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審論三道題考生吃不準 權威人士點評公務員試卷

字號:


     權威人士昨日點評報考公務員考試試卷指出:選對角度答題可獲高分
    早報訊昨日,我市7233名競爭335個公務員職位參考者,分別進入全市10個考點243個考場展開筆試角逐。最能反映報考者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的是申論科目試卷中,有3道實際應用題和一篇議論文,要求應考者在3小時內完全約2800字的答案。
     考題緊扣現實問題
     昨日上午11時10分許,記者在位于臺東一路27號的青島交通職業(yè)學校采訪隨機采訪了6名參考者獲悉,考題共有4道,其中前3道題緊扣現實問題。這3道考題分別是:分析生產企業(yè)非法使用工業(yè)染料充當食品添加劑存在的隱患、如何解決我國礦山存在安全問題、以新聞記者身份結合黔江發(fā)生的一起交通事故真相給市委市政府寫一篇報告。最后一道題是要求根據上述3道考題內容寫一篇議論文。受訪參考者認為,“黔江交通事故”一題只需把素材重新編排和注意表述方法的變化即可,但另外3道題卻讓他們感到“吃不準”。
     專家指出答題要點
     市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所長高汝欽告訴記者:“答第一道題時,應明確指出國家明文規(guī)定不允許企業(yè)把工業(yè)染料添加到食品中,一旦造成嚴重后果可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解決問題方法包括:首先政府要重視,加強各主管部門之間的合作,加大執(zhí)法力度和嚴管重罰,再次是搞好宣傳教育,加強企業(yè)自律,強化市民食品安全意識。”
     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認為,解決礦山安全問題措施主要包括:執(zhí)法部門要從源頭抓起,對于不具備生產條件的堅決關停,取締非法開采;嚴把市場準入關,把不具備生產條件的小企業(yè)擋在“門外”;加強安全教育,提醒從業(yè)人員注意保護自身權益。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權威人士稱,從“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等角度來完成最后一道論文題均可獲高分。理由是:申論重點是考查參考者閱讀、概括、分析和議論能力。
     專家閱卷“背靠背”
     據市人事局副局長王德介紹,申論閱卷將采用分別由兩名專家“背靠背”的方法打分,若兩人對一份答卷打出的分數差距不大,取平均值即可作為該考生的最后得分;一旦懸殊較大,再安排第三個專家重新打分。閱卷由市監(jiān)察部門全程監(jiān)督,封閉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