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文訓(xùn)詁學試題

字號:

一、解釋下列訓(xùn)詁術(shù)語(每題3 分,共15分)
    1.形訓(xùn)2.互訓(xùn)3.猶4.讀曰5.當為二、填空題(每空1 分,共20分)
    1.我國的傳統(tǒng)語言學(舊稱小學)大體上包括三個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謂義疏,也是一種傳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釋佛典,以后泛指__________. 3.學習和研究
    訓(xùn)詁學,應(yīng)該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它要求實事求是、無征不信。具體說來,應(yīng)注意如下三點:一曰__________
    ;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 4.謂和謂之不同:使用謂之時,被釋的詞放在謂之的__________
    ;使用謂時,被釋的詞放在謂的__________. 5.《一切經(jīng)音義》有兩種,一種的編者是__________,凡
    __________卷;另一種的編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
    6.王念孫、王引之,世稱高郵王氏父子,稱他們的四部主要著作為高郵王氏四種,即: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讀破又稱破字或易字,這個術(shù)語包含兩個意思:其一是指用
    __________來改讀古書中的__________. 其二是指改變一個字原來的讀音以表示意義的轉(zhuǎn)變。
    8.訓(xùn)詁的中心內(nèi)容是釋詞,因此所謂__________,主要就是釋詞的方法。
    三、辨識下列各題解釋的正誤(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nèi)打“ √” ,錯的打“ ╳”。
    每小題2 分,共10分)
    1.諸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
    微聞:略略聽到。
    2.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
    保:依恃,憑仗。
    3.察篤夭隱,孤寡存只。()
    篤:察。
    4.杯觴引滿從衣濕,墻壁書多任手頑。()
    從:隨著。
    5.牧童向日眠春草,漁父隈巖避晚風。()
    隈:躲在。
    四、解釋下列句子中帶點的詞(每題2 分,共20分)
    1.青云滿眼應(yīng)驕傲,白發(fā)渾頭少恨渠。
    2.凡地之道,陽為表,陰為里,直者為綱,術(shù)者為紀。
    3.男兒欲作健,結(jié)伴不須多。
    4.自莽為不順時令,百姓怨恨,莽猶安之。
    5.猶將銷鑠而挺解也。
    6.遂令大奴字天育,別養(yǎng)驥子憐神駿。
    7.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8.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9.平明跨驢出,未委適誰門。
    10. 杏花兩株能白紅。
    五、寫出下列訓(xùn)詁學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題1 分,共8 分)
    1.郝懿行2.劉熙3.張揖4.顏師古5.郭璞6.服虔7.邢昺 8. 桂馥六、寫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
    內(nèi)容(每題4 分,共12分)
    1.周禮正義2.方言3.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七、試對下文所運用的訓(xùn)詁方法作出具體分析說明(15
    分)
    《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古人有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不及
    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此僵字實為倒下之義,《說文》人部:” 僵,僨
    也。“ 足部:” 踣,僵也?!?都是倒義?!端焉裼洝肪砹?僵樹自立“ 條:” 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樹
    僵地,圍一丈六尺,長十丈七尺。民斷其本,長九尺余,皆枯。三月,樹卒自立故處?!?前云僵,后云
    立,顯證僵即倒仆之義也?!段倪x》卷52曹《六代論》:“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以扶之者眾也。” 李
    善注引《魯連子》:“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持之者眾也。” 《方言》:“ 跌,蹶也。” 是蹶亦有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