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校訓“海納百川,取則行遠”英譯小記

字號:

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生導師兼外事處首席翻譯鄒衛(wèi)寧老師從青島千里馳電到廣東云浮,和我商談海大校訓(motto)“海納百川,取則行遠”的英譯。后來,我交給他的“答卷”是:
    Vast ocean embraces streams to its tide; Norms received promise one far and wide.
    鄒老師很客氣,回函說:I think your translation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of our university is quite "faithful, expressive and elegant". 譯文是怎樣組織出來的呢?
    “海納百川”好理解,“取則行遠”的“則”字卻一時未知其解。鄒老師說,“則”乃“規(guī)則”。網(wǎng)上搜索,亦得其義。《科訊網(wǎng)》2003年11月3 日在《春光唱徹方無憾──寫在王蒙文學創(chuàng)作50周年之際》一文中有這樣的語句:“海大校訓‘海納百川,取則行遠’就是王蒙先生所題。由此可見,王蒙先生對 ‘則’的重視和尊重。在辦學思路上,王蒙先生同樣體現(xiàn)了的‘取則行遠’思想?!庇纱丝梢?,“則”作名詞。青島市王修林副市長寄語中國海洋大學2003屆畢業(yè)生的時候說:“海大經(jīng)過近八十年的歷史,形成了自身的特點,現(xiàn)在又提出了自己的新校訓‘海納百川,取則行遠’,含義非常的深刻。這就要求畢業(yè)生要吸收各方面的知識,吸收各方面的鍛煉,用以往的經(jīng)驗和常識經(jīng)鍛煉見風雨,在成就自己的本身,也成就社會?!蔽腋鶕?jù)自己的理解,試作三譯如下:
    1、 Vast ocean embraces streams to its tide; Norms received promise one far and wide.(易讀指數(shù):90.9;難度系數(shù):2.3)
    2、 Vast ocean embraces streams to its tide; Norms received promise well and wide.(易讀指數(shù):90.9;難度系數(shù):2.3)
    3、 Vast ocean embraces streams to its tide; Proper norms help one go far and wide.(易讀指數(shù):100;難度系數(shù):0.8)
    “海納百川”較好翻譯。Embrace有表示“親熱的擁抱”、“熱忱熱切的接受”、“高興地接受, 采納”,有“主動接納”的意思?!鞍佟笔翘摂?shù),實意為“多”,“百川”可用streams譯之。to its tide表示接納到大海本身那洶涌的波濤之中,成為大海自己的東西。Vast ocean embraces streams to its tide,寓意海大人應虛懷若谷,胸襟寬廣,容人容事;海大園能吸納多科知識,能容納多路群英。
    譯“取則行遠”,就費點心思了?!皠t”乃“規(guī)則”,茲以norm譯之。norm有“標準, 規(guī)范準則”,“準則”,“行為標準”等含義。例如,“法律規(guī)范”是legal norm,“國際法規(guī)范”是norm of international law,“社會規(guī)范”是social norm,“行為準則”是norms of conduct,“生活方式的準則”是the norm in the style of life, 等等?!叭 辈槐刂弊g,也不必實譯,用權(quán)且稱為“暗譯”或“虛譯”的方法,將received放在norm的后面。norms received是普遍公認的準則。英語詩詞寫作,因音韻要求的需要,修飾詞可放在其修飾的中心詞之后,成為“后置定語”。而received,原意本身就有“接取”之意。
    為何用promise呢?promise 有“給人予……指望”之意。從an enterprise that promises well (一定有發(fā)展前途的企業(yè)),of great /high promise (前程遠大的)和promise well(前景很好)等表達可知,用promise one well and wide 是從習慣用法上的well與promise搭配,意思是“使人有遠大的發(fā)展前途”。Norms received promise one well and wide就是“采用普遍公認的準則行事,就有遠大的發(fā)展前途”。然而,人們習慣用far and wide 這個組合搭配比較固定的詞組。
    我寫出上面的前兩種譯法,向來適逢蒞臨云浮考察的世界500強公司之一的Emerson(美國艾默生集團)的首席營運官愛德華·孟瑟先生和其子公司——雅達國際電子有限公司在菲律賓的區(qū)域總部物料副總裁麥克·威爾斯請教。兩位美國客人認為讀了那兩種譯文,都可明其寓意,而用far and wide會好些。
    第一、二種譯法,兩個句子各有九個音節(jié),整齊,押韻,符合詩的基本要求。第一種譯法是我本人至今能想到的的書面譯文。但是,我還是有惶惶然之感,不知其可乎?第三種譯法,照字面意思直譯的成分較大,口譯時容易理解,保留了原文的“含蓄美”。
    附:關(guān)于“易讀指數(shù)”和“難度系數(shù)”
    啟動 “可讀性統(tǒng)計信息”程序查譯文的易讀性指數(shù)(Flesch Reading Ease)或難度級數(shù)(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作為參考,可選擇適用的表達。
    易讀性指數(shù)用百分制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程度,“分數(shù)越高,表示越容易理解”,多數(shù)標準文章,大約在60至70分。
    難度級數(shù)根據(jù)美國學校年級的水平來評定(如,8.0分表示八年級學生可看懂查閱的譯文,相當于易讀性指數(shù)60至70分)。
    難度級數(shù)越低,表示越容易看懂。如要讓人聽懂,易讀性指數(shù)就應相對地高一些,或難度級數(shù)低一些。其實,二者是同時顯示的。
    后記:英語有云:“There are translations and translations(有各種各樣的翻譯)”。以上文字,承蒙中國海洋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的推薦和該校校報的錯愛,全文刊登在2004年3月25日第1375期《中國海洋大學報》第四版《浪花》副刊上。(報上介紹本人時,將“中國譯協(xié)理事、廣東省譯協(xié)常務理事”誤移成“中國譯協(xié)常務理事”,本人應作更正;正文最后一段“第二種譯法是我本人至今能想到的的書面譯文”中的“第二種譯法”則應為“第一種譯法”。另外,本人不敢冒稱“權(quán)威”?!P者注)文章發(fā)表以后,筆者知道,對“海大校訓”會有各種各樣的翻譯出來,形成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局面。鄒衛(wèi)寧老師跟青島大學孔祥軍教授談起我的譯文時,孔教授在上述譯文的基礎上,“減肥”有術(shù),改成另有一番韻味的譯文:
    Vast Ocean Embraces Streams; Norms Promise One‘s Dreams.
    有道是:文章是改出來的。其實,譯文也是改出來的。如果中國海洋大學采用上譯,我和孔祥軍教授就是共同作者了。我仍期待著更好的譯品。然而,現(xiàn)在,我要感謝鄒衛(wèi)寧老師和孔祥軍教授,感謝《中國海洋大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