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機關廉政建設要從生活作風抓起

字號:

中紀委七次全體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在就廉政建設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diào),切實抓好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要在各級領導干部中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其中第八個方面是“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注重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胡錦濤同志的這一重要論述,是中央近年來首次對領導干部的生活情趣、品行操守等人品標準提出明確要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xiàn)實意義。對于審計機關而言,廉政建設不僅關系到領導干部,也關系到我們每一個審計人員。審計機關廉政建設必須從生活作風抓起。
    一、審計機關廉政建設要從生活作風抓起是審計機關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特點決定的
    審計機關是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履行著維護國家財政經(jīng)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職責。是保障國有資產(chǎn)安全、完整、有效的“衛(wèi)士”;是協(xié)助政府搞好經(jīng)濟運行宏觀決策的“謀士”;是維護正常經(jīng)濟秩序打擊經(jīng)濟領域各種腐敗行為的“勇士”。正是由于審計機關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凸顯出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的責任重大。而相應地這種責任越大,被腐蝕拉攏的風險也就越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在廉政建設上出問題。
    第一,審計機關處在反腐敗斗爭的前哨陣地,是腐敗者拉攏腐蝕和攻擊的首要目標。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還不高,人們的思想覺悟還不高,加上體制、機制、法制的不健全、不完善,腐敗現(xiàn)象將長期存在,審計機關查處違反財經(jīng)法規(guī)的問題和案件,必然觸及并損害少數(shù)腐敗者的利益,必然遭受“糖衣炮彈”的腐蝕和攻擊。
    第二,審計人員戰(zhàn)斗在一線,一個項目少則半月一月,多則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特別是就地審計、交叉審計和上審下,領導不可能做到適時監(jiān)控。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時執(zhí)行廉政紀律全靠審計人員的自覺性,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不可能沒有任何聯(lián)系,時間和空間的隔離帶來監(jiān)督管理失控的風險。
    第三,審計與被審計說到底爭斗的是利益,只不過審計維護的是國家利益,而被審計對象維護的是部門利益、小團體利益。被審計對象必然想千方、設百計維護自身利益,比方說打著禮尚往來、工作辛苦、領導關心、朋友交往的幌子,妄圖從生活中打開我們的缺口。
    第四,審計是得罪人的事,既得罪壞人,也得罪好人,而且更多的是得罪好人。壞人接近我們,我們感覺風險大,思想常常有提防。好人似乎風險小,和我們套近乎,我們可能就無所謂,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套牢。
    所以,對于審計風險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有清醒地認識。越是大的系統(tǒng)風險越大;越是高的層次風險越大;越是窮的地方風險越大;越是濫的單位風險越大;越是素質高的人風險越大。這些年來,應該說審計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贏得了不少贊譽,但近幾年發(fā)生在審計系統(tǒng)的“宜都風波”,河北滄州的“鹽山事件”,都說明審計機關在廉政建設上還是存在問題的,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認真剖析這兩起事件的共同特點,都是審計人員的生活作風不檢點造成的。從近些年落馬的胡長清、劉志華、邱曉華等貪官的墮落軌跡來看,無一不是從道德品質上出問題開始的,而道德品質上的問題又是從不健康的生活作風開始的。思想上失去拒腐意識,抗不住誘惑,管不住小節(jié),必然為一些不法分子拉攏腐蝕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可以說生活作風問題是廉政建設的首要問題。
    二、生活作風看似小節(jié),但從小看大,小中有大
    小節(jié)可見黨興衰。1936年,美國作家斯諾來到延安,他從毛澤東住窯洞、周恩來睡土炕等生活的小事上,洞察到共產(chǎn)黨人不可戰(zhàn)勝的內(nèi)在奧秘,他甚至把共產(chǎn)黨人的這種作風稱之為“東方魔力”。1940年,華僑領袖陳嘉庚回國慰問抗日將士。在重慶,蔣介石花了800元大洋請他吃山珍海味;而到了延安,毛澤東則請他吃戰(zhàn)士們種的蔬菜和房東老大娘送來的母雞。在強烈的對比下,陳嘉庚感慨地說:“共產(chǎn)黨必勝,國民黨必敗?!备锩沂糠街久舯徊稌r, 國民黨士兵企圖從這個共產(chǎn)黨的“高官”身上搜出上千大洋和金戒銀鐲,發(fā)一筆橫財,可是搜遍全身,除了一只懷表和一支自來水筆之外,一個銅板也沒有。方志敏義正辭嚴地說:“我們不比你們國民黨的官,個個都有錢,我們革命不是為著升官發(fā)財!”我們上中學時都讀過方志敏烈士的《清貧》,我一直記著這樣一句話:“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zhàn)勝許多困難的地方?!睘槭裁纯匆稽h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就能看見一黨之興衰呢?因為生活作風事關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事關人心的向背。
    小節(jié)能識品優(yōu)劣?!靶」?jié)”是品德修養(yǎng)的試金石,關系到每個人的品行和形象。年青人談戀愛初次相見時,總是想給對方留一個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去拜訪對方父母,總是沒有不謹小慎微的。為什么,無非是怕在言談舉止的小節(jié)上表現(xiàn)不當。歷曾有洗墨離任、滅官燭閱家書的千古佳話。說的是北宋大書法家米芾在任漣水縣知縣時,離任時,再三叮囑家人:“凡公之物,不論貴賤,一律留下,不得帶走?!迸R走時,還將一支沾有公家墨汁的毛筆洗干凈;另有一位極清廉的官吏,晚上在官衙加班時,接到一封家書,即令滅官燭,取私燭閱書。閱畢,再點官燭加班。在當今時代,也有很多鮮活的例子。人民的好公仆鄭培明工作曾有過不少變動,每次調(diào)動,大到取暖器、電風扇,小到一個公文包、幾本雜志,他都交待得清清楚楚。人民的好干部汪洋湖從政40余年,官至吉林省水利廳廳長。1994年,從吉林市往長春搬家時,他的家當只有一個書柜,兩個木箱,兩口水缸。1998年房改,需交1.5萬元購房款,他傾其所有積蓄都還不夠,不得不找同事借8000元。我們常說:“窺一斑而知全豹”、“從小看大”,就是說從一些“小節(jié)”可以折射出一個人道德品行的優(yōu)劣。
    小節(jié)不守,大節(jié)不保。生活作風中蘊含著大與小的辯證法,“大節(jié)”與“小節(jié)”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往往會互相轉化,很難明確分開。戰(zhàn)爭年代,白色恐怖,不守小節(jié),丟掉的是性命,是大節(jié)不保,很好理解。和平年代,建設時期,不守小節(jié),風險似乎不大,孰不知貪贓枉法,輕者會丟工作、掉烏紗、陷囹圄,害己害家人,重者同樣會掉腦袋,這也是大節(jié)不保。大貪官胡長清的不歸路是從接受不法商人的兩支毛筆開始的,成克杰的貪污受賄是從與女性產(chǎn)生不正當感情開始的。而我們基層審計機關工作人員一旦廉政出了問題,只有丟飯碗子,但我們誰丟得起這個飯碗子呢。
    三、良好的生活作風根本源自個人不拒細微的品德修養(yǎng)
    劉少奇同志曾提出,要像古人那樣“三省吾身”,并說“必須下苦功夫,鄭重其事地去進行自我修養(yǎng)”?,F(xiàn)在有一些同志視道德修養(yǎng)為“軟約束”,可有可無,甚至放棄道德修養(yǎng),放縱各種欲望,對各種誘惑實行“軟著陸”,這是很危險的。實踐證明,抵御誘惑,拒腐防變,思想道德修養(yǎng)是第一道防線。
    一要慎微。慎小事、慎小節(jié)、慎習慣、慎嗜好,謹慎地躲避小惡。宋代王安石說過“以小善為無益,以小惡為無傷,凡此皆非所安身崇德”。他把不為小惡提高到安身立命、成就偉業(yè)的高度?,F(xiàn)在有些同志看不起小事,不屑于慎微,認為吃一點、喝一點、玩一點、拿一點、收一點、貪一點,無傷大雅,慢慢放松約束,滋長放任心理,在“溫水”中越陷越深,難以自拔。孰不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正是這種“小節(jié)無害”的思想,可能導致到頭來小節(jié)沒守住,大節(jié)也難保,并可能滑向罪惡深淵。正所謂“不慮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終虧大德”。一些腐敗分子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都是從生活作風上的一些小事開始墮落的。古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千古箴言,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銘于踐行。
    二要慎初。初,是起點,是第一次,犯罪的“初”和“終”是緊密相連的。從一些腐敗分子的人生軌跡來看,他們大都有一個苦難的童年,奮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哀的晚年。他們犯罪的“第一次”一般在中年,少數(shù)在晚年,近年來也有少數(shù)腐敗分子犯罪的“第一次”已經(jīng)提早到青年。從一些報道的材料來看,他們在“第一次”時也不是沒有激烈地思想斗爭,只是在“一次”的自我欺騙中讓罪惡之欲占了上風。應該說從這一刻起,他們就已經(jīng)把手銬無形地戴在了自己手上,后來想剎車也剎不住,最終滑向了罪惡的深淵。勿庸諱言,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形形色色的誘惑實在太多,我們在面對各種誘惑的時候,難免會心旌蕩漾,但一定要把住底線,守住防線。古人說得好“君子慎始而無后憂”,千萬不能抱有“一次”的僥幸心理,有了第一次,必定會有第二次、第    三次……欲壑難填,進而變得如泛濫之水、燎原之火,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我們都應當注重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始終堅守“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烈士不毀節(jié)以求生”的操守,始終保持“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的品行?;磉_處世、淡泊名利、克己慎行。 “弱水三千,取飲一瓢;廣廈千間,夜臥六尺;良田萬頃,日食三餐”,而己,何必為一些身外之物所困、所左右、所害呢?古人云:“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其言之切切,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三要慎獨。慎獨是一種高境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求“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就是要求“君子”謹慎自己一個人獨處時的行為,不要以為“不睹”、“不聞”而放縱自己。 一般來講,在公開場合下,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會做出有違黨紀國法、有悖道德規(guī)范的事。但是,在非公眾場合,特別是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的時候,有些意志薄弱者可能就會不善“慎獨”,做些違法亂紀的事,并自認為沒有人知道,不要緊的。分析現(xiàn)在查處的一些腐敗分子的蛻變過程,可以說,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從不“慎獨”開始的。一個人做壞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無非是內(nèi)因和外因兩個因素共同所致,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nèi)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就像人生病一樣,是人本身的抵抗力、免疫力和遭到外界的風寒雨濕的侵蝕所致。生活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下,有的人患病,有的人則不患病,為什么,就因為人的抵抗力、免疫力有的強,有的弱。在這里講“慎獨”,就是要求我們要增強對外界腐蝕和攻擊的抵抗力、免疫力?!吧n蠅不叮無縫的蛋”,即使叮了,也不會起質的變化。加強“慎獨”修養(yǎng),謹慎個人行為,就是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不僅管好自己的“八小時以內(nèi)”,還要管好自己的“八小時之外”,要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工作時間和業(yè)余時間一個樣,不放縱、不越軌,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總之,不拒細微的品德修養(yǎng),就是要象毛澤東同志說的,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從生活作風抓起,首先是領導要帶頭,其次是教育要得法,最后是管理要到位
    領導帶頭。李瑞環(huán)同志曾對什么叫“領導”有一個精彩論述,他說,所謂領導,就是要“領”要“導”。什么叫“領”?就是帶領,什么叫“導”?就是引導。從這個意義上說,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既是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風向標,也是一個系統(tǒng)、一個單位的風向標。俗話說,風成于上,俗形于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抓生活作風建設,領導必須要帶好頭。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作風是無形的,但又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作風是沒有重量的,但力量又是無窮的。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中在營造一種風氣,提倡一種追求,引導一種方向,對健康生活作風的形成、對大眾生活情趣的培養(yǎng),客觀上具有一種示范作用。所以領導要切實從理念、德行、用權和自律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從善如流,要求下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下屬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只有這樣去要求別人,才能理直氣壯、無私無畏,別人也才會心服口服,才不至于出現(xiàn)“雖令不從”的情況。
    教育得法。健康生活作風的形成,一方面要靠自律,另一方面還要靠他律,而教育就是他律一個不可或缺的手段。歷“岳母刺字”、“孟母三遷”以及諸葛亮教子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等佳話都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需要灌輸,但灌輸也要講求效果。作為領導,要讓受教育者知所守、知所辨、知所拒,對一些生活作風上的苗頭問題,要早說、敢說、真說,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糾正,做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受教育者要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的道理,要虛懷若谷,要有聞過則喜的心態(tài)和聞過則改的行動。教育者一方面要使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一方面要多從保護個人既得合法利益的角度,讓受教育者達到正行利病的效果。原宜昌市委副書記文成國同志2004年在興山縣委常委民主生活會上告誡我們:“人要經(jīng)常向后看,這樣可以凈化靈魂。要經(jīng)常想一想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父輩,想一想自己成長的歷程,想一想兒時的同伴,想一想為了每月200元生活費在政府門前上訪的下崗工人,就會淡泊名利,經(jīng)常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不斷提高思想境界,確保自己今后的路走得更穩(wěn)?!?BR>    管理到位。鄧小平同志講,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審計機關要按照溫總理“依法、程序、質量、文明”的要求,加強審計制度建設。首要的問題是要做到審計經(jīng)費自理。很多領導都講審計要吃“皇糧”,是因為審計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如果審計經(jīng)費不能自理,吃了別人的,用了別人的,就沒有了獨立性,就很難做到客觀公正,沒有客觀公正,審計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我們在執(zhí)行審計項目時一定要牢記用自己的錢、吃自己的鈑,不然的話,吃了別人的嘴軟,拿了別人的手短,還怎么去審計別人?其二要建立審計組廉政建設責任制。執(zhí)行審計項目都是以審計組為單位進行的,審計組的廉政情況可以反映出一個單位的廉政情況。審計組長對審計組的廉政情況具體負責,匯報審計情況時要匯報執(zhí)行廉政紀律的情況,審計結果報告報告審計情況時,要有執(zhí)行廉政紀律的內(nèi)容,分管領導要不定時到點明察暗訪,及時了解和掌握審計組成員的廉政情況,適時解決審計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其三要建立審計廉政責任和質量責任追究制。將個人廉政情況作為年度工作目標考核的一個重要方面?!耙话咽帧睂h風廉政建設負總責,班子成員對各自分管股室的廉政建設負責,審計組長對審計組的廉政建設負責,審計人員對自己的廉政情況負責,形成廉政建設層層負責、人人有責的格局。不論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要嚴肅追究責任。其四要推行審前公告和審計結果公告,完善審計雙向承諾和紀律公示。實行“陽光”審計,讓審計接受社會監(jiān)督,提高審計的公信力。審計人員要承諾不接受被審計單位吃請,被審計單位也要承諾不向審計人員發(fā)出吃請的邀請。其五要進行審計復查和審計回訪。通過復查和回訪對審計組執(zhí)行廉政紀律的情況進行跟蹤反饋,了解審計人員依法從審、廉潔從審、文明從審的情況和被審計單位對審計作風的評價,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