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所有者權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產(chǎn)、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權益可分為: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部分。其中,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統(tǒng)稱為留存收益。
一、權益工具與金融負債的區(qū)分:
權益工具
金融負債
定義
權益工具是指能證明擁有某個企業(yè)在扣除負債后的資產(chǎn)中的剩余權益的合同。比如普通股,企業(yè)發(fā)行的、使持有者有權以固定價格購入固定數(shù)量該企業(yè)普通股的認股權證等權益工具,就屬于企業(yè)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
金融負債是負債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jù)、應付債券、長期借款等。
看漲期權
看跌期權
期權將以現(xiàn)金凈額結算
用錢結算
(1)發(fā)行看漲期權:
借:銀行存款
貸: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2)期權公允價值上漲: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行使看漲期權: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實際支付凈額)
貸:銀行存款
(1)購入看跌期權:
借: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貸:銀行存款
(2)公允價值下跌: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3)確認期權合同的結算:
借:銀行存款
貸: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以普通股凈額結算
按差價結算
(1)發(fā)行看漲期權:
借:銀行存款
貸: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2)期權公允價值上漲: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行使看漲期權: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余額)
貸:股本 ?。ㄓ囝~/市價)×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購入看跌期權:
借: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貸:銀行存款
(2)公允價值下跌: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3)確認期權合同的結算:
借:股本 (余額/市價×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貸: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以現(xiàn)金換普通股方式結算
(只記有現(xiàn)金收付的賬)
(1)發(fā)行看漲期權;
借:銀行存款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公允價值變動,不需進行賬務處理。因為沒有發(fā)生現(xiàn)金收付。
(3)行權:
借:銀行存款 實付額
貸:股本 ?。嬷担 ?BR>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獲得期權: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貸:銀行存款
(2)公允價值變動,不需進行賬務處理。因為沒有現(xiàn)金收付。
(3)行權:
借:銀行存款?。ü潭▋r×股數(shù))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二、混合工具的分拆
企業(yè)發(fā)行的某些非衍生金融工具,即混合工具,既含有負債成份,又含有權益成份,如可轉換公司債券等。對此,企業(yè)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負債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分別進行處理。
分拆時:
1.先確定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
2.整體發(fā)行價格-負債成份公允價=權益成份的公允價,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新】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是合同規(guī)定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按一定利率折現(xiàn)的現(xiàn)值。其中利率根據(jù)市場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級并在相同條件下提供幾乎相同現(xiàn)金流量、但不具有轉換權的工具的適用利率確定。
第二節(jié) 實收資本
有限公司設置“實收資本”,反映份額。
股份有限公司設置“股本”,反映面值。
有限公司: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 (份額)
股份有限公司: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 (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一)實收資本增加
(二)實收資本減少
1.實收資本增加的3條途徑:
(1)資本公積轉為實收資本或者股本
借: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股本溢價)
貸:實收資本//股本
(2)將盈余公積轉為實收資本
借:盈余公積
貸:實收資本//股本
(3)所有者(包括原企業(yè)所有者和新投資者)投入。
借:銀行存款//固定資產(chǎn)//無形資產(chǎn)//長期股權投資
貸:實收資本//股本
2.股份有限公司發(fā)放股票股利
股東大會批準的利潤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票股利,應在辦理增資手續(xù)后: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有限責任公司和一般企業(yè)按法定程序報經(jīng)批準減少注冊資本的:
借:實收資本
貸: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
股份有限公司回購本公司股份的:
借:庫存股 (回購額)
貸:銀行存款
注銷庫存股時:
(1)回購價格>回購股份股本
借:股本 ?。嬷担?BR>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庫存股
差額依次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回購價格<回購股份股本
借:庫存股 (回購額)
貸:銀行存款
借:股本 ?。嬷担?BR> 貸:庫存股 (回購價)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差額都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第三節(jié) 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包括:
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
資本公積明細科目有: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處置時,不轉入當期損益)
——股本溢價
——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時,轉入當期損益)
一、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處置時,不轉入當期損益)
1.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新注冊資本=
新注資額
×新注資比例
1-新注資比例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 ?。ǚ蓊~)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 ?。嬷担?BR>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委托證券商代理發(fā)行股票而支付的手續(xù)費、傭金等,應從溢價發(fā)行收入中扣除,企業(yè)應按扣除手續(xù)費、傭金后的數(shù)額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時,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轉入當期損益)
其他資本公積,主要包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1.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的變動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2.存貨或自用房地產(chǎn)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chǎn)
企業(yè)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chǎn)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chǎn),應當按該項房地產(chǎn)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
借:投資性房地產(chǎn)——成本 (公允價)
存貨跌價準備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開發(fā)產(chǎn)品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非投資性房地產(chǎn)轉化為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chǎn)。
不利差額 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有利差額 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其他業(yè)務成本
4.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項目的匯兌差額
1.按公允價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
2.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其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1)匯兌損失:
借:資產(chǎn)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
(2)匯兌收益,相反。
(3)處置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下列交易或事項形成的資本公積中在處置相關資產(chǎn)時,應該轉入當期損益:
A.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形成的資本公積
B.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的形成資本公積
C.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時形成的資本公積
D.自用房地產(chǎn)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chǎn)時形成的資本公積
5.金融資產(chǎn)的重分類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并以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重分類日,該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發(fā)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1)重分類時: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成本 (面值)
——公允價值變動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利息調整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發(fā)生減值時:
借:資產(chǎn)減值損失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累計損失)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3)處置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第四節(jié) 留存收益 (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一、盈余公積
盈余公積——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公司制企業(yè)的盈余公積分為: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一)盈余公積的有關規(guī)定
企業(yè)當年實現(xiàn)的凈利潤,分配順序:
1.提取法定公積金,按照稅后利潤的10%的比例提取,在計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的基數(shù)時,不應包括企業(yè)年初未分配利潤。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50%以上時,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積金。
2.提取任意公積金
3.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或股利
盈余公積的用途:
1.彌補虧損。
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
(1)用以后年度稅前利潤彌補。彌補的期間為:5年。
(2)用以后年度稅后利潤彌補。(5年以后用稅后)
(3)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2.轉增資本。盈余公積,無論是用于彌補虧損,還是用于轉增資本,并不引起企業(yè)所有者權益總額的變動。
3.擴大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
(二)盈余公積的確認和計量
(1)提取盈余公積時: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任意盈余公積
(2)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時:
借:盈余公積
貸: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
(3)用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時:
借:盈余公積
貸:實收資本//股本
二、未分配利潤
未分配利潤——是企業(yè)留待以后年度進行分配的結存利潤。
利潤分配的明細科目:
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應付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
——轉作股本的股利
——盈余公積補虧
——未分配利潤
不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總額發(fā)生增減變動:
A.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B.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C.發(fā)放股票股利
均屬于所有者權益內部的增減變動
完整的利潤分配處理:
1)年度終了,結轉本年凈利: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任意盈余公積
3)結轉“利潤分配”的明細科目: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4)批準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xiàn)金股利
貸:應付股利
實際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
5)發(fā)放股票股利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利潤分配”科目所屬的其他明細科目應無余額。
※期末,只有“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有余額。
(一)分配股利或利潤:
①分配現(xiàn)金股利: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
貸:應付股利
②分配股票股利:(新增股本辦完手續(xù)才作,決定分時不作處理)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二)期末結轉:
損益類余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利潤分配”所屬其他明細余額也轉入“未分配利潤”)
1.期末結轉利潤時:
(全部轉入“本年利潤”)
借:收益類科目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費用損失類科目
2.年度終了,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同時,結轉“利潤分配”的明細科目: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三)彌補虧損:
(1)當年發(fā)生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2)以當年實現(xiàn)的利潤彌補以前年度結轉的未彌補虧損,不需要進行專門的賬務處理。企業(yè)將“本年利潤”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其貸方發(fā)生額與“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的借方余額自然抵補。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產(chǎn)、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權益可分為: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部分。其中,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統(tǒng)稱為留存收益。
一、權益工具與金融負債的區(qū)分:
權益工具
金融負債
定義
權益工具是指能證明擁有某個企業(yè)在扣除負債后的資產(chǎn)中的剩余權益的合同。比如普通股,企業(yè)發(fā)行的、使持有者有權以固定價格購入固定數(shù)量該企業(yè)普通股的認股權證等權益工具,就屬于企業(yè)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
金融負債是負債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jù)、應付債券、長期借款等。
看漲期權
看跌期權
期權將以現(xiàn)金凈額結算
用錢結算
(1)發(fā)行看漲期權:
借:銀行存款
貸: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2)期權公允價值上漲: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行使看漲期權: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實際支付凈額)
貸:銀行存款
(1)購入看跌期權:
借: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貸:銀行存款
(2)公允價值下跌: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3)確認期權合同的結算:
借:銀行存款
貸: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以普通股凈額結算
按差價結算
(1)發(fā)行看漲期權:
借:銀行存款
貸: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2)期權公允價值上漲: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行使看漲期權:
借:衍生工具——看漲期權 (余額)
貸:股本 ?。ㄓ囝~/市價)×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購入看跌期權:
借: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貸:銀行存款
(2)公允價值下跌: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3)確認期權合同的結算:
借:股本 (余額/市價×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貸:衍生工具——看跌期權
以現(xiàn)金換普通股方式結算
(只記有現(xiàn)金收付的賬)
(1)發(fā)行看漲期權;
借:銀行存款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公允價值變動,不需進行賬務處理。因為沒有發(fā)生現(xiàn)金收付。
(3)行權:
借:銀行存款 實付額
貸:股本 ?。嬷担 ?BR>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獲得期權: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貸:銀行存款
(2)公允價值變動,不需進行賬務處理。因為沒有現(xiàn)金收付。
(3)行權:
借:銀行存款?。ü潭▋r×股數(shù))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二、混合工具的分拆
企業(yè)發(fā)行的某些非衍生金融工具,即混合工具,既含有負債成份,又含有權益成份,如可轉換公司債券等。對此,企業(yè)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負債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分別進行處理。
分拆時:
1.先確定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
2.整體發(fā)行價格-負債成份公允價=權益成份的公允價,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新】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是合同規(guī)定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按一定利率折現(xiàn)的現(xiàn)值。其中利率根據(jù)市場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級并在相同條件下提供幾乎相同現(xiàn)金流量、但不具有轉換權的工具的適用利率確定。
第二節(jié) 實收資本
有限公司設置“實收資本”,反映份額。
股份有限公司設置“股本”,反映面值。
有限公司: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 (份額)
股份有限公司: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 (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一)實收資本增加
(二)實收資本減少
1.實收資本增加的3條途徑:
(1)資本公積轉為實收資本或者股本
借: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股本溢價)
貸:實收資本//股本
(2)將盈余公積轉為實收資本
借:盈余公積
貸:實收資本//股本
(3)所有者(包括原企業(yè)所有者和新投資者)投入。
借:銀行存款//固定資產(chǎn)//無形資產(chǎn)//長期股權投資
貸:實收資本//股本
2.股份有限公司發(fā)放股票股利
股東大會批準的利潤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票股利,應在辦理增資手續(xù)后: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有限責任公司和一般企業(yè)按法定程序報經(jīng)批準減少注冊資本的:
借:實收資本
貸: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
股份有限公司回購本公司股份的:
借:庫存股 (回購額)
貸:銀行存款
注銷庫存股時:
(1)回購價格>回購股份股本
借:股本 ?。嬷担?BR>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庫存股
差額依次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回購價格<回購股份股本
借:庫存股 (回購額)
貸:銀行存款
借:股本 ?。嬷担?BR> 貸:庫存股 (回購價)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差額都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第三節(jié) 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包括:
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
資本公積明細科目有: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處置時,不轉入當期損益)
——股本溢價
——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時,轉入當期損益)
一、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處置時,不轉入當期損益)
1.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新注冊資本=
新注資額
×新注資比例
1-新注資比例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 ?。ǚ蓊~)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2.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 ?。嬷担?BR>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委托證券商代理發(fā)行股票而支付的手續(xù)費、傭金等,應從溢價發(fā)行收入中扣除,企業(yè)應按扣除手續(xù)費、傭金后的數(shù)額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時,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轉入當期損益)
其他資本公積,主要包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1.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的變動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2.存貨或自用房地產(chǎn)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chǎn)
企業(yè)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chǎn)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chǎn),應當按該項房地產(chǎn)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
借:投資性房地產(chǎn)——成本 (公允價)
存貨跌價準備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開發(fā)產(chǎn)品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非投資性房地產(chǎn)轉化為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chǎn)。
不利差額 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有利差額 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其他業(yè)務成本
4.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項目的匯兌差額
1.按公允價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
2.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其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1)匯兌損失:
借:資產(chǎn)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
(2)匯兌收益,相反。
(3)處置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下列交易或事項形成的資本公積中在處置相關資產(chǎn)時,應該轉入當期損益:
A.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形成的資本公積
B.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的形成資本公積
C.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時形成的資本公積
D.自用房地產(chǎn)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chǎn)時形成的資本公積
5.金融資產(chǎn)的重分類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并以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重分類日,該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發(fā)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1)重分類時: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成本 (面值)
——公允價值變動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利息調整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發(fā)生減值時:
借:資產(chǎn)減值損失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累計損失)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3)處置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第四節(jié) 留存收益 (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一、盈余公積
盈余公積——企業(yè)按照規(guī)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公司制企業(yè)的盈余公積分為: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一)盈余公積的有關規(guī)定
企業(yè)當年實現(xiàn)的凈利潤,分配順序:
1.提取法定公積金,按照稅后利潤的10%的比例提取,在計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的基數(shù)時,不應包括企業(yè)年初未分配利潤。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50%以上時,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積金。
2.提取任意公積金
3.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或股利
盈余公積的用途:
1.彌補虧損。
彌補虧損的渠道主要有三條:
(1)用以后年度稅前利潤彌補。彌補的期間為:5年。
(2)用以后年度稅后利潤彌補。(5年以后用稅后)
(3)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2.轉增資本。盈余公積,無論是用于彌補虧損,還是用于轉增資本,并不引起企業(yè)所有者權益總額的變動。
3.擴大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
(二)盈余公積的確認和計量
(1)提取盈余公積時: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任意盈余公積
(2)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時:
借:盈余公積
貸: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
(3)用盈余公積轉增資本時:
借:盈余公積
貸:實收資本//股本
二、未分配利潤
未分配利潤——是企業(yè)留待以后年度進行分配的結存利潤。
利潤分配的明細科目:
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應付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
——轉作股本的股利
——盈余公積補虧
——未分配利潤
不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總額發(fā)生增減變動:
A.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B.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C.發(fā)放股票股利
均屬于所有者權益內部的增減變動
完整的利潤分配處理:
1)年度終了,結轉本年凈利: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任意盈余公積
3)結轉“利潤分配”的明細科目: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4)批準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xiàn)金股利
貸:應付股利
實際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
5)發(fā)放股票股利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利潤分配”科目所屬的其他明細科目應無余額。
※期末,只有“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有余額。
(一)分配股利或利潤:
①分配現(xiàn)金股利: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
貸:應付股利
②分配股票股利:(新增股本辦完手續(xù)才作,決定分時不作處理)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二)期末結轉:
損益類余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利潤分配”所屬其他明細余額也轉入“未分配利潤”)
1.期末結轉利潤時:
(全部轉入“本年利潤”)
借:收益類科目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費用損失類科目
2.年度終了,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同時,結轉“利潤分配”的明細科目: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三)彌補虧損:
(1)當年發(fā)生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2)以當年實現(xiàn)的利潤彌補以前年度結轉的未彌補虧損,不需要進行專門的賬務處理。企業(yè)將“本年利潤”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其貸方發(fā)生額與“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的借方余額自然抵補。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