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有著世界上便利的地鐵交通網(wǎng)。這個市民和游客一天也離不開的地下空間,同時也是巴黎的一座音樂之城。在這里,風格各異的音樂幾乎成了空氣的一部分。而且歐洲再也找不到另一座城市,擁有同巴黎一樣規(guī)模龐大的地下演奏團體。那么,這些地鐵表演者來自哪里?他們中間有沒有華人?巴黎地鐵公司是如何管理這個群體的?他們收益如何?帶著與您相同的疑問,本報記者走訪了兩位關(guān)鍵人物——第一位拿到巴黎地鐵表演許可證的中國人曹彧,和巴黎“地鐵和弦辦公室”負責人安托尼·納佐。
無論是常住巴黎的居民,還是來去匆匆的游客,都不會對巴黎地鐵里的音樂置若罔聞。它們的風格實在是太多樣了,而且往往演奏水平不凡,給平凡忙碌的生活平添了幾許浪漫的藝術(shù)情調(diào)。過客們也樂得投下幾枚硬幣,作為對演奏者的鼓勵和感謝。然而近年來由于地鐵藝人的數(shù)量急劇增加,演奏水平良莠不齊,有時還給高峰時段乘坐地鐵的乘客帶來了不便,巴黎公共運輸公司便于1997年1月起實行了為地鐵藝人頒發(fā)表演許可證的制度。中國小伙子曹彧就是第一個拿到此證的華人。
地鐵里的中國藝人
2002年9月,大學剛畢業(yè)的曹彧已準備好來法國攻讀MBA.沒想到一場意外導致父母經(jīng)濟拮據(jù),倔強的曹彧便決定自己想辦法解決生活費。他干過洗碗、送貨等工作,但由于上課時間與工作有沖突,一直苦于找不到解決辦法。在市中心的Chatelet地鐵站換車時,他看到一位黑人正在演奏薩克斯,身邊的樂器箱里已經(jīng)積攢了不少過客投下的零錢,于是靈機一動:我為什么不試一試?讀中學時,曹彧是南京第四中學管樂隊的薩克斯樂手,還曾自己花上千元“巨款”買了一支薩克斯,時常練習中國民歌。而巴黎有很多華人每天乘坐地鐵,卻從來沒在地鐵站中聽到過為他們演奏的鄉(xiāng)音,這說不定正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機會!
第一天算是“出師大捷”,曹彧在一個半小時內(nèi)掙了將近10歐元,滿意而歸??傻诙煅葑噙€沒開場,他就被幾個地鐵查票員逮了個正著,還差點罰了款!他這才知道,在地鐵演奏還需要巴黎公共運輸公司的許可。從黑人薩克斯手和地鐵站咨詢窗口打聽到地址后,曹彧當天就“殺”將過去,算他運氣好,此時正值“考證”期間,他不僅很快得到了許可,還作為“第一個在巴黎地鐵里演奏中國音樂的人”,被法國電視六臺收進了專題紀錄片。
取得表演許可只是第一步,酸甜苦辣還在后面。對曹彧來說,在地鐵演奏首先是一份糊口的工作。沒課的時候,他就在華人較多的Chatelet、Belle Ville、République、Placed'Italie等地鐵站演奏兩到三個小時。每天收入多的時段是下午三點鐘左右,每小時可掙到10歐元以上。每逢端午節(jié)、八月十五等傳統(tǒng)中國節(jié)日,“行情”還要看漲,有時兩小時可以掙到50歐元。而他除了演奏華人耳熟能詳?shù)摹盾岳蚧ā?、《梁祝》等傳統(tǒng)曲子外,也會吹一些在中國大陸和港臺廣受歡迎的歌曲或電視劇主題曲。,幾位帶有溫州口音的青年人聽了他吹奏的《一簾幽夢》后,紛紛將身上的錢悉數(shù)掏出放在曹彧的樂器箱里,并督促同伴“拿錢拿錢,把錢全掏出來”,感人又可愛。還有,一位四十多歲的東北漢子聽完一曲《渴望》主題曲《悠悠歲月》后,當場撫掌痛哭,曹彧趕忙遞過面紙,陪他將壓抑心中的苦悶宣泄出來。類似的場面發(fā)生過多次,因為很多華人在海外飽受艱辛,語言表達不出的情感,可以通過音樂溝通。有的老華僑走過曹彧身邊時沒有帶錢,就將手中的包子、玉米、罐頭、水果等留下幾個,這種關(guān)愛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當然,每天也都有不少外國人駐足聆聽他的演奏。
不過,也有華人將這種聽眾自愿付費的表演理解為乞討。,一位華人大姐專注地聽曹彧演奏完一支曲子后,不但沒有贊許,反而詰問:“小伙子干什么不好,怎么年紀輕輕就出來要錢?”曹彧聽后雖不以為然,但也逐漸學會了不以他人的眼光來衡量付出,也不以聽眾是否給錢來判斷善惡。匆匆過客,誰知道給錢者出于欣賞還是同情,鼓勵還是施舍?不給錢者也未必沒有共鳴,也許他剛好沒有零錢或者沒時間,轉(zhuǎn)天專門來聽上一曲也是有的。況且這里不是純潔的藝術(shù)殿堂,無法希冀人人都懷著純凈的目的來聽音樂。人生第,他懂得了“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的含義。即便如此,由于時常遭遇小偷、醉漢及心理變態(tài)者的無聊騷擾,曹彧還是希望盡早找到一份更加穩(wěn)定的工作。也算是地鐵表演牽來的緣分,幾個月后,曹彧偶然進入了導游這一行。喜歡了解歐洲各國文化、組織能力強的他很快如魚得水,工作不到兩年就奪得了歐洲華人旅游界的一項殊榮——“金話筒”大獎,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資深導游。
回憶起在地鐵里演奏的經(jīng)歷,曹彧說:“很多同齡人沒有這種自己賺錢吃飯、買回國機票的壓力。但正因為我卑賤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貴。國內(nèi)有朋友勸我不要回國,說現(xiàn)在'海歸'一回去變'海待'.其實這對我來說根本算不上什么威脅。加倍的艱辛帶給人的是加速的成熟。'海歸'也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脆弱。回國后即時找不到工作,大不了再去地鐵演奏,或再去餐館洗碗,再也沒有什么事情會讓我恐懼。”
無論是常住巴黎的居民,還是來去匆匆的游客,都不會對巴黎地鐵里的音樂置若罔聞。它們的風格實在是太多樣了,而且往往演奏水平不凡,給平凡忙碌的生活平添了幾許浪漫的藝術(shù)情調(diào)。過客們也樂得投下幾枚硬幣,作為對演奏者的鼓勵和感謝。然而近年來由于地鐵藝人的數(shù)量急劇增加,演奏水平良莠不齊,有時還給高峰時段乘坐地鐵的乘客帶來了不便,巴黎公共運輸公司便于1997年1月起實行了為地鐵藝人頒發(fā)表演許可證的制度。中國小伙子曹彧就是第一個拿到此證的華人。
地鐵里的中國藝人
2002年9月,大學剛畢業(yè)的曹彧已準備好來法國攻讀MBA.沒想到一場意外導致父母經(jīng)濟拮據(jù),倔強的曹彧便決定自己想辦法解決生活費。他干過洗碗、送貨等工作,但由于上課時間與工作有沖突,一直苦于找不到解決辦法。在市中心的Chatelet地鐵站換車時,他看到一位黑人正在演奏薩克斯,身邊的樂器箱里已經(jīng)積攢了不少過客投下的零錢,于是靈機一動:我為什么不試一試?讀中學時,曹彧是南京第四中學管樂隊的薩克斯樂手,還曾自己花上千元“巨款”買了一支薩克斯,時常練習中國民歌。而巴黎有很多華人每天乘坐地鐵,卻從來沒在地鐵站中聽到過為他們演奏的鄉(xiāng)音,這說不定正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機會!
第一天算是“出師大捷”,曹彧在一個半小時內(nèi)掙了將近10歐元,滿意而歸??傻诙煅葑噙€沒開場,他就被幾個地鐵查票員逮了個正著,還差點罰了款!他這才知道,在地鐵演奏還需要巴黎公共運輸公司的許可。從黑人薩克斯手和地鐵站咨詢窗口打聽到地址后,曹彧當天就“殺”將過去,算他運氣好,此時正值“考證”期間,他不僅很快得到了許可,還作為“第一個在巴黎地鐵里演奏中國音樂的人”,被法國電視六臺收進了專題紀錄片。
取得表演許可只是第一步,酸甜苦辣還在后面。對曹彧來說,在地鐵演奏首先是一份糊口的工作。沒課的時候,他就在華人較多的Chatelet、Belle Ville、République、Placed'Italie等地鐵站演奏兩到三個小時。每天收入多的時段是下午三點鐘左右,每小時可掙到10歐元以上。每逢端午節(jié)、八月十五等傳統(tǒng)中國節(jié)日,“行情”還要看漲,有時兩小時可以掙到50歐元。而他除了演奏華人耳熟能詳?shù)摹盾岳蚧ā?、《梁祝》等傳統(tǒng)曲子外,也會吹一些在中國大陸和港臺廣受歡迎的歌曲或電視劇主題曲。,幾位帶有溫州口音的青年人聽了他吹奏的《一簾幽夢》后,紛紛將身上的錢悉數(shù)掏出放在曹彧的樂器箱里,并督促同伴“拿錢拿錢,把錢全掏出來”,感人又可愛。還有,一位四十多歲的東北漢子聽完一曲《渴望》主題曲《悠悠歲月》后,當場撫掌痛哭,曹彧趕忙遞過面紙,陪他將壓抑心中的苦悶宣泄出來。類似的場面發(fā)生過多次,因為很多華人在海外飽受艱辛,語言表達不出的情感,可以通過音樂溝通。有的老華僑走過曹彧身邊時沒有帶錢,就將手中的包子、玉米、罐頭、水果等留下幾個,這種關(guān)愛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當然,每天也都有不少外國人駐足聆聽他的演奏。
不過,也有華人將這種聽眾自愿付費的表演理解為乞討。,一位華人大姐專注地聽曹彧演奏完一支曲子后,不但沒有贊許,反而詰問:“小伙子干什么不好,怎么年紀輕輕就出來要錢?”曹彧聽后雖不以為然,但也逐漸學會了不以他人的眼光來衡量付出,也不以聽眾是否給錢來判斷善惡。匆匆過客,誰知道給錢者出于欣賞還是同情,鼓勵還是施舍?不給錢者也未必沒有共鳴,也許他剛好沒有零錢或者沒時間,轉(zhuǎn)天專門來聽上一曲也是有的。況且這里不是純潔的藝術(shù)殿堂,無法希冀人人都懷著純凈的目的來聽音樂。人生第,他懂得了“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的含義。即便如此,由于時常遭遇小偷、醉漢及心理變態(tài)者的無聊騷擾,曹彧還是希望盡早找到一份更加穩(wěn)定的工作。也算是地鐵表演牽來的緣分,幾個月后,曹彧偶然進入了導游這一行。喜歡了解歐洲各國文化、組織能力強的他很快如魚得水,工作不到兩年就奪得了歐洲華人旅游界的一項殊榮——“金話筒”大獎,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資深導游。
回憶起在地鐵里演奏的經(jīng)歷,曹彧說:“很多同齡人沒有這種自己賺錢吃飯、買回國機票的壓力。但正因為我卑賤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貴。國內(nèi)有朋友勸我不要回國,說現(xiàn)在'海歸'一回去變'海待'.其實這對我來說根本算不上什么威脅。加倍的艱辛帶給人的是加速的成熟。'海歸'也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脆弱。回國后即時找不到工作,大不了再去地鐵演奏,或再去餐館洗碗,再也沒有什么事情會讓我恐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