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2分,共10分)
1.在國家利益面前,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弊悦愕氖牵?)。
A.諸葛亮 B.文天祥 C.顧炎武 D.林則徐
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出自( )。
A.《論語》 B.《春秋》 C.《荀子》 D.《左傳》
3.韓愈認(rèn)為教師的主要職責(zé)有三,并不包括( )。
A.傳道 B.受業(yè) C.易俗 D.解惑
4.下列事例中突出體現(xiàn)公忠為國、秉公去私精神的是( )。
A.齊南史冒死執(zhí)簡 B.衛(wèi)石石昔大義滅親
C.季文子以儉率民 D.司馬遷發(fā)憤著《史記》
5.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zhàn)中英勇作戰(zhàn)壯烈犧牲,突出顯示了( )。
A.憂國憂民精神 B.以身許國精神
C.持正不阿精神 D.艱苦奮斗精神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10分)
1.謙敬
2.志學(xué)
三、引文簡釋(并指出其作者或著作名,每小題10分,共20分)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簡述“仁愛”的含義及其意義。
2.簡述“自強”的含義及其積極意義。
3.為什么說“修身為本”思想至今仍是正確的?
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結(jié)合實例談?wù)務(wù)J識。
2.簡評中國傳統(tǒng)“公私觀”的特點。
1.在國家利益面前,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弊悦愕氖牵?)。
A.諸葛亮 B.文天祥 C.顧炎武 D.林則徐
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出自( )。
A.《論語》 B.《春秋》 C.《荀子》 D.《左傳》
3.韓愈認(rèn)為教師的主要職責(zé)有三,并不包括( )。
A.傳道 B.受業(yè) C.易俗 D.解惑
4.下列事例中突出體現(xiàn)公忠為國、秉公去私精神的是( )。
A.齊南史冒死執(zhí)簡 B.衛(wèi)石石昔大義滅親
C.季文子以儉率民 D.司馬遷發(fā)憤著《史記》
5.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zhàn)中英勇作戰(zhàn)壯烈犧牲,突出顯示了( )。
A.憂國憂民精神 B.以身許國精神
C.持正不阿精神 D.艱苦奮斗精神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10分)
1.謙敬
2.志學(xué)
三、引文簡釋(并指出其作者或著作名,每小題10分,共20分)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簡述“仁愛”的含義及其意義。
2.簡述“自強”的含義及其積極意義。
3.為什么說“修身為本”思想至今仍是正確的?
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結(jié)合實例談?wù)務(wù)J識。
2.簡評中國傳統(tǒng)“公私觀”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