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韓國之前,只知道韓國和中國地緣相近,歷史文化都有互通的地方,從來沒想過會有這么多的差別。尤其是無處不在的規(guī)矩,真讓人時時體會到韓國人生活的不易。
先鞠躬后說話
韓國受中國儒教影響頗深,直到現(xiàn)在仍可以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很多封建等級制度的痕跡。
韓國語分成3種語氣,談話時要根據(jù)對方的年齡、地位分別選擇尊敬、略尊敬和不尊敬的語氣。除了自己的家人以外,對比自己年長4歲以上的人是不能使用不尊敬的語氣的。外國人學習韓語大的障礙可能就是這個了,常常不知道應該用哪種語氣跟別人說話。初學者都是從尊敬語氣開始學起的。記得在學了一個多月韓語后,有一天跟我家鄰居剛剛上小學的孩子打招呼,我很自然地用了剛剛學會的尊敬語氣,那孩子卻站在原地瞪大眼睛望著我,半天說不出話來。
光說禮貌用語還是不夠的。在韓國,道謝、致歉和迎送客人的時候都要鞠躬。這是起碼的禮節(jié),就像咱們跟人家笑笑、點個頭是一樣的意思。中國人一向把點頭哈腰看作阿諛奉承,要適應這個規(guī)矩著實花了我不少時間。光鞠躬也是不夠的,還要根據(jù)對方的身份決定鞠躬的角度。有我們學院請了前外交部長演講,送客人的時候,院長和教授一起鞠躬,但院長鞠躬的角度明顯要比教授們小一些,從側(cè)面看,就像一把打開的瑞士軍刀,層次分明。
公司里很少直呼其名
韓國公司和日本公司差不多,按照年齡和參加工作時間長短排列等級,下級對上級要絕對服從。下級在回答上級的問題時必須放下手里的其他事情,只簡單地回答“嗯”是不禮貌的,必須肯定地回答“是”。同事間稱呼都要用職位,沒有職位的底層職員才用名字稱呼,不過還要加上“某某氏”這樣的敬詞。但是韓國超過一半的人都姓金、李、樸這三大姓,有時喊一聲“金課長”,會有一大片人抬頭茫然地望著你。
雖然職位低的人在公司里總得看人臉色,過得很不自在,好處還是有的。同事聚餐的時候,通常是由年紀長的或職位高的人付賬。如果想拍馬*和上司爭著付賬,就會被看作“以下犯上”不給上司面子。
男人不能跨進廚房
韓國至今還保留了封建大家庭的傳統(tǒng),父母和結(jié)了婚的長子住在一起,對一家之主———父親要絕對服從。就像韓國電視連續(xù)劇《愛情是什么》里李大發(fā)的父親,雖然也有溫柔的一面,但在妻子兒女面前還要時刻保持高高在上的威嚴。
在韓國家庭中,得不到允許不能在長輩面前吸煙;女性更不能當著別人的面吸煙。若干年前,戴眼鏡的人還不像今天這么普遍的時候,在年長的人面前戴眼鏡也是不被允許的。
在傳統(tǒng)的韓國人家,男人不能進廚房,我的一位韓國男性朋友,今年已經(jīng)30出頭了,卻連方便面都不會煮,因為從來沒有進過廚房。他說,小的時候,只要一條腿邁進廚房,就要被父親狠狠教訓一頓,說他“丟了男人的臉”。就是這位朋友,他父親經(jīng)常去打高爾夫球。每次打球都是早上5點多鐘就從家出發(fā),而全家人也都得跟著早早起來,給他行禮送行。
按照傳統(tǒng),韓國女性不能在男性之前吃飯,并且男女分桌吃,連餐具都有細微的差別。我的朋友們?nèi)セ┑臅r候住在當?shù)匾粚先思依铮先思液芎蜕?,卻怎么也不允許早起的女生先吃飯,必須要等睡懶覺的男生都起來了才開飯。
喝酒必須別人給敬
韓國人都愛喝酒,而且相當一部分人“嗜酒”。和中國一樣,韓國也有很多“酒規(guī)矩”。
首先,不能自己給自己斟酒。自己斟酒是喝悶酒的表現(xiàn),互相斟酒才算禮貌。給別人斟酒時要一手握瓶一手托住瓶底,被斟酒的一方要用右手托著端酒杯的左手臂肘處。但是結(jié)了婚的女性只能給自己的丈夫斟酒。
敬酒時要把自己的杯子遞給對方,斟一杯酒,對方喝完后拿回杯子由對方斟酒自己再喝。與長輩相對的時候,不能面對著長輩喝酒,一定要側(cè)過身子才行。
往沒有喝完的杯子里添酒是不禮貌的行為,這一點和中國正好相反。一位朋友到中國出差的時候,客戶請他吃飯,自然免不了喝酒。對方不住地往他的酒杯里添酒,總也喝不完,回來以后他對我說:“真的很難理解,這樣喝,什么時候算個頭啊?”
講究禮貌、尊敬老人,體現(xiàn)出一個民族的文明素質(zhì)。在公司里講究等級規(guī)則也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紀律環(huán)境,但是規(guī)矩太多了反而會束縛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阻礙社會的發(fā)展。有些規(guī)矩實際上加劇了男女不平等。好在現(xiàn)在很多韓國年輕人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一點,能夠以比較開明的態(tài)度看待這些規(guī)矩。
先鞠躬后說話
韓國受中國儒教影響頗深,直到現(xiàn)在仍可以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很多封建等級制度的痕跡。
韓國語分成3種語氣,談話時要根據(jù)對方的年齡、地位分別選擇尊敬、略尊敬和不尊敬的語氣。除了自己的家人以外,對比自己年長4歲以上的人是不能使用不尊敬的語氣的。外國人學習韓語大的障礙可能就是這個了,常常不知道應該用哪種語氣跟別人說話。初學者都是從尊敬語氣開始學起的。記得在學了一個多月韓語后,有一天跟我家鄰居剛剛上小學的孩子打招呼,我很自然地用了剛剛學會的尊敬語氣,那孩子卻站在原地瞪大眼睛望著我,半天說不出話來。
光說禮貌用語還是不夠的。在韓國,道謝、致歉和迎送客人的時候都要鞠躬。這是起碼的禮節(jié),就像咱們跟人家笑笑、點個頭是一樣的意思。中國人一向把點頭哈腰看作阿諛奉承,要適應這個規(guī)矩著實花了我不少時間。光鞠躬也是不夠的,還要根據(jù)對方的身份決定鞠躬的角度。有我們學院請了前外交部長演講,送客人的時候,院長和教授一起鞠躬,但院長鞠躬的角度明顯要比教授們小一些,從側(cè)面看,就像一把打開的瑞士軍刀,層次分明。
公司里很少直呼其名
韓國公司和日本公司差不多,按照年齡和參加工作時間長短排列等級,下級對上級要絕對服從。下級在回答上級的問題時必須放下手里的其他事情,只簡單地回答“嗯”是不禮貌的,必須肯定地回答“是”。同事間稱呼都要用職位,沒有職位的底層職員才用名字稱呼,不過還要加上“某某氏”這樣的敬詞。但是韓國超過一半的人都姓金、李、樸這三大姓,有時喊一聲“金課長”,會有一大片人抬頭茫然地望著你。
雖然職位低的人在公司里總得看人臉色,過得很不自在,好處還是有的。同事聚餐的時候,通常是由年紀長的或職位高的人付賬。如果想拍馬*和上司爭著付賬,就會被看作“以下犯上”不給上司面子。
男人不能跨進廚房
韓國至今還保留了封建大家庭的傳統(tǒng),父母和結(jié)了婚的長子住在一起,對一家之主———父親要絕對服從。就像韓國電視連續(xù)劇《愛情是什么》里李大發(fā)的父親,雖然也有溫柔的一面,但在妻子兒女面前還要時刻保持高高在上的威嚴。
在韓國家庭中,得不到允許不能在長輩面前吸煙;女性更不能當著別人的面吸煙。若干年前,戴眼鏡的人還不像今天這么普遍的時候,在年長的人面前戴眼鏡也是不被允許的。
在傳統(tǒng)的韓國人家,男人不能進廚房,我的一位韓國男性朋友,今年已經(jīng)30出頭了,卻連方便面都不會煮,因為從來沒有進過廚房。他說,小的時候,只要一條腿邁進廚房,就要被父親狠狠教訓一頓,說他“丟了男人的臉”。就是這位朋友,他父親經(jīng)常去打高爾夫球。每次打球都是早上5點多鐘就從家出發(fā),而全家人也都得跟著早早起來,給他行禮送行。
按照傳統(tǒng),韓國女性不能在男性之前吃飯,并且男女分桌吃,連餐具都有細微的差別。我的朋友們?nèi)セ┑臅r候住在當?shù)匾粚先思依铮先思液芎蜕?,卻怎么也不允許早起的女生先吃飯,必須要等睡懶覺的男生都起來了才開飯。
喝酒必須別人給敬
韓國人都愛喝酒,而且相當一部分人“嗜酒”。和中國一樣,韓國也有很多“酒規(guī)矩”。
首先,不能自己給自己斟酒。自己斟酒是喝悶酒的表現(xiàn),互相斟酒才算禮貌。給別人斟酒時要一手握瓶一手托住瓶底,被斟酒的一方要用右手托著端酒杯的左手臂肘處。但是結(jié)了婚的女性只能給自己的丈夫斟酒。
敬酒時要把自己的杯子遞給對方,斟一杯酒,對方喝完后拿回杯子由對方斟酒自己再喝。與長輩相對的時候,不能面對著長輩喝酒,一定要側(cè)過身子才行。
往沒有喝完的杯子里添酒是不禮貌的行為,這一點和中國正好相反。一位朋友到中國出差的時候,客戶請他吃飯,自然免不了喝酒。對方不住地往他的酒杯里添酒,總也喝不完,回來以后他對我說:“真的很難理解,這樣喝,什么時候算個頭啊?”
講究禮貌、尊敬老人,體現(xiàn)出一個民族的文明素質(zhì)。在公司里講究等級規(guī)則也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紀律環(huán)境,但是規(guī)矩太多了反而會束縛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阻礙社會的發(fā)展。有些規(guī)矩實際上加劇了男女不平等。好在現(xiàn)在很多韓國年輕人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一點,能夠以比較開明的態(tài)度看待這些規(guī)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