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個究竟,得攀爬348米;繞一圈,得走上9.4公里……誰能承受這么龐大的“心臟”?
拿一塊大陸那樣的軒昂“軀殼”來容納,夠不夠?
于是,去到澳大利亞的心臟地帶,去到烏奴奴,輕輕觸動她的“心跳”。
感受“心臟”的熱度
不要以為澳大利亞只有龍蝦,只有歌劇院,只有海岸線,冷不丁她也會釋放一把熱氣,來鎮(zhèn)鎮(zhèn)不夠虔誠的訪客。
這股子熱氣愈近“心臟”愈加滾燙。誰也想不到,這個以海鮮聞名的國度,“內心深處”竟是一片沙漠。
日光暴烈直射著,氣溫騰地升到30多攝氏度,四五月間的烏奴奴已然被蒸騰。雖然不似戈壁那樣黃沙萬里、塵土漫天,但疏落的沙漠植被卻沒法子給你足夠的隱蔽。超強的防曬霜也有嫌不足的時候,耳垂子沒抹夠,曝曬在太陽底下,稍頃就泛起了紅。
別說烏奴奴不給面子,那是給訪客們一個警示。不能太隨性、不要太消閑,因為面前是澳洲最深邃的原味,哪怕是品一口也要有點虔誠心哦!
細看“心臟”的態(tài)度
如此一塊巨巖,孤零零矗在廣袤的沙漠中,算是奇景。
巖層中混雜了氧化鐵成分,勾勒出淺褐色的曼妙曲線,夠得上奇觀。
如果看似凝固的石塊,居然會在陽光和空氣的混合作用下,秀出橘紅的耀眼身姿,還伴著火紅、暈黃、朱紅、橙色、暗紫、漆黑的瞬間變換,就變得匪夷所思了。
地質學家鑒證,這是圍海造山的產品;幻想家嬉噱,這是外星人的紅綠燈;而澳洲原住民卻堅信,這是萬年傳承的圣土。
蟒蛇女Kuniya、袋鼠人Mala、蜥蜴人Lungkata……這些皮膚黝黑、手指短粗的當地人會一遍遍地講述古老傳說,一次次告誡,“遠來是客,勿起貪心”。
100多年前,這里被遷來的歐洲白人占取,直到20年前,圣土烏奴奴才由法律送回原住民手中。
體驗“心臟”的節(jié)奏
什么?不夠high?那么哈雷摩托伺候。
不要告訴我,你沒聽說過哈雷。夠份量的重型機車,澳洲售價也近20萬人民幣。由啟動到飆到100碼,毛估估3秒鐘,心神一蕩。
跳脫巴士的束縛,任憑騎士帶著你,奔向烏魯魯的紅色大地,時速90公里一路狂飆。
锃亮車身反射著正午陽光,刺得雙眼迷蒙,風掠過耳際。清爽涼風和自然空氣,混合著狂野紅砂的味道,塞進鼻腔,眼前烏奴奴幻著神秘光影,還不夠迷醉?
觸摸“心臟”的溫情
沙漠中當然不能頂著日頭行進,游蕩的時機是日出或日落時分。
如果大家都是戀床的“現(xiàn)代人”,那么剩下的選擇只有傍晚6點以后。
日頭緩緩下著,趁烏奴奴熱情稍退,趕緊去探一下沙漠尚剩的溫存。溫馨片刻難得,當然得挑個溫情脈脈的旅伴。這不,他來了,好脾氣的駱駝。
盡管爬到他背上,你腳尖離地1米光景,心中惴惴;盡管他從跪姿騰地站起,端坐的你不得不經受腰間那小小振動;盡管他邁開步總是左右微晃,多少有點步履蹣跚,但是這算得了什么?擼著他頸后的順毛,撫著他溫熱的脖子,任著他默默游蕩,不經意瞥見野地里一叢嫩黃小花,甚至是前人落在樹丫上的考拉玩偶,都有未名感動。
駱駝同學秉性溫良、任勞任怨,且生得一副沉默是金的好耐性,不會打攪你突生的那絲感慨。難怪自打50多年前,他們踏上了澳洲大陸,就一直是人類的親密伴侶。
當然,如果你碰巧遇見個把貪吃、多動、偷懶,且喜歡打哈欠、噴口臭的兄弟,就請自求多福吧!
小心“心臟”的雜音
“心臟”也有雜音,嗡嗡嗡,嗡嗡嗡,立刻想到孫大圣和唐僧老師傅。蒼蠅,真叫人恨。走進野地里,立刻就有小蠅群起而“攻”,揮之即去,去而復返。如果有時尚人士噴了香水,那蠅群立時會聚,讓他的脊背瞬時布滿數十黑點。雖說這里的蠅不臟,但是趁你口沫四濺,聊得興起,它們卻玩一次“黑洞”探險,真當受不了。
特別提醒,準備一個防蠅罩,當地有賣,不貴。
傾聽“心臟”的弦樂
想象一下,在沙漠中燭光晚餐。
遠眺,烏奴奴正由亮黃轉成暗紫;抬頭,天空灰藍且沉,瑩白月娘于是現(xiàn)身;大地沉寂,燭光起。
小桌、白臺布、銀餐具、素色蠟燭,一星光暈在搖曳。
小口啜細長高腳杯中的香檳,小口咬著盤中的袋鼠肉、鱷魚肉、鴕鳥香腸……
據說,有法國男子引女友在野地亂走,佯裝迷路后發(fā)現(xiàn)這樣一張小小餐桌。夕陽余輝,美酒異饌,名廚一旁waiting,樂師奏著violin.然后,求婚。
浪漫的法國人太心急,violin的月韻和輕輕一聲yes,攪得他無心傾聽沙漠的心聲。
其實,一餐飯只等燭火熄滅的瞬間。
耳畔突然靜了,忽地又鬧了,充耳蟲鳴。
眼前驀地暗了,陡然又亮了,星星點點。
夜深沉了,南十字星悄悄掛在天際,一條milkway橫在頭頂心。還沒等熱心的主人開講,就搜索起屬于自己的星座。
高人指點,我們正仰望著500萬顆璀璨星兒。
我,數不過來。
拿一塊大陸那樣的軒昂“軀殼”來容納,夠不夠?
于是,去到澳大利亞的心臟地帶,去到烏奴奴,輕輕觸動她的“心跳”。
感受“心臟”的熱度
不要以為澳大利亞只有龍蝦,只有歌劇院,只有海岸線,冷不丁她也會釋放一把熱氣,來鎮(zhèn)鎮(zhèn)不夠虔誠的訪客。
這股子熱氣愈近“心臟”愈加滾燙。誰也想不到,這個以海鮮聞名的國度,“內心深處”竟是一片沙漠。
日光暴烈直射著,氣溫騰地升到30多攝氏度,四五月間的烏奴奴已然被蒸騰。雖然不似戈壁那樣黃沙萬里、塵土漫天,但疏落的沙漠植被卻沒法子給你足夠的隱蔽。超強的防曬霜也有嫌不足的時候,耳垂子沒抹夠,曝曬在太陽底下,稍頃就泛起了紅。
別說烏奴奴不給面子,那是給訪客們一個警示。不能太隨性、不要太消閑,因為面前是澳洲最深邃的原味,哪怕是品一口也要有點虔誠心哦!
細看“心臟”的態(tài)度
如此一塊巨巖,孤零零矗在廣袤的沙漠中,算是奇景。
巖層中混雜了氧化鐵成分,勾勒出淺褐色的曼妙曲線,夠得上奇觀。
如果看似凝固的石塊,居然會在陽光和空氣的混合作用下,秀出橘紅的耀眼身姿,還伴著火紅、暈黃、朱紅、橙色、暗紫、漆黑的瞬間變換,就變得匪夷所思了。
地質學家鑒證,這是圍海造山的產品;幻想家嬉噱,這是外星人的紅綠燈;而澳洲原住民卻堅信,這是萬年傳承的圣土。
蟒蛇女Kuniya、袋鼠人Mala、蜥蜴人Lungkata……這些皮膚黝黑、手指短粗的當地人會一遍遍地講述古老傳說,一次次告誡,“遠來是客,勿起貪心”。
100多年前,這里被遷來的歐洲白人占取,直到20年前,圣土烏奴奴才由法律送回原住民手中。
體驗“心臟”的節(jié)奏
什么?不夠high?那么哈雷摩托伺候。
不要告訴我,你沒聽說過哈雷。夠份量的重型機車,澳洲售價也近20萬人民幣。由啟動到飆到100碼,毛估估3秒鐘,心神一蕩。
跳脫巴士的束縛,任憑騎士帶著你,奔向烏魯魯的紅色大地,時速90公里一路狂飆。
锃亮車身反射著正午陽光,刺得雙眼迷蒙,風掠過耳際。清爽涼風和自然空氣,混合著狂野紅砂的味道,塞進鼻腔,眼前烏奴奴幻著神秘光影,還不夠迷醉?
觸摸“心臟”的溫情
沙漠中當然不能頂著日頭行進,游蕩的時機是日出或日落時分。
如果大家都是戀床的“現(xiàn)代人”,那么剩下的選擇只有傍晚6點以后。
日頭緩緩下著,趁烏奴奴熱情稍退,趕緊去探一下沙漠尚剩的溫存。溫馨片刻難得,當然得挑個溫情脈脈的旅伴。這不,他來了,好脾氣的駱駝。
盡管爬到他背上,你腳尖離地1米光景,心中惴惴;盡管他從跪姿騰地站起,端坐的你不得不經受腰間那小小振動;盡管他邁開步總是左右微晃,多少有點步履蹣跚,但是這算得了什么?擼著他頸后的順毛,撫著他溫熱的脖子,任著他默默游蕩,不經意瞥見野地里一叢嫩黃小花,甚至是前人落在樹丫上的考拉玩偶,都有未名感動。
駱駝同學秉性溫良、任勞任怨,且生得一副沉默是金的好耐性,不會打攪你突生的那絲感慨。難怪自打50多年前,他們踏上了澳洲大陸,就一直是人類的親密伴侶。
當然,如果你碰巧遇見個把貪吃、多動、偷懶,且喜歡打哈欠、噴口臭的兄弟,就請自求多福吧!
小心“心臟”的雜音
“心臟”也有雜音,嗡嗡嗡,嗡嗡嗡,立刻想到孫大圣和唐僧老師傅。蒼蠅,真叫人恨。走進野地里,立刻就有小蠅群起而“攻”,揮之即去,去而復返。如果有時尚人士噴了香水,那蠅群立時會聚,讓他的脊背瞬時布滿數十黑點。雖說這里的蠅不臟,但是趁你口沫四濺,聊得興起,它們卻玩一次“黑洞”探險,真當受不了。
特別提醒,準備一個防蠅罩,當地有賣,不貴。
傾聽“心臟”的弦樂
想象一下,在沙漠中燭光晚餐。
遠眺,烏奴奴正由亮黃轉成暗紫;抬頭,天空灰藍且沉,瑩白月娘于是現(xiàn)身;大地沉寂,燭光起。
小桌、白臺布、銀餐具、素色蠟燭,一星光暈在搖曳。
小口啜細長高腳杯中的香檳,小口咬著盤中的袋鼠肉、鱷魚肉、鴕鳥香腸……
據說,有法國男子引女友在野地亂走,佯裝迷路后發(fā)現(xiàn)這樣一張小小餐桌。夕陽余輝,美酒異饌,名廚一旁waiting,樂師奏著violin.然后,求婚。
浪漫的法國人太心急,violin的月韻和輕輕一聲yes,攪得他無心傾聽沙漠的心聲。
其實,一餐飯只等燭火熄滅的瞬間。
耳畔突然靜了,忽地又鬧了,充耳蟲鳴。
眼前驀地暗了,陡然又亮了,星星點點。
夜深沉了,南十字星悄悄掛在天際,一條milkway橫在頭頂心。還沒等熱心的主人開講,就搜索起屬于自己的星座。
高人指點,我們正仰望著500萬顆璀璨星兒。
我,數不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