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d ab initio(自始無效)

字號:

void ab initio 英文譯為“自始無效”。“自始無效”是一項合同法律關系中廣泛運用的制度,它的意義在于,一旦某個合同或某項合同條款因違反法律或公共秩序,被宣告無效,那么宣告無效的效力將上溯到合同簽訂的那一刻起,即合同自始都是無效的。如果合同已部分履行,那么被宣告自始無效的合同的已履行部分將被恢復原狀,回到合同履行前的狀態(tài)。自始無效是一項古老的法律制度,它對于保護無效合同中善意當事人一方的利益具有極其現(xiàn)實的意義。
    void ab initio原則在各國的民商立法中普遍都有規(guī)定。對于違法的因而是無效的合同(契約),不適用pacta sunt servanda(有約必守)原則。如果合同中承擔義務一方的意思表示不真實,或當事人缺乏締約能力,或構成義務客體的標的不確定,或債的發(fā)生原因不合法(以上規(guī)定出自《法國民法典》),那么合同就構成自始無效。一般而言,合同的無效都是指自始無效。合同的無效要和合同的“撤銷”區(qū)別開來,“撤銷”指的是合同自撤銷一刻起喪失效力,而“無效”則是自始無效,經撤銷的合同在撤銷前的履行行為依然有效。在英美法系國家,不論在以判例形式出現(xiàn)的普遍法中,還是以制定法形式出現(xiàn)的成文法中,也都貫穿著“自始無效”的原則。