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以案說“法”——案例九

字號:


    參加×××檢察院的面試
    #公務員考試# #公務員面試以案說“法”——案例九#:
    常常聽人講到,面試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考生和面試考官的"緣分",這里所謂的"緣分"就是面試考官對考生的"印象"。"第一印象很重要",我們經(jīng)常如是說。
    現(xiàn)在,盡管越來越多的單位都試圖用比較科學、客觀的方法來挑選合適的人才。但是,面試中的"印象"還是會極大地左右著考官對考生的判斷。那么,在面試過程中,究竟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讓考官盡可能多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價值,才能留給面試考官好的印象呢?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很多考生都爭取在面試過程中盡量多說一些,但是如何通過言談得體地展現(xiàn)自己,卻是大有學問。有些考生為了加深考官對自己的印象,在面試中夸夸其談、東拉西扯,竭力要表現(xiàn)自己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好像招聘的崗位非他莫屬,往往適得其反。請看下面的例子。現(xiàn)場:
    李某和張某兩人面試的單位都是某檢察院。兩人的簡歷簡單、大方,語言精練,詞句簡明、內(nèi)容全面、條理分明,這使他們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下一步則是進入正式的面試。公、檢、法歷來都是炙手可熱的熱門單位,興奮之余,兩人也不免暗自揣摩面試的問題。
    當然,面試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有機會時,幸運就會發(fā)生"。通過閱讀、上網(wǎng)以及向朋友們打聽,兩人對單位的情況有了充分的了解。因此,對于這次的面試,兩人都胸有成竹。面試是上午九點在機關大院內(nèi)進行的。在簽到處簽到后,倆人隨著接待員到會議室休息,會議室早已是座無虛席,參加面試的考生們,個個精神抖擻,容光煥發(fā)。接待員介紹了一下面試的程序,面試考生按不同的應聘崗位,四人一組參加面試。接下來的時間便是等待,考生們或是與他人低語,或是暗自準備面試的回答,或是努力平心靜氣,翹首以待。
    輪到李某和張某上場了。他們應聘的是人事處的職位??梢哉f,這是非結構化面試,即問即答。這種面試方法與單個面試大的不同在于,其對比性比較明顯,通過兩人不同的回答,可以清楚地比較出二者水平的差距。當然,這樣的面試也給面試考生提出很大的挑戰(zhàn),需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nèi)表現(xiàn)出自己的出色之處。面試的主考官是人事處的宋處長和陳處長兩位非常干練的女士。
    面試在兩人精彩的自我介紹中開始了。李某是一位女生,細長的個子,著裝素雅,雙眸有神,"我畢業(yè)于××大學……,在學校曾是院學習部部長……。這幾年,不僅學會了專業(yè)知識,而且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是一個自我不斷成長的過程。當然,我也有不少缺點,請多多指教。"李某以穩(wěn)重、適中的語速,恬淡、真誠的微笑,既圓滿地概括了自己的成績,條例分明地總結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及工作經(jīng)歷,同時也巧妙地透出自己謙虛的一面,給人以大方和平易近人的感覺,非常成功。王考官的笑容證明了這一切。張某則是一名英俊灑脫的男生,一身黑色西裝,給人以挺直、莊重、整潔、朝氣的感覺。"我是……,在學習上我曾得過院二等獎學金……,工作上我在原單位時十分出色……,我也得到了同事的一致好評。"與李某的平樸相比,張某的自我介紹華麗多了,他把自己講得簡直完美極了,句句"我"字當頭,大有咄咄逼人之勢。但不切實際的吹捧是沒有意義的,主考官的皺眉和不耐煩說明了他的失敗。
    及時點評
    自我介紹是自我推薦的一把鑰匙,在面試的前期,這把鑰匙運用得好,會使自己的面試一帆風順。因此,面試的同時,亮出自己的閃光點是必然的,但是,急于展現(xiàn)自我,過分炫耀自己的博學多才,鋒芒畢露,令人生畏,反而會給考官以自命清高,華而不實的感覺。
    接下來是自由談話時間。
    "請先介紹一下你們所學的專業(yè)課程。"宋處長首先開始問。
    幾乎沒等處長的問題說完,張某就開始搶答了:"我們的學院是……我的專業(yè)是××與人力資源,我們學過人力資源管理、勞動法、保險……在課余時間,我常幫老師做一些關于人力咨詢項目,例如:工作分析、薪酬框架……參加工作后在××廠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張某的搶答顯得與當時的氣氛格格不入,剛開始回答時,宋處長就已經(jīng)皺眉頭了。與張某的表現(xiàn)截然相反,李某禮貌地接過話題,"我來介紹一下我所學的專業(yè)吧,我是學經(jīng)濟的,主要課程和張某所學相似,另外還重點學習了薪酬設計……"
    及時點評
    在這樣的多個面試者共同面試的集體面試過程中,欲想取勝,就須顯示出自己的出色和與眾不同,這就要在言談舉止上下功夫。集體面試就要遵守集體面試的規(guī)則,不但對主考官要以誠相待,對其他面試考官更是要尊重。張某的做法,本想讓自己好好表現(xiàn)一番,把自己贊美一番,結果反將自己的缺點暴露得淋漓盡致,真是事與愿違。
    宋處長繼續(xù)問道:"請問你們來之前應聘面試了一些什么單位?"
    李某簡略扼要地說了幾個單位的名稱,回答了她的問題。張某則回答道:"我應聘面試了……還有某大公司,但是我沒去。"
    問:"為什么?"
    張某答:"我覺得國企體制過于陳舊,管理松散,人浮于事,尤其是人力資源方面,運作很不規(guī)范,我原來所在的單位就是這樣……"
    問:"我們雖是機關,但也存在你所說的國企的通病,你會怎么做?你認為我們單位的人力資源應怎么樣做?"
    張某答:"應建立起一整套新的人力資源體系,改革舊的制度,從工資到考核,建立起完備的人力資源制度,首先建立規(guī)范的招聘與錄用制度體制……"
    及時點評
    張某這樣回答的意圖是為了顯示出自己知識的廣博,但卻給主考官以不切實際的印象?;卮疬@個問題,簡短、清楚即可。張某一句"但是我沒去"意欲炫耀自己的清高,卻是畫蛇添足,一發(fā)不可收拾。另外,張某對于人力資源如何開展的問題,回答得不夠得體。政府部門的人事工作是瑣碎的,工作程序是嚴格的,各項權利相對集中,再加上人際關系和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使政府類的職業(yè)環(huán)境比較復雜。所以,大刀闊斧地改變這種現(xiàn)狀是無謂的空談,政府需要的是精干的職員,在遵循上級指示的基礎上,積極改進。張某的改革方案對于企業(yè)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政府部門,這樣的大改革,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在面試之前,面試考生對自己面試單位的性質及其所需人員的職位要求要有一定的了解,面試中才可以有的放矢。張某的失誤就在于他對自己的定位不準確,造成與主考官的預想相差甚遠。
    再接下來便是一個很具體的問題,問:"進入我們單位,要求你們在法律知識方面要有所提高,我們要求你們參加明年的全國統(tǒng)一司法考試,你們愿意嗎?"
    李某略微一想,回答道:"'學海無涯苦作舟',對法律的學習不僅是工作的需要,同時也是對我個人素質的提高,我會在業(yè)余時間認真地填補我在法律知識方面的空白……"來看一下張某,他一改先前雄赳赳氣昂昂的勁頭,低著頭,一言不發(fā)。
    及時點評
    張某的沉默無疑是在面試考核中的一大敗筆。首先,回避主考官的問題,這是對主考官的不敬,且不說對主考官的不屑一顧,于禮不容,僅沉默產(chǎn)生的雙方之間的尷尬氣氛也使面試考生的形象大打折扣。其次,則是工作態(tài)度的不端正,對困難的畏縮不前,在沉默中暴露無遺,從另一方面則反映出面試考生的積極性不高,在面試中這類錯誤是致命的。
    半個小時的面試考試很快就過去了,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樸實、簡潔的李某入圍,而驕傲的張某則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