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美國大學五大弊端

字號:

當我們羨慕美國的成功時,也要看清今天美國大學的弊端。
    今天的美國大學有下列五大弊端:(1)“終身職”制度造成教授不思進?。唬?)研究型教授身價暴漲、優(yōu)秀教師飯碗不保;(3)院系貧富懸殊、校方大權旁落;(4)學費經費失衡導致“大學行銷競爭”和“盈利型大學”泛濫;(5)一流學府壟斷格局日趨僵化。教授不思進取得到終身職后,一些教授便高枕無憂,不再努力工作,或到外兼職,處于半退休狀態(tài)。
    研究型教授身價暴漲
    另一本題為《TheUsesoftheUniversity》的書,作者是加州大學校長ClarkKerr,分析了美國大學荒廢教學的深刻危機。紐約大學在5年內挖來了不少法學和哲學明星教授。然而,明星教授大的問題是不愿意教學。于是,紐約大學又只好聘來大批“教匠”應付教學之需。明星教授年薪可以高到一年20萬美元,而“教匠”教一門課只有3千元,而且不算學校正式員工。濫竽充數(shù)學校眾多
    伯克萊大學教授DavidKirp在《Shake-speare,Einstein,andtheBottomLine》一書中,批評了美國的大學由于近年政府經費削減而產生的學費暴漲。為了生存,很多學校采用行銷手段推銷自己,甚至不擇手段。
    有些學校(如DevryUniversity,PhoenixU-niversity,JonesInternationalUniversity等等)以中專水平僭稱“大學”名號,竟然門庭若市,很快積累了數(shù)十萬學生。他們拿不到國際認證,就拿州立或市立認證,照樣可以得到政府的補助;它們得不到媒體的好評,就在電視上大做廣告;它們吸引不到優(yōu)秀學生,就降低入學門檻;它們?yōu)榱颂岣呃麧?就以低的代價,少量的課,少的專業(yè)教師,實行網絡教學……這些盈利型大學,利用主流大學的危機大發(fā)了一筆橫財。
    院系間貧富懸殊
    為了提高各個院系爭取經費的積極性,很多美國大學降低學?!疤岢伞?縮減校方的權力,而把權力下放給院系,造成了冷門院系經費捉襟見肘,熱門院系卻財源滾滾的局面。例如,伯克萊大學為了大筆研究經費,開始做不開放的研究;南加州大學推行“資源管理下放”的管理制度,要求各學院自負財務盈虧,導致課程變質,院際公共設施的經營品質下降;Virginia的商學院不滿校方“提成”太多,干脆自立山頭,設法脫離母校。
    一流學府壟斷市場
    上述弊端,倘若出現(xiàn)在50年前或100年前的美國,很可能會被某個慈善家或教育家,通過開創(chuàng)或改造一所大學而得到改進。但在今天,這樣的變革契機已經不復存在,因為“一流私立大學”的市場已被壟斷。
    誰愿意投資幾百億美元,并且慘淡經營幾十年后也只能達到“準一流”的檔次?因此,慈善家創(chuàng)辦斯坦福挑戰(zhàn)哈佛的歷史將不會重演。由理想的教育家和慈善家共享盛舉締造歷史的時代已經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