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字號: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是佛教的兩大宗派。
    大乘佛教產生于公元一世紀前后。該派認為修行者單是為了求得自我解脫是不夠的,應該修持成佛,普渡眾生,讓更多的人脫離苦海。該派自稱能運載無量眾生從生死大河之此岸達到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而把只求自我解脫的原始佛教和部派貶為佛教“小乘”。“乘”是“乘載”或“道路”的意思。
    實際上,大乘、小乘的主要區(qū)別是:大乘把釋迦牟尼神化,提倡三世十方有無數佛,宣揚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把成佛渡世,建立佛國凈上作為目標。小乘把釋迦牟尼視為教主,堅持原教義。釋迦牟尼被看作僅僅是一個現(xiàn)實的教祖和傳教師,他只追求個人自我解脫,他只把“灰身滅智”,證到阿羅漢作為自己的目標。
    小乘教主要流傳于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束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屬于南傳佛教。在中國影響的是大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