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小吃太多了,多到時么程度?一整條延安路走下來,可以讓你從頭吃到尾。
杭州小吃之傳統(tǒng)早餐
傳統(tǒng)的杭州小吃中,屬于早餐的包括:餛飩,包子(我們一律叫饅頭的),鍋貼,煎包(與包子的區(qū)別在于個頭小和餡料只有蔥肉的),牛肉粉絲。其實還有豆?jié){、豆腐腦、飯團。那都是路邊小店才會做的,你看見有大木桶的就是了。
知味觀
這個杭州小吃的老牌子,幾年前在遍布杭城的肯德基的激勵下,重整旗鼓,很是風(fēng)光,直到現(xiàn)在。知味觀的名字,據(jù)說是乾隆提的:聞香下馬,知味停車;欲知其味,觀料便知。知味觀的拿手好戲,是蝦肉餛飩和蝦肉小籠。兩個各點一客,十元錢,胃口小的姑娘恐怕就吃不了。還有貓耳朵,樣子潔白好看,秀氣得像江南女子,只有知味觀的出名;我是嫌味道太淡,不大喜歡的。曾經(jīng)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飯,還沒放焰火,我突發(fā)奇想帶了兩個妹妹從大東門(現(xiàn)在年紀(jì)小的杭州人怕都不知道在哪里了,其實就是新華路絲綢市場)到湖濱的知味觀去吃這兩樣?xùn)|西。小妹妹一個人干掉六個小籠,現(xiàn)在果然長得一團嫩肉。還有人鐘情于知味觀的大螺螄,也不過七元一份,略超出了小吃的范疇。國慶假期最后一天,下午一點半,沖到知味觀去吃午飯,只看見排隊等餛飩的人排到了大門口,桌子都已經(jīng)放到了院子里。由于知味觀在湖濱旁邊,門口停車位又充足,本地司機也是很喜歡帶外地游客去的。順便說一句,知味觀從二樓開始都是點菜的地方,幾味糟味做得很到位。
新豐
據(jù)說新豐近兩年有后來居上的趨勢。當(dāng)然是和知味觀比。新豐沒有那么大的店面,幾家店都坐落在熱鬧地區(qū),但是小。經(jīng)典的當(dāng)然是餛飩和小籠,做得不錯。紅紅白白的招牌也是很好認(rèn)的。
夢粱樓
夢粱樓位于吳山路,離杭州的第一家肯德基不遠(yuǎn)。它的小吃品種更豐富,除了上面說到的那些,還有面條和各種小點心。其中的菜鹵豆腐,二元一份,比路上的不貴,味道不錯,大概用的咸菜有其獨到之處。現(xiàn)在在杭州也沒多少地方吃得到了。國慶期間,客人多得吃到全店都沒有醋——醋是吃小籠時的必備之物。
潔而美
我在杭州接待過的所有朋友都知道潔而美。吳山路平海路口,很好找的。小時候去那里吃湖州大餛飩和蔥煎包子,是要排很長的隊伍的。最喜歡那里保持了八十年代國營餐飲店的風(fēng)格:大灶臺大鍋子,工作人員都是胖胖的大媽,筷子是竹筷子,放在中間有縫的洋鐵皮筒里。有朋友到杭州時,已經(jīng)暈車暈到吐,照樣把我叫的蔥煎包子吃干凈??上Ы衲陣鴳c拆掉啦!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不知道還有沒有。
大關(guān)小區(qū)東西苑中間花壇旁小店
我這一部分是在講早餐,可是又有多少人會早上六點鐘趕到知味觀去呢?支持我們早餐的是這些小店。熟悉的朋友知道我是住大關(guān)的,我曾經(jīng)有一下飛機火車就直接去那家小店吃早飯的歷史。開心啊開心!杭州的早餐點都是“為人民服務(wù)”的小車,據(jù)說馬上要棄車入室。味道都是很棒的!
杭州小吃之簡單午餐
奎元館
奎元館位于官巷口。這兩個名字放在一起,是不是令人浮想聯(lián)翩啊?它的位置曾經(jīng)是很好的:對面是新華書店,不遠(yuǎn)是中河路,自己在解放路和中山北路的交界處。可是,交通的發(fā)展,使得從前的繁華變成現(xiàn)在的限制——店門口沒法停車,司機不愛去。奎元館現(xiàn)在的盛名,靠金庸每年來吃碗“蝦爆鱔”維持著。真的,金庸每次來杭州都要去奎元館吃蝦爆鱔的。不過我們普通人,還是吃吃最經(jīng)典的“片兒川”好了。嚴(yán)格說來,這種面條是寧波點心:咸菜、筍片、肉片、濃湯。不過從我有記憶起它就已經(jīng)是杭州老百姓的經(jīng)典面條了。
陳生記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當(dāng)然是云南小吃,所以你去過云南也就不用在杭州吃了。但是對杭州人來說,陳生記的過橋米線卻是個悠久的記憶。我在《愛上愛情》當(dāng)中也忍不住提到它,而現(xiàn)在陳生記明明已經(jīng)搬了,還聽到有人在打電話時說:“就在天水橋過橋米線那兒?!比炭〔唤?。新的陳生記在中山北路和武林路各有一家,店面大了,反而沒有以前的親切。畢竟不是誰都能做到張生記那樣(那是從小做大的典范)。
寧波湯團店
吳山路還有一家,老店在中山中路,也是鳳凰寺附近。他們經(jīng)營的東西不止湯團,但是我比較土,認(rèn)準(zhǔn)了他們的寧波黑芝麻湯團?,F(xiàn)在早上多半以速凍寧波湯團做早點,也只吃白糯米黑芝麻的那一種。但是杭州人很少在店里吃湯團當(dāng)早點:太飽太膩啦。
九佰碗老湯面:近幾年才開的,但是勢頭頗猛。他們的面條其實沒什么特殊的,但是湯的確好——叫老湯,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店里比較干凈,缺點是很慢很慢,太餓的時候不要去。
杭州小吃之下午點心
清真飯莊
在鳳凰寺旁邊。我從來不去那兒吃飯,因為不愛吃杭州的羊肉。但是它們的高莊饅頭和菜包子卻是一絕。高莊饅頭,就是北京人說的饅頭,沒有餡的;樣子做得標(biāo)致極了。而他們的菜包子,更是改變了我不吃香菇的歷史。
太子樓和南方菜館
南方大包曾經(jīng)全面*了杭州人的早餐習(xí)慣。一元一個的南方大包,全部是大肉包子,比普通店里賣的貴一倍,但是確實是皮薄肉鮮。他們還搞批量生產(chǎn),路邊隨處有賣,早上心急的人們,買兩個四個包子就上路了,好得很。但是現(xiàn)在盛況不再,包子大家有,南方大包也就在延安路自己店門口賣賣——當(dāng)然生意還是不錯。而太子樓出名的是油包,加料油包。所謂的油包,應(yīng)該是一種豆沙包,但是加了塊豬油。反正我極其喜歡那塊油,口感特別好。
油個冬兒、蔥包檜兒和臭豆腐
呵呵,恐怕北方人都沒聽說過這幾樣;而且除了臭豆腐之外,另兩樣連“學(xué)名”都沒有。臭豆腐沒什么特別的。油個冬兒是用蘿卜絲等包了面糊炸一下,我看見在北京的上海小吃點管這叫“油墩子”。小時候我不愛吃蘿卜,但愛吃油個冬兒。蔥包檜兒是用春卷皮包了油條壓平了,也只有這個小吃還能提醒我們:油條最早是油炸秦檜。這些小吃店里都做不好的,武林路和它旁邊的幾條小胡同里,有幾個大媽做得不錯。記得要抹上甜面醬和辣醬哦,但是不要抹太多。都是五毛錢一個,下午逛街的時候吃一兩個,完全不影響晚飯的胃口。這些東西北京都沒有,我回杭州后每天吃一份,我媽開玩笑說要到北京去擺攤。
杭州小吃之西點
西點到處有,杭州的未必見得比人家的好吃:但是,便宜,好看,店多。是真的。
亞都、丹比、伊莎貝爾,好像都來自臺灣,其中亞都的吃,丹比的看,伊莎貝爾的購物環(huán)境。都在杭州遍地開花,品牌化就是要得!
老牌子的海豐西餐社,還在延安路上,生意沒有十幾年前那么好,不過也足夠支撐。
海華和雷迪森好像都是五的酒店,但都有蛋糕房擺在一樓。小點心貴則貴已,味道是蠻特別的。
浮力森林是后起之秀。今年才開了兩家店。除了糕點之外,特別的是餅干:現(xiàn)在的西點店都很少做餅干了。他們不但做,還做特別漂亮的盒子。一共九款,盒子都美得像童話。我不大喜歡吃餅干的,但是他們的餅干的確是特別香。28元一盒的價格,里面也沒多少餅干,買來送送親近的小朋友,當(dāng)然要懂得欣賞的那一種??上э灨傻谋Y|(zhì)期也不過一個月,希望愛情的保質(zhì)期更久些。
杭州小吃之傳統(tǒng)早餐
傳統(tǒng)的杭州小吃中,屬于早餐的包括:餛飩,包子(我們一律叫饅頭的),鍋貼,煎包(與包子的區(qū)別在于個頭小和餡料只有蔥肉的),牛肉粉絲。其實還有豆?jié){、豆腐腦、飯團。那都是路邊小店才會做的,你看見有大木桶的就是了。
知味觀
這個杭州小吃的老牌子,幾年前在遍布杭城的肯德基的激勵下,重整旗鼓,很是風(fēng)光,直到現(xiàn)在。知味觀的名字,據(jù)說是乾隆提的:聞香下馬,知味停車;欲知其味,觀料便知。知味觀的拿手好戲,是蝦肉餛飩和蝦肉小籠。兩個各點一客,十元錢,胃口小的姑娘恐怕就吃不了。還有貓耳朵,樣子潔白好看,秀氣得像江南女子,只有知味觀的出名;我是嫌味道太淡,不大喜歡的。曾經(jīng)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飯,還沒放焰火,我突發(fā)奇想帶了兩個妹妹從大東門(現(xiàn)在年紀(jì)小的杭州人怕都不知道在哪里了,其實就是新華路絲綢市場)到湖濱的知味觀去吃這兩樣?xùn)|西。小妹妹一個人干掉六個小籠,現(xiàn)在果然長得一團嫩肉。還有人鐘情于知味觀的大螺螄,也不過七元一份,略超出了小吃的范疇。國慶假期最后一天,下午一點半,沖到知味觀去吃午飯,只看見排隊等餛飩的人排到了大門口,桌子都已經(jīng)放到了院子里。由于知味觀在湖濱旁邊,門口停車位又充足,本地司機也是很喜歡帶外地游客去的。順便說一句,知味觀從二樓開始都是點菜的地方,幾味糟味做得很到位。
新豐
據(jù)說新豐近兩年有后來居上的趨勢。當(dāng)然是和知味觀比。新豐沒有那么大的店面,幾家店都坐落在熱鬧地區(qū),但是小。經(jīng)典的當(dāng)然是餛飩和小籠,做得不錯。紅紅白白的招牌也是很好認(rèn)的。
夢粱樓
夢粱樓位于吳山路,離杭州的第一家肯德基不遠(yuǎn)。它的小吃品種更豐富,除了上面說到的那些,還有面條和各種小點心。其中的菜鹵豆腐,二元一份,比路上的不貴,味道不錯,大概用的咸菜有其獨到之處。現(xiàn)在在杭州也沒多少地方吃得到了。國慶期間,客人多得吃到全店都沒有醋——醋是吃小籠時的必備之物。
潔而美
我在杭州接待過的所有朋友都知道潔而美。吳山路平海路口,很好找的。小時候去那里吃湖州大餛飩和蔥煎包子,是要排很長的隊伍的。最喜歡那里保持了八十年代國營餐飲店的風(fēng)格:大灶臺大鍋子,工作人員都是胖胖的大媽,筷子是竹筷子,放在中間有縫的洋鐵皮筒里。有朋友到杭州時,已經(jīng)暈車暈到吐,照樣把我叫的蔥煎包子吃干凈??上Ы衲陣鴳c拆掉啦!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不知道還有沒有。
大關(guān)小區(qū)東西苑中間花壇旁小店
我這一部分是在講早餐,可是又有多少人會早上六點鐘趕到知味觀去呢?支持我們早餐的是這些小店。熟悉的朋友知道我是住大關(guān)的,我曾經(jīng)有一下飛機火車就直接去那家小店吃早飯的歷史。開心啊開心!杭州的早餐點都是“為人民服務(wù)”的小車,據(jù)說馬上要棄車入室。味道都是很棒的!
杭州小吃之簡單午餐
奎元館
奎元館位于官巷口。這兩個名字放在一起,是不是令人浮想聯(lián)翩啊?它的位置曾經(jīng)是很好的:對面是新華書店,不遠(yuǎn)是中河路,自己在解放路和中山北路的交界處。可是,交通的發(fā)展,使得從前的繁華變成現(xiàn)在的限制——店門口沒法停車,司機不愛去。奎元館現(xiàn)在的盛名,靠金庸每年來吃碗“蝦爆鱔”維持著。真的,金庸每次來杭州都要去奎元館吃蝦爆鱔的。不過我們普通人,還是吃吃最經(jīng)典的“片兒川”好了。嚴(yán)格說來,這種面條是寧波點心:咸菜、筍片、肉片、濃湯。不過從我有記憶起它就已經(jīng)是杭州老百姓的經(jīng)典面條了。
陳生記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當(dāng)然是云南小吃,所以你去過云南也就不用在杭州吃了。但是對杭州人來說,陳生記的過橋米線卻是個悠久的記憶。我在《愛上愛情》當(dāng)中也忍不住提到它,而現(xiàn)在陳生記明明已經(jīng)搬了,還聽到有人在打電話時說:“就在天水橋過橋米線那兒?!比炭〔唤?。新的陳生記在中山北路和武林路各有一家,店面大了,反而沒有以前的親切。畢竟不是誰都能做到張生記那樣(那是從小做大的典范)。
寧波湯團店
吳山路還有一家,老店在中山中路,也是鳳凰寺附近。他們經(jīng)營的東西不止湯團,但是我比較土,認(rèn)準(zhǔn)了他們的寧波黑芝麻湯團?,F(xiàn)在早上多半以速凍寧波湯團做早點,也只吃白糯米黑芝麻的那一種。但是杭州人很少在店里吃湯團當(dāng)早點:太飽太膩啦。
九佰碗老湯面:近幾年才開的,但是勢頭頗猛。他們的面條其實沒什么特殊的,但是湯的確好——叫老湯,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店里比較干凈,缺點是很慢很慢,太餓的時候不要去。
杭州小吃之下午點心
清真飯莊
在鳳凰寺旁邊。我從來不去那兒吃飯,因為不愛吃杭州的羊肉。但是它們的高莊饅頭和菜包子卻是一絕。高莊饅頭,就是北京人說的饅頭,沒有餡的;樣子做得標(biāo)致極了。而他們的菜包子,更是改變了我不吃香菇的歷史。
太子樓和南方菜館
南方大包曾經(jīng)全面*了杭州人的早餐習(xí)慣。一元一個的南方大包,全部是大肉包子,比普通店里賣的貴一倍,但是確實是皮薄肉鮮。他們還搞批量生產(chǎn),路邊隨處有賣,早上心急的人們,買兩個四個包子就上路了,好得很。但是現(xiàn)在盛況不再,包子大家有,南方大包也就在延安路自己店門口賣賣——當(dāng)然生意還是不錯。而太子樓出名的是油包,加料油包。所謂的油包,應(yīng)該是一種豆沙包,但是加了塊豬油。反正我極其喜歡那塊油,口感特別好。
油個冬兒、蔥包檜兒和臭豆腐
呵呵,恐怕北方人都沒聽說過這幾樣;而且除了臭豆腐之外,另兩樣連“學(xué)名”都沒有。臭豆腐沒什么特別的。油個冬兒是用蘿卜絲等包了面糊炸一下,我看見在北京的上海小吃點管這叫“油墩子”。小時候我不愛吃蘿卜,但愛吃油個冬兒。蔥包檜兒是用春卷皮包了油條壓平了,也只有這個小吃還能提醒我們:油條最早是油炸秦檜。這些小吃店里都做不好的,武林路和它旁邊的幾條小胡同里,有幾個大媽做得不錯。記得要抹上甜面醬和辣醬哦,但是不要抹太多。都是五毛錢一個,下午逛街的時候吃一兩個,完全不影響晚飯的胃口。這些東西北京都沒有,我回杭州后每天吃一份,我媽開玩笑說要到北京去擺攤。
杭州小吃之西點
西點到處有,杭州的未必見得比人家的好吃:但是,便宜,好看,店多。是真的。
亞都、丹比、伊莎貝爾,好像都來自臺灣,其中亞都的吃,丹比的看,伊莎貝爾的購物環(huán)境。都在杭州遍地開花,品牌化就是要得!
老牌子的海豐西餐社,還在延安路上,生意沒有十幾年前那么好,不過也足夠支撐。
海華和雷迪森好像都是五的酒店,但都有蛋糕房擺在一樓。小點心貴則貴已,味道是蠻特別的。
浮力森林是后起之秀。今年才開了兩家店。除了糕點之外,特別的是餅干:現(xiàn)在的西點店都很少做餅干了。他們不但做,還做特別漂亮的盒子。一共九款,盒子都美得像童話。我不大喜歡吃餅干的,但是他們的餅干的確是特別香。28元一盒的價格,里面也沒多少餅干,買來送送親近的小朋友,當(dāng)然要懂得欣賞的那一種??上э灨傻谋Y|(zhì)期也不過一個月,希望愛情的保質(zhì)期更久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