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韻——第16集》解說詞

字號:

第十六集 別調獨彈
     中唐后期,除以韓愈為首的韓孟詩派和以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詩派外,還有兩個風格獨特,有杰出成就的詩人,這就是柳宗元和劉禹錫。
    
     到九世紀,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jù)和政治腐敗,對唐王朝開始構成嚴重的威脅,進行政治改革已是一些士大夫的共識,柳宗元和劉禹錫就因為參加了一次這樣的政治革新而長期被貶謫。遭遇相同,但詩的風格卻大不一樣。
    
     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中堅,與韓愈齊名,世稱韓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們就算沒讀過他的散文,也肯定知道 “ 黔驢技窮 ” 這個成語,就出自他的《黔之驢》這篇寓言。這是人所熟知的。
    
     柳宗元三十三歲時被貶到永州,就是今天湖南零陵。他在這里呆了十年,政聲很好。后人為紀念他,在這里建了柳子廟。他心胸不大寬廣,被貶到這里以后,心情非??鄲?。盡管他是哲學家,又篤信禪宗,但窮源溯流的哲學深思,與禪宗主張用平常心看待一切的教義,都沒能使他變得開朗一些。他的詩文中,總是流露出一種無法排遣的凄苦。秋天,游朝陽巖這里的南澗時,盡管山谷里鳥聲清脆,清溪里水草飄動,他也覺得這是個好地方,走著走著就忘了身心的疲勞,但轉眼之間就憂從中來:
    
     去國魂已游 [ 遠 ] ,懷人淚空垂。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寂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 (《南澗中題》)
    
    “ 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 ” ,孤零零被貶謫在永州容易產生悲感,被擠出軌道的人干什么都總是不合時宜:這是他心里凄苦的總源頭。內傷造成的靈魂震顫,絕不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所能治愈的。靈魂中涌溢出來的暗淡,會把一切都染成灰蒙蒙的:【看這首《江雪》就知道了。】
    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 這是一首流傳極廣的詩。大雪籠罩千山萬徑,白茫茫一片,沒有鳥飛,沒有人行,只江邊上有一葉孤舟,舟中一個披蓑戴笠的漁翁獨自在垂釣。將山、徑、舟、江、雪這些景物,用絕、滅、孤、獨、寒這些詞連綴在一起,展示出一片荒寒冷寂。全詩寫景,沒有一個字關涉到詩人的感受,但詩人的孤獨凄苦,卻又顯現(xiàn)在每一個字里。景也就是情。景是暗淡的,情也是暗淡的。漁翁,這樣獨守寒江,應當會感到寒冷的。但他就是不走,因為在這灰暗的最底層,畢竟還有一股倔強在支撐著他,使他咬緊牙關,抵御著環(huán)境的寒冷。
    
     【《漁翁》也是至今仍有藝術感染力的詩?!?BR>    
    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乜刺祀H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
     【 “ 漁翁夜傍西巖宿 ” 中的西巖,就是這個朝陽巖,下面是汀江的支流瀟水。 “ 曉汲清湘燃楚竹 ” 的 “ 湘 ” ,本應作 “ 瀟 ” ,只是因為瀟水在不遠處就匯入湘江。而且瀟與曉同音,念起來繞口,所以詩人改作 “ 清湘 ” ?!吭娙舜蟾攀窃跂|岸望著朝陽巖吧。他看見漁翁在汲水做飯,等太陽出來、煙霧消散時,漁翁已離去,青山綠水中傳來唱《欸乃歌》的歌聲。殘剩的白云,依然在朝陽巖一帶飄拂。這首詩意境特別清幽超遠。景物既清晰,又像海市蜃樓一樣不可把捉。表面上閑適恬淡,骨子里仍有一種拂拭不去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