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承兌產生什么效力?提示承兌的效力,主要表現(xiàn)在追索權的保全效果上:(1)期前追索權的保全。對可以提示承兌的匯票,即:定日股款選擇提示承兌或者不提示承兌,如果持票人選擇提示承兌,當付款人拒絕承兌時,持票人可以保全其對所有追索義務人的期前追索權/(2)一般追索權的保全。對于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提示承兌除了確定匯票的付款日期所必需外,也可以保全對所有追索義務人的期前追索權。但如果未依據提示承兌,由于該匯票永遠服務確定到期日,因此事實上等與期前追索權和期后追索權同時喪失。
承兌構成要件有哪些?包括三個方面(1)匯票的承兌應該在匯票正面記載承兌字樣(2)承兌的記載事項,票據承兌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為承兌文句合承兌人簽章;相對必要記載事項為承兌日期。承兌的不得記載事項,是付條件記載事項,在承兌時記載付款條件,則導致承兌行為無效,視為拒絕承兌。(3)承兌的確定期間。付款人對向其提示承兌的匯票,應當自收到提示承兌的匯票之日起3日內,進行承兌或者拒絕承兌。
評析“定期匯票記載的付款人,即是該匯票得承兌人,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 (1)根據自由承兌原則,匯票上所記載的付款人可以給予自己的獨立意思決定是否進行承兌,而不受出票人制定為其為付款人的意思限制。即使出票人預付款人之間又必須承兌匯票的約定,承兌人只要不在匯票上簽章承兌,仍然不成為確定的(真正的)票據債務人。因此匯票上所記載的付款人不一定能成為承兌人,無大干得到其付款責任(2)題述觀點的錯誤主要在于違反了自由承兌原則,混淆了匯票上付款人與確定的付款人的區(qū)別。
論述承兌的效力規(guī)則。承兌的效力規(guī)則是指確定承兌行為是否產生了票據效力以及其效力如何的法律規(guī)則。承兌行為的具體情形不同,其效力則不同,(1)一般承兌效力。指承兌人依據票據法的規(guī)定,完成承兌行為,縮影發(fā)射個效力,我國票據法規(guī)定,付款人承兌票據后,應當承擔到期付款的責。這種責任是主債務人的第一序位的責任。(2)部分承兌的效力。我國票據法未規(guī)定部分承兌為有效承兌,因而在付款人進行部分承兌時,應該認為已經拒絕承兌,從而發(fā)生拒絕承兌的效力,即承兌人不承擔票據責任。(3)不單純承兌的效力,我國票據法規(guī)定,不單純承兌即付條件承兌,從而發(fā)生拒絕承兌效力。(4)過期承兌的效力;過期承兌是與到期承兌相對稱的概念,所謂到期承兌,就是一般的正常承兌,即承兌人在持票人按法定期限提示承兌時,對匯票予以承兌。所謂過期承兌,指持票人在超過提示期限后向承對人提示承兌時,承兌人仍然進行承兌,我國票據法并不禁止過期承兌,因此,從票據法學上說,過期承兌與到期承兌應當具有同樣效力,只不過,持票人過期提示承兌不成功時,則喪失了追索權。此與到期承兌不同。
票據背書轉讓的主要法律特征是什么?票據的背書轉讓與普通債權轉讓相比,具有如下特征(?。┍硶D讓無需經票據債務人同意。(2)背書轉讓的轉讓人不推出票據債權債務關系,(3)背書轉讓具有更強的轉讓效力,即票據背書轉讓的受讓人的權利,受到票據法的特別保護。
背書行為主要產生哪些法律后果?主要產生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效力(1)權力轉移效力。依背書所轉移的權利,為票據上權利。(2)資格授予的效力,在持票人為背書中記載的被背書人時,該持票人即推定為具有行使票據上權利的資格。(3)權力擔保效力/表現(xiàn)在背書人對于在其背書后的所有后手被背書人,均承擔擔保承兌及擔保付款責任。
票據質押背書與普通質權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設質背書與普通質權相比,效力有所不同(1)普通質權的質權人只能在已設定質權的債權額范圍內,超過設定質權的債權額。(2)普通質權在被擔保的債權未到期時,不得行使;而設質背書的票據到期時,被背書人有權行使票據權利而取得相應的金額,即使被擔保的債務此時尚未到期。
評析“票據上的背書簽章必定發(fā)生轉讓效力,票據交付則不能發(fā)生轉讓效力” (1)票據的背書簽章不一定能夠產生票據權力轉讓的后果,首先,票據的背書分為實質背書與形式背書,在形式背書的場合,不產生權力轉讓:其次:即使在實質背書的場合,票據的背書應當符合法定要求,并有交付行為,才能產生轉讓權利的效力。(2)票據的交付分為背書轉讓交付與單純交付轉讓。前者既是交付流通的行為,又是背書轉讓的必然步驟,缺乏這種背書交付,對直接當事人當然不產生轉讓效力,但是對善意持票人應承擔擔保責任,單純交付轉讓雖然受到嚴格限制,但在一定情形中,仍然能夠產生轉讓票據權利的效力。(3)題述結論的錯誤主要在于不區(qū)分票據背書和票據交付行為的不同情形,混淆了他們之間的不同性質和法律后果。
論述票據背書的主要法律規(guī)則。 (1)背書是指持票人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等行為。依背書的目的與性質不同,背書可分為實質背書與形式背書兩類,前者包括以轉讓票據權利為目的的一般背書,以及限制背書、回頭背書、期后背書等,后者包括委托收款背書及設質背書等,一般背書即票據轉讓背書是票據法上最主要的票據轉讓方法。(2)從實質上看,票據權利人當然享有背書權,這種權利不是基于票據當事人之間的授權產生,而是基于法律規(guī)定而產生/同時,票據的背書轉讓無須經票據債務人同意,背書人的背書轉讓并不使其推出票據關系,而是承擔保證其后手所持匯票承兌和付款的責任(票據連帶責任)(3)從形式及程序上看,背書的規(guī)則還包括a背書必須在票據的背面或者其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在我國,背書轉讓必須記載背書人和被背書人。b背書應當延續(xù),在我國,不依背書取得票據,須依據舉證其票據權利。但是,背書不延續(xù)之后再行背書的,根據票據法關于背書人要對其直接前手之背書的真實性負責的原理,該再行背書的背書人仍然承擔票據責任。c背書不得附條件。附有條件的,所附條件不產生票據效力d票據金額不的部分背書轉讓或者分別背書轉讓e可以簽署限制背書/背書人記載“不得轉讓”后,其后手再背書轉讓的,原背書人對后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票據責任。
何謂涉外票據?涉外票據,有何特點?是指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等行為中,即有發(fā)生在我國境內,有發(fā)生在我國境外的票據。(2)涉外票據主要有兩個特征:其一,票據行為具有涉外因素;其二,票據行為中,必須既有發(fā)生在國內,又有方生在境外。
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能力的法律使用有何規(guī)定?(1)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能力的法律使用采折衷主義;(2)其主要規(guī)則為:票據債務人的行為能力,適用其本國法律;(3)但依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而依行為地法律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適用行為地法律。
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方式法律適用的規(guī)定有何特點?我國票據法關于票據行為方式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有四項主要特點:(1)主采行為地主義。所有票據行為以適用行為地的法律為原則(2)采分別列舉方式。將出票行為于其他票據行為分條列出法律適用的規(guī)則。(3)無例外規(guī)定,即:沒有兼采本國法主義的例外。(4)限制但兼采當事人協(xié)議選擇適用付款的法律。
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方式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有何規(guī)定?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方式的法律適用規(guī)定的規(guī)則主要有:(1)匯票、本票出票時的記載事項,適用出票地的法律;(2)支票出票時的記載事項,使用出票地法律,經當事人協(xié)議,也可以使用付款地法律;(3)背書、保證、付款、承兌等,適用行為地法律。
我國票據法對票據權利行使和保全的法律適用有何法律規(guī)定? (1)票據權力行使和保全的法律適用,我國票據法主采付款地主義,并采單項列舉方式;(2)其主要規(guī)則為:票據追索權的行使期限,適用出票地法律。票據的提示期限,有關拒絕證明的方式,出具拒絕證明的期限,使用付款地法律。票據喪失時,時票人請求保證人票據權利的程序,適用付款地法律。
試述涉外票據適用法律的沖突問題。國際票據法,各國票據法所規(guī)定的票據制度和票據規(guī)定的不同,形成了國際票據流通的法律適用上的沖突。所謂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是指處理涉外票據糾紛或者有關票據事宜時,在本國票據法與國際票據法或其他國家、地區(qū)的票據法之間,確定適用何種法律的規(guī)則或方法。我國票據法的相關規(guī)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本國法與國際條約、國際慣例之間相沖突,或者存在缺省時的法律適用;(2)本國法與境外法之間如何確定法律適用。嚴格而言,第一個問題是適用我國法律條文時產生的沖突,是第二層面的沖突,產生沖突的原因是國家承擔的條約義務,第二個問題才是每一個涉外票據糾紛或涉外票據事宜首先碰到的第一層面的問題,即國際私法中的法律沖突,產生沖突的原因是各國法律之間潛在的不同法律規(guī)定。 在事務中,之所以會產生我國法律與國際條約相沖突,主要是因為處理票據糾紛或者有關票據事宜時,首先完成了依據法確認規(guī)則來確認適用何國法律的任務,即確認了適用我國法律。由于適用我國法律具體的實體規(guī)則時,與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的相關規(guī)定有所不同,就產生了是優(yōu)先適用本國法還是優(yōu)先適用國際條約的問題,答案是后者優(yōu)先適用;而當適用我國法律卻無法找到有關規(guī)定時,也會先查找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有無有關規(guī)定,后者亦沒有規(guī)定時,自然彩繪產生國際慣例可否適用的問題,答案是可以使用。 有關指定教材認為,我國法律與國際條約相沖突時,有三種適用法律的規(guī)則:(1)雖有國際條約,但我國未締結或參加的,仍適用我國票據法。(2)已經與我國締結或參加國際條約,并且我國未聲明保留條款的,優(yōu)先適用有關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3)已經與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我國聲明有保留條款的部分,應適用我國票據法,對未聲明保留的條款,仍優(yōu)先適用有關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
如何理解出票行為的性質和效力? (1)出票行為是創(chuàng)設票據權利的基本票據行為,并具有單方面的法律行為的性質。(2)出票的效力表現(xiàn)為產生了票據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即票據債權債務關系。(3)匯票出票的效力對出票人來說,表現(xiàn)為出票人簽發(fā)匯票后,繼承但該匯票承兌和付款的責任。
匯票的出票對出票人產生哪些效力匯票的出票對出票人產生的效力主要有兩方面:1擔保匯票承兌的效力。匯票的出票人首先要擔保其簽發(fā)的匯票能夠在到期前獲得承兌,在票據上記載的付款人拒絕承兌,或者因票據上所記載的付款人下落不明、破產等原因而無從獲得承兌時,必須接受追索,承擔匯票付款的責任。2擔保匯票付款的效力。匯票出票人還要承擔付款義務,即匯票到期不獲付款時,匯票的出票人必須承擔付款責任,不管付款人對匯票已經承兌還是未經承兌,均不影響匯票出票人擔保付款的義務。但是,再出票人簽發(fā)對已匯票的情況下,僅產生出票人自己的直接付款義務,不表現(xiàn)為產生出票人的擔保責任。
我國匯票出票的必要記載事項有哪些?出票的必要記載事項重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有:(1)票據文句(2)支付文句(3)票據金額(4)付款人名稱(5)收款人名稱(6)出票日期(7)出票人簽章。相對必要記載事項有:(1)付款日期(2)付款地(3)出票地
我國匯票的任意記載事項有哪些?匯票的任意記載事項有:(1)禁止轉讓文句(2)外幣支付文句(3)代理付款人
出票日期記載的法律意義是什么?記載匯票的出票日期的主要法律意義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確定到期日。匯票為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時,根據匯票上出票日期的記載,確定該匯票的到期日。(2)確定題時期件。匯票為見票即付的匯票或者見票定期付款的匯票時,根據匯票上出票日期的記載,確定該匯票的提示其間。(3)確定票據權力消滅時效是否已經完成。
論述匯票出票的效力。匯票的出票效力,主要表現(xiàn)為產生了票據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即票據債權債務關系。這種效力的發(fā)生,源于票據出票行為的完成。而其內容在不同的票據關系中有不同意義。(1)出票對出票人的效力。出票人簽發(fā)匯票后,即承擔保證該匯票承兌和付款的責任。換言之,出票對出票人的效力包括擔保承兌效力和擔保付款效力兩個方面。(2)出票對付款人的效力。出票人得出票行為的完成,對于付款人并非當然發(fā)生效力。在匯票的出票效力里,不包括付款人的絕對付款責任。付款人能否承擔付款,可以依自己獨立的意思決定。(3)出票對收款人及持票人的效力。對收款人亦即第一持票人所發(fā)生的效力,主要表現(xiàn)為產生了收款人的票據權利,即一定金額的支付請求權,從而使收款人成為票據權利人。而收款人受讓票據的持票人,也當然享有與收款人同樣的權利。
空白票據與不完全票據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答: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有四方面:(1)從是否附有填充的授權;后者則是出票人已完成出票行為,沒有附填充權的票據。(2)不記載完全的意圖不同,前者意在發(fā)行有效票據;后者意在發(fā)行無效票據,其發(fā)行應出于惡意或重大過失。(3)從是否違反證券的要式性看,前者發(fā)行后在合理期間將空白事項記載完全,從而最終遵從了要式性要求;后者自始即違反了要式性要求,當屬無效票據。(4)從填充空白行為的性質看,前者是票據法允許的合法行為;后者應屬一種票據變造行為。
構成空白票據應當符合哪些要件?答:空白票據的要件主要有四項內容:(1)以空白一定的必要記載事項為要件;(2)以出票人進行了簽章為要件;(3)應當交付票據;(40應附有空白填充權。
如何理解空白票據的性質和效力?答:(1)空白票據是附有填充權的有效票據。(2)空白票據的轉讓效力主要有兩項:空白票據的權利轉讓和空白填充權的轉讓。(3)空白票據的權利行使效力可分為兩個時間:①未填充完全前,不可以行使票據權利;②空白填充完備后,已經成為完成票據,可以行使票據權利??瞻滋畛錂嗑哂凶匪萜睋l(fā)行行為的效力。
承兌構成要件有哪些?包括三個方面(1)匯票的承兌應該在匯票正面記載承兌字樣(2)承兌的記載事項,票據承兌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為承兌文句合承兌人簽章;相對必要記載事項為承兌日期。承兌的不得記載事項,是付條件記載事項,在承兌時記載付款條件,則導致承兌行為無效,視為拒絕承兌。(3)承兌的確定期間。付款人對向其提示承兌的匯票,應當自收到提示承兌的匯票之日起3日內,進行承兌或者拒絕承兌。
評析“定期匯票記載的付款人,即是該匯票得承兌人,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 (1)根據自由承兌原則,匯票上所記載的付款人可以給予自己的獨立意思決定是否進行承兌,而不受出票人制定為其為付款人的意思限制。即使出票人預付款人之間又必須承兌匯票的約定,承兌人只要不在匯票上簽章承兌,仍然不成為確定的(真正的)票據債務人。因此匯票上所記載的付款人不一定能成為承兌人,無大干得到其付款責任(2)題述觀點的錯誤主要在于違反了自由承兌原則,混淆了匯票上付款人與確定的付款人的區(qū)別。
論述承兌的效力規(guī)則。承兌的效力規(guī)則是指確定承兌行為是否產生了票據效力以及其效力如何的法律規(guī)則。承兌行為的具體情形不同,其效力則不同,(1)一般承兌效力。指承兌人依據票據法的規(guī)定,完成承兌行為,縮影發(fā)射個效力,我國票據法規(guī)定,付款人承兌票據后,應當承擔到期付款的責。這種責任是主債務人的第一序位的責任。(2)部分承兌的效力。我國票據法未規(guī)定部分承兌為有效承兌,因而在付款人進行部分承兌時,應該認為已經拒絕承兌,從而發(fā)生拒絕承兌的效力,即承兌人不承擔票據責任。(3)不單純承兌的效力,我國票據法規(guī)定,不單純承兌即付條件承兌,從而發(fā)生拒絕承兌效力。(4)過期承兌的效力;過期承兌是與到期承兌相對稱的概念,所謂到期承兌,就是一般的正常承兌,即承兌人在持票人按法定期限提示承兌時,對匯票予以承兌。所謂過期承兌,指持票人在超過提示期限后向承對人提示承兌時,承兌人仍然進行承兌,我國票據法并不禁止過期承兌,因此,從票據法學上說,過期承兌與到期承兌應當具有同樣效力,只不過,持票人過期提示承兌不成功時,則喪失了追索權。此與到期承兌不同。
票據背書轉讓的主要法律特征是什么?票據的背書轉讓與普通債權轉讓相比,具有如下特征(?。┍硶D讓無需經票據債務人同意。(2)背書轉讓的轉讓人不推出票據債權債務關系,(3)背書轉讓具有更強的轉讓效力,即票據背書轉讓的受讓人的權利,受到票據法的特別保護。
背書行為主要產生哪些法律后果?主要產生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效力(1)權力轉移效力。依背書所轉移的權利,為票據上權利。(2)資格授予的效力,在持票人為背書中記載的被背書人時,該持票人即推定為具有行使票據上權利的資格。(3)權力擔保效力/表現(xiàn)在背書人對于在其背書后的所有后手被背書人,均承擔擔保承兌及擔保付款責任。
票據質押背書與普通質權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設質背書與普通質權相比,效力有所不同(1)普通質權的質權人只能在已設定質權的債權額范圍內,超過設定質權的債權額。(2)普通質權在被擔保的債權未到期時,不得行使;而設質背書的票據到期時,被背書人有權行使票據權利而取得相應的金額,即使被擔保的債務此時尚未到期。
評析“票據上的背書簽章必定發(fā)生轉讓效力,票據交付則不能發(fā)生轉讓效力” (1)票據的背書簽章不一定能夠產生票據權力轉讓的后果,首先,票據的背書分為實質背書與形式背書,在形式背書的場合,不產生權力轉讓:其次:即使在實質背書的場合,票據的背書應當符合法定要求,并有交付行為,才能產生轉讓權利的效力。(2)票據的交付分為背書轉讓交付與單純交付轉讓。前者既是交付流通的行為,又是背書轉讓的必然步驟,缺乏這種背書交付,對直接當事人當然不產生轉讓效力,但是對善意持票人應承擔擔保責任,單純交付轉讓雖然受到嚴格限制,但在一定情形中,仍然能夠產生轉讓票據權利的效力。(3)題述結論的錯誤主要在于不區(qū)分票據背書和票據交付行為的不同情形,混淆了他們之間的不同性質和法律后果。
論述票據背書的主要法律規(guī)則。 (1)背書是指持票人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等行為。依背書的目的與性質不同,背書可分為實質背書與形式背書兩類,前者包括以轉讓票據權利為目的的一般背書,以及限制背書、回頭背書、期后背書等,后者包括委托收款背書及設質背書等,一般背書即票據轉讓背書是票據法上最主要的票據轉讓方法。(2)從實質上看,票據權利人當然享有背書權,這種權利不是基于票據當事人之間的授權產生,而是基于法律規(guī)定而產生/同時,票據的背書轉讓無須經票據債務人同意,背書人的背書轉讓并不使其推出票據關系,而是承擔保證其后手所持匯票承兌和付款的責任(票據連帶責任)(3)從形式及程序上看,背書的規(guī)則還包括a背書必須在票據的背面或者其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在我國,背書轉讓必須記載背書人和被背書人。b背書應當延續(xù),在我國,不依背書取得票據,須依據舉證其票據權利。但是,背書不延續(xù)之后再行背書的,根據票據法關于背書人要對其直接前手之背書的真實性負責的原理,該再行背書的背書人仍然承擔票據責任。c背書不得附條件。附有條件的,所附條件不產生票據效力d票據金額不的部分背書轉讓或者分別背書轉讓e可以簽署限制背書/背書人記載“不得轉讓”后,其后手再背書轉讓的,原背書人對后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票據責任。
何謂涉外票據?涉外票據,有何特點?是指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等行為中,即有發(fā)生在我國境內,有發(fā)生在我國境外的票據。(2)涉外票據主要有兩個特征:其一,票據行為具有涉外因素;其二,票據行為中,必須既有發(fā)生在國內,又有方生在境外。
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能力的法律使用有何規(guī)定?(1)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能力的法律使用采折衷主義;(2)其主要規(guī)則為:票據債務人的行為能力,適用其本國法律;(3)但依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而依行為地法律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適用行為地法律。
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方式法律適用的規(guī)定有何特點?我國票據法關于票據行為方式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有四項主要特點:(1)主采行為地主義。所有票據行為以適用行為地的法律為原則(2)采分別列舉方式。將出票行為于其他票據行為分條列出法律適用的規(guī)則。(3)無例外規(guī)定,即:沒有兼采本國法主義的例外。(4)限制但兼采當事人協(xié)議選擇適用付款的法律。
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方式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有何規(guī)定?我國票據法對票據行為方式的法律適用規(guī)定的規(guī)則主要有:(1)匯票、本票出票時的記載事項,適用出票地的法律;(2)支票出票時的記載事項,使用出票地法律,經當事人協(xié)議,也可以使用付款地法律;(3)背書、保證、付款、承兌等,適用行為地法律。
我國票據法對票據權利行使和保全的法律適用有何法律規(guī)定? (1)票據權力行使和保全的法律適用,我國票據法主采付款地主義,并采單項列舉方式;(2)其主要規(guī)則為:票據追索權的行使期限,適用出票地法律。票據的提示期限,有關拒絕證明的方式,出具拒絕證明的期限,使用付款地法律。票據喪失時,時票人請求保證人票據權利的程序,適用付款地法律。
試述涉外票據適用法律的沖突問題。國際票據法,各國票據法所規(guī)定的票據制度和票據規(guī)定的不同,形成了國際票據流通的法律適用上的沖突。所謂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規(guī)則,是指處理涉外票據糾紛或者有關票據事宜時,在本國票據法與國際票據法或其他國家、地區(qū)的票據法之間,確定適用何種法律的規(guī)則或方法。我國票據法的相關規(guī)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本國法與國際條約、國際慣例之間相沖突,或者存在缺省時的法律適用;(2)本國法與境外法之間如何確定法律適用。嚴格而言,第一個問題是適用我國法律條文時產生的沖突,是第二層面的沖突,產生沖突的原因是國家承擔的條約義務,第二個問題才是每一個涉外票據糾紛或涉外票據事宜首先碰到的第一層面的問題,即國際私法中的法律沖突,產生沖突的原因是各國法律之間潛在的不同法律規(guī)定。 在事務中,之所以會產生我國法律與國際條約相沖突,主要是因為處理票據糾紛或者有關票據事宜時,首先完成了依據法確認規(guī)則來確認適用何國法律的任務,即確認了適用我國法律。由于適用我國法律具體的實體規(guī)則時,與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的相關規(guī)定有所不同,就產生了是優(yōu)先適用本國法還是優(yōu)先適用國際條約的問題,答案是后者優(yōu)先適用;而當適用我國法律卻無法找到有關規(guī)定時,也會先查找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有無有關規(guī)定,后者亦沒有規(guī)定時,自然彩繪產生國際慣例可否適用的問題,答案是可以使用。 有關指定教材認為,我國法律與國際條約相沖突時,有三種適用法律的規(guī)則:(1)雖有國際條約,但我國未締結或參加的,仍適用我國票據法。(2)已經與我國締結或參加國際條約,并且我國未聲明保留條款的,優(yōu)先適用有關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3)已經與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我國聲明有保留條款的部分,應適用我國票據法,對未聲明保留的條款,仍優(yōu)先適用有關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
如何理解出票行為的性質和效力? (1)出票行為是創(chuàng)設票據權利的基本票據行為,并具有單方面的法律行為的性質。(2)出票的效力表現(xiàn)為產生了票據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即票據債權債務關系。(3)匯票出票的效力對出票人來說,表現(xiàn)為出票人簽發(fā)匯票后,繼承但該匯票承兌和付款的責任。
匯票的出票對出票人產生哪些效力匯票的出票對出票人產生的效力主要有兩方面:1擔保匯票承兌的效力。匯票的出票人首先要擔保其簽發(fā)的匯票能夠在到期前獲得承兌,在票據上記載的付款人拒絕承兌,或者因票據上所記載的付款人下落不明、破產等原因而無從獲得承兌時,必須接受追索,承擔匯票付款的責任。2擔保匯票付款的效力。匯票出票人還要承擔付款義務,即匯票到期不獲付款時,匯票的出票人必須承擔付款責任,不管付款人對匯票已經承兌還是未經承兌,均不影響匯票出票人擔保付款的義務。但是,再出票人簽發(fā)對已匯票的情況下,僅產生出票人自己的直接付款義務,不表現(xiàn)為產生出票人的擔保責任。
我國匯票出票的必要記載事項有哪些?出票的必要記載事項重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有:(1)票據文句(2)支付文句(3)票據金額(4)付款人名稱(5)收款人名稱(6)出票日期(7)出票人簽章。相對必要記載事項有:(1)付款日期(2)付款地(3)出票地
我國匯票的任意記載事項有哪些?匯票的任意記載事項有:(1)禁止轉讓文句(2)外幣支付文句(3)代理付款人
出票日期記載的法律意義是什么?記載匯票的出票日期的主要法律意義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確定到期日。匯票為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時,根據匯票上出票日期的記載,確定該匯票的到期日。(2)確定題時期件。匯票為見票即付的匯票或者見票定期付款的匯票時,根據匯票上出票日期的記載,確定該匯票的提示其間。(3)確定票據權力消滅時效是否已經完成。
論述匯票出票的效力。匯票的出票效力,主要表現(xiàn)為產生了票據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即票據債權債務關系。這種效力的發(fā)生,源于票據出票行為的完成。而其內容在不同的票據關系中有不同意義。(1)出票對出票人的效力。出票人簽發(fā)匯票后,即承擔保證該匯票承兌和付款的責任。換言之,出票對出票人的效力包括擔保承兌效力和擔保付款效力兩個方面。(2)出票對付款人的效力。出票人得出票行為的完成,對于付款人并非當然發(fā)生效力。在匯票的出票效力里,不包括付款人的絕對付款責任。付款人能否承擔付款,可以依自己獨立的意思決定。(3)出票對收款人及持票人的效力。對收款人亦即第一持票人所發(fā)生的效力,主要表現(xiàn)為產生了收款人的票據權利,即一定金額的支付請求權,從而使收款人成為票據權利人。而收款人受讓票據的持票人,也當然享有與收款人同樣的權利。
空白票據與不完全票據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答: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有四方面:(1)從是否附有填充的授權;后者則是出票人已完成出票行為,沒有附填充權的票據。(2)不記載完全的意圖不同,前者意在發(fā)行有效票據;后者意在發(fā)行無效票據,其發(fā)行應出于惡意或重大過失。(3)從是否違反證券的要式性看,前者發(fā)行后在合理期間將空白事項記載完全,從而最終遵從了要式性要求;后者自始即違反了要式性要求,當屬無效票據。(4)從填充空白行為的性質看,前者是票據法允許的合法行為;后者應屬一種票據變造行為。
構成空白票據應當符合哪些要件?答:空白票據的要件主要有四項內容:(1)以空白一定的必要記載事項為要件;(2)以出票人進行了簽章為要件;(3)應當交付票據;(40應附有空白填充權。
如何理解空白票據的性質和效力?答:(1)空白票據是附有填充權的有效票據。(2)空白票據的轉讓效力主要有兩項:空白票據的權利轉讓和空白填充權的轉讓。(3)空白票據的權利行使效力可分為兩個時間:①未填充完全前,不可以行使票據權利;②空白填充完備后,已經成為完成票據,可以行使票據權利??瞻滋畛錂嗑哂凶匪萜睋l(fā)行行為的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