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心理學試題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根據(jù)皮亞杰關于兒童思維發(fā)展的階段理論,2-7歲兒童的思維處于(?。?BR>    A.感知運動階段 B.具體運算階段
    C.前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兒童心理學中的“兒童”是廣義的,其年齡階段一般是指(?。?BR>    A.0-3歲 B.3-6歲
    C.6-12歲 D.0-18歲
    3.培養(yǎng)機智、敏銳和自信心,防止疑慮、孤獨,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針對( )
    A.膽汁質的孩子 B.多血質的孩子
    C.粘液質的孩子 D.抑郁質的孩子
    4.生活在當前信息社會時代的兒童,與生活在過去科技發(fā)展水平低下社會的兒童,在心理特點方面會有所差異,這說明兒童心理發(fā)展年齡特征具有(?。?BR>    A.穩(wěn)定性 B.可變性
    C.階段性 D.順序性
    5.1-1歲半兒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A.單詞句 B.電報句
    C.簡單句 D.復合句
    6.在對學前兒童心理進行研究中,通過控制和改變兒童的活動條件,以發(fā)現(xiàn)由此引起心理現(xiàn)象的規(guī)律性變化,從而揭示特定條件與心理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這種方法稱為(?。?BR>    A.觀察法 B.實驗法
    C.調查訪問法 D.測驗法
    7.我國心理學家林傳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兒已有兩種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緒反應,即(?。?BR>    A.愉快與驚奇 B.愉快與悲傷
    C.愉快與厭惡 D.愉快與不愉快
    8.的“哨兵持槍姿勢”實驗主要是研究幼兒的(?。?BR>    A.堅持性 B.目的性
    C.暗示性 D.果斷性
    9.加拿大心理學家布里奇斯通過對100多個嬰兒的觀察指出,兒童出生時的情緒反應是(?。?BR>    A.完全未分化 B.高度分化
    C.相繼分化 D.基本分化
    10.當刺激多次重復出現(xiàn)時,嬰兒好像已經(jīng)認識了它,對它的反應強度減弱,這種現(xiàn)象稱作(?。?BR>    A.記憶的潛伏期 B.回憶
    C.客體永久性 D.習慣化
    11.兒童剛出生時,最發(fā)達的感覺是(?。?BR>    A.痛覺 B.聽覺
    C.味覺 D.視覺
    12.根據(jù)我國現(xiàn)時通行的兒童心理發(fā)展階段的劃分,3-4歲兒童屬于(?。?BR>    A.先學前期 B.幼兒中期
    C.幼兒初期 D.幼兒晚期
    13.兒童的個性形成的開始時期是(?。?BR>    A.0-1歲 B.1-3歲
    C.3-6歲 D.6-12歲
    14.人生最早出現(xiàn)的認識過程是(?。?BR>    A.感覺和知覺 B.感覺和記憶
    C.知覺和記憶 D.記憶和想像
    15.小朋友在活動室內進行活動時,突然窗外飛進一只小鳥,小朋友都興奮地去看小鳥。小朋友這時的注意是( )
    A.隨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二、解釋概念或術語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6.敏感期
    17.時間知覺
    18.再認
    19.親社會行為
    20.兒童動作發(fā)展的“首尾規(guī)律”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請任選3小題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題評分。每小題8分,共24分)
    21.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總趨勢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2.幼兒掌握復合句有何特點?
    23.學前兒童各種能力的發(fā)展有哪些表現(xiàn)?
    24.怎樣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情緒?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請任選1小題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題評分。每小題12分,共12分)
    25.試舉例說明幼兒創(chuàng)造想像水平逐漸提高的具體表現(xiàn)。
    26.聯(lián)系實際說明同伴交往對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4分)
    27. 小明是個3歲零3個月的孩子,十分活潑可愛,父母很喜歡他??闪钇涓改覆唤獾氖?,小明無論做什么事情之前從不愛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時,讓他想好了再 去插,而他卻是拿起插塑就開始隨便地插,插出什么樣,就說插的是什么。在繪畫和解決別的問題時也是這樣。夫婦倆認為這樣不好,便總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 動,可小明卻常常做不到。小明父母時常為此而煩惱。
    試問小明父母的態(tài)度和行動對嗎?請從兒童思維發(fā)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這一類行為,并為小明的父母提出科學的教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