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級考試中的短文寫作和學生寫作中常見的錯誤

字號:

短文寫作
    1.  了解作文題型特點
    從1988年6月實行大學英語統(tǒng)測以來,所有的作文試題形式都是命題作文。其中前四次的作文屬帶主題句的命題作文。也就是:既有標題,又分別給出三個段落的主題句。而從1990年6月開始,作文命題基本上為帶提示句的命題作文,即給出標題,同時對作文的三段正文分別給予內容提示,而不再給出主題句。文體多是議論文,主要向讀者闡述觀點,表達見解。而且四級作文不必象一般文章那樣有起始段、主體部分和結尾段之類的完整結構,只要求依照作文題意及每段提示,寫出不少于100字的三段式短文就可以了。
    2.  把握5個關鍵步驟
    由于帶提示句的命題作文比帶主題句的命題作文除了多一步擬主題句之外,其他步驟均相同,這里我們以帶提示句的命題作文為例來進行分析。
    1) 認真審題,明確三方面問題
    文章切題,是寫好文章最重要的前提。如果文章跑題,即使內容豐富,語言生動流暢,得分也不會高。因此,審好題,審清題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整篇文章的成敗,絕不可以掉以輕心。
    審題,不僅要分析題目,還要結合給出的提示句,首先要明確文章要寫的內容,即文章要圍繞什么主題來寫,這是保證整篇文章切題的關鍵;其次,確定文章所需的主語人稱,人稱混亂是中國學生常犯的一個毛病,而在審題階段確定人稱是避免文章人稱混亂的有效途徑;第三,注意文章對動詞的時態(tài)、語氣有無特殊要求。
    比如,96年1月四級考試作文標題為”What would happen if there were nopower”。如果只看標題,就無法確定文章的主題內容。因為”power”一詞含義廣泛,有權利、政權、電力、能力、體力、精力等許多意思。這里”power”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這就要結合提示句來看了。文章各段的提示句分別為:
    1. Ever since early this century, electricity has become anessential part of our modern life;
    2. If there were no electric power---
    3. Therefore--
    結合提示句,首先可以確定文章的主題內容是寫如果沒有電,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會對人們和社會產生什么影響。其次,文章的主語人稱,可以選we,也可以選people,但二者必須確定其一,不宜混用。第三,要注意文章第二段需用虛擬語氣,這是一個特殊之處,絕不可忽略。假如應試者把這種假設寫成真實情況,即沒有用虛擬語氣,文章寫得再好也不會得高分。
    又比如,99年1月考題:
    Title: Don't Hesitate to Say No
    Outline:
    1. 在有人要求幫忙時,什么時候應該說不?
    2. 為什么有人在該說不的時候卻不說不?
    3. 該說不卻沒說不的壞處。
    看到題目時,我們就會想到why andwhen之類的問題,那也就是文中想要論述的問題。這樣就能對全文的構思做到心中有數。
    再比如,標題是”Make the Most of SchoolDays”,各段提示分別為:
    1. 為什么上學;
    2. 在校時應與老師接觸;
    3. 在校時只鉆書本或置學習于不顧都不好,
    綜合標題和提示我們可確定:首先,文章主題內容是關于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大好時光。其次,文章主語可選we,也可選students,但二者不可混用。第三,文章宜用現(xiàn)在時完成。
     2) 擴展提示句,草擬提綱。
    草擬提綱時,要緊緊圍繞提示句,尤其是提示句的關鍵詞,盡量多地擴展提示句所提供的信息,從而基本構筑出文章的框架。在擴展提示句時,為了避免段落內容跑題,要從提示句中的關鍵詞出發(fā),圍繞關鍵詞開拓思路,發(fā)揮聯(lián)想,記錄下所聯(lián)想到的東西: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詞組;可以是英語,也可以是漢語??傊?,這個階段要思維敏捷,動作迅速。我們仍以”Makethe Most of SchoolDays”為例。第一段提示句為"為什么要上學",圍繞上學的目的,可擴展出learnknowledge,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完善自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等。第二段,可以擴展出為什么要與老師多接觸(老師博學,多識經驗豐富),多與老師接觸的益處(學到更多方面知識,有利于自己成長的知識和技能)。第三段,提示句為"在校時只鉆書本,或置學習于不顧不好",圍繞不走兩個極端,可自然而然地想到為什么走兩個極端都不好。(若光有書本知識,而缺少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以及其它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會使書本知識難以充分發(fā)揮;若缺少必要的書本知識,也難以勝任很多對知識要求較高的工作。)這樣一個三段式的作文提綱就構筑起來了。構思時要帶著題目去判斷各段意是否能作為該段的主題句,如果可能的話,還要盡量找出其中的關鍵字眼。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題:(98年1月4、6級考題)
    Title: Fake Commodity
    Outline:
    1. 假冒偽劣產品在當今社會為什么如此盛行?
    2. 假冒偽劣產品對社會和個人有哪些損害。
    3. 你的觀點。(四級中沒有列出這一段意)
    本文中,第一段中的關鍵字是"為什么、盛行",第二段中的關鍵字是"社會、個人、損害"。在看段意構思的過程中可以在這些詞下劃線以示注意。在列提綱時一定要在題目的指導下把握文章的重心,同時也要考慮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在列提綱之前可以針對段意中的關鍵詞提”WH”問題。不過,有時段意本身就是問句,可直接回答。本文可能的提綱:
    1. cheap comparably, price gap; don't like filing claims;market systems
    2. fake appliance, cause fire, lose money; fake medicine
    3. realize the worst result, resist
    3) 依據所擬提綱,寫出段落主題句。
    主題句是作者思維的起點,切題的準繩,闡述的對象,而段落主題句則是統(tǒng)領段落中心的內容的。好的段落主題句,不但切題,便于圍繞主題句進行擴展,而又常常給讀者一種一針見血的感受??吹蕉温渲黝}句,讀者應大致了解段落要闡述的內容,因而段落主題句通常是一個語法結構完整,內容概括,用詞簡潔、明了的單句。通常將段落主題句置于段落的開頭,可使文章結構更清晰,說服力更強。
    還以”Make the Most of SchoolDays”為例。第一段,主要是闡述為什么要上學,那么以”Why do we go toschool?"開頭可不可以呢?這種以提問形式開頭的方式,當然可以。但是為了使文章的結構更清晰,說服力更強,不妨擬一個立意明確的主題句更好。比如:Wego to school to be a learned man and to be prepared for thefuture.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段落主題句。第二段主要是闡明應與老師多接觸以及接觸的好處,那么不妨用一個語氣強烈的祈使句作主題句。比如:Contactteachers as much aspossible。第三段主要論述不要走只學不玩或只玩不學這兩個極端,以及這兩個極端的壞處。同樣,可使用一個祈使句來做主題句。比如:Nevergo to extremities.
    總之,擬段落主題句時要注意:首先將段落的主題句置于段落的開頭,其次多用祈使句。即使不宜使用祈使句,也應選用句子結構簡單的單句來作段落主題句。
    4) 參照提綱,緊扣主題句,完成段落。
    有了段落主題句后,還需要順著段落主題句的方向,參照提綱中的思路,從而完成各個段落。仍以”Make the Most of School Days”為例,
    第一段可以這樣寫:We go to schools to become learned and toget ready for the future. That is to say, we learn knowledge atschool. More than that, we go to school not only to be educated,but also to adjust and perfect ourselves, for school consists ofdifferent people with different nature. Thus, it enables us to dealwith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people. School also trains us tohave clear and sound minds. Therefore, we can be useful to thesociety.
    第二段: Contact teachers as much as possible. Teachers have awide range of knowledge and rich experience both in life and inschooling. Through more contact with teachers, we will be able togain more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the future.
    第三段: Never go to extremes. Neither should we be fond ofstudies and become bookworms, nor should we be fully occupied byoff-campus activities that make us ignore studies. The former, ofcourse, are good students at school, but not likely to makeapplication of their school knowledge because they lack bothoff-campus experience and skills on dealing with 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 The latter, lacking essential school knowledge, arenot likely to handle many particular missions, either.(共202字)
    上面深藍字部分提綱所涉及到的思路,有了這些思路,只需再對其進行豐富和擴展,就可以輕松完成整個段落。進行這一步驟需注重三方面問題。
    A.確保提綱中段落結構的思路與各段的主題句,尤其是段落主題句關鍵詞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所寫段落不跑題,這里再舉一例說明這個問題。比如,標題為Pollution的文章,第一段主題句是Pollu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all over the world.從該主題句可以看出表達是要寫污染越來越嚴重這一主題,那么,可以寫由于汽車排出的尾氣污染了空氣,工廠排出的污水污染了水源;人們不注意垃圾的回收和處理;污染已經威脅到了人們的生存等,但也有人在這一段大談廢水污染,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污染應引起人們的重視,既不寫污染是怎么嚴重,也不講是什么引起了污染,這就屬于段落內容與主題句不一致,也就是跑題了。
    B.要綜合考慮三個段落內容安排,避免段落內容的交叉。比如,標題為Advertising 的文   章,三段的主題句分別是:
    Nowadays advertisements are found everywhere;
    Advertisements fill almost every minute of a day;
    No one can avoid being influenced by ads.
    由各段的主題句可以看出,第一段的重點是廣告隨處可見,而第二段的重點是廣告時刻都有。因此第一段可以寫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志、汽車、電梯、路途等都可以看到廣告,這樣寫比較切題;但是如果在第一段中寫早上會被戶外播放廣告的喇叭聲吵醒,晚飯后會被電視上的廣告所包圍等內容,就會與第二段要寫的內容交叉,從而使第二段難以下筆。因此,各段應嚴格按照段落主題句,尤其是段落主題句的中心詞的思路、范圍來寫,從而避免交叉重復。
    C.用好連接詞,搞好段落內句子的連貫性。除了切題之外,四級作文的另一個重要評分標準是連貫性。
    這里我們必須明確的是,要做到層次分明,思路清晰,文字連貫;就需要在句與句之間架起一座座橋梁,而連接詞起的正是這種橋梁作用。比如”Makethe Most of school Days”只第一段就使用了四處連接詞That is to say,therefore, more than that,thus,正是這四處連接詞才使得整段文章邏輯性更強,行文更流暢,也更增加了說服力。下面再舉一個例子:
    People who like travelling have their reasons.Most travelersappreciate sightseeing so the sake of relaxation.Some have gottentired of the noise and crowd of urban life,for they are more likelyto prefer peace and closeness to nature.Moreover,touringaround,travelers have many opportunities to learn extraordinarycustoms or habits.In conclusion,pleasure, knowledge, and adventureappeal to travelers.
    本段文字共有五個句子,其中第一個句子是主題句,統(tǒng)領全段中心,第三句開頭的someof them屬于重復前一句的主語部分。正是這個some ofthem將第二句和第三句自然而然地連接在一起。第四句開頭的moreover是一個表示補充說明的連接詞,進一步闡述了人們喜歡旅游的另外一些原因。第五句開頭的inconclusion明確總結了人們喜歡旅游的三個主要原因。正是有了這三處承上啟下的連接,整段文字才顯得文字清晰,語義完整連貫,邏輯性強。假如沒有這三處連接,盡管各個句子措辭得體,語法通順,但是整段文字卻會顯得不連貫,層次混亂不清,說服力也會大打折扣。
    4、 檢查四個重點部位,把好最后一關。
    四級考試時間緊張,匆匆完稿之后,疏漏在所難免,因而有必要復查,修改,及時糾正偏差,堵塞漏洞,從而將作文質量再提高一步。檢查主要針對四個重點部位:
    1) 是否切題
    它又分三個層面:一是整篇文章內容是否切合文章標題要求;二是段落主題句的內容是否與各段落提示句內容相一致;三是段落內部的內容是否與段落主題句的表達相-致。如果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層面不切題,應盡可能彌補,刪除那些多余的或不切題的地方;增添殘缺的、語義表達不足的地方。由于時間所限,刪的內容一定要精,要切中要害,切忌動"大手術"。
    2) 是否連貫
    檢查上下文是否連貫,句子銜接是否自然流暢,檢驗的標準主要是句子是否通順,該用連接詞的地方用了沒有,以及所用的連接詞是否合適。
    3) 是否有語法錯誤
    主謂是否一致,動詞的時態(tài)、語態(tài)、語氣的使用是否正確,詞組的搭配是否合乎習慣。為避免不必要的語法錯誤,對把握性不大的詞組、句型絕不要用。而應使用那些自己熟悉的詞組、句型來表達相同或相近的意思。
    4)是否有大小寫、拼寫、標點錯誤
    在這些細枝末節(jié)上,謹慎細心地處理,無疑會進一步提高文章的整體質量。在檢查、改錯的過程中,切忌亂涂亂抹。保持卷面清潔,無疑會給閱卷者留下好印象。
    另外,在上述幾個寫作關鍵步驟中,時間的分配大致應該為:審題、擬題綱10分鐘,擬主題句、完成段落15分鐘,檢查5分鐘。
    總之,對于四級考試作文,由于其題型比較固定,對應試者要求相對不高,因此,應試者有必要掌握一些寫作技巧,多加練習,力爭提高寫作的質量和水平。
    學生寫作中常見的錯誤
    根據考試中心的評分標準,文章要切題、表達意思正確,無重大語言錯誤。學生容易犯的錯誤可以分為兩大類:一、不切題;二、語言表達的錯誤。
    (一) 不切題
    英漢不同的語篇思維模式是造成不切題的直接原因。一些外國人認為東方人寫作善用迂回法,也就是總繞著主題的外圍轉,而不從主題入手展開討論。
    漢語語篇的思維模式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產物,人們認為這種方式含蓄、委婉,容易使人接受,而英美人則喜歡開門見山的敘述主題;所以我國學生進行英語寫作時,由于受漢語語篇思維模式的影響,闡述時不從主題入手,不能緊扣主題進行寫作,致使文章主題不明確,觀點不夠鮮明。我們來看一篇以”Trees”為題目的作文:
    Trees are man's friends. We can see trees everywhere. We planttrees every year. We can make tables with trees. Trees also give usfruits to eat. I like to eat fruits very much.
    該段的主題句是Trees are man's friends,寫作中心應圍繞”friends”,也就是樹的用途展開。但學生沒有從friends入手闡明主題,而是繞圈子說了些無關緊要的話,第一、二、五展開句偏離了樹的用途這個主題,而是說我們到處可以看見樹木;每年都種樹;喜歡吃水果等;而且段落框架松散,這樣就屬于主題句抓不住,中心思想不明確,而且句型單調。
    再來看改寫后的段落:
    Trees are man's friends. They provide man with timber, fruitsand seeds. With timber, man can build houses and make furniture.Fruits are the food, which is necessary to us every day. As forseeds, they can be used to extract oil.
    這樣就克服了前面所犯錯誤,緊緊圍繞了主題句來展開,算是一篇好的作文了。
    (二) 語言表達錯誤
    英語寫作中,所謂重大語言錯誤,通常是指語法和詞匯錯誤,我們可以把學生易犯的語言錯誤歸納為:詞匯問題、語法錯誤、中文式英語。這里我們重點講述的是前兩方面的問題:
    1、詞匯問題
    詞匯是英文寫作的基本要素。如果把語法比作寫作的框架,那么詞匯就是寫作的磚瓦。由于我國的中學、大學的英語測試形式主要傾向于客觀題選擇題,學生對所學詞匯大分部停留在認知階段,沒有牢固掌握所學詞匯。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學過的部分詞匯變得模糊不清,似是而非,因此在寫作中,學生只能用有限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就限制了學生寫出較高水平的作文。而且稍有不慎,就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常見的錯誤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同一漢語意思的動詞、名詞、形容詞混用錯用;詞型相似的英文單詞錯用;單詞拼寫錯誤;多余的詞和詞組以及用詞不確切等。
    (1) 同一漢語意思的動詞、名詞和形容詞混用。
    漢語的動詞、名詞和形容詞互相轉化詞性時,詞本身不發(fā)生變化,而是由詞在句子中的位置來確定它的詞性,或借助"的"、"地"、"得"。例:
    a. 學生抱怨作業(yè)太多。(抱怨 動詞)
    b. 我不想再聽你的抱怨。(抱怨 名詞)
    a. 如果你努力學習,你一定會成功。(成功 動詞)
    b. 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成功 形容詞)
    c. 他的成功是由于他的勤奮。(成功 名詞)
    而英語則有詞性的變化,學生辨別詞匯種類的能力不夠,同一漢語意思的動詞、名詞和形容詞分不清,造成詞匯錯誤。例:
    誤 The students complaint that there are too muchhomework.
    正 The students complain that there is too much homework.
    誤 If you work hard, you will be sure to success.
    正 If you work hard, you will be sure to succeed.
    (2) 用詞不確切
    學生所接觸的詞匯主要來自精讀和泛讀,他們所掌握的詞匯有口語、一般用語、正式用語,也有俚語、方言;有美國英語,也有英國英語。他們對同義詞或近義詞的細微區(qū)別不太了解,英語詞與近義漢字區(qū)別不清。例如:
    誤 He finally resolved the problem.
    正 He finally solved the problem.
    resolve的漢語意思是"使分解"、"解決",resolve雖有解決之意,只是解決的不是問題,而是contradiction或doubt, 解決問題應用 "resolve"。
    2.語法錯誤
    語法錯誤的類型有:名詞單復數變化錯誤;時態(tài)不一致謂語或句型出錯,句子不完整;介詞、冠詞遺漏等。
    (1) 時態(tài)、人稱和數用錯
    漢語動詞無時態(tài)、人稱和數的變化,而對英語動詞來說,這些都至關重要。例:
    誤 They said they can complete the work in three months.
    正 They said they could complete the work in threemonths.
    誤 My father is a work and my mother is teachers.
    正 My father is a worker and my mother is a teacher.
    (2) be 動詞遺漏
    在主系表結構中,漢語中沒有動詞的句子是允許的,英語中每個完整的句子都必須有動詞來承擔謂語,如:"我累了。"這個句子沒有動詞作謂語,而用形容詞,但英語形容詞不能作謂語,一定要寫成:I'mtired.
    誤 He will sure to come and help me.
    正 He will be sure to come and help me.
    (3) 句子不完整
    有的考生因為對句子結構認識模糊,所以出現(xiàn)只寫半句的現(xiàn)象,這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之一。
    誤 Because the kids thought their wages were too low.
    正 Because the kids thought their wages were too low, theydemanded a high pay.
    誤 While waiting for the bus.
    正 While waiting for the bus, he talked with the little girl.
    (4) 介詞、冠詞遺漏
    還有一些考生因為沒有熟練掌握介詞或者冠詞的用法,也會出現(xiàn)明顯的錯誤,造成丟分現(xiàn)象。
    誤 Because his mistake several people died.
    正 Because of his mistake several people died.
    誤 I have never seen such beautiful picture.
    正 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beautiful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