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賬戶設置
1.“商品采購”賬戶,屬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商品購入、在途、驗收入庫和貨款結算以及計算商品采購成本。企業(yè)從國內采購或國外進口的各種商品,不論是否進入本企業(yè)倉庫,凡是通過本企業(yè)結算貨款的,都在本賬戶進行核算。它的借方登記購入商品付款數;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商品采購成本,期末借方余額表示企業(yè)在途商品的實際采購成本。如果企業(yè)不需要計算商品采購成本,也可將該賬戶改為“在途商品”賬戶,用以核算商品在途和待點驗情況。該賬戶應按供貨單位、商品類別等設置明細賬。企業(yè)經營進、出口商品的,可根據需要分別按進口商品采購和出口商品采購進行明細核算。
2.“庫存商品”賬戶,屬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全部自有的庫存商品,包括存放在倉庫、門市部和寄存在外庫的商品,委托其他單位代管、代銷的商品,陳列展覽的商品等。借方登記由“商品采購”賬戶轉來購入商品的采購成本及盤盈之數;貸方登記商品銷售及盤虧之數,期末余額表示庫存商品的實存數額。該賬戶可按商品類別、品名、規(guī)格、等級、存放地點等設置明細賬。
(二)商品采購成本的確定
1.國內購進用于國內銷售和用于出口的商品,以進貨時所支付的價稅款扣除按規(guī)定計算的進項增值稅款后的數額作為采購成本,購進商品所發(fā)生的進貨費用作為當期損益列入經營費用。
2.企業(yè)進口的商品,其采購成本包括進口商品的國外進價、應分攤的外匯價差、關稅和傭金。如以離岸價格成交的,其離岸后應由企業(yè)負擔的運費、保險費等,亦應計入采購成本。
3.企業(yè)委托其他單位代理進口的商品,其采購成本為實際支付給代理單位的全部價稅款,扣除按規(guī)定計算的進項稅額后的數額。
4.企業(yè)購進免稅農業(yè)產品,其采購成本為支付的收購價款扣除按規(guī)定計算的進項稅款后的數額。
(三)本地購進的核算
本地商品購進,由于企業(yè)與供貨單位在同一城市,商品驗收與貨款結算一般在同一天辦理。
[例] 某商業(yè)企業(yè)向本市新海內衣廠購進42支男棉毛衫1 000包(一包10件),每包單價86元,計86 000元;進項稅率17%,計14 620元。價稅合計100 620元,商品全部到達,并驗收入庫。貨款以轉賬支票支付。財會部門根據倉庫交來的“收貨單”和供貨單位的“專用發(fā)票”以及轉賬支票存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同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如果商品驗收入庫和支付貨款不是同時進行的,有兩種情況:
1.支付貨款,商品未到,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商品到達后,驗收入庫,再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2.商品驗收入庫,貨款采用商業(yè)匯票結算方式,則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應付票據——商業(yè)匯票 100 620
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商業(yè)匯票到期付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票據 100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四)異地購進的核算
異地商品購進,由于企業(yè)與供貨單位不在同一城市,商品由供貨單位委托運輸部門發(fā)運,而托收憑證由銀行通過郵寄傳遞,因此,商品與托收結算憑證到達企業(yè)的時間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是托收憑證先到,商品后到;二是商品先到,托收憑證后到;三是托收憑證和商品同時到達。這三種情況的會計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同時,按“發(fā)貨制”要求,購進商品的運費由供貨單位墊付,并隨同貨款一并向企業(yè)托收。
1.托收憑證先到,商品后到。這是指托收承付結算憑證已到而商品尚在運輸途中的情況。財會部門應根據銀行轉來的托收憑證和“專用發(fā)票”,9經業(yè)務部門與合同核對無誤后承付貨款。
[例] 某商業(yè)企業(yè)向天津百貨批發(fā)公司購入香皂20 000塊,單價2.20元,進項稅率17%,價稅共計51 480元,供貨單位代墊運費1 000元,貨款結算采用“異地托收承付”結算方式。
(1)接到銀行轉來天津百貨批發(fā)公司的托收憑證、“發(fā)貨單”結算聯和代墊運費清單,經審核無誤,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 58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900
貸:銀行存款 52 480
根據財政部規(guī)定,對商品流通企業(yè)外購商品等貨物(固定資產除外)所支付的運輸費用,以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fā)票)所列運費金額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準予扣除,但隨同運費支付的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費不得計算扣除進項稅額。
本例進貨運費1 000元,應扣進項稅款10%計100元,因此列支經營費用900元,應交稅金為7 580元(44 000×17%+1 000×10%)。
(2)商品運到,經倉庫點驗入庫,根據倉庫送來的“收貨單”和供貨單位的“專用發(fā)票”,審核無誤后,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香皂44 000
貸: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2.商品先到,托收憑證后到。這是指商品已到而托收憑證未到,尚不能承付貨款的情況。在會計核算上,按制度規(guī)定,這種情況暫不作賬務處理;月末按暫估進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香皂44 000
貸:應付賬款——天津百貨44 000
(1)下月初對月末尚未付款的商品用紅字沖回。
借:庫存商品——香皂 44000 (紅字)
貸:應付賬款——天津百貨 44000 (紅字)
(2)接到銀行轉來托收憑證、“專用發(fā)票”和代墊運費清單,經審核無誤,承付貨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 58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900
貸:銀行存款 52 480
同時,根據倉庫“收貨單”和供貨單位的“專用發(fā)票”,審核無誤后,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香皂44 000
貸: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3.托收憑證與商品同日到達。所謂托收憑證與商品同日到達,是指承付貨款和商品點驗入庫手續(xù)可以在同一天內辦完,不存在商品在途和不能承付貨款的情況,可以按本地商品購進核算方法處理。財會部門在接到銀行轉來的托收憑證、“專用發(fā)票”、代墊運費清單和倉庫送來的“收貨單”,經審核無誤承付貨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9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 580
貸:銀行存款 52 480
同時:
借:庫存商品——香皂44 000
貸: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五)農業(yè)產品收購的核算
農業(yè)產品收購是指商業(yè)企業(yè)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個人收購農業(yè)產品的一種商品交易。農業(yè)產品品種繁多,包括油、糧、棉、麻、煙、糖、果、藥材、禽、蛋、畜等。
1.農業(yè)產品收購一般程序。
收購農業(yè)產品時,在做好驗質、定級、計價、點數、過秤和入庫驗收等一系列工作后,由收購人員根據收購的大宗農業(yè)產品和零星農業(yè)產品,分別填制一式多聯“農業(yè)產品收購憑證”和“農業(yè)產品收購計數單”,每日或定期按品名匯總編制“農業(yè)產品收購匯總表”辦理付款,并報送財會部門。
2.收購農業(yè)產品的核算。
(1)直接收購農業(yè)產品的核算。直接收購農業(yè)產品是指商業(yè)企業(yè)設置收購網點,以自籌資金直接向生產者收購農業(yè)產品的業(yè)務活動。
購進免稅農業(yè)產品,按買價依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例] “某收購站收購免稅農業(yè)產品,計價78 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A農產品[78 000×(1-10%)] 70 2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78 000×1O%) 7 800
貸:銀行存款 78 000
商品驗收入庫:
借:庫存商品——A農產品 70 200
貸:商品采購——A農產品 70 200
如果收購的農業(yè)產品是屬于應稅產品,如茶葉、煙葉、木耳、水產品、原木、原竹、生豬、菜牛、菜羊等,則由收購農業(yè)產品企業(yè)交納增值稅。在進行會計處理時,企業(yè)按收購價作購進入賬。在計算農業(yè)產品采購成本的同時,還要計算應交納的農業(yè)產品增值稅。
[例] 某收購站收購應稅B農產品10噸,收購價每千克8元,共計80 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價稅合計93 6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其會計分錄如下:
以銀行存款支付B農產品價款時:
借:商品采購——B農產品8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 600
貸:銀行存款 93 600
B農產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B農產品80 000
貸:商品采購——B農產品80 000
(2)預購農業(yè)產品的核算。收購農業(yè)產品企業(yè)除直接收購農業(yè)產品外,還可以對某些農業(yè)產品進行預購,由收購企業(yè)通過預付定金的辦法,與農業(yè)生產者簽訂合同,規(guī)定預購的品種、數量、質量和交售時間,待收獲后進行結算,多退少補。
反映預購定金的賬戶是“預付賬款”賬戶。屬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yè)按購貨合同規(guī)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貨款。借方登記支付預付款數;貸方登記收購商品時應付的價款,借方余額表示尚未結算的預付款項。
[例] 某收購企業(yè)與某生產單位簽訂C農產品預購合同,預付定金6 000元,秋后交售時扣回。其會計分錄如下:
支付預購定金時:
借:預付賬款——××生產單位 6 000
貸:銀行存款 6 000
收到交售免稅C農產品計價11 000元,按合同規(guī)定扣回預購定金6 000元,補付價款5 000元:
借:商品采購——C農產品 9 9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100
貸:預付賬款 6 000
銀行存款 5 000
如果交售價款小于預購定金數,假設只有5 500元,則其多付的貨款應予退回,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c農產品 4 95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50
銀行存款 500
貸:預付賬款 6 000
(六)國外購進商品的核算
商業(yè)企業(yè)為擴大花色品種,滿足市場需要,通過編制計劃,簽訂進口合同,從國外購進適銷對路的商品。在接到對方發(fā)運通知后,做好接運準備及辦理投保手續(xù),收到銀行轉來國外寄來(或直接寄來)全套單據后,應與進口合同進行核對,經審核無誤后辦理貨款結算手續(xù)。
[例] 某商業(yè)企業(yè)自營進口商品一批,到岸價為90 000美元,關稅率為20%,海關完稅憑證注明增值稅率為17%。當日匯率為8.70元。
1.按照國外發(fā)票原幣金額支付折合人民幣計算為783 000元,另以人民幣計算應交關稅為156 600元,增值稅為159 732元[783 000×(1+20%)×17%],支付價款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進口商品采購 939 6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59 732
貸:銀行存款 1 099 332
如果該批進口商品屬于應繳納消費稅的商品,則應將消費稅計入該項商品的成本。用人民幣支付。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進口商品采購 ×××
貸:銀行存款 ×××
如果進口商品是按離岸價成交,則用外匯支付的運費、保險費應折合人民幣,按實際支出計入進口商品采購成本。
2.以銀行存款支付檢驗費500元,銀行手續(xù)費200元。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經營費用——檢驗費 500
財務費用——銀行手續(xù)費 200
貸:銀行存款 700
3.結轉進口商品采購成本,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進口商品 939 600
貸:商品采購——進口商品采購 939 600
(七)購進商品溢余和短缺的核算
商品購進后,企業(yè)應嚴格驗收數量和質量。在驗收時如發(fā)現實收數多于或少于應收數量,即為購進商品溢余和短缺。
購進商品發(fā)生溢余和短缺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于商品本身性能和自然條件的變化而造成的商品升溢或損耗;有的是由于供貨單位的工作差錯,多發(fā)或少發(fā);也有的是運輸單位的失職而造成的丟失、破壞等事故。
購進商品發(fā)生溢余和短缺情況,應由驗收部門會同運輸單位作出詳細記錄和鑒定證明,并填制“商品溢余(短缺)報告單”報有關部門作為清查和處理的依據。
購進商品發(fā)生溢余和短缺,在未查明原因以前,先按商品實收數入庫,并根據“商品溢余(短缺)報告單”將溢余或短缺商品先以“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處理,對于“待處理財產損溢”,一般不考慮增加增值稅進項稅額;但若購進商品發(fā)生毀損與短缺,屬于正常性的情況,可以減少增值稅進項稅額,屬于非正常性的情況,則不得抵扣。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屬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yè)已經發(fā)生而未查明原因等待處理的各項資產的盤盈、盤虧、溢余和短缺。其下設“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兩個明細賬戶?!按幚碡敭a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的借方登記商品短缺發(fā)生數和商品溢余轉銷數;貸方登記商品溢余發(fā)生數和商品短缺轉銷數;借方余額表示尚未處理的商品短缺數額;貸方余額表示尚未處理的商品溢余數額。
1.購進商品發(fā)生溢余的核算。
[例] 某商業(yè)企業(yè)從外地購進白砂糖2 000千克,每千克3元,計價款6 000元,增值稅稅率17%,計1 020元,另供貨方墊付裝卸費90元,采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結算貸款。
(1)收到銀行轉來托收憑證,經審核無誤,承付貨款及裝卸費。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單位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80
經營費用——進貨運雜費 90
貸:銀行存款 7 110
(2)商品運到,經點驗實收數量為2 050千克,溢余50千克,計價150元,原因待查。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砂糖 6 150
貸:商品采購——×單位 6 000
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150
1.“商品采購”賬戶,屬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商品購入、在途、驗收入庫和貨款結算以及計算商品采購成本。企業(yè)從國內采購或國外進口的各種商品,不論是否進入本企業(yè)倉庫,凡是通過本企業(yè)結算貨款的,都在本賬戶進行核算。它的借方登記購入商品付款數;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商品采購成本,期末借方余額表示企業(yè)在途商品的實際采購成本。如果企業(yè)不需要計算商品采購成本,也可將該賬戶改為“在途商品”賬戶,用以核算商品在途和待點驗情況。該賬戶應按供貨單位、商品類別等設置明細賬。企業(yè)經營進、出口商品的,可根據需要分別按進口商品采購和出口商品采購進行明細核算。
2.“庫存商品”賬戶,屬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全部自有的庫存商品,包括存放在倉庫、門市部和寄存在外庫的商品,委托其他單位代管、代銷的商品,陳列展覽的商品等。借方登記由“商品采購”賬戶轉來購入商品的采購成本及盤盈之數;貸方登記商品銷售及盤虧之數,期末余額表示庫存商品的實存數額。該賬戶可按商品類別、品名、規(guī)格、等級、存放地點等設置明細賬。
(二)商品采購成本的確定
1.國內購進用于國內銷售和用于出口的商品,以進貨時所支付的價稅款扣除按規(guī)定計算的進項增值稅款后的數額作為采購成本,購進商品所發(fā)生的進貨費用作為當期損益列入經營費用。
2.企業(yè)進口的商品,其采購成本包括進口商品的國外進價、應分攤的外匯價差、關稅和傭金。如以離岸價格成交的,其離岸后應由企業(yè)負擔的運費、保險費等,亦應計入采購成本。
3.企業(yè)委托其他單位代理進口的商品,其采購成本為實際支付給代理單位的全部價稅款,扣除按規(guī)定計算的進項稅額后的數額。
4.企業(yè)購進免稅農業(yè)產品,其采購成本為支付的收購價款扣除按規(guī)定計算的進項稅款后的數額。
(三)本地購進的核算
本地商品購進,由于企業(yè)與供貨單位在同一城市,商品驗收與貨款結算一般在同一天辦理。
[例] 某商業(yè)企業(yè)向本市新海內衣廠購進42支男棉毛衫1 000包(一包10件),每包單價86元,計86 000元;進項稅率17%,計14 620元。價稅合計100 620元,商品全部到達,并驗收入庫。貨款以轉賬支票支付。財會部門根據倉庫交來的“收貨單”和供貨單位的“專用發(fā)票”以及轉賬支票存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同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如果商品驗收入庫和支付貨款不是同時進行的,有兩種情況:
1.支付貨款,商品未到,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商品到達后,驗收入庫,再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2.商品驗收入庫,貨款采用商業(yè)匯票結算方式,則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應付票據——商業(yè)匯票 100 620
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商品采購——新海廠86 000
商業(yè)匯票到期付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票據 100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四)異地購進的核算
異地商品購進,由于企業(yè)與供貨單位不在同一城市,商品由供貨單位委托運輸部門發(fā)運,而托收憑證由銀行通過郵寄傳遞,因此,商品與托收結算憑證到達企業(yè)的時間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是托收憑證先到,商品后到;二是商品先到,托收憑證后到;三是托收憑證和商品同時到達。這三種情況的會計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同時,按“發(fā)貨制”要求,購進商品的運費由供貨單位墊付,并隨同貨款一并向企業(yè)托收。
1.托收憑證先到,商品后到。這是指托收承付結算憑證已到而商品尚在運輸途中的情況。財會部門應根據銀行轉來的托收憑證和“專用發(fā)票”,9經業(yè)務部門與合同核對無誤后承付貨款。
[例] 某商業(yè)企業(yè)向天津百貨批發(fā)公司購入香皂20 000塊,單價2.20元,進項稅率17%,價稅共計51 480元,供貨單位代墊運費1 000元,貨款結算采用“異地托收承付”結算方式。
(1)接到銀行轉來天津百貨批發(fā)公司的托收憑證、“發(fā)貨單”結算聯和代墊運費清單,經審核無誤,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 58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900
貸:銀行存款 52 480
根據財政部規(guī)定,對商品流通企業(yè)外購商品等貨物(固定資產除外)所支付的運輸費用,以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fā)票)所列運費金額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準予扣除,但隨同運費支付的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費不得計算扣除進項稅額。
本例進貨運費1 000元,應扣進項稅款10%計100元,因此列支經營費用900元,應交稅金為7 580元(44 000×17%+1 000×10%)。
(2)商品運到,經倉庫點驗入庫,根據倉庫送來的“收貨單”和供貨單位的“專用發(fā)票”,審核無誤后,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香皂44 000
貸: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2.商品先到,托收憑證后到。這是指商品已到而托收憑證未到,尚不能承付貨款的情況。在會計核算上,按制度規(guī)定,這種情況暫不作賬務處理;月末按暫估進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香皂44 000
貸:應付賬款——天津百貨44 000
(1)下月初對月末尚未付款的商品用紅字沖回。
借:庫存商品——香皂 44000 (紅字)
貸:應付賬款——天津百貨 44000 (紅字)
(2)接到銀行轉來托收憑證、“專用發(fā)票”和代墊運費清單,經審核無誤,承付貨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 58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900
貸:銀行存款 52 480
同時,根據倉庫“收貨單”和供貨單位的“專用發(fā)票”,審核無誤后,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香皂44 000
貸: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3.托收憑證與商品同日到達。所謂托收憑證與商品同日到達,是指承付貨款和商品點驗入庫手續(xù)可以在同一天內辦完,不存在商品在途和不能承付貨款的情況,可以按本地商品購進核算方法處理。財會部門在接到銀行轉來的托收憑證、“專用發(fā)票”、代墊運費清單和倉庫送來的“收貨單”,經審核無誤承付貨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9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 580
貸:銀行存款 52 480
同時:
借:庫存商品——香皂44 000
貸:商品采購——天津百貨44 000
(五)農業(yè)產品收購的核算
農業(yè)產品收購是指商業(yè)企業(yè)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個人收購農業(yè)產品的一種商品交易。農業(yè)產品品種繁多,包括油、糧、棉、麻、煙、糖、果、藥材、禽、蛋、畜等。
1.農業(yè)產品收購一般程序。
收購農業(yè)產品時,在做好驗質、定級、計價、點數、過秤和入庫驗收等一系列工作后,由收購人員根據收購的大宗農業(yè)產品和零星農業(yè)產品,分別填制一式多聯“農業(yè)產品收購憑證”和“農業(yè)產品收購計數單”,每日或定期按品名匯總編制“農業(yè)產品收購匯總表”辦理付款,并報送財會部門。
2.收購農業(yè)產品的核算。
(1)直接收購農業(yè)產品的核算。直接收購農業(yè)產品是指商業(yè)企業(yè)設置收購網點,以自籌資金直接向生產者收購農業(yè)產品的業(yè)務活動。
購進免稅農業(yè)產品,按買價依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例] “某收購站收購免稅農業(yè)產品,計價78 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A農產品[78 000×(1-10%)] 70 2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78 000×1O%) 7 800
貸:銀行存款 78 000
商品驗收入庫:
借:庫存商品——A農產品 70 200
貸:商品采購——A農產品 70 200
如果收購的農業(yè)產品是屬于應稅產品,如茶葉、煙葉、木耳、水產品、原木、原竹、生豬、菜牛、菜羊等,則由收購農業(yè)產品企業(yè)交納增值稅。在進行會計處理時,企業(yè)按收購價作購進入賬。在計算農業(yè)產品采購成本的同時,還要計算應交納的農業(yè)產品增值稅。
[例] 某收購站收購應稅B農產品10噸,收購價每千克8元,共計80 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價稅合計93 6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其會計分錄如下:
以銀行存款支付B農產品價款時:
借:商品采購——B農產品80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 600
貸:銀行存款 93 600
B農產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B農產品80 000
貸:商品采購——B農產品80 000
(2)預購農業(yè)產品的核算。收購農業(yè)產品企業(yè)除直接收購農業(yè)產品外,還可以對某些農業(yè)產品進行預購,由收購企業(yè)通過預付定金的辦法,與農業(yè)生產者簽訂合同,規(guī)定預購的品種、數量、質量和交售時間,待收獲后進行結算,多退少補。
反映預購定金的賬戶是“預付賬款”賬戶。屬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yè)按購貨合同規(guī)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貨款。借方登記支付預付款數;貸方登記收購商品時應付的價款,借方余額表示尚未結算的預付款項。
[例] 某收購企業(yè)與某生產單位簽訂C農產品預購合同,預付定金6 000元,秋后交售時扣回。其會計分錄如下:
支付預購定金時:
借:預付賬款——××生產單位 6 000
貸:銀行存款 6 000
收到交售免稅C農產品計價11 000元,按合同規(guī)定扣回預購定金6 000元,補付價款5 000元:
借:商品采購——C農產品 9 9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100
貸:預付賬款 6 000
銀行存款 5 000
如果交售價款小于預購定金數,假設只有5 500元,則其多付的貨款應予退回,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c農產品 4 95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50
銀行存款 500
貸:預付賬款 6 000
(六)國外購進商品的核算
商業(yè)企業(yè)為擴大花色品種,滿足市場需要,通過編制計劃,簽訂進口合同,從國外購進適銷對路的商品。在接到對方發(fā)運通知后,做好接運準備及辦理投保手續(xù),收到銀行轉來國外寄來(或直接寄來)全套單據后,應與進口合同進行核對,經審核無誤后辦理貨款結算手續(xù)。
[例] 某商業(yè)企業(yè)自營進口商品一批,到岸價為90 000美元,關稅率為20%,海關完稅憑證注明增值稅率為17%。當日匯率為8.70元。
1.按照國外發(fā)票原幣金額支付折合人民幣計算為783 000元,另以人民幣計算應交關稅為156 600元,增值稅為159 732元[783 000×(1+20%)×17%],支付價款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進口商品采購 939 6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59 732
貸:銀行存款 1 099 332
如果該批進口商品屬于應繳納消費稅的商品,則應將消費稅計入該項商品的成本。用人民幣支付。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進口商品采購 ×××
貸:銀行存款 ×××
如果進口商品是按離岸價成交,則用外匯支付的運費、保險費應折合人民幣,按實際支出計入進口商品采購成本。
2.以銀行存款支付檢驗費500元,銀行手續(xù)費200元。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經營費用——檢驗費 500
財務費用——銀行手續(xù)費 200
貸:銀行存款 700
3.結轉進口商品采購成本,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進口商品 939 600
貸:商品采購——進口商品采購 939 600
(七)購進商品溢余和短缺的核算
商品購進后,企業(yè)應嚴格驗收數量和質量。在驗收時如發(fā)現實收數多于或少于應收數量,即為購進商品溢余和短缺。
購進商品發(fā)生溢余和短缺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于商品本身性能和自然條件的變化而造成的商品升溢或損耗;有的是由于供貨單位的工作差錯,多發(fā)或少發(fā);也有的是運輸單位的失職而造成的丟失、破壞等事故。
購進商品發(fā)生溢余和短缺情況,應由驗收部門會同運輸單位作出詳細記錄和鑒定證明,并填制“商品溢余(短缺)報告單”報有關部門作為清查和處理的依據。
購進商品發(fā)生溢余和短缺,在未查明原因以前,先按商品實收數入庫,并根據“商品溢余(短缺)報告單”將溢余或短缺商品先以“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處理,對于“待處理財產損溢”,一般不考慮增加增值稅進項稅額;但若購進商品發(fā)生毀損與短缺,屬于正常性的情況,可以減少增值稅進項稅額,屬于非正常性的情況,則不得抵扣。
“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屬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yè)已經發(fā)生而未查明原因等待處理的各項資產的盤盈、盤虧、溢余和短缺。其下設“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和“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兩個明細賬戶?!按幚碡敭a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賬戶的借方登記商品短缺發(fā)生數和商品溢余轉銷數;貸方登記商品溢余發(fā)生數和商品短缺轉銷數;借方余額表示尚未處理的商品短缺數額;貸方余額表示尚未處理的商品溢余數額。
1.購進商品發(fā)生溢余的核算。
[例] 某商業(yè)企業(yè)從外地購進白砂糖2 000千克,每千克3元,計價款6 000元,增值稅稅率17%,計1 020元,另供貨方墊付裝卸費90元,采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結算貸款。
(1)收到銀行轉來托收憑證,經審核無誤,承付貨款及裝卸費。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單位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80
經營費用——進貨運雜費 90
貸:銀行存款 7 110
(2)商品運到,經點驗實收數量為2 050千克,溢余50千克,計價150元,原因待查。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砂糖 6 150
貸:商品采購——×單位 6 000
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