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種類按傳播途徑不同分以下幾種,并按要求實行相應的隔離措施。
(一) 嚴密隔離 凡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的傳染病均需嚴密隔離(strict isolation),切斷其傳播途徑。適用于經(jīng)飛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間接傳播的烈性傳染病,如霍亂、鼠疫、SARS(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其隔離措施為:
1.患者應住單間病室,通向走廊的門窗須關閉。室內物品力求簡單并耐消毒,室外掛有醒目標志。禁止患者出病室,禁止探視患者。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2.接觸患者時,必須穿隔離衣、鞋,戴口罩、帽子,必要時戴手套。消毒措施務須嚴格。
3.室內空氣及地面用消毒液噴灑或紫外線照射消毒,1次/d。
4.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須經(jīng)嚴格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
(二)呼吸道隔離
呼吸道隔離(respiratory tract isolation)主要用于防止通過空氣中的氣溶膠(飛沫)短距離傳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流腦、麻疹等。其隔離措施為:
1.同種患者可住一室。通向走廊的門窗關閉,防止病原體隨空氣向外傳播。
2.接觸患者時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時穿隔離衣。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用紫外線照射或過氧乙酸噴霧消毒,1次/d。
4.為患者準備痰杯,口鼻分泌物須經(jīng)嚴格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
(三)腸道隔離
腸道隔離(digestive tract isolation)適用于由患者的糞便直接或間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傳播的疾病,如傷寒、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其隔離措施為:
1.不同病種患者分室居住,如條件不允許時,也可同住一室,但必須做好床邊隔離,每一病床應加隔離標志。患者之間禁止交換書報及用物槿互贈食品。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2.接觸不同病種的患者時,應更換隔離衣,消毒雙手。
3.病室應有防蠅設備,保持無蠅、無蟑螂。
4.患者的食具、便器各自專用,嚴格消毒。剩下的食物或排泄物均應消毒處理后再排放。
(四)接觸隔離
接觸隔離(contact isolation)適用于經(jīng)體表或傷口直接或間接接觸而感染的疾病,如破傷風、氣性壞疽等。其隔離措施為:
1.患者應住單間病室,不接觸他人。
2.接觸患者時,須穿隔離衣,必要時戴手套。如手有破損,不宜護理此種患者。
3.凡患者接觸過的一切物品,如被單、衣物、換藥器械等均應先行滅菌處理,然后再行清潔、消毒、滅菌。
4.被患者傷口分泌物污染的敷料應焚燒。
(五)血液一體液隔離
血液一體液隔離(blood-body liquid isolation)主要用于預防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性血液或體液傳播的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隔離措施為:
1.同種病原體感染者可同室隔離。
2.為防止血濺,應戴口罩及護目鏡。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3.若血液或體液可能污染衣服時,需要穿隔離衣。
4.接觸血液或體液時應戴手套。
5.注意洗手,若手被血液、體液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應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接觸另一個患者前也應洗手。
6.被血液或體液污染的物品,應裝入標記污染袋,送出銷毀或消毒處理。
7.血液污染的室內表面物品,立即用5.25%氯酸鈉溶液消毒(含有效5000~10000ppm)。
(六)昆蟲隔離
昆蟲隔離(insect isolation)適用于由昆蟲傳播的疾病如乙型腦炎、瘧疾等。
病室應有蚊帳及其他防蚊設施。斑疹傷寒患者入院時,應經(jīng)滅虱處理后,才能住進同病種病室。
(七)保護性隔離
保護性隔離(protective isolation)亦稱反向隔離。適用于抵抗力低或極易感染的患者,如嚴重燒傷患者、早產嬰兒、白血病及臟器移植患者等,隔離措施為: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1.患者住單間病室或隔離單元內。
2.接觸患者前,戴口罩、帽子,穿隔離衣(外面為清潔面,內面為污染面)。
3.病室內空氣、地面、家具等均應嚴格消毒。
4.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帶病原菌者,避免接觸患者。禁止探視患者。
(一) 嚴密隔離 凡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的傳染病均需嚴密隔離(strict isolation),切斷其傳播途徑。適用于經(jīng)飛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間接傳播的烈性傳染病,如霍亂、鼠疫、SARS(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其隔離措施為:
1.患者應住單間病室,通向走廊的門窗須關閉。室內物品力求簡單并耐消毒,室外掛有醒目標志。禁止患者出病室,禁止探視患者。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2.接觸患者時,必須穿隔離衣、鞋,戴口罩、帽子,必要時戴手套。消毒措施務須嚴格。
3.室內空氣及地面用消毒液噴灑或紫外線照射消毒,1次/d。
4.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須經(jīng)嚴格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
(二)呼吸道隔離
呼吸道隔離(respiratory tract isolation)主要用于防止通過空氣中的氣溶膠(飛沫)短距離傳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流腦、麻疹等。其隔離措施為:
1.同種患者可住一室。通向走廊的門窗關閉,防止病原體隨空氣向外傳播。
2.接觸患者時戴口罩,并保持口罩干燥,必要時穿隔離衣。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用紫外線照射或過氧乙酸噴霧消毒,1次/d。
4.為患者準備痰杯,口鼻分泌物須經(jīng)嚴格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
(三)腸道隔離
腸道隔離(digestive tract isolation)適用于由患者的糞便直接或間接污染了食物或水源而傳播的疾病,如傷寒、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其隔離措施為:
1.不同病種患者分室居住,如條件不允許時,也可同住一室,但必須做好床邊隔離,每一病床應加隔離標志。患者之間禁止交換書報及用物槿互贈食品。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2.接觸不同病種的患者時,應更換隔離衣,消毒雙手。
3.病室應有防蠅設備,保持無蠅、無蟑螂。
4.患者的食具、便器各自專用,嚴格消毒。剩下的食物或排泄物均應消毒處理后再排放。
(四)接觸隔離
接觸隔離(contact isolation)適用于經(jīng)體表或傷口直接或間接接觸而感染的疾病,如破傷風、氣性壞疽等。其隔離措施為:
1.患者應住單間病室,不接觸他人。
2.接觸患者時,須穿隔離衣,必要時戴手套。如手有破損,不宜護理此種患者。
3.凡患者接觸過的一切物品,如被單、衣物、換藥器械等均應先行滅菌處理,然后再行清潔、消毒、滅菌。
4.被患者傷口分泌物污染的敷料應焚燒。
(五)血液一體液隔離
血液一體液隔離(blood-body liquid isolation)主要用于預防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性血液或體液傳播的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隔離措施為:
1.同種病原體感染者可同室隔離。
2.為防止血濺,應戴口罩及護目鏡。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3.若血液或體液可能污染衣服時,需要穿隔離衣。
4.接觸血液或體液時應戴手套。
5.注意洗手,若手被血液、體液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應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接觸另一個患者前也應洗手。
6.被血液或體液污染的物品,應裝入標記污染袋,送出銷毀或消毒處理。
7.血液污染的室內表面物品,立即用5.25%氯酸鈉溶液消毒(含有效5000~10000ppm)。
(六)昆蟲隔離
昆蟲隔離(insect isolation)適用于由昆蟲傳播的疾病如乙型腦炎、瘧疾等。
病室應有蚊帳及其他防蚊設施。斑疹傷寒患者入院時,應經(jīng)滅虱處理后,才能住進同病種病室。
(七)保護性隔離
保護性隔離(protective isolation)亦稱反向隔離。適用于抵抗力低或極易感染的患者,如嚴重燒傷患者、早產嬰兒、白血病及臟器移植患者等,隔離措施為:醫(yī)學教育網(wǎng)www.med66.com
1.患者住單間病室或隔離單元內。
2.接觸患者前,戴口罩、帽子,穿隔離衣(外面為清潔面,內面為污染面)。
3.病室內空氣、地面、家具等均應嚴格消毒。
4.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帶病原菌者,避免接觸患者。禁止探視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