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地理高考考試大綱新變化

字號:


    2006年“文科綜合能力測試”《考試大綱》對2005年的《考試大綱》中“地理考試范圍”做了局部調整和文字上的修訂。地理學科的考試內容從內容的覆蓋面和能力要求方面都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改動,改動的主要是:一是刪減超出現(xiàn)行教材的非地理性的內容;二是對大綱中表述不統(tǒng)一的部分進行了改寫,使各部分的內容表述更加一致,更加明確;三是對個別次級標題進行了改寫,使之能夠概括其下的具體考試內容。
    一、將自然地理部分“2.大氣 (2)對流層大氣的熱狀況和大氣的運動”中的“氣溫水平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中的“水平”二字刪除。改動后的文字避免了原來的表述似乎有不要求掌握氣溫垂直分布狀況之嫌的問題。
    二、糾正了自然地理部分“2.大氣 (4)天氣、氣候與人類”中“寒潮、臺風、暴雨、大氣等氣象災害……”的印制錯誤(“大氣”是“大風”之誤),更正后為“寒潮、臺風、暴雨、大風等氣象災害……”
    三、對自然地理部分“3.海洋 (1)海水的性質和運動”中的“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改為“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分布和變化規(guī)律”。
    四、自然地理“4.陸地 (1)陸地的組成要素”改為“(1)陸地的組成要素和地殼變動”,以涵蓋下面的全部內容。
    五、自然地理“4.陸地 (3)陸地資源和地質災害”的第一個細目改為“人類對陸地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和保護”,使得大綱的該部分要求明確具體,便于掌握。
    六、人文地理“1.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 (1)農業(yè)”的第一個細目改為“農業(yè)區(qū)位因素”。
    此外,在“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中,將“非選擇題”改為“綜合題”,因為“綜合題” 更能貼切地表示試題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