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永遠的豐碑(3)

字號:

青年楷模:何功偉
    何功偉,1915年11月出生,湖北咸寧人。中學時期,他積極響應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投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進步活動。1936年8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6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員,隨即受黨組織派遣回家鄉(xiāng)開辟鄂南抗日根據地,任鄂南特委書記。1939年9月到湘鄂西區(qū)工作,任區(qū)黨委宣傳部長。1940年2月任湘西區(qū)黨委書記,8月任鄂西特委書記。1941年1月20日在恩施被捕。
    在獄中,何功偉始終堅信黨的事業(yè),嚴守黨的秘密,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既經受了嚴刑拷打的考驗,又挫敗了敵人的“勸降”伎倆和“感化”陰謀,嚴辭拒絕了敵人高官厚祿、出國留學等所謂“自首”條件。他還賦詩填詞,譜寫了《獄中歌聲》:“我熱血似潮水的奔騰,心志似鐵石的堅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為保衛(wèi)真理而抗爭……”用歌聲作為鼓舞戰(zhàn)友同敵人斗爭的武器。面對敵人先后十余次利用其親屬到獄中勸降,何功偉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兒獻身真理,早具決心,茍義之所在,縱刀鋸斧鉞加諸頸項,父母兄弟環(huán)泣于身前。此心亦萬不可動,此志亦萬不可移?!薄?正促兒‘轉變’,或無意必欲置之于死,然揆諸寧死不屈之義,兒除慷慨就死外,絕無他途可循,為天地存正氣,為個人全人格,成仁取義,此正其時?!彼诮o妻子的訣別書中寫道:“告訴我所有的朋友們,加倍的努力吧!把革命紅旗舉得更高。好好地教養(yǎng)我們的后代,好繼續(xù)完成我們未竟的事業(yè)?!北憩F(xiàn)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為理想、為黨的事業(yè)獻身的浩然正氣。
    1941年11月17日,何功偉被敵人押到恩施方家壩后山五道澗刑場。在臨刑的100余級石板路上,敵人放言只要何功偉回一回頭就不殺他,但遍體鱗傷、拖著沉重腳鐐的他義無反顧,高唱《國際歌》,慷慨就義,時年26歲。
     “大眾的?!?:茅麗瑛
    1939年12月17日,上海萬國殯儀館里哀樂回響,上海人民繼魯迅逝世以后,又大規(guī)模的追悼和公祭活動正在這里進行。上海各界愛國人士滿懷悲憤的心情向靜臥在鮮花叢中的女共產黨員茅麗瑛做后的告別。
    茅麗瑛,1910年8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31年考入上海海關任英文打字員。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戰(zhàn)爆發(fā)后,積極參加慰問傷兵、救濟難民等活動。上海淪為“孤島”后,曾奔赴華南、廣州等地宣傳抗日,后返回上海繼續(xù)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5月5日“中國職業(yè)婦女俱樂部”成立,被推選為主席。同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她為人熱情、誠懇、樂于助人,自稱是“大眾的牛”,夜以繼日地拼命工作,把“職婦”辦得生氣勃勃。為了支援浴血奮戰(zhàn)的新四軍,她積極推動“職婦”和各救亡團體在春節(jié)期間發(fā)起“勸募寒衣聯(lián)合大公演”和組織“物品慈善義賣會”。在義賣活動籌備和進行中,面對日偽勢力的恐嚇、威脅甚至公開打砸,茅麗瑛抱著“愿為義賣而生,為義賣而死”的決心,以極大的勇氣使義賣終獲得成功。義賣會的成功使敵人對“職婦”、對茅麗瑛的仇視進一步加深,他們稱茅麗瑛為“第二史良之中共激烈分子”。1939年12月12日晚,汪偽特工總部的特務在職婦會所外行刺茅麗瑛,茅麗瑛身中三彈,于15日在醫(yī)院犧牲。犧牲前她告訴大家:“吩咐一切的人別為我悲傷!我死,沒有什么關系,我是時刻準備犧牲的,希望大家要繼續(xù)努力,加倍地努力!”
    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周子昆
    周子昆是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1901年生,祖籍湖南,出生于廣西桂林。早年曾參加五四運動。后入桂軍劉震寰部當兵。1925年6月投身革命,入孫中山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任班長,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1月被編入葉挺獨立團,任排長。1926年隨軍北伐,參加了汀泗橋、賀勝橋和攻克武昌等戰(zhàn)役,晉升為連長、營長、軍官教導大隊大隊長。
    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起義軍南下廣東失敗后,隨朱德、陳毅等轉戰(zhàn)閩贛粵湘邊界。1928年初參加湘南起義,4月到井岡山。后歷任紅4軍教導隊副隊長、紅6軍第2支隊支隊長、紅3軍參謀長、軍長、紅5軍團參謀長、江西軍區(qū)參謀長、福建軍區(qū)總指揮、獨立22師師長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qū)歷次反“圍剿”和贛州、南雄水口等重要戰(zhàn)役。在中央蘇區(qū)期間,他工作頻繁變動,幾上幾下,但他一切聽從黨安排,體現(xiàn)了共產黨員的組織性和忠誠于革命事業(yè)的高貴品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后任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上級指揮科科長、紅軍總司令部第1局局長。1937年初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兼任隊長。
    同年12月任新四軍副參謀長。協(xié)助葉挺、項英組建新四軍,并參與組織部隊向蘇南、皖中、皖東敵后挺進,建立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zhàn)爭。1938年8月兼任新四軍教導總隊總隊長。他治軍嚴格,重視司令部建設與部隊的教育和訓練,親自編寫教材和授課,對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做出了貢獻。1941年初皖南事變后,3月13日在涇縣茂林蜜蜂洞被叛徒殺害。1955年6月,遺骸移葬于南京雨花臺革命烈士陵園。
    參與領導省港工人大罷工:楊殷
    楊殷,1892年8月生,廣東中山人,字孟揆。1911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22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底被派往蘇聯(lián)參觀、學習。1923年回國后在廣東從事工人運動,參與領導省港工人大罷工。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后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兼省委革命軍事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同年12月參與領導廣州起義,任廣州蘇維埃政府肅反人民委員,負責總指揮部參謀團的工作,并在一線指揮參與戰(zhàn)斗,曾率領敢死隊攻下了當時敵人重要據點廣州市公安局。張?zhí)谞奚?,被任命為廣州蘇維埃政府代主席。1928年7月在中共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候補常委,任中共中央軍事部部長。1928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29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軍事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共中央軍委主任兼中共江蘇省委軍事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