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科學教育試題

字號:

全國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科學教育試題
    課程代碼:0040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認識過程中,諸能力中重要的一種能力是( )
    A.觀察能力
    B.思維能力
    C.操作能力
    D.交往能力
    2.學者們認為,自然科學要更好的發(fā)揮第一生產(chǎn)力的作用,必須與之相結合的學科是( )
    A.現(xiàn)代科學
    B.哲學
    C.社會科學
    D.管理學
    3.1997年,英國科學家培養(yǎng)出一只基因性狀與提供細胞的成年羊完全一致的綿羊,使用的方法是( )
    A.復制
    B.反哺
    C.生物酶
    D.克隆
    4.人的認知結構的主觀部分可分為三個部分,即能力結構、價值規(guī)范結構和( )
    A.語言結構
    B.知識結構
    C.道德結構
    D.思維結構
    5.普通教育階段的基本特征是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和( )
    A.科學知識的繼承性
    B.科學技術的先進性
    C.科學研究的嚴謹性
    D.教材反映科技進步的靈敏性
    6.運用反饋原理的是評價的( )
    A.導向功能
    B.激勵功能
    C.改進功能
    D.鑒定功能
    7.二戰(zhàn)以來,科技發(fā)展的第二個十年的標志是( )
    A.軟件開發(fā)和大規(guī)模產(chǎn)業(yè)化
    B.微處理機大量生產(chǎn)和廣泛使用
    C.1973年重組DNA實驗的成功
    D.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發(fā)射成功
    8.染色體帶有生命的遺傳信息,它的物質組成是( )
    A.PNA
    B.
    DNA
    C.RNA
    D.NWA
    9.科學的任務是揭示事物發(fā)展的( )
    A.規(guī)律
    B.過程
    C.結果
    D.原因
    10.提出綜合理科具體教學內容的兩個維度——范圍和強度的是( )
    A.皮亞杰
    B.孔德
    C.加涅
    D.布魯姆
    11.在科學教育中除了要進行精神、法律等廣泛的社會教育,還要著重進行( )
    A.語言教育
    B.道德教育
    C.技術教育
    D.人文教育
    12.在教育活動過程中運用的評價是(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整體性評價
    13.人類的科技知識在19世紀的變化是( )
    A.50年增加一倍
    B.30年增加一倍
    C.10年增加一倍
    D.3—5年增加一倍
    14.世界萬物的千變萬化,可歸結為四種基本力相互間的作用,即強力、引力、弱力和( )
    A.拉力
    B.摩擦力
    C.向心力
    D.電磁力
    15.從認識的角度看,知識是人腦對( )
    A.客觀物質的反映
    B.生產(chǎn)實踐的反映
    C.客觀規(guī)律的反映
    D.自然現(xiàn)象的反映
    16.作為現(xiàn)代人必須具備的素質——道德行為的先導是( )
    A.時效觀念
    B.理性思維
    C.遵紀守法
    D.自尊自愛
    17.相對評價也稱為( )
    A.廣義的教育評價
    B.狹義的教育評價
    C.常模參考評價
    D.目標參考評價
    18.印證了馬克思的早年預見“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shù)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的是科學的( )
    A.方法化趨勢
    B.整體化趨勢
    C.社會化趨勢
    D.定量化趨勢
    19.從過程看,當代科學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的進展方式是( )
    A.直線式
    B.漸進式
    C.跳躍式
    D.螺旋式
    20.由太陽、九大行星及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及星際物質構成的天體系統(tǒng)是( )
    A.太陽系
    B.銀河系
    C.宇宙
    D.星系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科學精神包括( )
    A.懷疑、求實
    B.進取、創(chuàng)新
    C.嚴謹、公正
    D.競爭、批評
    E.合作、奉獻
    22.教育評價是教育改革的( )
    A.核心
    B.重點
    C.動力
    D.尺度
    E.標準
    23.從材料的應用對象來看,它可分為( )
    A.信息材料
    B.能源材料
    C.建筑材料
    D.生物材料
    E.航空航天材料
    24.造成中國環(huán)境惡化的主要因素包括( )
    A.人口壓力
    B.工業(yè)化壓力
    C.市場壓力
    D.森林資源減少
    E.降水量過少
    25.論文論證的推理方法包括( )
    A.演繹論證
    B.歸納論證
    C.類比論證
    D.對比論證
    E.比喻論證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科學的產(chǎn)生是由于社會實踐的需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目標為“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考力”的創(chuàng)造探討式科學教學的階段是____________。
    28.用演出的方法來進行教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9. 當代科學發(fā)展的特征包括方法化、社會化、定量化和__________________。
    30.對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其結果的表示一般用_______________。
    31.一般來講,觀察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自發(fā)觀察或被動觀察,二是_____________。
    32.小學科技制作活動的種類有:照圖施工式,有所改革式和__________________。
    33.在組織學生從事科學探索活動時,輔導教師應具有正確的科學觀、廣博的常識和_____________。
    34.科學教育課程問題的關鍵在于_________________。
    35.恩格斯認為檢驗辯證法的試金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6.教育評價
    37.駁論論文
    38.實踐能力
    39.科技活動中的討論法
    40.科學價值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簡述環(huán)境的功能。
    42.簡述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特征。
    43.科學小論文的一般格式是怎樣的?
    44.綜合理科的教學內容包括哪幾方面?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舉例說明在觀察實驗活動中應如何遵循其實施原則。
    46.如何理解STS是一項綜合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