旗銀行的談判為什么會成功?他們說也找過其他幾家,但是沒有感覺,找到我一談就有了感覺。因為我對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和困難都一一幫助解決,現(xiàn)在我們把整個二層樓預留給他們,他們還覺得不夠,想要三層樓。他們認為我和他們前期的合作很成功,因此對我們軟件園信心很足,因為這個案例的成功,花旗銀行個人金融業(yè)務處理中心也要由新加坡移到上海來。在處理這些事情的過程中,我感到留學生的作用是很大的。因為你是在與國際接軌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又有過國外的工作訓練,很多東西耳濡目染,成為一種習慣,能夠理解對方的需求,你會認為人家問得越仔細,了解得越多,說明他的態(tài)度越認真。然后,你又能夠以外國人能夠接受的、可以操作的方式表達出來,當然就比較容易成功。”
     來耀云堅信:盈利才是硬道理,服務才能創(chuàng)造價值。成功與否的最終檢驗標準是看投資者的利益是否增值了,客戶的滿意程度是否不斷提高了,以及職工的個人職業(yè)發(fā)展是否提升了,如果這三方面都做好了,盈利和發(fā)展才有持續(xù)性。所以來耀云最想做的是培養(yǎng)一支國內急需的職業(yè)化的管理隊伍。
     “我在國外10多年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人從早到晚只有兩個功能,一個是你為他人服務,一個是他人為你服務,兩個角色變來變去。工作的時候你是為他人服務,中午吃飯的時候你是享受他人為你服務,你肯定期望得到最完美的服務。當你得到的服務時,你就要想你如何用這種方式去服務于別人。在服務意識這方面,國內還有相當?shù)牟罹唷A魧W生回來以后,需要做的就是將不規(guī)范的東西,變成規(guī)范的東西,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在軟件園里,我經(jīng)常強調的就是每一個員工都要提高服務理念,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做到職業(yè)化,其中也包括了誠信。只有這樣才更有利于中國與國際接軌。”
     “要我說留學生回國如何適應,我認為:第一不要傲氣十足;第二不要過分遷就,認為對的就要堅持,但是要講究方法,要清清松松地逐步感化,而且要持之以恒。有的時候堅持一下就能成功。第三與國內的融合要有耐心。不同流合污,不學吹吹拍拍,遠離庸俗,多干實事?!?BR>     “目前在浦東軟件園落戶的留學生企業(yè)和參與軟件園管理的留學生的數(shù)量還不多,我希望有更多的留學生回來一起創(chuàng)業(yè)?!?BR>     如同許多回國的留學生一樣,來耀云更多考慮的是個人在企業(yè)中所承擔的責任有多大,未來發(fā)展空間是否廣闊以及自身優(yōu)勢能否得到充分發(fā)揮,這是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我在國外金融業(yè)摸爬滾打了將近十年,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興趣依然在金融方面。回國以后我發(fā)現(xiàn),中國在金融業(yè)領域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比如,金融產(chǎn)品品種不夠多、金融服務一站到位等等。如果單純搞金融,對我來說輕車熟路,可是回國兩年多涉足IT行業(yè),讓我萌生了要把金融與IT更緊密地結合起來的設想,我想,如果把自己金融方面的思路結合國外一些好的做法講給IT專家,由IT專家設計出產(chǎn)品,再運用于金融業(yè),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嗎!”
     來耀云“另類觀點”
     “外國人問我,怎樣證明中國有活力。我說,在美國,大家每天都談論退休金、人壽保險、子女教育基金等,到處是保險公司代理人,每時每刻都在提醒你:你現(xiàn)在就要開始存錢了,存這個錢,存那個錢,每時每刻在為你規(guī)劃,人還在很有活力的時候已經(jīng)在談論退休以后的事情了。一切太模式化了。中國目前由于法制不健全,帶出了很多”靈活性“,產(chǎn)生了許多不規(guī)范,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地方,是一種生機。留學生回國感到刺激的地方也正在這里?;貋硪豢矗@樣做不規(guī)范,那樣做不接軌,英國是怎么做的?美國是怎么做的?我如何把它規(guī)范起來……
     “留學生回國真正要做成功,經(jīng)濟上還要有實力。如果回來創(chuàng)業(yè),你的口袋里至少要儲備好至少兩年的生活費,因為起步的時候不可能賺錢,要搞關系,要認識人頭等等,你才能有項目做,否則生存不下去。我一生當中體會最深的是:一件事在考慮之前,要從最壞的角度去考慮,如果連最壞的情況你都能對付了,這時候你再下決心,只要堅持你一定會成功。我下決心的事情,基本都實現(xiàn)了。當然你必須努力。
     “今天中國的社會由于經(jīng)濟轉型,帶來了很多機會,而且這些機會都是第一次出現(xiàn),抓住了機會就可能成為專家,就可能成為。比如IT行業(yè),中國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果你把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家比較成熟的法律拿來進行研究、比較,我就做了這樣的研究,一共100多條,結合中國的現(xiàn)狀我把問題整理出來,現(xiàn)在他們有問題就來找我。其實我是搞金融的,不是IT方面的專家,但是,我有勇氣、有毅力、敢嘗試,有敢于鉆進去的決心,就可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至于回國前的準備,我認為,首先要把家庭安排好,尤其子女的教育一定要安排好;其次,口袋里要有足夠的資金。即使不是回國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也要兜里有錢。因為在國外十多年,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另一種生活習慣,以備在你感覺困難的時候、需要的時候補充自己。有了這種準備,你的心態(tài)就比較平和,比較自由,不會依附或屈服于某種東西。第三點是目標、定位要明確,要切合自己的實際。國內需要的是學有專長的人。最后一點是,不要期望值太高,要有從最底層做起的準備?;貋淼娜硕枷胱鳇c場面大的事情,但是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可能在不同的階段有各種不同的因素促成的結果,不是你所設想的。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國內出去招聘,往往忽視了職業(yè)的描述,我認為,這正說明了國內空間大、機會多。你帶技術、帶思路來,盡可以施展。
     “現(xiàn)在針對留學生的政策已經(jīng)很多了,而且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在做,但是,從真正讓留學生安心的角度來看,解決子女教育問題是關鍵的關鍵。這個問題解決好了,比派幾個招聘團作用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