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聲》誕生的地方

字號:

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下,音樂家莫扎特的故鄉(xiāng)、奧地利最的風景旅游區(qū)、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誕生地,一個可以讓人做夢的地方——薩爾茨堡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北麓、多瑙河支流薩爾赫察河畔,是奧地利西北部都市,是一個有著傳奇歷史和迷人風情的古老山城。薩爾茨堡(Salzburg)更是音樂家莫扎特(Mozart)的家鄉(xiāng),是奧地利最美麗的城市。
    只要看過美國電影《音樂之聲》,就知道薩爾茨堡。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下,綠草如茵的山坡上,女教師帶著孩子們,唱歌、雀躍、奔跑,一曲《多來咪》在山谷回響。這部片子的拍攝外景,就在薩爾茨堡。
    在去薩爾茨堡之前,我翻閱了很多資料。很多去過的游人都在網上留言說:薩爾茨堡是個可以做夢的地方。7月的一天,20攝氏度左右的氣溫十分宜人,記者終于如愿以償來到了這個音樂之城。我們的旅行車早上八點半才從維也納出發(fā),一路上參觀了瓦豪的奧地利的葡萄酒生產商Lenz Moser的酒窖,林茨的梅爾克修道院,下午就來到了薩爾茨卡默古特。它地跨薩爾茨堡、上奧地利和施泰爾馬克3個州,是奧地利最的風景旅游區(qū)。雨中的月亮湖和圣沃爾夫岡已經讓記者深深地陶醉。月亮湖旁的小教堂就是電影音樂之聲中的婚禮教堂。
    同行的奧地利商務處官員告訴我們,薩爾茨堡最早是凱爾特人(Celtic)居住的地方,后來成為羅馬的重鎮(zhèn)。696年開始修建最早的本尼狄克修道院(Benedictine),圣伯尼菲斯在此建立天主教區(qū),798年成為地區(qū)大主教區(qū)。此后到1802年一直在天主教大主教的管轄下。1809年屬于巴伐利亞王國,1815年維也納會議后劃歸奧地利。薩爾茨在德語中是鹽的意思。這個地區(qū)的鹽礦在歷一直是重要的經濟命脈。如今,薩爾茨堡以旅游業(yè)收入為主,占奧地利旅游總收入的20%。晚上我們下榻在薩爾茨堡的NH酒店,邊上有一個中餐館———上海飯店,是一個溫州人開的。
    薩爾茨堡的主要景點在舊城。從酒店走上20多分鐘,便可來到薩爾茨哈河邊。清澈的薩爾茨哈河穿越而過,緩緩西去。向南岸望去,一片舊城大屋和眾多的教堂尖頂簇擁著蒙徹斯(Monchsberg),山頂上,赫恩薩爾茨堡(Hohensalzburg)白色耀眼,神秘誘人。這座白色的赫恩薩爾茨堡,就是薩爾茨堡市的標志建筑物。
    赫恩薩爾茨堡地處山崗,海拔三四十米,雖然不高,但地勢險要,為城池制高點。據介紹,依山而建的城堡,動工之后,建建停停,停停建建,花了幾百年才竣工。樓房周圍壁壘森嚴,工事林立。至今,它是歐洲保存最完整、的城堡之一。說起這座赫恩薩爾茨堡,還頗有傳奇故事。早在公元7世紀,天主教在蔥翠美麗的蒙徹斯小山上建起一座圣彼得修道院;不久后,作為地區(qū)行政管轄長官的大主教將修道院擴建成主教府;其后任為顯示權勢和抵擋侵略,陸續(xù)擴建并在大主教府外圍筑起城堡。到公元11世紀,城堡已頗具規(guī)模,而山下的城鎮(zhèn)也逐漸形成。文藝復興時期,生活奢侈的主教、貴族更重金聘來一批意大利的建筑師、畫師和雕塑家,在蒙徹斯山下建起一批教堂和豪宅,建起精美的雕塑和噴泉。薩爾茨堡地區(qū)物產豐富,富甲四方,以至于16世紀時當?shù)卮笾鹘虥Q定建一座比羅馬圣彼得教堂還要大的教堂。但他的下任大主教似乎對建大教堂不感興趣,只建了一座普通規(guī)模的教堂,而把錢拿來修建一座漂亮花園,以取悅他的情婦。這座美麗的花園,命名為米拉貝爾花園(Mirabell Garden),坐落在舊城的河對岸。
    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薩爾茨堡已是一個音樂藝術文化中心。也許因為這里出過一位天才音樂家莫扎特,當然,薩爾茨堡還有卡拉揚,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音樂之城。精致真實的布景中上演著莫扎特的歌劇,大教堂廣場則演出話劇《每個人》,古典和現(xiàn)代藝術在大大小小的舞臺上千姿百態(tài),大眾、滾石、爵士樂在露天和室內劇場中此起彼伏。大型音樂會在這里可以說,一年四季從不間斷;晚間穿梭在城市的小巷,處處可聞悅耳樂聲。難怪人們對這座城市有這樣的美譽:你走在街上,有如踩著琴鍵。
    我們踩著音樂的琴鍵,游覽了糧食胡同、主教官邸、莫扎特故居、廣場。晚上,當?shù)芈糜尉职才帕艘粋€最精彩的節(jié)目:到赫恩薩爾茨堡欣賞一場莫扎特作品音樂會。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乘滑行電梯,登上城堡。站在城堡的臺階上環(huán)視四周,那用石塊建造的瞭望所、暗堡、炮臺等,挺立其間,居高臨下,十分的堅固。在炮樓里,看到一排排炮眼洞開,每只炮眼,放置一門大炮。這些鐵鑄大炮,雖經歲月塵封,長久閑置,但仍烏黑锃亮,炮口常開。顯然是為了讓人們了解歷史,不忘前事。
    晚上8點鐘,音樂會正式開始。聽音樂會的大約50%左右是薩爾茨堡人,50%是慕名而來的游客。這從聽眾的著裝上便可見一斑。穿西裝套裙的是本地人,游客大多是便裝,但牛仔褲是不讓入場的。中場休息已經是9點鐘了,透過炮樓的窗戶,遠眺,美麗的薩爾茨堡夜景盡收眼底,但天空依然有些明亮,三面環(huán)山的市區(qū)占據了盆地,隨著星星點點的燈光向平原拓展。在密密的建筑物中,那教堂、市政廳的塔樓尖頂,在明亮的燈光襯托中特別壯觀。其間點綴的樓房,依稀可辨的森林地帶,蜿蜒如蛇穿城而過的薩爾茨哈河朦朦朧朧。朝河谷方向望去,遠處的阿爾卑斯山脈,與天地相接,隱隱約約,莫扎特音樂依然繚繞于耳。難怪人們把薩爾茨堡形容為可以做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