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靈頓的海事與花事

字號:

按照毛利語里的傳統(tǒng)比喻,新西蘭南北兩島里,北島是“一條大魚”,而處在北島南端的首都惠靈頓正是這大魚的頭部,它朝著庫克海峽,與南島隔海相望?;蒽`頓海灣向北島里面劃出一個半圓的弧形,波濤浩瀚的南太平洋在海灣里休息下來,變成大魚的圓眼睛。城市緊依著海灣,沿著海展開,好像海是藍色的裙擺,城 市是這裙的花邊。海就如此成為惠城的心臟。
    貫通惠靈頓城與他的三個主要衛(wèi)星城上哈特,下哈特和波里露娃有一條歷史逾百年的鐵路,發(fā)黃的軌順著海岸一路鋪開,是被十九世紀英國移民捎到這里的第一大步驟文明,當時這里只有波里尼西亞人(毛利人),從此也一起搭上了另一類時 空車。鐵路旁邊平行跟上來新的高速路,兩條路都以海為背景,就把惠城的過去都 攤在了海面前。不頂蕭條,不頂富麗,海邊的惠靈頓,從原始社會殖民成資本主義 社會,沒有太復(fù)雜的過去將來,而這一點簡簡單單的東西,在海的眼里是格外不值一提似的,住久了,你就知道,是海在氣質(zhì)上全力滋養(yǎng)著這個城市。
    城中的樓都不高,但是因為地處山上,好多路連著坡,樓就份外顯得峻峭,也因為這份峻峭,在惠城的街道上走,會看到樓和樓之間都剪著不遠處的海做藍色襯里,尖尖的屋頂上還有被海風(fēng)吹得格外翠藍的天,象是城背上搭著一條薄紗透明披肩。天海之間,白云白得沒有選擇,城市象一條活潑潑的大魚盤在海灣邊上。起大風(fēng)的時候,從海到陸都是風(fēng)聲,夜里,覺得自己的屋子象要開動的船撲撲作響。第二天醒來卻往往又是海藍天藍,簡單的世界,每條路都在太陽里閃閃發(fā)光。的惠靈頓大風(fēng)是急性子的清道工,保持了這個南半球的城市有一種超出歲月的潔凈:其他城市的風(fēng)塵多半不是因為垃圾而是因年月累計心力憔悴。但是惠靈頓順著海在不斷循環(huán),把年輪沖遠了。
    說到惠靈頓海水的藍,一個足跡遍全球的澳大利亞旅行家Colin Simpson在他的游記《在新西蘭醒來》里寫道:這里的海水比地中海的更藍,是那樣一種深藍,但比鈷更亮。
    Colin是在惠城中心維多利亞山上看的海景,這是惠城的海景觀賞點,在惠靈頓市中心,可以一覽全城與海灣里的海。但是在其他兩個衛(wèi)星城,你也可以看海,下哈特市的彭特尼區(qū),是英國移民早登陸的地方,海岸平坦,沙灘上滿 是白色小貝殼,岸邊另有“移民博物館”可以參觀。波里露娃海岸邊巨石累累,有風(fēng)的日子端的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因為要看海,你醒覺惠靈頓是個山城 的好處,山海呼應(yīng),空間層次豐富,海濤和海風(fēng)的聲音交響樂般在里面穿梭。這樣你會了解新西蘭電影《鋼琴課》的靈感從何而來,那樣的畫面——孤寂的海灘上一臺鋼琴,旁邊穿一襲黑色維多利亞時代大傘裙的,彈鋼琴的女子,她是個來自異鄉(xiāng) 的聾啞人。人,海,琴,三者好像盡了惠城的所有。
    英國移民是這個城市文明的基礎(chǔ),所以是雅馴的溫良的內(nèi)容保存在這個海的邊框里面。這個城市出身的女作家,短篇小說圣手曼殊非兒德(Kathrine Mansfield)不能夠忍受它的單調(diào),帶著鄉(xiāng)愁跨越了殖民者父親這一代而回到英國去,在那里戀愛,寫作,后病死。但是飄過半個地球的海域,她的小說人物還是不可逃避地回到惠靈頓父輩的身上。那被她所渴求而在惠靈頓不可得的文化之根,終于還是順著她的靈思栽種到了這個海的城市里。象征首都地位的國家議 會大樓(Beehive),造成蜂窩的式樣,建筑上頗有特色。海邊落成于1998年的大型國家博物館Tepapa,氣勢宏大構(gòu)思巧妙,收藏和介紹國家歷史地理文化不遺余力,也是很可以一看的地方,但海的邊框仍然在那里,藍藍的,亮亮的,潔凈地嘲笑著文明的負累。在惠城,海鷗猶如城中的街頭報童般常見。
    我們常慢行等一只海鷗過人行道,也常常在黃昏時候看見路邊每一個路燈柱頂上都停著一只海鷗。清晨醒來可以聽見他們清亮的鳴叫,如同中國古詩里的晨雞,但是他鳴叫的是另一種時間。沒有紅塵的味道,也不提醒你趕路,他用的是海的鐘表,輕輕切開了你另外一部分的心臟,讓你聽到另外一種心跳。
    和惠靈頓的海一樣,總是在人眼眸里的還有惠靈頓的花。這里的花不是爭奇斗艷的,但在一個海藍藍的背景上你看到的花,總是特別滋潤和光潔,是海水還是海風(fēng)給了花朵開放特別長久的可能?總之,初來惠城的人,會為這里處處可見,長年不衰的鮮花吃驚不已!我記得朋友給我的生日禮物是兩盆小小的無名草花,但竟可以在我簡單的照顧(隔日偶然澆點清水)下盛放了兩個月的紅亮如電力充足的燈火?;莩堑娜藧刍ǎ欣锩倒搴退黄鸪鍪?,街邊常有小小的花攤,用自制的厚木頭椅子,載了盆盆鮮花來賣。海邊的小街上,終年沒有塵土飛揚,一幢幢 粉紅淡黃天藍的木頭小樓,每家都附有一坪綠地為自己的花園,于是種花護園又殺掉了好些人的時間。一個主婦在這里的日子,也許一生就是照顧孩子和花兩件大事?;热怀蔀槿说募覍俸团笥?,就沒有了空谷幽蘭那些傲氣,也不會出現(xiàn)被情人節(jié)的市場操縱,價格象股票一樣漲跌的玫瑰花。它們遂在海風(fēng)中恣意生長,照撫著人的孤獨,天長地久,花開不敗。
    秋冬好的是山茶,這里的茶花可以開足到《紅樓夢》里賈母害怕為“花妖”的程度,一樹數(shù)百朵,每每花大如碗,碩碩然無語向人。但是卻并無妖氣,街角屋邊,隨處可見,淳樸有若這里的島國原住民。有花開就有花落,這里的山茶卻是安然將大片落花錦緞般剝下來,象是豐發(fā)女子梳頭偶然掉下發(fā)絲,不覺凄涼但感平和 .早春時節(jié)有漫原野的小小黃花,在無盡的青草地中閃爍不已,我常親眼見割草機碾過這些青草地小黃花,但是不過隔個一天它們又蓬勃起來,是那種不需你反復(fù)關(guān)照的生命,沒有一點猶豫地占盡南半球這塊年輕的土地。
    在新西蘭地產(chǎn)花里面,我喜歡圣誕紅,厚沉沉的綠樹身子,象一把傘打開著, 自然就成了惠城行道樹的佳人選,它們平素都是乖乖得綠著,圣誕節(jié)前后卻約好 了來給人添喜氣,趕著南半球的夏陽盛放起來。花是一簇簇集體開放,一絲絲針型 的紅,聚集成一把把紅色的小刷子,遠看,那紅也是厚厚的,和樹的綠對著歌。紅色本來是易俗的顏色,但是圣誕節(jié)紅偏偏紅得大氣,是那種絕不會吵了你的艷。落 的時候也是一絲絲蕩下來,地上絨絨的紅了一片——這時候節(jié)已過了。它們又回去 等明年的熱鬧。
    惠靈頓的花大都是占著天時,美在淳樸自然,但也有巧盡了人心思的花。城中 的諾伍德玫瑰園,是游人必到的地方。青翠山谷間一個園型的大花圃,里面有百多 種世界從各地引進,精心種植的玫瑰?;ㄆ哉R齊由四塊扇型組成一個大圓,每 種花的名字就夠外行人流連不已,有叫“英格麗·褒曼”的,小而嬌艷,“沉默的 夜”則常常含苞不語,“冰山”是白玫瑰,有仙人之姿。等到每年十一月中旬,滿園玫瑰一齊盛放。正是南半球的夏天,長長的黃昏,太陽斜斜總是不肯掉到海里。這時候來訪玫瑰園,游人盡散,兩邊山上青青水杉林有如疊疊海浪,那綠意拳頭般 攏緊了,護住了下面這顆小小的,圓圓的玫瑰心。園中,紅有從深到淺的所有紅,黃有從艷到清的一切黃……,晚風(fēng)輕送,花香淡飄。目光所及,象非人間的一塊紅塵。如此絕塵盛放,每朵花都是世人無法想見的一種愛情。
    我相信那是一黃昏玫瑰魘,飽了我一生看花的心,從此,可以行走黃沙而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