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絕不是一個浪漫的城市。她更象一架古老但精密的機器,你不會被她陳舊的外表所吸引,但絕對會驚訝于她那另類的輝煌。
去倫敦純粹是為了玩,到的那一天,先在機場抽煙室掉了一小包帶給朋友的禮物和我的一些洗刷用品。然后拽著行李象個逃荒者似的尋找地鐵在站口,訂的旅館在市區(qū)金融中心,GreenPark附近,從地鐵出來,是突如其來的一場“洗禮”(有人說倫敦一天四季,算是領(lǐng)教了)。我頭發(fā)凌亂,穿著半濕的衣服,站著的廣場周圍,是一群群西裝革履的男男女女行色匆匆,這樣的格格不入,而五分鐘后,又居然陽光明媚了,成群的鴿子在廣場上到處飛舞著。
感覺倫敦和北京一樣,都是那種歷史悠久的大城市,市內(nèi)有好多好多景點,但兩者的風(fēng)格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也例行公事般的游玩了一個個景點,但我這個人還是屬於“人文旅行者” ,所以我ENJOY的還是他們的路邊咖啡,英式早茶,街頭雕塑,和她那世界文明的皇族園林和宮殿。在提一點在游玩任何歐洲城市時,千萬不要忘記參觀他們的博物館和藝術(shù)管,因為它們經(jīng)常代表了這個城市的CLASS.
從小到大就知道倫敦,一直想象著,那一定是個豪華的貴族城市,王子和公主住在那金碧輝煌的宮殿里,而當(dāng)我真正見到她是,才知道自己童話讀得太多了。倫敦的酒吧很多,酗酒的人也不少,再加上無家可歸的那些人和象我這樣無所事事的游客整天在大街上和公園里晃悠,與那些忙忙碌碌穿戴整齊的白領(lǐng)們互相輝映著,煞是風(fēng)景。
我在倫敦有一些朋友,其中最要好的一位男士朋友在HSBC——匯豐銀行工作(我想倫敦是紐約外銀行最集中的地方了,尤其是那些中東財團,也稱石油財團) ,認(rèn)識他好多年,一直知道他是同性戀,于是我們晚上的“酒吧之旅” 也直接換成了“同性戀吧之旅” ,不瞞您說,我這樣一個江蘇出來的小女子第一次見識同性戀酒吧還是由這個老兄帶路的,忘了都叫些什么名字,總之在SOHO那一帶。離唐人街特別近。說實話當(dāng)晚的情形真的是記不得很多了,只知道第二天把相機里的照片下載到手提電腦里的時候,自己才嚇了一跳,不但自己看上去爛醉如泥,而且和我的同志朋友肢體語言極其曖昧!真是丟臉到家了,不過想想也挺同情自己的,那些酒吧里的同志們居然都視女人而不見,難怪我心里不平衡,實行“推銷” 政策呢。呵呵
還有要說的是倫敦的多元文化主義,這個詞可能對國內(nèi)來說應(yīng)該很陌生,但對紐約,倫敦和悉尼這樣的大城市來說卻再熟悉不過。主要由移民政策所致吧。在倫敦,另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倫敦口音。看過太多的英式電影,早已經(jīng)熟悉他們貴族式的口音,可是到倫敦你才發(fā)現(xiàn)就是那里的流浪漢都操著這種口音,經(jīng)??梢月牭綆惗乜谝舻倪@樣一句話:“Spare some change please ” 那種感覺才叫怪!
也許好多看過的人都不同意我說倫敦不浪漫的說法,但如果你親身經(jīng)歷過,就知道我在說什么了。大街上西裝革履的紳士,并不真的代表都市浪漫,往往他們只是殘酷金融競爭,階級和爾虞我詐的象征。
但作為一個游客倫敦是絕對美麗的,傳奇的… 而作為一個物欲女孩,呵呵,我在倫敦最快樂的時候是——逛街的時候, 那個流行,一言(眼)難盡!
在離開倫敦的飛機上,在我的腦海里出現(xiàn)的最頻繁的一個問題的“為什么工業(yè)革命會發(fā)生在這樣一個國家?”看一下地圖你就可以明白為什么我對這個問題這么好奇了。英國與這個歐洲大陸隔海相望,它的面積,在我這樣一個中國人眼里,真的是小的可憐,可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國家,居然可以那么有力的影響整個世界氣候,不管是當(dāng)時的殖民時代,還是目前的新世界形式。
后來又去過幾次,對于她的魅力,還在慢慢感悟。
去倫敦純粹是為了玩,到的那一天,先在機場抽煙室掉了一小包帶給朋友的禮物和我的一些洗刷用品。然后拽著行李象個逃荒者似的尋找地鐵在站口,訂的旅館在市區(qū)金融中心,GreenPark附近,從地鐵出來,是突如其來的一場“洗禮”(有人說倫敦一天四季,算是領(lǐng)教了)。我頭發(fā)凌亂,穿著半濕的衣服,站著的廣場周圍,是一群群西裝革履的男男女女行色匆匆,這樣的格格不入,而五分鐘后,又居然陽光明媚了,成群的鴿子在廣場上到處飛舞著。
感覺倫敦和北京一樣,都是那種歷史悠久的大城市,市內(nèi)有好多好多景點,但兩者的風(fēng)格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也例行公事般的游玩了一個個景點,但我這個人還是屬於“人文旅行者” ,所以我ENJOY的還是他們的路邊咖啡,英式早茶,街頭雕塑,和她那世界文明的皇族園林和宮殿。在提一點在游玩任何歐洲城市時,千萬不要忘記參觀他們的博物館和藝術(shù)管,因為它們經(jīng)常代表了這個城市的CLASS.
從小到大就知道倫敦,一直想象著,那一定是個豪華的貴族城市,王子和公主住在那金碧輝煌的宮殿里,而當(dāng)我真正見到她是,才知道自己童話讀得太多了。倫敦的酒吧很多,酗酒的人也不少,再加上無家可歸的那些人和象我這樣無所事事的游客整天在大街上和公園里晃悠,與那些忙忙碌碌穿戴整齊的白領(lǐng)們互相輝映著,煞是風(fēng)景。
我在倫敦有一些朋友,其中最要好的一位男士朋友在HSBC——匯豐銀行工作(我想倫敦是紐約外銀行最集中的地方了,尤其是那些中東財團,也稱石油財團) ,認(rèn)識他好多年,一直知道他是同性戀,于是我們晚上的“酒吧之旅” 也直接換成了“同性戀吧之旅” ,不瞞您說,我這樣一個江蘇出來的小女子第一次見識同性戀酒吧還是由這個老兄帶路的,忘了都叫些什么名字,總之在SOHO那一帶。離唐人街特別近。說實話當(dāng)晚的情形真的是記不得很多了,只知道第二天把相機里的照片下載到手提電腦里的時候,自己才嚇了一跳,不但自己看上去爛醉如泥,而且和我的同志朋友肢體語言極其曖昧!真是丟臉到家了,不過想想也挺同情自己的,那些酒吧里的同志們居然都視女人而不見,難怪我心里不平衡,實行“推銷” 政策呢。呵呵
還有要說的是倫敦的多元文化主義,這個詞可能對國內(nèi)來說應(yīng)該很陌生,但對紐約,倫敦和悉尼這樣的大城市來說卻再熟悉不過。主要由移民政策所致吧。在倫敦,另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倫敦口音。看過太多的英式電影,早已經(jīng)熟悉他們貴族式的口音,可是到倫敦你才發(fā)現(xiàn)就是那里的流浪漢都操著這種口音,經(jīng)??梢月牭綆惗乜谝舻倪@樣一句話:“Spare some change please ” 那種感覺才叫怪!
也許好多看過
但作為一個游客倫敦是絕對美麗的,傳奇的… 而作為一個物欲女孩,呵呵,我在倫敦最快樂的時候是——逛街的時候, 那個流行,一言(眼)難盡!
在離開倫敦的飛機上,在我的腦海里出現(xiàn)的最頻繁的一個問題的“為什么工業(yè)革命會發(fā)生在這樣一個國家?”看一下地圖你就可以明白為什么我對這個問題這么好奇了。英國與這個歐洲大陸隔海相望,它的面積,在我這樣一個中國人眼里,真的是小的可憐,可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國家,居然可以那么有力的影響整個世界氣候,不管是當(dāng)時的殖民時代,還是目前的新世界形式。
后來又去過幾次,對于她的魅力,還在慢慢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