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 在收益課稅中,稅率形式多采用( )。
A.定額稅率
B.平均稅率
C.邊際稅率
D.累進稅率
標準答案:d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累進稅率,是指同—課稅對象,隨數(shù)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隨之提高的稅率?!愣嘣谑找嬲n稅中使用,它可以更有效地調(diào)節(jié)納稅人的收入,正確處理稅收負擔的縱向公平問題。
2、 某企業(yè)某年度取得應稅利潤500萬元,銷售收入1000萬元,如果以應稅利潤為征稅對象,采用超率累進稅率形式(稅率表如下),則該企業(yè)本年應納稅額為( )萬元。
級數(shù)
銷售利潤率
稅率
1 5%以下 0
2 5%-10%(含) 5%
3 10%-20%(含) 10%
4 20%-35%(含) 20%
5 35%以上 35%
A.210
B.560
C.162
D.95
標準答案:d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考核目的是超率累進稅率的運用
計算過程:銷售利潤率=500÷1000=50%
應納稅額=1000×5%×0+1000×5%×5%+1000×10%×10%+1000×15%×20%+1000×(50%-35%)×35%=95(萬元)
3、 假設某人取得勞務報酬收入50000元,免征額為800元,稅率為20%,若規(guī)定計稅依據(jù)超過20000-30000元的部分,加征2成,超過30000-40000元的部分,加征5成,超過40000元以上的部分,加征10成。則該人應納稅額為( )元。
A.12600
B.13080
C.19200
D.18880
標準答案:b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考核目的:免征額和加成征收的理解及計算。
計算過程:應納稅額=20000×20%+10000×20%×(1+20%)+10000×20%×(1+50%)+(50000-800-40000)×20%×(1+100%)=13080(元)
4、 從立法過程來看,稅法屬于( )。
A.制定法
B.義務性法規(guī)
C.綜合性法規(guī)
D.程序法
標準答案:a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從立法過程來看,稅法屬于制定法。它是經(jīng)過一定的立法程序創(chuàng)制出來的,它屬 于制定法而不是習慣法。
5、 納稅人的計稅依據(jù)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這是根據(jù)稅法的( )
A.實質(zhì)課稅原則
B.依法稽征的原則
C.稅收法律主義
D.稅收公平主義
標準答案:a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實質(zhì)課稅是納稅人的納稅人的真實負擔能力決定納稅人的稅負,不能僅考核其表明上是否符合課稅要件。稅收公平主義是稅收負擔必須根據(jù)納稅人的負擔能力分配,負擔能力相等稅負相同;負擔能力不等稅負不同。
6、 從2001年5月1日起,《征管法》規(guī)定加收滯納金比例為0.5‰,而在此之前滯納稅款加收滯納金的比例仍然執(zhí)行0.2‰,這樣規(guī)定,符合稅法適用原則中的( )。
A.程序優(yōu)于實體原則
B.新法優(yōu)于舊法原則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D.法律優(yōu)位原則
標準答案:c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是指一部新法實施后,對新法實施之前人們的行為不得適用新法,而只能沿用舊法。
7、 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稅務行政處罰聽證程序?qū)嵤┺k法》屬于( )。
A.稅收法律
D.稅收行政法規(guī)
C.稅收行政規(guī)章
D.稅務行政命令
標準答案:c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行政規(guī)章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以及地方政府在其權限內(nèi)制定的,其表現(xiàn)形式是辦法、規(guī)則、規(guī)定。
8、 某企業(yè)將使用國的兩輛進口小汽車銷售,每輛銷售額為16萬元(原值為14萬元),開具普通發(fā)票上注明價格32萬元,應納增值稅為( )
A.6154元
B.6275元
C.6400元
D.9320元
標準答案:a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應納增值稅額=320000/(1+4%)×4%×50%=6154元
9、 某企業(yè)(一般納稅人)于2004年8月份購進免稅農(nóng)產(chǎn)品一批已驗收入庫,支付給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者收購憑證上注明金額為30000元(其中代扣代繳農(nóng)業(yè)特產(chǎn)稅為1000元),為該貨物支付的運輸費為600元(有貨票),該業(yè)務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為( )
A.3000元
B.3042元
C.3900元
D.3942元
標準答案:d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30000×13%+600×7%=3942元
10、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的有( )
A.免稅商店零售免稅貨物
B.貨物修理修配
C.委托加工收回的貨物用于以物易物
D.購買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
標準答案:d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購買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應屬于不得抵扣進項稅
1、 在收益課稅中,稅率形式多采用( )。
A.定額稅率
B.平均稅率
C.邊際稅率
D.累進稅率
標準答案:d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累進稅率,是指同—課稅對象,隨數(shù)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隨之提高的稅率?!愣嘣谑找嬲n稅中使用,它可以更有效地調(diào)節(jié)納稅人的收入,正確處理稅收負擔的縱向公平問題。
2、 某企業(yè)某年度取得應稅利潤500萬元,銷售收入1000萬元,如果以應稅利潤為征稅對象,采用超率累進稅率形式(稅率表如下),則該企業(yè)本年應納稅額為( )萬元。
級數(shù)
銷售利潤率
稅率
1 5%以下 0
2 5%-10%(含) 5%
3 10%-20%(含) 10%
4 20%-35%(含) 20%
5 35%以上 35%
A.210
B.560
C.162
D.95
標準答案:d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考核目的是超率累進稅率的運用
計算過程:銷售利潤率=500÷1000=50%
應納稅額=1000×5%×0+1000×5%×5%+1000×10%×10%+1000×15%×20%+1000×(50%-35%)×35%=95(萬元)
3、 假設某人取得勞務報酬收入50000元,免征額為800元,稅率為20%,若規(guī)定計稅依據(jù)超過20000-30000元的部分,加征2成,超過30000-40000元的部分,加征5成,超過40000元以上的部分,加征10成。則該人應納稅額為( )元。
A.12600
B.13080
C.19200
D.18880
標準答案:b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考核目的:免征額和加成征收的理解及計算。
計算過程:應納稅額=20000×20%+10000×20%×(1+20%)+10000×20%×(1+50%)+(50000-800-40000)×20%×(1+100%)=13080(元)
4、 從立法過程來看,稅法屬于( )。
A.制定法
B.義務性法規(guī)
C.綜合性法規(guī)
D.程序法
標準答案:a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從立法過程來看,稅法屬于制定法。它是經(jīng)過一定的立法程序創(chuàng)制出來的,它屬 于制定法而不是習慣法。
5、 納稅人的計稅依據(jù)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這是根據(jù)稅法的( )
A.實質(zhì)課稅原則
B.依法稽征的原則
C.稅收法律主義
D.稅收公平主義
標準答案:a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實質(zhì)課稅是納稅人的納稅人的真實負擔能力決定納稅人的稅負,不能僅考核其表明上是否符合課稅要件。稅收公平主義是稅收負擔必須根據(jù)納稅人的負擔能力分配,負擔能力相等稅負相同;負擔能力不等稅負不同。
6、 從2001年5月1日起,《征管法》規(guī)定加收滯納金比例為0.5‰,而在此之前滯納稅款加收滯納金的比例仍然執(zhí)行0.2‰,這樣規(guī)定,符合稅法適用原則中的( )。
A.程序優(yōu)于實體原則
B.新法優(yōu)于舊法原則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D.法律優(yōu)位原則
標準答案:c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是指一部新法實施后,對新法實施之前人們的行為不得適用新法,而只能沿用舊法。
7、 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稅務行政處罰聽證程序?qū)嵤┺k法》屬于( )。
A.稅收法律
D.稅收行政法規(guī)
C.稅收行政規(guī)章
D.稅務行政命令
標準答案:c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行政規(guī)章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以及地方政府在其權限內(nèi)制定的,其表現(xiàn)形式是辦法、規(guī)則、規(guī)定。
8、 某企業(yè)將使用國的兩輛進口小汽車銷售,每輛銷售額為16萬元(原值為14萬元),開具普通發(fā)票上注明價格32萬元,應納增值稅為( )
A.6154元
B.6275元
C.6400元
D.9320元
標準答案:a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應納增值稅額=320000/(1+4%)×4%×50%=6154元
9、 某企業(yè)(一般納稅人)于2004年8月份購進免稅農(nóng)產(chǎn)品一批已驗收入庫,支付給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者收購憑證上注明金額為30000元(其中代扣代繳農(nóng)業(yè)特產(chǎn)稅為1000元),為該貨物支付的運輸費為600元(有貨票),該業(yè)務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為( )
A.3000元
B.3042元
C.3900元
D.3942元
標準答案:d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30000×13%+600×7%=3942元
10、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的有( )
A.免稅商店零售免稅貨物
B.貨物修理修配
C.委托加工收回的貨物用于以物易物
D.購買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
標準答案:d
本題分數(shù): 1.00 分
解 析:購買的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應屬于不得抵扣進項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